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馬克·吐溫《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優質教案

本文已影響 1.38W人 

  教學目標

馬克·吐溫《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優質教案

1、知識與能力:理解作者熱愛生活、熱愛文學的天性,培養學生對文學的興趣。瞭解本文敘事有詳有略的寫作特點以及作用。瞭解馬克·吐溫作品,體會其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理清本文結構,提高概括課文內容的能力。體會並掌握文中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的語句對錶現中心和人物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自學課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鍛鍊學生無拘無束地表達思想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生活、文學的興趣。啓發學生認識生活,認識社會,並嘗試表現社會生活,提高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結構特點,分析、概括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瞭解作品的語言風格,以及從語言中滲透出來的真情實感。

2.、體會、掌握文中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的語句對錶現中心、人物的作用。

 教學方法

預習法、講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表演法

  教學用具

投影儀,課件微機,圖片,有關表演的道具。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故事導入:

以課後“馬克·吐溫出版第一本書的故事”引出作者,認識作者。

2、課前熱身:

教師啓發學生:馬克吐溫究竟是怎樣一位人物?他的力量何以讓一位出版商成爲19世紀無可爭議的頭號大傻瓜?

簡介作者(課件展示作者畫像):馬克·吐溫是美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家,他一生創作了許多小說和其他作品,如他寫的著名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受到全世界讀者特別是少年讀者的歡迎。他還創作了反映美國社會的著名小說,如《百萬英鎊》、《鍍金時代》等,魯迅曾經稱他爲“幽默作家”。今天我們就要學習這位幽默大師的文章。(這一部分可以安排學生課下蒐集材料,課上介紹。)

  二、初讀課文。

1、整體感知課文

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2、師生互動(一)

學生小組內互動,師生全班內互動:

自學生字詞,並針對自讀中對課文不懂的地方相互交流。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加以整理。提交全班共同讀議,予以明確。

1)生字詞(加點字):

煞費苦心滑稽猝不及防撰文俗不可耐言簡意賅戲謔乳臭未乾

盛氣凌人趾高氣揚誹謗涉水過河

2)新詞語(課下註解有的除外):

粗糙花花公子瑣聞苛責

教師檢查學生字詞的自學情況後,組織學生就文章中不懂或有疑問的詞句進行全班討論,全班羣策羣力幫助解答,教師也參與到其中去。

3、師生互動(二):“叔父離家外出了一週”,十三歲的馬克·吐溫獨立辦了一期《漢尼巴爾週報》,他在“第一次文學嘗試中”做了哪幾件事情?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以上幾件事情中哪些詳寫?哪些略寫?)

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並歸納整理。代表發言。

師生共同討論,教師最後明確:

共做了三件事情:撰文諷刺希金斯投河,撰文嘲笑兩位知名人士;給一個新來的外鄉人的詩增寫挖苦他的註腳。

影響是:作者辦的週報引起了轟動,使這期報紙銷量大增;作者初步展示了他的文學才華,使得周圍的人不能不對年幼的作者辛辣老練的文筆刮目相看。(第一、三件事情詳寫,第二件事情略寫。)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層次,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1、教師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給課文劃分層次。

學生互相討論交流。教師出示投影,將課文層次結構明確展示:

全文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寫了作者第一次文學嘗試的具體內容。

第一層(1-3段)撰寫希金斯投河的報道。

第二層(4段)撰寫嘲笑兩位知名人士的文章。

第三層(5段)給一個新來的外鄉人的詩增寫挖苦他的註腳。

第二部分(6—7段):寫作者第一次文學嘗試的巨大反響。

2、指導學生根據課文的結構層次,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

學生自由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

  四、課堂學習效果檢測(出示投影):

1、給加點漢字注拼音:

A.涉水B.粗糙C.猝不及防D.乳臭未乾E.趾高氣揚F言簡意賅

2、解釋下列詞語:

A.煞費苦心:B.猝不及防:C.趾高氣揚:D.言簡意賅:

3、給下列多音字注音並組詞:

差()臭()惡()縫()

()()()()

4、結合課文理解:文中“這是他開的小玩笑”中“這”指代的內容?

 五、總結本節課內容,向課外延伸,教育學生應該禮貌待人。

指名學生學生總結本節課學習內容。(教師和其他學生補充)

教師先指名學生起來談自己的看法,然後師生共同評議、小結。

課外延伸:對於馬克·吐溫的諷刺風格你如何看待?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人每件事都能用這種手法加以諷刺嗎?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後,歸納明確。教育學生:文學手法是可以借鑑在寫作中的,但並非可以到處適用,爲人處事中,我們必須要尊重他人,因人因事而異。

 六、作業。

1、課堂檢測

2、基礎訓練積累部分

  【板書設計】

2、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馬克·吐溫)

第一部分(1—5段):寫了作者第一次文學嘗試的具體內容。

三件事:撰寫希金斯投河的報道。

撰寫嘲笑兩位知名人士的文章。

給一個新來的外鄉人的詩增寫挖苦他的註腳。

第二部分(6—7段):寫作者第一次文學嘗試的巨大反響。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教師:請同學們簡述作者做的三件事?

學生集體回憶作者做了哪三件事。

二、學生談個人感受。

教師引導:少年馬克·吐溫的哪些方面令你佩服,你最喜歡他的哪一點?(要求學生無拘無束,自由地發表看法,體現學生的個性。)

自由交談、體現個性,回答老師的提問。

 三、整體感知課文的素材詳略編排:

1、教師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結構層次的基礎上,細讀課文。

2、學生細讀文章第一部分,瞭解素材的詳略編排。

3、教師提問:在“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中。“我”共做了三件事。作者對這三件事是如何安排詳略的呢?

學生思考,交流後,教師明確:詳寫了希金斯投河的報道,詳寫了如何諷刺了一個新來的外鄉人,對這兩個事件作者均寫明瞭報道的寫作原因、寫作想法、寫作過程和寫作內容。對撰文嘲笑兩位知名人士,作者一筆帶過。由此看,本文敘事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都寫得清晰具體,在詳略的安排上很得當,這些都值得我們以後寫作時參考。

 四、課文情節模擬表演。

師生共同欣賞文中詳寫的這兩個事件。

學生分兩組,分別派代表模擬表演,展示這兩個事件的經過。

 五、品味課文的語言:

教師:我們熟悉了本文,並且欣賞了剛纔的表演,我們有了更強烈的感受,馬克·吐溫的作品讓人捧腹,讓人深思,這得益於他獨特的語言風格。你認爲本文在語言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試舉出一二例加以說明。

學生舉例,如詳寫了第一件事時對人物的肖像描寫,擬的標題以及註解。

教師點撥:馬克·吐溫作品語言的獨特風格,來源於他對生活對文學的熱愛,來源於他豐富的人生閱歷。魯迅說,馬克·吐溫“成了幽默家,是爲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諷刺,則是不甘於這樣的生活的緣故了。”

 六、課文精彩片段閱讀訓練:

閱讀課文以下內容,回答有關問題:

“我十三歲時,聰明伶俐。A我認爲,在當時算得上一個少見的聰明孩子。B那時,我在報上發表了一篇習作,非常出乎我的意料,這件事竟成了我們那地方轟動一時的新聞。C我當時在一家印刷所當學徒,是一個求上進,有志氣的少年。D我的叔父讓我也在他的報社乾點事。”

1、“的確,我也爲此感到十分驕傲”一句是從原文抽出來的,它應該在()處。

2、這句話中的“此”指的是什麼?

3、此處“驕傲”的意思是()

(1、C2、在報上發表習作,而且引起轟動。3、自豪。)

  八、本課總結,聯接生活,教育學生。

學生總結本文的內容以及語言風格。少年時代人最富有創造性,同學們要在生活、學習中善於把握機會。

 九、作業。

1、日記練筆:讀完課文,馬克·吐溫的哪些方面令你佩服?你最喜歡他哪一點?據此寫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2、課下蒐集一則幽默或諷刺的故事,課下講給同學們聽。

3、根據自己生活中的見聞,試辦一期16開大小的手抄報

  【板書設計】

2、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馬克·吐溫)

撰寫希金斯投河的報道。(詳)

撰寫嘲笑兩位知名人士的文章。(略)

給一個新來的外鄉人的詩增寫挖苦他的註腳。(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