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六年級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精選7篇)

本文已影響 3.6W人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六年級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精選7篇)

六年級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篇1

《少年閏土》是一篇比較難的課文。課文中許多詞句學生不易理解,但學生還是認真細心學,在教與學中感想頗多。

1、課前預習顯得重要:

在課前我意識到課文有難度。因此在上課以前我佈置學生充分預習,緊緊圍繞課文後面問題,自己讀通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在上課感知課文內容時順手多了,理清課文事件中,學生就能很快說出閏土兒時對“我”說的4件事。看來,在上新課之前,課前預習不可少。

2、從朗讀中感悟人物的形象: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必不可少的,課文中優美的詞句幽雅的環境,要不斷通過有感情朗讀才能感悟。朗讀的前提理解。因此,我首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作者給我們描繪了怎樣一幅圖畫?學生初知課文內容後,學生用不同方式進行朗讀,感悟文中機敏、勇敢的少年。

3、創設教學環節,給學生動筆的機會:

努力創設教學環節,多給學生動筆的機會。本文開頭部分寫得較美,精彩,因此,在課文的結束時,我設計這樣一個環節,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寫法,寫一個勞動場面。從反饋來看,寫得不錯,學生題材廣泛。場面中有主要事件,人物突出,只是部分學生環境描寫欠缺。

不足之處:

指導朗讀欠缺。開頭環境描寫部分沒有讀好。特別“幽靜”的感覺未讀出來,那些重點詞也沒有讀好。朗讀時,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逐句讀好,然後再整體讀,也許效果更佳。

六年級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篇2

《少年閏土》是一篇老課文,在組織教學設計時,我大膽地將《故鄉》中中年閏土的外貌描述引進課堂,讓學生透過比較閏土少年時的純淨與天真,中年時的蒼老與悲苦,對幫忙學生感悟魯迅寫人物的特點,起到了十分好的效果。具體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自己的體會:

1、在課堂上,我從轉變自身主角做起,對學生採用“導”而不是“給”:

如教學第一自然段,我不給學生講閏土的身世和名字的來歷,也不講閏土的外貌特徵,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品味、去想象,最後讓學生動筆學着寫,來實現以讀學寫、學以致用的目的。

2、我一改往日由老師津津樂道地講解如何“捕鳥”,如何“看瓜刺猹”、“拾貝殼”、“看跳魚兒”等故事情節的傳統教法,而是尊重學生的意願和選取,儘量讓精采的語言出自學生之口,並且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口吻說:“我知道,有些同學喜愛捕鳥,有些同學對“看瓜刺?”感興趣……那麼,你喜愛什麼資料,就仔細閱讀這一部分,然後把怎樣捕鳥,怎樣看瓜刺?的樂趣和揀貝殼,看跳魚兒的情景說給大家聽聽,也能夠採用“我”和閏土對話的形式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好嗎?”這樣一引導,學生立刻活躍起來,有的模仿文中的“我”和閏土個性化的語言分主角朗讀起來,有的展示自己收集有關“跳魚兒”的畫片,資料與大家分享,有的津津樂道捕鳥的方法和保護鳥類的好處……誰能沒有自己的喜愛?誰能沒有自己的感受?不一樣的情節,不一樣的學生有自己不一樣的感受,即便是同一情節也是如此。學生的這種感受可能是幼稚的,也可能是令人發笑的,但它卻是最真實的,是學生自己的。實踐又一次告訴我,這樣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對話,比老師唱“獨角戲”,“孤芳自賞”要好的多。

3、在教學中比較注重爲學生髮展而服務:

在課堂上學生出現自讀不領悟,討論無結果探究無法深入下去的時候,教師不能觀望,更不能等待,而要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發表自己的個人見解,從而推動合作學習的深入,使學生受到用心情感,審美觀念的教育。如在對課文第十六自然段“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事……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時,我引導學生先明白第十四自然段“我素不知道天下有着許多新鮮事……”有了這一個過度句的明白,學生再明白“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就容易多了。

當然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教室主角轉換時有時做得不夠好,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學習,處理好教與學的關聯。

六年級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篇3

11月初,我給六(3)的學生講授了《少年閏土》這一篇課文。《少年閏土》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第五單元的主題是“初識魯迅”,共選取了四篇課文,其中《少年閏土》是魯迅自己的作品,其餘三篇都是不同的作者寫魯迅的作品。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可以初步認識、瞭解魯迅,感受魯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學習描寫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等。

《少年閏土》節選自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主要刻畫了一個活潑可愛、聰明能幹的農村少年的形象。課文先是描繪了“我”腦海裏看瓜刺猹的閏土,接着寫了我與閏土相識相知的過程,主要寫了閏土給“我”講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和看跳魚兒四件事。最後寫了我們兩人的分別和友誼。

講授這篇課文時,我首先出示了一張魯迅的照片,讓學生猜一猜照片上的人物是誰,學生非常感興趣,紛紛說出自己心中的答案,有學生說是魯迅,我給予肯定,接着讓學生說一說看到這張照片,感受最深的是什麼?試着用自己的話來描述魯迅的外貌(能說多少算多少),之後一起翻開書本第75頁,看看書本是怎樣描寫魯迅的,全班一起讀一讀,再讓學生將文字與魯迅的照片進行比照,加深學生的印象,我相機引導學生描寫人物外貌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徵。接着一起畫出本單元的學習要求。因爲大部分學生都是初識魯迅,對魯迅不太瞭解,所以我讓學生翻到書本第80頁,一起讀一讀“資料袋”,畫出相關語句,讓學生對魯迅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接着過渡到課文的學習(魯迅先生的身份之一是一位文學家,那麼他的文章究竟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寫的《少年閏土》),展示課題,齊讀課題。提醒學生,這篇課文節選自魯迅的小說《故鄉》。

這是《少年閏土》的導入部分,我的想法是學生對魯迅先生了解很少,因此在學習課文之前設計了一些環節,通過這些環節,學生先對魯迅有一個初步的瞭解,這樣有利於學生學習理解課文。上完課以後,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了反思,課堂氛圍挺活躍的,教學目標也有落實,就是覺得這個導入花的時間有點多,是不是要簡短一點呢?

六年級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篇4

《少年閏土》教學反思本文節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課文通過“我”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見識豐富而又活潑可愛、聰明能幹的農村少年——閏土的形象,反映了“我”與他兒時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對他的懷念之情。

對魯迅崇拜使我非常喜歡這篇課文。課堂上,爲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給他們播放了我在紹興拍攝的幾幅《故鄉》中提到的場景照片。從這些照片中,學生初步領略到魯迅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少爺。一時間學生興致高昂。

我知道,學生最感興趣的是紹興這個旅遊勝地,我必須讓我的課堂生動活潑,才能把他們引入文本中來。本文中的兩個人物“我”和“閏土”都與學生年紀相仿,閏土經歷的事也是學生們感興趣的事。所以,本課的教學設計本着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則,讓他們在自讀中找出“閏土給我講了那幾件有趣的事”,再“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兩件事談一談”。整個課堂教給學生去閱讀、去體會、去交流。在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感受到了我與閏土的友誼以及我對閏土深深的懷念之情。

六年級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篇5

《少年閏土》一文,作者採用倒敘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後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敘述,一步一步地刻劃出了一個知識豐富、聰明能幹、活潑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的形象。

我在教學時,引導孩子從“看瓜刺猹”這一事件入手,通過品讀閏土和“我”的對話來感受“看瓜刺猹”的有趣以及閏土的勇敢。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是很重要的部分,因此我首先引導學生感受句子所描繪的情境,知道時間、地點、人物、環境、故事情節是事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爲後面的擴寫環節做好鋪墊。然後用形象的課件再次把學生帶入情境當中,同時也是輔助學生背誦該段落的一種手段。我覺得孩子們在經過品讀和形象感受之後,能背下來的人挺多的。這個辦法較好。

我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少年閏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廚房裏,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讀一讀,然後進行討論:“你覺得這段對少年閏土的外貌描寫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學生都能從這些外貌中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十分健康、可愛的農村孩子,在老師的引導學生體會到:從“戴小氈帽”中看出閏土是一個住在江南一帶農村的孩子;從“紫色的圓臉”可看出閏土是一個經常被太陽曬,海風吹的孩子;還可以看出他經常勞動,是一個能幹的人,說明外貌描寫得傳神能讓讀者準確地認識人物。

“學以致用”是我們教學的根本,孩子們把從文本中學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寫作中,這是一件很好的事。因此,這節課我把時間擠了出來,讓孩子們在課堂上現學現寫——仿照“看瓜刺猹”擴寫“海邊拾貝”或“看跳魚兒”,要求寫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環境和故事情節。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應根據課文特點,選擇讀寫結合點,給學生提供有效借鑑的對象,及時讓學生模仿,使語言運用練習成爲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六年級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篇6

《少年閏土》節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故鄉》,課文以“我”與少年閏土相識、相知、分別爲序,刻畫了一個活潑可愛、機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把握寫人敘事類文章的解讀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總結理解方法,並在此基礎上深入理解作品內涵。

一、教學效果

圍繞本課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教學效果:

1、在課堂上,我從轉變自身角色做起,對學生採用“導”而不是“給”。如教學第一自然段,我不給學生講閏土的身世和名字的來歷,也不講閏土的外貌特徵,而是讓學生自己去讀書,去品味,去想象,最後讓學生動筆學着寫,來實現以讀學寫,學以致用的目的。

2、我一改往日由老師津津樂道地講解如何“捕鳥”,如何“看瓜刺猹”“拾貝”“看跳魚兒”等故事情節的傳統教法,而是尊重學生的意願和選擇,儘量讓精彩的語言出自學生之口,並且用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口吻說:“我知道,有些同學喜歡捕鳥,有些同學對‘看瓜刺猹’感興趣……那麼,你喜歡什麼內容,就仔細閱讀這一部分,然後把怎樣捕鳥,怎樣看瓜刺猹的樂趣和揀貝殼,看跳魚兒的情景說給大家聽聽。也可以採用‘我’和閏土對話的形式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好嗎?”這樣一引導,學生立刻活躍起來。有的模仿文中的“我”和閏土個性化的語言分角色朗讀起來;有的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跳魚兒”的畫片資料與大家分享;有的津津樂道捕鳥的方法和保護鳥類的意義……誰能沒有自己的喜愛?誰能沒有自己的感受不同的情節?不同的學生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同一情節也是如此。學生的這種感受可能是幼稚的,也可能是令人發笑的,但它卻是最真實的,是學生自己的。實踐又一次告訴我:這樣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對話比老師唱“獨角戲”“孤芳自賞”要好得多。

3、在教學中比較注重爲學生髮展而服務。在課堂上學生出現自讀不領悟、討論無結果、探究無法深入下去的時候,教師不能觀望,更不能等待,而要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討論,發表自己的個人見解,從而推動合作學習的深入,使學生受到積極情感,審美觀念的教育。如在對課文第十六自然段“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希奇事……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時,我引導學生先理解第十四自然段“我素不知道天下有着許多新鮮事……”有了對這一個過渡句的理解,學生再理解“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就容易多了。

二、成功之處

在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成功之處是:在本課的教學中,放手於學生,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領會人物特點。在學習課文第一段時,結合圖畫,讓學生領略語言文字的美妙,感受當時寧靜的環境。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學生各抒己見,想象豐富,閏土的形象赫然浮現於我們眼前。學生對閏土形象的理解是潛移默化的。我能注重讓學生自讀,對語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整節課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的思維情感在課堂中交互流淌;而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的合作者,與學生要進行平等對話。

三、不足之處

教師角色轉換時有時做得不夠好,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地學習,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

四、改進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這節課的話,我會這樣做:首先出示課件——閏月出生,五行缺土。簡介“五行”,根據五行起名也是一種文化。接着自讀課文,概括從閏土講的四件事中提煉出四組詞,整體感知。然後合作探究,聊聊閏土。概括閏土所講的四件事,紮實訓練概括能力。出示“()的閏土”,找一些關鍵詞填上,並根據課文內容說明理由。談話:假如你是閏土,你眼中的作者是什麼樣子?最後疑點爭鳴,精讀點撥:

(1)以“在當時社會,如果讓你選擇,你想做閏土還是文中的‘我’”爲話題,讓學生分正反方來辯論;

(2)對“四角的天空”的理解;

(3)寫人敘事的方法總結。

六年級語文少年閏土教學反思 篇7

《少年閏土》是一篇十分經典的文章,較難的是學生對當時背景的理解。本文節選自短篇小說《故鄉》。課文經過“我”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見識豐富而又活潑可愛、聰明能幹的農村少年——閏土的形象,反映了“我”與他兒時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他的懷念之情。教學中我轉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地探究,在合作中學習,完全地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沒想到的是,學生們熱情高漲,不僅僅對這篇課文充滿了熱情,並且還生成了許多我所沒有預料的精彩,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遵循“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這一理念,下頭將這些精彩反思如下:

一、重研讀創教學新路

這節課,我改變了以往閱讀教學面面俱到、串講串問的傳統做法,以學生研讀爲主體,探究發現爲手段,培養學生自讀、自悟的本事。在初讀研究環節,教師出示彈性式填空,“的少年閏土。”並以此爲突破口,引導學生研讀。在交流中,學生從不一樣角度、不一樣層面豐富填空資料,以較短的時間在整體上感知了教學資料,凸現少年閏土的形象;在重點詞句的研讀中我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學習進取性高漲,讀思結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歡樂,真正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

二、重點撥亮思維過程

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難免碰壁。這時教師適時適當的點撥可謂點到了節骨眼上,教學也實現由局部向整體推進。“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這句話的理解,正如一生所說,我有點懂,但說不明白,這正是學生學習中的“憤悱”狀態,需要教師點撥。在讓學生充分地讀的基礎上,引導:

(1)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指哪些?

(2)“我”往常的朋友指誰?

(3)“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麼?

學生聯繫語境,在解題中逐漸明白其中之意。再經過讀的點撥:將“啊!”與後面“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聯繫起來想一想,結合上下文資料,整句朗讀,反覆誦讀,深入體會。學生讀得十分投入,尤其是一個“啊!”字,融少爺“我”的種種情感於一體,在讚歎中凸現少年閏土的形象,領悟少爺們的心聲,使學生真正感悟到了其中隱藏着的深刻內涵。

三、重活動還心靈自由

爭辯研讀是整堂課的亮點之一,引活動於課堂之中,不僅僅激發了學生的參與興趣,並且使學生的參與變得真情投入。他們的情感、興趣、個性、思維、人格等在爭辯、交流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學生的心靈自由,在爭辯中進行自主的語言實踐活動。課堂是學生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們在課堂教學中理應將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真正當家作主站起來。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首先我覺得本節課的板書設計不夠鮮明,不能更好的突出課文資料,反思之後,經過再設計,我感覺下頭的設計更好,能夠更全面的展示給學生,脈絡更清晰,主題也更鮮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