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九年級語文《飛紅滴翠記黃山》同步練習

本文已影響 9.23K人 

《飛紅滴翠記黃山》集景色美、語言美、情感美於一體,令讀者賞心悅目、心馳神往、浮想聯翩。下面小編爲大家蒐集的《飛紅滴翠記黃山》同步練習題,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九年級語文《飛紅滴翠記黃山》同步練習

  一.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 正因爲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纔在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績。

B.那是一張兩人的合影,左邊是一位英俊的解放軍戰士,右邊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學子。

C. 這部小說,故事情節曲折,人物形象生動,確實引人人勝。

D.他是個計算機專家,又會兩種外國語,我們這些初學計算機的人要虛心向他求教,不恥下問。

  二.結合語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 爲了滿足人們健康的需要,廠家紛紛推出了綠色食品。(指綠顏色蔬菜)

B. 爲將物資及時送到災區,政府開闢了綠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徑、優惠政策等)

C. “明星學院”吸引了不少的陽光少年。(指活潑、富有生氣的少年)

D.教育廳要求各高校實行陽光招生。(指公開、公平、公正的招生)

 三.右圖是在第45屆戛納國際廣告節上獲銅獅獎的一則公益廣告,畫面上是兩棵樹,標題是《熱帶雨林》。請仔細觀察,合理想像,爲這則公益廣告擬一條簡明的廣告詞。希望你的廣告詞富有創意。

  四.閱讀下文,完成文後練習。

(一)

西山是我神往已久的勝地。郭沫若曾讚美西山是仰臥在滇池邊的睡美人,青絲散

垂在萬頃碧浪之中。山上終年鬱鬱蔥蔥,華亭寺、古華寺、三清閣等名古剎古寺掩映在茂林修竹深處。登上懸崖峭壁上的龍門,遠眺浩渺空闊的滇池,水天一色風光絕佳。但最使我關注的還是西山深處安息着人民音樂家——聶耳。

盛夏,山區的氣候像孩兒臉,說變就變。在昆明上車時天氣晴朗,車到西山腳下卻下起傾盆大雨。上山之初,我披上雨衣頂風冒雨上山了。雨中的西山顯得更加幽靜。爬了1小時,便來到聶耳墓地了。前來瞻仰聶耳墓的遊人很多。穿國林陰小道一走進聶耳紀念館,耳旁就彷彿響起雄壯的國歌旋律。聶耳,原名守信,字子義,一作紫藝,雲南玉溪人,1912年生於昆明,自幼愛好音樂,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鵠沼海濱游泳時,不幸溺水身亡。1938年其骨灰被安葬於西山碧雞山麓,1980年5月15日遷葬於此。

步出紀念館,天放晴了,雨後山林蔥翠欲滴。我沿着彎彎曲曲的林陰小道來到墓地前,眼前一亮,蒼松翠柏環繞中,一座潔白的大理石聶耳塑像矗立在鮮花芳草從中。中午的陽光瀉進寂靜的山林中,塑像顯得更加生動傳神,身披大衣的聶耳正低着頭沉思,像在構思創作新的樂曲,也許是在擔憂祖國的命運。我環視一週,選擇了右前方位置,凝視了許久,腦海裏涌現出電影《聶耳》中趙丹扮演的聶耳在油燈下激情奮筆創作《義勇軍進行曲》;銀幕上蒙太奇手法展現了工農紅軍爬雪山過草地、飛奪瀘定橋,中華兒女抗日救國與日寇浴血奮戰,用血肉之軀築起新的長城……至今思來,電影《聶耳》的藝術魅力仍使我熱血沸騰,我穩穩地舉起照相機,全景構圖攝下這難忘的一刻。

攝完我又往墓碑走去,墓碑前24級臺階象徵着聶耳24歲的年輕生命,黑色的大理石碑上刻着郭沫若手書的“人民音樂家之墓”。墓碑前一羣青少年正在宣誓,莊嚴的國歌的旋律永遠激勵着億萬中國人民。

1.作者爲什麼說:“西山是我神往已久的勝地”?

2.細細分析,作者是怎樣描繪西山美景的?

3.文中畫線的句子中“關注”一詞與開篇哪一個詞相呼應?請在文中劃出。

4.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5.當你唱“義勇軍進行曲”的時候,對其旋律感受如何?試作評說。(可從藝術魅力和創作背景及歷史價值的角度去談。)

(二) 讀 山 品 水

① 山 水 之 美 , 古 來 共 談 , 然 而 人 們 談 得 最 多 的 , 還 是 山 的 靈 性 和 水 的 神 韻 。 孔 子 曰 : “智 者 樂 水 , 仁 者 樂 山 。” 仁 者 在 山 的 穩 定 、博 大 和 豐 富 中 ,積 蓄 和 錘 煉 自 己 的 仁 愛 之 心 ; 智 者 則步 水 而 行,望 水 而 思 , 以 碧 波 清 流 洗 (zhuó)自 己 的 理 智 和 機 敏 。 這 就 是 山 水 可 以 陶 冶 人 的 情 操的 根 本 原 因 。 人 們 通 過 讀 山 品 水 , 可 以 領 悟 到 世 事 的 興 衰 變 遷 , 人 生 的 喜 怒 哀 樂 , 尋 覓 到 自己 精 神 家 園 的 相 通 之 處 , 故 歷 代 文 人 墨 客 無 不 (cháng yáng)於 名 山 大 川 以 尋 求 靈 感 。

② 讀 山 ,“ 橫 看 成 嶺 側 成 峯 ,遠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各 有 各 的 讀 法 。 遠 讀 其 A ,近 讀 其 B ,粗讀其 C ,細讀 其 D , 讀 青 、 讀 綠 、 讀 和 諧 、 讀 靜 謐… … 視 角 不 同 , 意 境 也 不 同 。 “ 不 登 高 山 , 不知 平 地 ” , 是 一 種 發 現 ;“ 高 山 仰 止 , 景 行 行 止 ” , 是 一 種 境 界 ;“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鬆 ” , 是 一種 堅 守 ;“ 五 千 仞 嶽 上 摩 天 ” , 是 一 種 豪 壯 。 不 要 以 爲 山 是 凝 固 的 , 山 是 巋 然 的 活 物 。

③ 品 水 , 由 於 各 人 的 氣 質 不 同 , 心 境 不 同 , 也 各 有 各 的 品 味 。 在 文 人 眼 裏 , 水 是 溫 柔 的, 因 此 他 們 常 常 把 柔 情 蜜 意 的 水 與 悠 悠 無 盡 的 愛 聯 系 起 來 。 水 之 悠 長 , 好 像 愛 情 之 天 長 地 久; 水 之 波 動 , 似 若 愛 情 的 起 伏 波 瀾 。 在 哲 人 眼 裏 , 人 是 運 動 的 , 得 出 的 是 人 生 的 哲 理 。 孔 子說 :“ 逝 者 如 斯 夫 , 不 舍 晝 夜 ” , 感 嘆 的 是人生之有限而宇宙之無窮。 孟 子 說 “ 民 歸 之 猶 水 之 就 下 , 沛 然 誰能 御 之 ” , 比 喻 民心似流水,誰也無法抵擋。 荀 子 對 政 權 與 人 民 的 關 系 , 給 後 人 留 下 了 發 人 深 省 的 警 句 :“ 水 則 載 舟 , 水 則 覆 舟。 ” 老 子 呢 ? 他 既 說 “ 天 下 莫 柔 弱 於 水 ” , 又 看 到 了 水 “ 莫 能 御 之 ” 的力 量 。

④ 雲 山 蒼 蒼 , 江 水 茫 茫 , 讀 山 品 水 , 意 味 深 長 。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洗 zhuó cháng yáng

2.將 下 面 詞 語 依 次 填 入 第 二 段 空 缺 處 。

深 沉 清 幽 蒼 茫 豪 放

A B C D

3.第 二 段 引 用 了 很 多 詩 句 ,這 樣 寫 在 表 達 上 有 什 麼 好 處 ?

4.人 們 “ 讀 山 品 水 ” , 爲 什 麼 會 有 不 同 的 感 受 ?( 請 用 文 中 原 句 回 答 )

5.從 全 文 來 看 , 題 目 “ 讀 山 品 水 ” 的 含 義 是 什 麼 ?

參考答案:

一.B二.A三.答案示例:保護熱帶雨林對我們有多重要?要想知道答案,屏住呼吸試試!(或保護熱帶雨林就是保護地球的肺!)  四.(一)1.風景秀美,多名剎古寺,有聶耳墓、塑像和紀念館。2.從引用、直接描寫和登高遠瞻等角度描繪。 3.神往已久 4.想象、聯想 5.略  (二)1.濯;徜徉 2.蒼茫; 清幽;豪放; 深沉。3.揭示出了讀山“視角不同,意境也不同”的內海,使文章文采斐然。4.讀山,視角不同,意境也不同。品水由於各人的氣質不同,心境不同,也各有各的品位。5.領略山的靈性,品味水的神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