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師說精品教案

本文已影響 2.53W人 

感悟課標新理念

師說精品教案

▲課標理念感知

【學習目標】

1. 理解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和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

2. 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自己批判地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

3. 鑑賞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反覆論證加強說服力的寫作方法。

4. 學習積累並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的意義和用法以及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目標重點】

1. 學習積累並掌握“傳”“師”“從”等多義詞的意義和用法以及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2. 理解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和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

【目標難點】

認識本文中反映的作者的封建思想,從而逐步培養自己批判地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

 ▲語言知識積累

1. 通假字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教授,傳授)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

2. 古今異義

學者古義:求學的人,讀書人。如:古之學者必有師。

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古義:句子停頓的地方。如:句讀之不知。

今義: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古義:小的方面學習。如:小學而大遺,吾示見其明也。

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

衆人古義: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遠矣。

今義:許多人。

所以古義:特指代詞“所”+介詞“以”,相當於“用來……的”。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今義:表示因果關係的連詞。

不必古義: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今義:用不着,不需要。

前瞻預測

對下列加點詞語的含義與現在的用法分析正確的一組是()。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②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③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⑤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現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D.①③⑤和現在的用法相同

答案:A。學者,古義:求學之人;今義:有學問之人。傳道,古義:傳播道理,文中指傳播儒家思想;今義:通常指傳播宗教思想。衆人,古義:普通人;今義:大家。小學,古義:文字學,文中指對小的方面是學習的;今義:對兒童、少年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古文,古義:先秦兩漢的文字;今義:相對於白話文的文言文

3. 一詞多義

道: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風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學問)

④餘嘉其能行古道(道路)

傳: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授)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流傳)

賢:①其賢不及孔子(才能)

②師不必賢於弟子(高明)

師:①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②吾從而師之(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爲師)

③吾師道也(學習)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

⑤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從師)

惑: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疑難問題)

②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糊塗)

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識別,動詞)

②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知道,瞭解)

前瞻預測

下列加點詞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A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B.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六藝經傳皆通習之聖人無常師

C.吾從而師之

D.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乃大驚,問所從來餘嘉其能行古道

答案:B(A項中的兩個“傳”,一念chuán,一念zhuàn;B項中的兩個“師”都是老師的意思;C項中的的兩個“從”,一是跟從之義,一是表方向的介詞;D項中的兩個“道”,一是道理,一是風尚)

4. 詞類活用

吾師道也(名詞“師”用作動詞,學習)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從師。下文“則恥師焉”“師道之不得”中的“師”同此)

或師焉(名詞“師”用作動詞,從師學習)

不恥相師(名詞“師”用作動詞,表自動,學習)

吾從而師之(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爲師”)

而恥學於師(形容詞“恥”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爲恥”)

孔子師郯子(名詞“師”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爲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形容詞“惑”活用作名詞,疑難問題)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前面的“聖”“愚”均爲形容詞活用作名詞,聖人,愚人)

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後面的“聖”“愚”均爲形容詞活用作名詞,聖人,愚人)

前瞻預測

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活用方式不同於其它各項的一項()

A. 吾從而師之。

B. 孔子師郯子……

C. 不恥相師。

D. 稍稍賓客其父。

答案:C(C項中的“恥”爲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以……爲恥”“對……感到羞恥”;其餘各項加點的詞均爲名詞活用作動詞的意動用法,分別解釋“以……爲師”“以……爲師”“以……爲賓客”)

5. 虛詞的用法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 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如“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如“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 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連接定語與中心詞,相當於“的”。如“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賓語前置的標誌。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如“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如“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作動詞,“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如“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如“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②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如“聖人之所以爲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表感嘆。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麼)。

前瞻預測

下列各句中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欲人之無惑也難矣B.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C.而恥學於師D.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於時,學於餘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答案:A(A項中兩個“之”都是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B前一個“師”是動詞“從師學習”,後一個“師”是名詞“老師”;C項中前一個“於”是介詞,表所向,後一個“於”是介詞,表被動;D項中前一個“乎”是介詞,相當於“於”,後一個“乎”是疑問語氣詞,相當於“……呢”)

[句式積累]

1. 判斷句:

①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②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也”表判斷)

2. 被動句:

① 不拘於時(介詞“於”表被動)

3. 賓語前置句: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標誌的賓語前置)

介賓短語後置句:

① 而恥學於師。

② 不拘於時,學於餘。

③ 師不必賢於弟子。

4. 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② (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③ (人)問之,(士大夫)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

④ (士大夫)則羣居而笑之。

5. 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庸……乎”,表示反問,意思是“難道……嗎?”)

前瞻預測

把下面文言句譯成現代漢語,注意各句的句式特點。

①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②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不遺,吾未見其明也。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④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

答案:①我學習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還是在我之後呢?

②不懂得書中的文句就從師學習,疑難問題不得解釋,卻不向老師請教,小事學習,大事反而丟棄,我看不出他們明白道理的地方。

③現在那些“上層人士”的明智程度竟然反而不及這些人,豈不是可以奇怪的麼!

④愛好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注全都學了,不被時俗拘束,來向我學習。

[熟語積累]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語段積累]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教材文題感悟

[品思題目]

“師說”,意思是說說從師學習的道理。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非常重要的論說文,是中國古代專論教師的名篇。它着重闡明瞭從師學道的必要性和應有的態度,提出了教師的基本任務是“傳道受業解惑也”,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選擇教師應以掌握仁義之道爲根本條件,“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他提倡學無常師,要虛心好學,不恥下問。在師生關係中,他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他認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師生也是可以互相學習的。這比《學記》中的“教學相長”的觀點更進了一步,注入了民主與辯證的新內容。

  高考在線文學常識

關於“說”

“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的文章的總稱,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爲論說文。《文章辨體序說》指出:“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見,“說”屬於議論文的範疇。可以先敘後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爲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都屬“說”一類文章。“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師說》、《馬說》、《少年中國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等。

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爲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走進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爲昌黎(今河北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又稱他爲韓昌黎。他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以後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中間曾幾度被貶,他的整個中年時代是不得志的。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因此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曾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晚輩),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抗顏,端正容顏。抗顏而爲師,正正經經地做起老師來了),世果羣怪聚罵,指目(手指而目視)牽引(拉拉扯扯),而增與爲言辭(增添一些言辭來毀謗韓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惡劣社會風氣,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因有進步的一面,在當時是具有移風易俗影響的。

[創作心語]

1.愈之所志於古者,不唯其辭之好,好其道焉爾。(《答李秀才書》)

2.愈之爲古文,豈獨取其句讀不類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見,學古道則欲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題哀辭後》)

3.讀書以爲學,纘言以爲文,非以誇多而鬥靡也;蓋學所以爲道,文所以爲理耳。苟行事得其宜,出言適其要,雖不吾面,吾將信其富於文學也。(《送陳秀才彤序》)

4.或問:爲文宜何師?必謹對曰:宜師古聖賢人。曰:古聖賢人的爲書具存,辭皆不同,宜何師?必謹對曰:師其意,不師其辭。又問曰:文宜易宜難?必謹對曰:無難易,唯其是爾。(《答劉正夫書》)

5.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爲聲音,其皆有弗平者乎!(《送孟東野序》)

6.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恆發於羈旅草野。至若王公貴人,氣滿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則不暇以爲。(《荊潭唱和詩序》)

[探尋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35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爲什麼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聽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啓蒙教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爲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說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示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裏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 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研習教材重難點

▲語篇感知

一. 語篇結構分析

文章在第一段中就提出了“古之學者必有師”的論點,爲同時代的讀書人樹立一個典範。緊接着又提出“傳道、授業、解惑”,對老師的職責、任務加以說明。最後又以“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打破了傳統社會中,以貴者爲師、長者爲師的封閉觀念。

在第二、三、四段中,作者分別以“古之聖人——今之聖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學於師”、“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三組對照組,揭露一般社會士人的矛盾現象。在一正一反的例證當中,使文章充滿了力道的美感。

在第五段中,韓愈強調“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觀點,和首段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相互呼應,再次強調:並非只有特定對象的人可以當老師,只要是德性高於我,術業高於我,都可以是我的老師,希望大家打開胸襟,廣泛學習,不要以向人求學問道爲恥。

最後一段,作者交代了寫作此文的動機和目的,看來和通篇主旨並無關聯之處,但卻使文章落到實點,使通篇議論有個收束,讓文氣前後貫串,一氣呵成。

二. 語篇脈絡梳理

語篇品讀

一、重點語段品讀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真理、講習學業、解釋疑難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呢?有了疑難而不向老師求教,那些疑難就始終無法解決了。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本來就比我早,我應該向他學習;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比我早,我也應該向他學習。我(向他們)學習的是真理和知識,哪管他們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貴賤,不管年紀大小,真理和知識在哪裏,老師也就在哪裏。

【品味】“古之學者必有師。”“古”,古時候,指兩漢以前。“之”,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者”,附在動詞“學”的後面,結合成一個名詞性的結構,叫“者”字結構,相當於現代漢語裏的“的”字結構“……的(人)”“學者”是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說的有學問的人。三字“必有師”,鮮明地針對時弊提出問題,突出地強調了論點,是全文論述的總綱。第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用他。這裏的“者”是個語氣助詞,用在句子裏表示略作停頓。“……者,……也”是古漢語中判斷句的格式。以上從正面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詞,代“知”的對象,指知識和道理。“惑而不從師”,有了疑難問題而不去跟隨老師學習,“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成爲疑難問題的,最後也得不到解決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一個難句。“夫”,音義同“彼”。“庸”是疑問語氣助詞,可譯成“怎麼”。動詞“知”後面的結構複雜。“其年之先後生於吾”,“先生於吾”是“大”,“後生於吾”是“小”。這句意思是:那怎麼去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師之存也”,有不恥下問、能者爲師的觀點。

【體會】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本文的中心論點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就帶出,“學者必有師”。託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論的力度。接着,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簡短的概括,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在傳道、受業、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表現出反映社會現實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說“傳道”是目的,那麼“受業”就是手段。“業”是指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體。在“受業”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