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一語文《想北平》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95W人 

  《想北平》教學反思第一篇

《想北平》屬於“月是故鄉明”專題中“恆久的烙印”板塊,在此篇之前學過了“古典的鄉愁”“漂泊的旅人”等板塊,本文要着眼於讓學生領會故鄉施予每個人的深刻的烙印。但是要想用有限的篇幅生動地刻畫出一個城市的面貌,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對北平這樣的大城市,就更爲不易了。老舍寫“我的北平”,採用對比手法,集中地表現了北平最主要特點,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老舍在文中表現出了對故土的無限眷戀之情,其情繾綣,足以深深打動讀者,但是對於生活閱歷比較貧乏的學生,對於這種情感的理解是有一定難度的。那麼只能指導學生在品讀文章的過程中去慢慢地理解、體會。在教法上着重文本研習,不妨充分利用對話欄,讓學生課前預習中進行評點,選擇合適的問題,全班研習。

高一語文《想北平》教學反思

另外,本文前半部分寫自己對北平難以言傳的熱愛與思念,以抒發感情爲主,學生不易深入體會;後半部分通過對比的方法寫出北平的特點,以此表達對北平的熱愛,學生易於領會,因此,授課時決定由後半部分入手,調整授課順序,讓學生更好的把握文本。

  《想北平》教學反思第二篇

在教學《想北平 》一課時,基於熟悉文本的考慮,我請同學思考:課文題目是《想北平》,課文內容是想起了,或者想到了北平的哪些物事?

這樣細細找來,才覺得作者並沒有寫出許多的實體性的東西,能說出來的,是北平閒適的生活狀態,如第四節的內容;是北平院落建築的歸置,如第五節的內容;是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如第六節的內容。內容不多,對象少,但是課文讀起來卻並不讓人感到貧瘠或者寒磣什麼的,而是相反,有豐滿蘊藉的感覺。

讓學生說說所寫對象的特徵,特徵是日常生活的。但是,日常生活還不足以概括,其中內蘊着很深的情感,也就是第二節的一句話,“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節的一些什麼,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黏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多少風景名勝,從雨後什剎海的蜻蜓一直到我夢裏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積湊到一塊,每一細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

但是,解決了“想什麼”這個問題,感覺還是沒有進入文本內部,於是,繼續請同學思考:都是誰在想?

問題似乎很淺顯,是散文的作者在想,是老舍先生在想。但是,老舍是誰?《想北平》中的老舍是一個什麼樣的身份?問題變得清楚了,想北平閒適的生活狀態,想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是一個和平的市民在想北平;想北平院落建築的歸置宜於生活,則不僅是一個市民在想北平,也是一個熱愛生活的知識分子在想北平;之於“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節的一些什麼,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黏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多少風景名勝”的北平,這個北平是一個土著的北平,有他生活的所有情感,是他生活所有情感的出發的地方。

這樣的兩個問題,應該是解決了文本內容的問題。

  《想北平》教學反思第三篇

評優課已經結束,回顧整個備課與授課過程,感觸良多。這是我第三次公開教學《想北平》,三次教的內容與教法都不盡相同。語文似乎就是這麼一門“不科學”的學科,同一篇課文,可以教這個,也可以教那個;可以這樣教,也可以那樣教。語文學科的科學性體現在哪裏?這次執教,我深切領悟到,語文的不科學或許也正是她科學性的體現。語文的教學內容與教法由文本、學生和學科性質綜合決定:在文本,要尊重文本特徵;在學生,要關注學習的學習經歷;在學科,則要重視語言文字。而在這三者中,學生的學習經歷與學習需要對教學目標的確定與教學策略的選擇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本堂課如果有所得,那就在於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需要,關注了學生的學習經歷,從學情出發,確定了教學目標與策略。

一.教學目標的設定:

《想北平》是1936年老舍先生應《宇宙風》雜誌徵稿之作,其時他已離開故鄉北平十多年,而此時的北平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形勢岌岌可危。特定創作情境、豐富複雜的.情感,以及作家本人的創作風格等,造成了本文的豐富性和獨特性。如果我們用慣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朗讀課文--品味語言--把握主旨,學生或許能夠很快捕捉到作者思鄉這一主題,但本文形式特色、審美趣味和獨特性恐怕就只能雁過無痕,作者的苦心經營也必然被視爲尋常筆墨了。

基於這種思考,我在設計前,先佈置學生預習,撰寫閱讀體會並就文章內容與形式進行質疑。我希望從學生的閱讀體會和質疑問題中發現教學點。從學生交上來的作業來看,大部分學生不太喜歡這篇散文,他們提出的問題很多,五花八門。相對集中的問題有“爲何反覆說說不出口,後面又說了很多?”“爲何要落淚了?”等等。其中有個學生的閱讀體會令我印象深刻,她寫道:

“語言我覺得很平淡,而且涉及的方面很多、很雜,我面對這類文章是理不了思緒的。我不是特別喜歡讀老舍寫的散文。讀文章時我的腦海裏沒有畫面感,所以,我並沒有被作者思鄉情所觸動。一直都不太喜歡抒發思念、寫景的文章。”

這個學生的問題很具代表性。她其實提出了兩個文本閱讀的難題,一是如何理清文脈?二是如何讀懂情感?對於《想北平》這類不以寫景、敘事取勝的,且在行文思路、情感表達、語言風格等方面非常個性化的抒情散文,的確有不少學生會產生無所適從的感覺。似乎讀明白了,又似乎什麼也沒讀出來。不知道該怎麼讀,讀什麼?由此,我確定本堂課就以這個學生提出的兩大問題作爲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試圖幫助學生形成一種閱讀思路:即從文本矛盾之處切入,理清文脈,體會作者匠心之所在;同時學會通過品味語言,關注表達,來走進文本深處,觸摸作者心靈。

二.教學策略的選擇:

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爲了有效落實兩大教學目標,我採取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幫助並引導學生把握文脈,走進文本。主要有以下兩點:

1、比較品評,還原意脈。

學生閱讀本文感到沒有頭緒,主要原因大概在於此文與他們過去讀過的一些散文有較大不同。在他們過去閱讀經驗中,散文或以敘事爲主,有明確的行文線索可供把握,或借景抒情,以景物爲抓手,總之文章的意脈比較容易捕捉。但是《想北平》與一般抒發思鄉之情的散文行文方式不太一樣,開頭幾段似乎沒有在寫《想北平》,這就令部分學生費解甚至誤解,全然讀不出作者匠心獨具的妙處。而這正是本文獨特性之一。

爲了幫助學生解決這一閱讀障礙,我設計了一個比較品評的活動環節,用《故都的秋》的開頭與本文開頭進行比較,旨在引發學生髮現本文開頭與一般抒情散文開頭的不同之處,進而激發思考:這看似沒有直接入題的開頭,與文章題目的內在聯繫在哪裏?稍加討論,學生很快撥雲見日,理解老舍開篇的文字真實意圖是告訴讀者,本文要寫的是“我想我老舍的北平”,也就是確定了本文獨特的寫作視角,後文的一切內容都是從這一視角出發來寫的。接下去,讓學生運用同樣的方法,即以標題來觀照各段內容,辨析文章內容與標題的內在聯繫。很快就理出了各部分之間的邏輯聯繫,還原了文章的脈絡。

2、揣摩聯繫,披文入情。

學生閱讀本文最大的障礙恐怕是無法理解作者豐富複雜的情感。作者愛北平,想北平,這是顯而易見的,誰都可以讀出來,難的是無法被作者的思鄉情打動,無法理解作者何以想到“要落淚”。

爲了幫助學生掃除這一理解障礙,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北平究竟給了老舍什麼?老舍最珍愛的是北平賜予他的什麼?讓學生帶着問題細讀4--6段,試着走進老舍的內心。在討論環節,我着重引導學生關注文字的細微之處,通過聯想想象,聯繫自己生活實際,聯繫老舍人生經歷,揣摩作者的情感。學生很快就發現枝枝節節中的動人之處,比如“坐在,背後是城牆……”這一段,有個學生品出這樣的滋味:“我會想到一種坐在河邊慢慢垂釣的那些人,他們雖然不是做出什麼大成就,但是他們內心會非常安逸,非常能靜下心來與自然融爲一體,這就是那種可以在家裏感受到的安逸與快樂。”在品讀第6段寫瓜菜果子的內容時,有學生關注到語氣詞“呀”的表達效果,並聯繫到老舍《我的母親》的內容談到““人即使活到八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這是老舍在《我的母親》中寫道的。在本文中也有這樣的體現。北平作爲一個家的象徵,也是像母親一樣可以給他安全感,所以他在描寫北平的時候,會在內心認爲自己還是一個孩子。大家都知道,童年象徵着快樂與自由的。他認爲,他在北平可以獲得這種快樂與自由,所以他在寫本文時,會無意流露出一些孩子般的特性與與天真。” 最後再聯繫寫作背景,讓學生聆聽最後兩段的錄音,體會“像我這樣一個貧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點清福吧”,這句話的含義,進而理解“要落淚”的原因。

透過文字,學生漸漸讀出北平給予老舍的溫暖、踏實、安全與寧靜祥和的“清福”,讀出老舍最珍愛的清福不僅僅是母親賜予他的,也不僅僅是家鄉北平賜予他的,更是那個和平的年代給他的。披文入情,學生不僅體會到老舍對家鄉的濃的化不開的熱愛,也體會到一個貧寒的人對家鄉的深深眷戀,一個漂泊的遊子對家國岌岌可危的現狀之擔憂與牽掛,讀出了老舍的一片赤子情懷。

以上是本堂課可取之處。當然本堂課也有不少的遺憾,最大的遺憾在於課的整體感略顯欠缺。比如教學設計中除了梳理文脈,體味感情之外,還有一個內容就是關注寫法。目的是讓學生髮現作者如何表達深切難言的情感,感受語言大師高超的表達技巧,加深對這種情感的理解。但是從授課情況來看,這一環節顯得生硬,沒有很好地與前後環節融爲一體,和情感的體會有割裂之感。另外,品讀完4--6段文字之後,其實作者豐富複雜的情感就有了依託,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前文哪些情感濃烈的詞句。如果最後能夠再回扣前文,讀讀品品,那樣的話,整堂課的邏輯性或許會更強,學生也能對本文建立起更爲完整的認知與體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