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歐陽修《秋聲賦》課堂實錄

本文已影響 1.51W人 

PPT:中國古典詩文十大文化場景:名士悲秋。

歐陽修《秋聲賦》課堂實錄

師:中國古典詩文有十大文化場景:文人登高(登高)、名士悲秋(秋聲賦)、閨婦思親(聲聲慢)、客子羈愁、好友惜別(雨霖鈴、琵琶行)、官宦感時(虞美人)、時人懷古、武士戍邊、幽人歸隱、雅士聚會(滕王閣序)。十大場景構築了古老詩文無限魅力,超越時空,令人心醉神迷。今天我們要學的《秋聲賦》就屬於名士悲秋這一文化場景。

秋風秋雨惹愁思,自宋玉《九辯》起首寫道“悲哉!秋之爲氣者”以來,“悲秋”就成爲詩文反覆吟詠的主題。古人不乏悲秋佳作,而歐陽修這篇頗受後人推崇,其中有何緣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秋聲賦》,一探究竟。

師:齊聲朗讀課文,找找具體描寫秋聲的語句。

生:第一段。“初淅瀝以蕭颯……但聞人馬之行聲。”

PPT:後人對歐陽秋聲描寫的評價。清人吳楚材、吳調侯在《古文觀止》中評價《秋聲賦》說:“秋聲,無形者也,卻寫得形色宛然,變態百出。”

問:聲音看不到,摸不到,同學們,如果讓你們來寫,你們會怎樣寫出它的形色與變化呢?

生:比喻成其它聲音。

生:用有形寫無形,寫樹葉之類的。

師:還可以通過擬聲詞。下面我們一起來賞析歐陽修描摹秋聲的文字,看看歐陽修如何寫出秋聲的“形色宛然,變態百出”。請同學們品讀這個語段,你也可以有感情地誦讀這個語段,用語音語調的高低起伏,輕重緩急表達出你對秋聲描摹的理解。

學生品讀。交流。

生:先時間的遞進。先是細膩,然後雨勢變大,碰到事物有行軍聲。

師:你能讀一讀嗎?

生讀。

生:對秋聲從遠到近地寫。秋風離去漸行漸遠。

生讀出自己的理解。

師:結合PPT總結:歐陽修以聲寫聲,用風雨聲、波濤聲、金屬撞擊聲、夜行軍的人馬聲,化無形爲有形,從方位、節奏、強度三個角度,寫出秋聲由遠而近、由小而大、由緩而急,來勢猛烈、變化急劇的特點,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師:全班讀一讀這一語段,讀出秋聲的“形色宛然,變態百出”。

師:聽到這樣的秋聲,歐陽修感慨:PPT:“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爲而來哉?”

是呀,秋聲是怎樣來的?作者爲什麼認爲秋聲悲?同學們能否從第2段中找出其中的緣由。

請同學們自由誦讀第二段,找出其中有關秋聲悲切原因的語句,讀一讀,品一品。

(板書:悲秋聲)

學生自讀,交流。

生:寫了秋色,景象、氣、意。

師:請讀一讀這個語段。

生讀。

師:請具體說說你從中體會到秋聲悲切的原因。

生:煙雲密集,,秋色暗淡無光,秋氣寒冷,秋風吹起,刺人肌骨,秋意蕭條,山川一片寂寥。

師:若用一個詞來形容這番秋狀,會用什麼?

生:肅殺。黯淡、悽清……

(板書:秋狀之蕭條)

師:秋狀蕭條,“故其爲聲也,悽悽切切,呼號奮發”。這裏交代了秋聲悲切的直接原因。

PPT:清人郭洪評論說:“秋聲本無可寫,卻借其色、其容、其氣、其意引出其聲,一種感慨蒼涼之致,悽然欲絕。”

師:秋聲悲切還有沒有其它原因?

生: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師:你如何理解這句話中點出的秋聲悲切的原因。請具體說一說。

生: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爲心。

師:肅殺是什麼意思?肅殺就是嚴厲摧殘。可見,秋聲悲切還因爲秋心肅殺。

(板書:秋心之肅殺)

師:這裏,爲表現秋心之肅殺,作者展開豐富的聯想,我們來找找看,他還聯想到哪些事物?

齊讀“夫秋,刑官也”

生:陰陽,刑官、兵象、五行、音律

師:秋時屬陰,萬物由盛而衰,行刑待秋而決,征伐待秋而舉,樂有屬西方的商聲,律有屬七月的夷則,商爲哀傷,夷爲殺戮。

PPT:《禮記》雲:“孟秋之月,徵不義,戮有罪,嚴斷刑,天地始肅。”

辛棄疾的《 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可憐白髮生!”

陶淵明的《詠荊軻》中“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師:可見在古人心目中,早已把秋與殺戮緊緊聯繫在了一起。作者聯想的這些事物已然超出自然之秋的範疇,進入人文之秋,秋之文化,(PPT:自然之秋 人文之秋)這樣的聯想無疑豐富了秋心肅殺的文化內涵,文章也呈現出厚重的文化底蘊。

師:在作者筆下,無論是自然之秋,抑或人文之秋,都呈現着“肅殺”之氣。秋心肅殺,秋狀蕭條,秋聲悽切,面對如此秋聲,作者不禁感慨“噫嘻悲哉”。讓我們一起來讀讀以下幾個句子,體會作者無盡的感慨。

生齊讀。

PPT:噫嘻悲哉!此秋聲也。

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夫秋,刑官也,於時爲陰;又兵象也,於行用金。

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師:秋天總是蕭瑟肅殺的,它常常寄寓着一種繁華的消逝或一種心緒的黯然。這是與中國古代文人普遍而深刻的失落心態有着某種自然的契合,於是悲秋成爲中國文人的一種情結,我們常常在描寫秋天的詩文中,看到各種各樣的傷感。下面這組詩文,同學們十分熟悉,我們來品品其中的悲秋情緒。

PPT:楓橋夜泊(唐 張 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天淨沙 秋思(元 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登高(唐 杜甫):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雨霖鈴(宋 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漢樂府 長歌行》:常恐秋節至,焝黃華葉衰。

生:孤獨、惆悵的。悲愁是由環境引起的,感慨身世不幸,還有思鄉之情。

師:歐陽修的《秋聲賦》也寫盡秋的悲涼與肅殺,他藉此要表達怎樣的人生感慨?是否與前人有所不同呢?下面我們進入第三段的學習。

學生交流第三段的翻譯。

師:“宜”作何解釋?

生:當然。理所當然。

齊讀第三段。出示背景投影。

PPT:歐陽修53歲時寫作此文,此時他已位望通顯,但人生波折:4歲喪父,家境貧困;身體孱弱多病,40歲即白髮蕭疏,42歲患上眼疾。

爲人剛正,敢於直言,仕途不順:29歲中進士,但同年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張被貶夷陵;39歲再度因參與“慶曆新政”被貶滁州;48歲又被宦官誣陷,出知同州。

在嘉祐七年(1062)《讀書》一詩中寫到:“自從中年來,人事攻百箭。”“形骸苦衰病,心志亦退懦。”

師:53歲步入人生之秋的歐陽修,借秋聲表達怎樣的人生感慨?請同學們結合背景,立足文本,探究歐陽修要傳達的人生感慨。(提出要求:你的理解必須立足於文段中的'語句。)

(小組討論)

生:年華已逝,無力與草木爭榮。人生不順,童子睡和他對比,說明他經歷很多,對人生很多感慨。

生:自己勸解自己,但內心苦悶,還是睡不着。

師:爲什麼苦悶。

生: “而況其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所不能”

師:況,什麼意思

生:何況,更何況

師:這是遞進,那麼前面應該還有一層。

生:“百憂感其心……必搖其精”,“百憂”、“萬事”、無奈。

師:這些和秋聲有什麼關係。

生:季節是自然現象,秋天挽不回,歲月挽不回。他的景色描寫是他心情的反映。

師:秋摧殘萬物,人生憂勞摧殘人的身心,哪個更厲害?

生:不恨秋聲,恨人生憂勞。

師: “念誰爲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歐陽修由自然中的秋聲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他雖體會到秋之肅殺,秋摧殘萬物的殘酷,但他不怨秋聲,他深感無窮無盡的人事憂勞對人身心的戕害遠甚於秋聲對萬物的摧敗。這是飽經宦海沉浮、人生憂患的歐陽修深刻的人生體驗。

(板書 何恨秋聲 恨人生憂勞)

師:同學們,步入人生之秋的歐陽修由自然界肅殺的秋聲引發如此深沉的人生感概,那麼同學們,你們現在正處在人生的春天,對這樣的人生感慨有何感想呢?(請同學們寫200—300字的片段,課後與老師進行文字上的交流。)

師:最後,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讀出作者悲秋之情與寄予秋聲的感悟。

生齊讀。

師:文章結尾寫到“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餘之嘆息”。歐陽修在大發議論之後,發現童子已經昏睡過去,只有“蟲聲唧唧”來應和,顯得如此悲涼孤獨。“古來聖賢皆寂寞”,這種苦澀的黑色幽默讓文章在一種特有的悲涼中戛然而止。我們的課也到這裏結束吧!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