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高中語文上冊必修三《蜀道難》

本文已影響 1.81W人 

《蜀道難》一詩,是李白古體詩中的傑出代表,被收入高中語文課本必修三第五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中語文必修三《蜀道難》主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語文上冊必修三《蜀道難》

高中語文《蜀道難》主題

這首詩千年傳誦,意高調殊,感情熱烈奔放,風格豪邁雄健,讀之勢奪神駭,心折骨驚,被人稱爲“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調”①,可見其藝術成就之高。但古往今來,論其藝術者多,談其主題者少。這大概是因爲《蜀道難》一詩的主題思想含蓄深刻,令讀者莫衷一是。然而就此避而不談,實爲學者所不尚,爲師者則失“傳道授業解惑”之本分。

那麼《蜀道難》一詩的主題可以何解呢?

其一:蜀道難,須早歸。這從詩作的字裏行間即可得到理解。從第一節的由蜀寫到蜀道再寫到蜀道難,到第二節的蜀道難且險,再到第三節的蜀道險且亂,其中多用感嘆、誇張、比喻、想像,渲染可怖氛圍,增強感情抒發,使人很難擺脫言及蜀道而“凋朱顏”的畏懼心理,在一難二險三亂的逐層遞進中打消人一攀的念頭,從而“不如早還家”。

然而這一解,似與酒劍磨礪出來的具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志向的李白大有不符。李白寄情山水,邀月成飲,對酒當歌,這是人所共知的。而第一解單從景論,是明顯不能匹配杜甫對李白的盛讚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故筆者認爲這並非《蜀道難》真正用意所在。

其二:仕途難,須早歸。這一解,是聯繫了李白的生平得出的結論。李白出蜀展志,意欲“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但數十年經營,卻僅得侍君而已,並未才盡其用,這大大悖於其“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人生理想,抑鬱中萌生歸意自在情理之中。從詩的最後一節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正是一種隱射;而“磨牙吹血,殺人如麻”也頗多無奈。這似也可以得出仕途不暢、歸意漸決的結論。

然而這一解,又與李白“昔在長安醉花柳,王侯七貴同杯酒”的事實不符。李白心雖無奈,情有可寄,以酒解愁,即便狂醉度日之時亦未曾萌生歸意,爲什麼在《蜀道難》中就有這種歸意呢?再不濟,李白也有作《清平調》三首之類的才用,也並未到“無可奈何花落去”之時,意歸頗不近其志。至於後來,李白被賜金放還,那時才歸,可見李白一直實不想歸。再者,李白作此詩時剛過不惑之年,正值壯年,何至歸意如此早萌呢?故筆者認爲第二解仍覺膚淺。

那麼《蜀道難》一詩的主題究竟何解呢?

筆者認爲,其解在李白始終不滅用世之心。《夢遊天姥吟留別》詩中有句雲:“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這其實就是《蜀道難》一詩主題的答案。“須行即騎”,可見“遊山”並非李白的本意。蜀道所在,其山亦名,而李白謂其“難於上青天”,豈不正是“不須此行”的意思?“劍閣”“錦城”對於常人來說當然神往,而對於出自蜀地的李白來說,“錦城之樂”恐怕遠不及“一日看盡長安花”更爲吸引人。因此,“不如早還家”之“家”自然亦非普通意義上的家庭,而應是類似“匈奴未滅,何以家爲”中蘊含的報國之心。著名學者朱光潛曾說:“詩必有作者的性格和情趣的浸潤滲透。”魯迅先生也說:“賈府上的焦大,也不愛林妹妹的。”②以李白之才思卓識,雄心大志,他是如何也做不到陶淵明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恬淡的,也無論如何做不到王摩詰的“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的閒適的。那麼,李白的心如何安放呢?只能安放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尸位素餐絕非其願,即使遭遇坎坷磨礪,身賤卻不心賤;雖然“舉杯澆愁愁更愁”,也“對此可以酣高樓”。這纔是李白,真正的李白,原汁原味的李白,唐朝的李白和民族的李白。所以,李白的偉大,當然在於其詩才,但更在於其詩情。“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雖身處泥潭卻其潔如水,天然自得,本性不改,只有李白有這種灑脫、飄逸和浪漫。從這個意義上講,挖一個小孔苟延殘喘和舉杯邀月對影成歌哪一個更高明呢?答案無疑是後者。揹負憂國憂民之心將身影永世匍匐,杜甫活得累了些,也少給後人留下了歡樂;而李白不然,他用快樂逼退濁世的湮滅,狂放中孤傲高踞,心事玲瓏,你怎麼讀都可以讀出一種尊貴和激動。也只有在這時候,《蜀道難》才“可以在無數的心靈中繼續復現,雖復現而不落於陳腐”(朱光潛)。

讓我們再從詩中找找答案。首先,“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但我們既然不上青天,何不爲世所用呢?這是用世之心的婉嘆。其次,“問君西遊何時還”,“西遊”即入蜀,“還”的自然是長安,這與下文不如“早還家”相照應,“不如”又暗示蜀不如長安,這是用世之心的婉現。再次,“嗟爾遠道之人胡爲乎來哉”,這裏用蜀人口氣勸說,大有(自己的`)“往事不堪回首,須及時把握今朝”之意,用世之心溢於言表。再其次,“所守或匪親,化爲狼與豺”,一個“或”字蘊藉含蓄,李白是在替誰擔心呢?用世之心漸明。最後“側身西望長諮嗟”,“西望”與前文照應,意涉入蜀,“長諮嗟”又是爲誰嘆息呢?雖說根據前文可知蜀地不如都城,自爲友人惋傷;但推人及己之心亦難免之,故用世之心至此又有些淡淡的激憤了。至此再回頭一覽全文,我們不難發現,“蜀道難”在李白筆下纖毫畢現,讓人如臨其境,雖說這是李白超人的想像力所致,但若無“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勇氣和膽略,此“難”又何可言及呢?所以,“蜀道難”只是李白虛置的表象,其深層含意還在於“世上無難事,用心而爲之”。戒戰如平險,誰可爲之?唯有李白。由此看來,李白的用世之心積極而強烈,浸透字裏行間。

綜上所述,《蜀道難》一詩的主題看似壓抑,實則奮進;看似出世,實則用世;看似飄逸,實則沉鬱。它使筆者不由得想起了賈平凹在《商州》裏說過的一句話:“這種艱辛近乎於殘酷,但又陶冶和膨脹了他的意志和力。”③這句話,倒不失爲作《蜀道難》之時的李白的寫照了。正如法捷耶夫所說:“魯迅的諷刺和幽默到處都表現出來。”④李白在《蜀道難》中的用世之心也正如此。掩卷之餘,筆者試用一幅對聯贊之:膽氣銳氣酒氣劍氣,大氣成大器;豪情熱情激情詩情,真情寫真卿。

 高中語文《蜀道難》知識點

古今異義

1. 危乎高哉:危:古義:高;今義:危險

2. 地崩山摧壯士死:壯士:古義:年輕強壯的力士;今義:豪壯而勇敢的人

文言句式

1.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介賓結構後置

2. 嗟爾遠道之人胡爲乎來哉:賓語前置

3.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

  高中語文《蜀道難》創作背景

對《蜀道難》的寫作背景,從唐代開始人們就多有猜測,主要有三種說法:甲、此詩係爲房琯、杜甫二人擔憂,希望他們早日離開四川,免遭劍南節度使嚴武的毒手;乙、此詩是爲躲避安史之亂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勸喻他歸返長安,以免受四川地方軍閥挾制;丙、此詩旨在諷刺當時蜀地長官章仇兼瓊想憑險割據,不聽朝廷節制。

這首詩最早見錄於唐人殷璠所編的《河嶽英靈集》,該書編成於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寶十二載),由此可知李白這首詩的寫作年代最遲也應該在《河嶽英靈集》編成之前。而那時,安史之亂尚未發生,唐玄宗安居長安,房琯、杜甫也都還未入川,所以,甲、乙兩說明顯錯誤。至於諷刺章仇兼瓊的說法,從一些史書的有關記載來看,也缺乏依據。章仇兼瓊鎮蜀時,雖然盤剝欺壓百姓,卻不敢反叛朝廷,相反一味巴結朝中權貴,以求到長安去做京官。於是,相對而言,還是最後一種說法(上一段丙說法)比較客觀,接近於作品實際。

一般認爲,這首詩很可能是李白於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寶元載至天寶三載)身在長安時爲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寫的,目的是規勸王炎不要羈留蜀地,早日迴歸長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測之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