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高中語文選修《人生的境界》教學設計大綱

本文已影響 3.28W人 

  教學設想

高中語文選修《人生的境界》教學設計

本篇課文屬於學術隨筆,學術味較重,時代感、可讀性與針對性相對不足,學生學習很難產生濃厚的興趣。但課文有其思想價值,有助於學生對人生意義的認識,能引發中學生對人生意義的獨立思考。課文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含金量,學習它有助於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陶冶。課文的題目又是“人生的境界”,這對於開始思考人生意義和價值的高三學生來說,也是頗有吸引力的。特別是關於人生的四種境界說,相信學生在學習中會引起共鳴,產生聯想。基於此,這篇課文的教學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時也提供了展示才智的平臺。這篇課文在教學設計上要把握的原則就是深文淺教,要想方設法化難爲易,化抽象爲具體,深入淺出。具體做法就是,儘可能地抓住課文的緊要處、精彩處與學生的共鳴點、興奮點相交匯的地方作爲教學內容。教師設置幾個通道,使學生透過課文繁難的、深奧的說理處能聯繫實際,從而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現實交融起來,這樣就有了親切感,具體感。披文以人情,不能空泛地分析課文內容,而要引導學生藉助於課文語言走進課文,這樣就更要選好教學的切人點,點準穴道,實現一穴得氣,百穴皆通。因此在教材的處理上,就要注重讓學生對課文整體把握,不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試圖弄清文中每一句話、每一個詞語的意義,勢必要造成少慢差費。事實上課文中有些東西,需要窮其一生的經歷來體驗。因此在深文淺教的原則下,不必花用大量的課時。

  教學目標

1.促進學生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時候也應有精神追求的道理使自己從一個自然的人變爲一個有道德境界的人。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大意。

3.認真理解文中語句的含義,並深入探究。

4.體會學者散文(隨筆)的寫作特點:思路明晰、內容豐富、說理簡明、語言平實。

 教學重點

聯繫現實生活解讀人生的四種境界,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深化並豐富對人生境界的

  教學難點

對文中哲學術語或哲理性語言的理解。導學法;教師通過引導制定學案,通過自己對教材的獨特理解、個性的駕御和科學的訓練,來實現教學目標 的達成。課堂學習方式主要運用合作式閱讀理解,教師是學長,引導學習並適當點撥。課外延伸學習以個人探究爲主。

 教學用具

多媒體投影:馮友蘭先生像及有關文字。關羽、周恩來相關錄像

 學習導航

程序安排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語(在電子屏幕上顯示,師生共讀)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不知不覺地形成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學;我們接受它的啓發,在它的指導下調整自己。通過它,我們安排自己的生活,通過它,我們把自己展示在世人面前。一個人的人生哲學,是很容易被別人所窺知的,不可能一直隱藏着不爲人知;他的談吐,他的眼神,他的儀表,都會泄露其中的祕密。這就像花的芬芳,雖然肉眼看不見,卻馬上可以察覺到。

(師):那麼作爲人都會有着怎樣的人生哲學呢?讓我們到《人生的境界》中尋找答案。(馮友蘭先生頭像及本篇課文的課題)

  二、整體初讀,制定“學案”

本課學習要掌握哪幾個目標,通過什麼方法來達成?延伸學習和探究的方向是什麼?

1.能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能理清全文的段落層次,能說清全文的結構特點。

2.能理解文中重要的詞語和句子。

3.能充分展開聯想聯繫實際和其他方面知識具體理解“人生四種境界”說。

4.課外延伸能針對個人的學習實際。師生共同商量制訂“學習卡片”的幾個欄目:知識積累、弱水一瓢、含英咀華,讓我心跳、浮想聯翩、有疑不解、挑戰方家等,完成“學習卡片”中的一個子欄目。

 三、歸納提要

1.請找出全文的主旨句以及相關重要的句子。

教師適時提示:本文的標題是“人生的境界”,其實它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內容,並非文章論述的主要問題,如果循着它去找主旨句,並以此爲標準來劃分段落結構,就會走入誤區。其實本文的主要內容是講中國哲學的任務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因此全文的主旨句應是;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它的任務不是增加關於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2.切分全文的段落層次,進而找出每個層次的關鍵句子。

第2—7自然段主要談人生的四種境界,關鍵句子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爲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產物,後兩者是精神的創造。

第8一12自然段指出中國哲學既人世又出世的特點,它對未來的哲學可能有所貢獻。關鍵句就是:中國的聖人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中國的哲學也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

  四、重點解讀

1.文中有一個詞可以說是貫穿了全文,它與人生境界有着密切的關係,甚至可以說由它決定了人生的境界。它在文中共出現了13次,這個詞就是“覺解”。請依據下面三個語句對“覺解”作出自己的理解。

①……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他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有這種覺解,他就爲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

②……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有這種覺解,他就爲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

③……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義,自覺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這種覺解爲他構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覺解”就是覺悟、瞭解的意思,可以具體理解爲一個人對自己與社會、宇宙的關係以及對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義的覺悟與理解。

2.作者劃分人生的境界其依據是什麼?分爲哪幾種境界?

提示:作者所說的人生境界是根據人們對人生意義的覺解程度來劃分的;分爲自然境界(一種矇昧狀態,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麼意義)、功利境界(心胸狹隘,他做事只知道對自己的功利意義)、道德境界(明白個人與社會的關係,爲社會的利益做事,事事講道德,事事都有道德意義)和天地境界(心目中有宇宙的整體,他爲宇宙的利益做事,他是自覺的天民,是聖人,他與宇宙同一)。

3.“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爲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物,後兩者是精神的創造。”請結合自己成長的體驗談談對此話的理解。

“是人現在就是的人”,意思是沒有受過教育就如此的人,是自然人。“是人應該成爲的人”,意思是應該成爲賢人、聖人,不斷提高精神境界,才能成爲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青少年時代是世界觀正在形成的時期,而我們這個時代有人說是精神貶損,物慾膨脹;理想低迷,平庸氾濫;道德滑坡,“我爲圓心”;價值低庸,急功近利。這決不是理想的成長環境。在一個充滿功利刺激和誘惑的社會中,人的自然屬性會受到刺激而充分顯露,而要做到富有精神的追求就比較困難了。“君子博學而日三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在生活中決不可隨波逐流,而是要不斷汲取人類一切寶貴精神財富,用它來不斷養育自己、充實自己以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4.“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覺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對於他們也就各有不同的意義。每個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與其他任何個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請聯繫生活實際來解讀這句話。

示範:達爾文從小就喜歡看草間的昆蟲,據說有一次,他曾趴在地上看螞蟻搬家,一看就是幾個小時,後來達爾文成爲生物學家之後還長期地觀察昆蟲,研究着生物世界。

有人間三個泥水匠在幹什麼,一個答道“在砌磚”,第二個答道“在掙錢”,第三個答道“在建造一幢漂亮的大樓”。後來,第三個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築專家。

達爾文小時候看昆蟲是順着本能在做事,對他所做的事並無覺解,屬於自然境界;後來他成爲生物學家後,是在爲社會利益進行觀察和研究,屬於道德境界。

第一個泥水匠屬於自然境界,第二個泥水匠屬於典型的功利境界,第三個泥水匠也屬於功利境界,但他的功利超出了一般的物慾。

山區放羊娃的人生:有一記者前往某山區,碰到一個放羊娃,記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對話。記者問:“你放羊爲的是什麼?”放羊娃答:“賣錢。”記者問:“賣了錢幹什麼?”放羊娃答:“娶媳婦。”記者問:“娶了媳婦呢?”放羊娃答:“生孩子。”記者問:“有了孩子呢?”放羊娃答:“放羊。”記者默然。放羊娃娃由於生活在落後愚昧地區,對自己生活不覺解,作爲一個少年最是多夢季節,但他卻仍是近乎處於自然境界,這也使我們感到治貧首先要治愚,理念(覺解程度)對於一個人的人生的作用是多麼重要。

5.“爲了成爲聖人,並不需要做不同於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蹟,也不需要表演奇蹟。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於有高度的覺解,他所做的事對於他就有了不同的意義。”

這是課文中精彩之筆。請從中引出一點爲人處事的哲理。

示範:《孟子》中有“人人可以爲堯舜”,《荀子》中也有“塗之人可以爲禹(路上隨便哪一個都可以成爲像禹那樣的聖人)”馮友蘭先生的這句話可以說就是對這一哲學思想的演繹。崇高寓於平凡,平凡蘊含崇高。追求崇高要從平凡甚至瑣屑的事情開始做起,崇高的境界往往體現於日常細節之中。一個沒有權勢和財富的人可以是聖人,而一個居高位者或鉅富者也可能是一個渺小之人。雷鋒是一個士兵,並不妨礙他是一個道德境界的人,《五人墓碑記》中所記載的五人,雖然是普通民衆,但也無妨他們流芳千古。胡長青是高級幹部,但他貪婪成性,不惜犧牲國家和人民的巨大利益來換取個人私利,因而被人們所唾棄。“覺解”是出自內心的,不是流於口頭的,“覺解”不是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而是言行一致的“篤行者”。今天這個時代非常注重“包裝”,很容易讓人作秀於外而忽略了對真正的人生境界的追求。這也是需要警惕的。

6.經常聽人們用“出世”“人世”“既出世又人世”來形容一些人對待生活或事業的態度,請聯繫課文中的相關內容,具體解說這些詞語。

何謂“出世”?有些人堅持並實踐着這樣的主張:想要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須脫離塵羅世網,必須脫離社會,甚至脫離“生”,以尋求最後的解脫。比如莊子。何謂“人世”?另有一些人,注重社會中的人倫和世務,不願玄談,不願避世,積極用世。他們只講道德價值,不會講或不願講超道德價值。在出世的人看來,人世者太現實主義了,太膚淺了。他們也許是積極的,但是就像走錯了路的人快跑:跑得越快,越錯得很。在人世者看來,出世的人太理想主義,不實用,消極。何謂“既出世又人世”?意思是,既投身到社會裏,又能超越人世。有超越人世的渴望又不逃避現實。踏踏實實地做事又不囿於人世。這跟宗教不一樣,宗教是一味追求出世,而逃避現實。也不像西方哲學那樣,講究人世而不能超脫人世。中國的聖人,如孔子、孟子,都是置身於社會鬥爭之中,又以天地境界爲自己的人生境界,意識到自己是宇宙中的一員,是“天民”,爲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這就是既人世又出世的表現。

 五、探究質疑

1.“最後,一個人可能瞭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他不僅是社會的一員,同時還是宇宙的一員。他是社會組織的公民,同時還是孟子所說的‘天民’。有這種覺解,他就爲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

這幾句話在文章當中的第六段,是對“天地境界”的闡述,具體應作如何理解?

一般人認爲,一個人能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就已經是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了。但是馮友蘭卻不這麼看,他認爲一個有道德的人,還不是一個理想的人,還有比道德境界更高的境界。在此種境界中的人不僅能盡人倫人職,而且能盡天倫天職,即能事天、樂天。他深悟人之所以爲人之理,盡人之性,成就一個理想的人格。道德境界中的人,以人性的自覺行人道,而天地境界中的人,是以天理的自覺行天道;這樣,天地境界的人便有了更廣大的胸懷與更高尚的氣節,真正可以“與天地比壽,與日月齊光”,真正成爲“天之驕子”。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宇宙”是一個人文概念,是天地萬物的總稱。古人把四方上下稱爲“宇”,把古往今來稱爲“宙”(現代漢語中的“宇宙”指的是: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體的無限空間)。可見,具有天地境界的人眼光與胸襟超越了現實社會,是跨越時空的,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皆包藏於其心中。他目光如炬、胸藏風雲、縱橫捭闔、總攬古今、文理兼融、博學睿智、情懷曠達、人性完善、悲天憫人、思濟天下。如是,就可以抵達人生的最高境界而成爲所謂“天民”、聖人。

2.課文把人生境界分爲四等,是否周全?而其中的“功利境界”與“道德境界”是否存在交叉的情況?

我們說四種人之外,還有一種人,連起碼的“人道”“人性”都缺失了,如希特勒的法西斯暴行,如日本軍人的南京大屠殺。還有的人殺人越貨,手段殘忍致極,他們以“我”爲圓心,被人稱爲“私想家”,他們損人利己,甚至不惜殘害生命來達到個人目的,他們身上缺乏最起碼的“人道”“人性”,這種人被人們稱爲“人渣”,是社會的腫瘤、毒品。①……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於他,有功利的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功利境界。②……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嚴格的道德意義的道德行爲。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說的道德境界。從這裏可以看出“有功利意義”與“符合嚴格的道德意義”這兩者恐怕並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事實上往往是相融的,不可絕對化。西方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曾說:“每個人爲自己的利益做事比他故意爲社會做有道德意義的好事對社會的貢獻更大。”’有着現代道德意識的學生對以上問題一定會有話可說,可以各人發表各人的見解,不必討論達成共識。現代社會承認行爲功利,尊重個人利益,這是社會的進步,對於促進社會的發展有推動作用。“克己復禮”,犧牲我一個幸福全人類也許在一些聖人能夠做到,但如果違揹人性而一味地追求大而空的所謂高大全,對於一個人來說是難以做到,同時也會導致虛假不實之風,反而會敗壞社會風氣。

  六、拓展延伸

1.課文裏說,達到道德境界的賢人,做事是爲了“正其義不謀其利”,哲學上的覺解使他們的行動和生活有了道德意義,使他們達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中國歷史上涌現過無數的仁人志士,請列出你所知道的人物,同時寫出濃縮了他們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

示範: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魯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藺相如: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林覺民:天下事知其不可而爲之。

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李廣;匈奴未滅,何以家爲?

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們的人生境界已如一道道風景,或雄奇,或峭拔,或清逸,或壯美,或險峻。

2.請按照例句的句式續寫一句。

有一種人生,鐵骨錚錚;有一種人格,鬼神共鑑;有一種精神,自強不息。司馬遷忍辱負重,發憤著述,留一部經典鉅著給後人,這種身陷逆境卻有所作爲的舉動,是一種奮發的人生境界。

示範:有一種人生,月白風清;有一種人格,桃李無言;有—一種精神,平凡而偉大。雷鋒位居平凡,樂於助人,獻一生春風溫暖給人間,這種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的行爲,是一種高尚的人生境界。

3.仿照前後兩句的句式,分別以“哲學”“覺解”爲中心內容仿寫一個句子。

馮友蘭的境界說,盡哲學家“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之天職, , ,鋪“言語路絕,心行道斷”之天路。在民族危亡之際,以其最哲學的哲學,鼓動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理論上自成一統,實踐中功績卓著。

答案:明“哲學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之天理 泄“人生的意義在於覺解”之天機

  延伸閱讀

功利境界的特徵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爲是“爲利”的。所謂“爲利”是爲他自己的利。這裏的“利”包括我們常說的“名”和“利”兩個方面。在馮友蘭看來,“利”即對我之需求的滿足,精神性的滿足往往求助於名,物質性的滿足往往求助於物質利益即狹義的利,“求名於朝,求利於市”都是爲了滿足自己的需要、求自己的樂(樂即一種滿足感)。這樣,功利境界與一般的功利主義便有一定的差別。功利境界的本質是爲己。就社會現實說,絕大多數人都處於功利境界之中,功利境界是常人的境界。功利境界的人心態各異,所幹的事也不盡相同,求名利的手段更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但是,無論是求名一的,還是逐利的,或者是求名利雙收以成就自我一番事業的,他們的人生目的都是共同的。與自然境界中的人無所追求、毫不自覺相比,功利境界中的人,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和自覺的行動、自覺的瞭解;他對個人名利的追求,客觀上也更有利於社會的發展。因此,無論就個人,還是就社會來說,人從自然境界過渡到功利境界,無疑都是一種歷史性的進步。但是,這種進步是付出了代價的。從總體上看,功利境界的人的人生目的是爲己,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取”字。但是,爲實現這一目的有時必須用“予”這一手段。有的人就是專靠“將欲取之,必先予之”這一套達到自己的目的的;有的人則“主觀上爲自己,客觀爲別人”;有的人利己不損人,有的人損人以利己;也有的人表面上損己以利人,骨子裏卻以利人爲更利己之手段,如此等等,從根本動機看,他們同屬一類,都屬功利境界。人們常常崇拜英雄,就其功業說,可能十分偉大,但就其境界說,並非十分高尚。英雄和姦雄,雖一個流芳百世,一個遺臭萬年,但他們的境界卻是相同的。從古及今,有許多處世哲學、宗教信條、格言諺語,口頭上都標榜仁義道德,事實上卻成不了仁、取不了義,不是最高層次的境界,同樣也只是功利境界。如老子講:“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墨子講“兼相愛”,目的卻是“交相利”。基督教也說愛人是爲己積福、行道德是造上天堂之路等等。道德說教並不道德。骨子裏都是教人利己,充其量不過是教人以利他之手段,達到利己之目的。功利境界雖不是什麼高的境界,但也不宜過分責難。功利境界在主觀上是不可取的,但在客觀上並非於社會無益。於人之三不朽中,除不可立德之外,功利境界的人既可立言,又可立功。立言立功都是對社會有益的事。因此,功利境界中的人惟恐不好名,如其不好名,則未必常作有益於人的事。才人立言、英雄立功就是以求己利、求己名爲動力的。有的人甚至於求好名而不得時,故意以求惡名以揚名。桓溫所謂“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正是這些人心理狀態的真實的寫照。

  學習卡片

1.正音。覺解:覺,讀jue;禪宗:禪,讀chan;禪讓:禪,讀shan

2.明確幾個詞:

覺解:領悟、瞭解所做的事的意義。

天民:明乎天理,適乎天性的賢者。

超越:越過。

弱海一瓢(學生卡片摘抄):關於“道德境界”:“我”有自私義和主宰義。就“我”之自私義說,道德境界中的人無“我”;就“我”之主宰義說,道德境界中的人真正有“我”,亦即有“真我”。這就是說,道德境界也就是無“小我”之境,或曰有“大我”之境。道德境界中的`人以社會爲“我”,所以他們不自私,不利己。他們爲社會做事,爲社會謀利時沒有任何個人目的。他們的行爲被“真我”所主宰,所以其行爲雖無個人目的,但卻有覺解,他們的行爲是出於“真我”自覺選擇的行爲。

大有大無周恩來,驚人之無有六:一是死不留灰,二是生而無後,三是官而不顯,四是黨而不私,五是勞而不怨,六是去不留言。這六個“大無”,說到底是一個無私。公私之分古來有之,但真正的大公無私自共產黨始。1998年是周恩來誕辰一百週年,也是劃時代的《共產黨宣言》發表150週年。是這個宣言公開提出要消滅私有制,要求每個黨員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樑衡說,150年來,實踐《宣言》精神,將公私關係處理得徹底、完美,達到如此絕妙境界者,周恩來是第一人。因爲即使如馬恩列也沒有像他這樣長期處於手握黨權、政權的誘惑和身處各種矛盾的煎熬之中。總理在甩脫自我,真正實現“大無”的同時卻得到了別人沒有的“大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和大貌——那種傾國、傾倒聯合國的風貌,特別是他的大愛大德。這真可以說是達到了天地境界。

挑戰權威(學生卡片摘抄):作者把哲學的任務單純地界定爲“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教人以怎樣成爲聖人的方法”顯得過於簡單。從世界哲學的眼光來看,中國哲學的內容本身確實有些偏狹。拿馬克思主義哲學來說,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作爲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有着普遍的指導意義。提高人生境界確實是哲學的一項任務,但是如果把哲學的全部任務說成是隻此一點,應該說也是欠嚴密的。所以這樣表述似乎更爲恰當:“哲學的任務之一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其實,從本文來看,作者所說的“哲學”,是一個特指——中國哲學,作者談論的主要目的是人的精神境界問題,所以也沒有必要界定過於嚴密,而使文章顯得過於學術化。

讓我心動(學生卡片摘抄):馮友蘭四境界說,讓我頓時省悟,反躬自問我屬於何種境界呢,我發覺我身上功利境界的東西太多,而且這種功利都是以“我”爲中心的。比如與同學相處我發現自己已漸漸認可了父母的告誡,對自己學習和生活上沒有好處的朋友不要交,我們這些高三生好像都是孤家寡人,堪稱“自私的一代”。對待學習目的。我們好像也顯得非常成熟,那些耳熟能詳的話語,已經溶人到我們的血液中來了,“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學習不好,就讓你做一個下崗工人”;我們從小就知道周總理少年曾立志要“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馬克思在17歲時就發誓要“爲全人類的事業而選擇職業”,那時還小並不懂,現在大了,對此卻感到很麻木.一點兒也激動不起來。有人說,少年正是多夢的季節,我發現我們比薛寶釵還要現實了。你改悔吧。

浮想聯翩(學生卡片摘抄):精神家園一一人類文明的象徵,生命需求的終極所在,爲了尋求它,自茹毛飲血始,人類不知付出過多少慘烈沉重的代價;爲了走過它,人類不知又經歷了多少漫長而艱辛的跋涉!莫里哀曾不惜放棄國王侍從的頭銜和“法律碩士”的學位.甘願去當一名卑下的“戲子”;巴爾扎克則毅然放棄“大律師”的優厚薪俸,十八歲上便鄭重地向家人宣佈要當一名“小說家”,在父母的極度失望中,他卻興沖沖地在巴黎一間破房子裏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孔子周遊列國,屈原懷沙沉江,司馬遷忍受宮刑的羞辱,曹雪芹安守半生的貧賤……都是爲了一個“守”字。“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屈大夫的詩句,真實地概括了一切精神追求者的命運和追求。爲了尋找、建造並且守護人類精神家園,他們不僅關注着國家、民族的命運,更通過對人類命運的終極關懷,探索人類心靈的奧祕,尋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複雜關係的解答,以改善人類的自下而上的方式及其處境,在紛擾的世界裏,使之成爲可以安頓我們靈魂的處所。這是一切智者的追求,也凝聚着古今中外無數作家、藝術家辛勤的勞動,因爲精神家園的追尋,總有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尋找、建造已屬不易,守護就更顯困難。如今許多人已經吃穿不愁,卻常常感到日子過得“沒勁”;那些一擲千金的大款,聲色犬馬之外,更難免無聊、空虛,究其原因,無不在於人文精神的失落。他們失去了精神的家園,成了一羣物質富有而精神貧困的漂泊者。金錢的誘惑,物慾的刺激,更使某些人淪爲了社會的贅疣:或以權謀取私,或殺人越貨等等。凡此種種,都使我們不得不憂心忡忡,向社會疾呼:人們啊,請守住你的精神家園!

  備課資料

1.馮友蘭(1895~1990),哲學家、哲學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t;年人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1919年赴美留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中州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哲學教授。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47年任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20世紀30年代初出版兩卷本《中國哲學史》,把中國哲學史分爲“子學時代”和“經學時代”,肯定了傳統儒家的價值。40年代寫《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學結合新實在論,構建其“新理學”體系。建國後著有《中國哲學史新編》等,論著編爲《三鬆堂全集》。

2.治學三境界:近代大學問家王國維認爲,古今成大事業者必須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還有的人在王氏三境界的基礎上,於其第一、第二境界之間又加上“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作爲第二境界。此說甚爲合理。

3.中國的禪宗認爲成佛需經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這是尋找禪的本體而不得的階段。第二種境界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這是似已悟道而實未悟的階段。第三種境界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這是描寫悟到了瞬間即永恆,剎那成終古的心態。

4.《莊子·逍遙遊》中的境界和馮先生四境界有什麼區別?《莊子·逍遙遊》中講了四種“遊”的四種境界:一是蜩與學鳩之遊,“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二是大鵬之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三是列禦寇之遊,“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四是神人之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於;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在莊子看來,前三種遊都不是理想的遊,因爲它們都需“有待”。“有待”就是有條件限制,有條件限制的遊不是真正的自由。什麼樣的遊纔是最好的境界呢?莊子說:“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真正的自由是五條件的,這當然是一種“心遊”“神遊”,是一顆無牽累的心在宇宙間的自由自在的遨遊。馮先生常說,他所謂天地境界就是“遊心於物之初,有之全”。“遊心於物之初,有之全”就是莊子式的心遊、神遊。不過,莊子的心遊是遊於“無何有之鄉”,遊於混沌的宇宙;馮先生的心遊是遊於理想世界,遊於大全。所以莊子的遊是“無心而順有”,馮先生的遊是“順理以應事”。“順理應事”是即世間而出世間的精神自由,是即道德而超道德的精神自由。“無心順有”是離世間的自由,是超道德的自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