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名人故事

梁啓超詠詩言志名人故事

本文已影響 2.96W人 

梁啓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出生於公元1873年,是光緒年間“戊戌變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也是清朝末年資產階級改良運動領袖,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的學者和文學家。

梁啓超詠詩言志名人故事

在他小的時候,就才華橫溢,有着遠大的志向。

梁啓超出身於一個士大夫家庭,從小就受着良好的教育。他從兩歲開始學字背詩,只教一遍,就能記得滾瓜爛熟。父親見他智力過人,又有很強的記憶力,四歲便爲他請了儒家學者,開始教他學習經書,六歲就讀完了“四書”、“五經”;到八九歲的時候,他便以能出口成詩,提筆有文,成了新會出名的小才子。

由於他的名氣很大,在他九歲那年,便被新會縣推薦去廣州參加科舉考試。

公元1882年秋季的一天,梁啓超由長輩帶着,和其他被推薦的應考童生,一起登上了去廣州的輪船。在同去應試的童生中,有二三十歲的青壯年,也有四五十歲的老童生。大家見梁啓超只是個八九歲的孩子,競也去參加考秀才,都感到很驚奇。一路上,有的逗他玩,有的和他拉家常,也有的人想伺機考考他,看他究竟有沒有真才實學。

在吃飯的時候,有人以桌子上的一盤鹹魚爲題,讓他當場作詩。

梁啓超見說,已明其意,便不慌不忙,稍加思索,然後朗聲念道:

太公垂釣後,

膠鬲舉鹽初。

在這兩句詩中,梁啓超引用了兩個典故。一個是太公姜尚,滿腹才華,曾於渭水磻溪垂釣,被西周文王遇到,見其談吐不凡,學識淵博,聘回國內,尊爲尚父,其後展才施能,協助周文王建立了周氏天下;另一個是膠鬲,原爲商紂王大臣,後見紂王荒淫無道,便棄官經商,寧可去賣鹽巴,也不“助紂爲虐”。小作者運用這兩個典故,組成了兩句詩,藉以抒發自己的宏大志向,同時也反映了他滿腹經綸、知識淵博,使得船上所有應試的舉子,無不驚得目瞪口呆,異口同聲地稱他爲神童。

梁啓超在船上以詩言志的事情傳出後,不少文人墨客前去走訪,都想一觀神童風采。

這一天,梁啓超家中來了一位學者,是他父親的朋友。當父親命他爲客人倒茶的時候,學者接過之後,立即喝了一口,接着以此爲題,乘機來了句上聯:“飲茶龍上水”。

梁啓超一聽,未加思索,張口對了個下聯:“寫字狗扒田”。

小作者在這個下聯中,用了一句方言“狗扒田”與“龍上水”對仗,既不落俗套,又妙趣橫生,顯得活潑生動,引得那學者拍手笑道:“對得好,‘神童’之稱果然名副其實,老朽今日算是大開眼界了。”

梁啓超九歲時去廣州參加童子試,雖然沒有考中,卻因在船上作詩出了名,常常受到時人的稱讚;但他又感到,既然沒有考中秀才,就說明自己在學識上還不過關,絲毫沒有因爲一首詩受到稱讚就驕傲自滿。於是,他趕考回來,更加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

兩年後,梁啓超又在大人的帶領下參加考試,一舉得中,成了秀才。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梁啓超卻對社會現實中的一些問題產生了疑問:外國人在中國爲什麼這樣不講理,老是打中國人?虎門銷煙,老百姓都說好,爲什麼朝廷反對?那麼多貪腐污吏隨意敲勒百姓,朝廷爲什麼不管?

他的家鄉有座凌雲塔,他小時候曾經多次爬上去玩耍,並常常即景生情,吟詩爲樂。

今天,他考上了秀才,再次登上凌雲塔,按常理,他應該以詩抒發考中後的歡樂情懷,可是,那些平時使他百思不解的問題,這時都涌上了他的心頭。

他舉目四望,心中無限感慨,於是不知不覺地吟出一首詩來:

日月有晦明,四時寒暑易。

爲何多變幻,此理無人知。

他在詩中說:日月有時明媚,有時晦暗,一年四季寒暑互變,大自然如此變化多端,現在還沒有能講清這個道理的。他在詩中暗示,人間的時局變幻如此之多,道理何在,也是沒有人說得清的。

他吟完這首詩後,思想上輕鬆了許多,回家後,立即寫了下來,不斷進行思考。由此可以看出,他在十多歲的時候,便對時局的黑暗產生了不滿情緒。

他的祖父發現他這首詩後,卻誤認爲是對天地發牢騷,大爲吃驚,於是對他大加訓斥說:“你小小年紀,怎麼敢對天地發泄不滿?真是大逆不道!”隨後,便把那詩奪過來,撕了個粉碎。

梁啓超由於刻苦讀書,勤奮博學,十一歲考中秀才,十六歲又考中舉人。此時的梁啓超卻已經愛憎分明,在思想上有着強烈的愛國主義觀念。

公元1891年,梁啓超聽說康有爲力主變法,富國強民,很是敬佩,又聽說他此時正在廣州聚徒講學,培養變法骨幹,便去拜其爲師。從此,他便在康有爲的領導下,投入了積極倡導變法的活動。變法失敗後,他逃亡日本,倖免於難。晚年他在北京大學講學,其著作有《飲冰室合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