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成語故事

不自量力成語故事示例

本文已影響 2.83W人 

不自量力,中國漢語成語,意即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也說自不量力。量:估量。形容對自己估計過高。

不自量力成語故事

釋 義: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多指做力不能及的事情)。也說自不量力。量:估量。

用 法:作謂語、定語、狀語;

近義詞:自不量力 螳臂擋車 蚍蜉撼樹

反義詞:妄自菲薄 自知之明 量力而行

成語出處:《左傳·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

《戰國策·齊策三》:“荊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成語示例:《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九回:“爲首者前致辭曰:‘吾主越王,不自量力,得罪於上國,致辱下討。’”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七回:就說我們殿試都是僥倖名列上等,並非~,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談文。

成語故事

《左傳·隱公十一年》載有這樣一段歷史故事:

春秋時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內有兩個諸侯國,一個是鄭國,一個是息國。公元前712年,有一次發生了爭執,息國的國君不採取談判協商解決爭端的態度,卻貿然出兵,向鄭國發動了戰爭。這兩個諸侯國雖然都很小;但息國的人力與物力比鄭國要少得多,軍力也要弱得多。鄭國被迫應戰,同敵人廝殺,戰爭自然以息國的'失敗而告終。事後,一些有見識的人分析,說道:“息國犯了五不韙,所以要失敗,而且,恐怕息國快要滅亡了。”——不韙,即“不對”或“不是”,也就是錯誤的意思。有句成語叫做“甘冒不韙”或“冒天下之大不韙”,就是說:明知不對,還是硬幹,是自已心甘情願犯錯誤,犯天下最大的錯誤。

當時人們說的息國所犯“五不韙”是哪五條呢?根據《左傳》記載,就是:“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徵詞,不察有罪。”意思是:不估計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對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對方強,兩國國君出於同姓、本是親屬而不親愛,對雙方爭執的言詞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認識自己的錯誤。又說:“犯五不韙,而以伐人,是以知息之將亡也。”意思是:犯了這五條錯誤,還要出師征伐別國,由此可以看出息國快要滅亡了。果然,不久息國被楚國攻滅。[1]

這個故事,說息國所犯“五不韙”之一的“不量力”,即成語“不自量”的出處。

唐代詩人韓愈在《調張籍》一詩中,開頭幾句說:“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羣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這幾句詩的意思是:李白、杜甫的詩文頂天立地地存在着,猶如萬丈光芒(照耀了詩壇)不可泯滅。沒想到一羣無知的人竟然這樣愚蠢,藉故設法對他們進行毀謗。就象那螞蟻企圖去搖撼大樹,太可笑不自量力了。這六句詩很有名,常爲後人所引用。韓愈在這裏,對李杜的詩歌成就作了極高的評價,同時對詆譭李杜的輕薄後生給予了辛辣的譏斥。

成語“不自量力”便是從“不量力”和“不自量”兩種說法演化而來的,同時又都可單獨使用,又作“自不量力”,意思都是自己不估量一下自己的力量,人們多用來諷刺那種自高自大,不量力行事的人。

成語“冒天下之大不韙”則是從故事中“犯五不韙(wěi)而以伐人”擴展變化而來。冒:犯,不顧。天下:普天之下,泛指全世界。大不韙:最大的不是。意思是犯了天下最大的錯誤,現 在多用以指公然不顧全世界人民的反對而幹壞事。

春秋時期,實力弱小的息國對鄭國發動戰爭,結果被打敗。分析人士認爲自不量力的息國一定會被消滅,因爲息國國君不考慮自己的德行,不正確分析敵我雙方的力量,分不清敵人與朋友,不團結鄰國,結果沒過多久息國果真被楚國消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