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史部隋書

談談《隋書·元胄傳》中的世系錯誤大綱

本文已影響 2.96W人 

[摘 要]《隋書》是唐代官修正史的代表作,是唐初所修五代史中較好的一部。參與編修的學士有孔穎達、許敬宗、于志寧等,而又以魏徵和長孫無忌爲主編,修史水平較高。但也不免有所疏漏,本文試圖以唐朝官修的另一部史書《北史》爲參照,對比《隋書.元胄傳》中的世系。從而得出該世系訛誤的事實。

談談《隋書·元胄傳》中的世系錯誤

[關鍵詞]《隋書.元胄傳》;世系;《北史》

《隋書》是現存最早的隋史專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較高的史籍之一。該書的作者都是飽學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全書一共八十五卷,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隋書》的指導思想明確,以史爲鑑,同時採用秉筆直書的寫作手法,保存了大量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資料,是史料價值較高的一部唐修正史。但官修史書也難免存在一些缺點和訛誤,如《隋書》卷四十列傳第五《元胄傳》就有明顯的世系考證錯誤,本文試圖從唐朝官修的另一部正史《北史》中發現一些線索,從而得出元胄並非魏昭成帝之六代孫,如有不正,懇請各位學者專家批評

一、《隋書.元胄傳》

《隋書》記載“元胄,河南洛陽人也,魏昭成帝之六代孫。祖順,魏濮陽王。父雄,武陵王。”(1)從這段原始記載可以得知兩個有用信息,第一,元胄是鮮卑後裔,也是魏昭成帝的子孫,但具體是幾代孫仍存疑問;第二,元胄的祖父乃元順,曾獲封魏濮陽王。

由此認爲,元胄是鮮卑後代而且是王室後裔這是確定無誤的.,但究竟是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幾代孫,尚需考證。據《隋書》記載,元胄乃魏昭成帝之六代孫,顯然從多方考證都是不成立的。據《北史》出版說明記載,《北史》記公元三八六年(北魏道武帝登國元年),終公元六一八年(隋恭帝義寧二年)。(2)而據書中記載“太祖道武皇帝諱,昭成皇帝之嫡孫。”(3)元胄生活的年代據《隋書》記載“高祖初被召入,將受顧託,先呼胄,次命陶澄,並委以腹心,恆宿臥內”(4)得知元胄是北周高祖宇文邕時期的人物,宇文邕在位時間公元560-578年。從上到下推算,差不多兩百多年,歷經六代孫顯然不止。按25年爲一代,至少也有八代,而道武帝時期是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嫡孫,加起來也有十代。但這些僅僅是初步推測,筆者認爲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面展開具體推演:第一,從魏昭成帝開始由上及下進行世系推演;第二,從元胄的祖父元順生活的年代逆向往上推算,兩者並舉,必能得出事實。

二、《北史.魏本紀/昭成帝》往下推演

三、據《北史.元順傳》逆上推演

前文中交代過,元順乃是孝武帝時期人物。據《北史》記載,元順乃元陟之弟,元陟又是元懋之子,元懋是元盛之子,元盛乃元忠之子,元忠其人乃是常山王遵之子元素子,“常山王遵,壽鳩之子也。……子素,明元從母所生,特見親寵……長子可悉陵……弟陪斤襲爵……陪斤弟忠,字仙得,以忠謹聞……子盛,字始興,襲爵……子懋,字伯邕,襲爵……子陟,字景升……弟順,字敬叔,從孝武入關,封濮陽王,位侍中(23)”。不難發現,元順乃是常山王遵的第五代,而前文提到,常山王遵乃是壽鳩之子。壽鳩何人也,壽鳩正是魏昭成帝之子。“昭成皇帝九子:庶長曰君,次曰獻明帝,次曰秦王翰,次曰於婆,次曰壽鳩……”(24)可知壽鳩正是昭成帝之子,而常山王遵是壽鳩之子,那麼據此推算,元順應當是昭成帝往下的第七代,元順乃元胄之祖父,可以得到一個清晰的世系,元胄是昭成之後的第九代人,至此,推算出元胄確確實實不是魏昭成帝之六世孫。

四、結語

依據唐修另一部史書《北史》從正反兩個方向推演,推算出元胄乃是魏昭成帝之後的第九代人,並非六世孫也,可以得知,《隋書?元胄傳》確係記載有誤,當然這一切成立的先決條件,是《北史》的相關記載亦當準確無誤。我的推演方法和所得結論尚屬淺薄,如有不當,還懇請各位學者專家不吝批評指正,切切。

註釋:

1、4《隋書》相關卷、頁。

2、3;5-24《北史》相關卷、頁。

作者簡介:方祥,女,安徽省安慶市,1991年10月30日生,天津師範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