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油條的產生相傳與痛恨秦檜

本文已影響 1.6W人 

“油條起初的名字叫做“油炸檜”,據說最早是臨安人發明的。南宋高宗紹興 十一年,秦檜一夥賣國賊,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父子,南宋軍民對此無不義憤填膺。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油條的產生相傳與痛恨秦檜,歡迎大家分享。

油條的產生相傳與痛恨秦檜

油條的產生

中國人很早就在北方種植麥子,在南方種植水稻,依靠着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的肥沃土地、上天恩賜的陽光雨露,以及自己的勤勞與智慧,發展出遙遙領先於世界的農耕文明。但在很長的時間內,麥面與大米只是充當滿足口腹之需的主食。兩宋時代,隨着農作物產量的增加,人們的飲食需求開始從胃的低層次上升到舌尖的高層次,麥面與大米逐漸被開發成口味更加豐富的風味小吃。

宋朝的麪食點心花樣繁多,麪條類有晻生軟羊面、桐皮面、鹽煎麪、雞絲麪、插肉面、三鮮面……;饅頭類有羊肉饅頭、筍肉饅頭、魚肉饅頭、蟹肉饅頭、糖肉饅頭、裹蒸饅頭……;燒餅類有千層餅、月餅、炙焦金花餅、乳餅、菜餅、胡餅、牡丹餅、芙蓉餅、熟肉餅、菊花餅、梅花餅、糖餅……

油條,一種利用油炸的高溫將麪糰迅速膨化的小吃,相傳產生於南宋。它的誕生,跟宋人對一個奸臣的痛恨情緒有關。秦檜,南宋的主和派宰相,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抗金名將岳飛,宋人以一種特殊的烹飪方式對此表達義憤:用麪條捏成秦檜的模樣,放入滾油中炸,藉此解恨。所以油條又稱“油炸檜”。從庖丁解牛,到油炸檜,飲食之於中國人,從來就富含情感,蘊藏着人們對於人生的頓悟、對於人間的愛憎。

以歷史的眼光來看,就如一個人每一天都需要從食物中攝取熱量,以維持人體的新陳代謝,飲食也提供了歷史推進的驅動力。人類社會的文明,正是從我們的祖先學會生火燒熟食物開始的。兩宋時期,中國人的飲食發生了一場靜悄悄的革命,美國漢學家安德森在他的《中國食物》中描述說,“中國偉大的烹調法也產生於宋朝。唐朝食物很簡樸,但到宋朝晚期,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緻烹調法已被充分確證。”1998年,美國《生活雜誌》曾評選出這一千年來影響人類生活最深遠的一百件大事,宋朝的飯館與小吃入選第五十六位。對此,我們不必大驚小怪。

油條與秦檜之間有什麼淵源?

豆漿配油條是很多的早餐搭配。油條,又被稱爲“油炸果”、“油炸燴”“油炸鬼”等,是中國人最愛吃的食物之一,但是很少人知道油條與賣國賊秦檜還有一段淵源。

話說在南宋高宗在位的時候,在秦檜的挑撥之下,岳飛父子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百姓聽聞這件事之後,全都悲恨交加。秦檜和他妻子也成爲了百姓心中最痛恨的賣國賊。

在當時臨安城最熱鬧的集市上,有兩個麪攤。一家是做芝麻燒餅的,另一家則是賣油炸糕的。攤主閒下來的時候,就喜歡聚在一起聊聊天。有一天,兩家的生意都 非常好,太陽還沒落山,東西就賣光了,於是兩家都準備收攤回家。在閒聊的時候,說到了大奸臣秦檜謀害岳飛一事,倆人都憤恨不平。芝麻燒餅的老闆搓着手裏的 麪糰,感覺手中的麪糰像秦檜一樣,就狠狠地將麪糰摔在面板上。賣油炸糕的攤主看到被摔成餅的面,拿起來放到了油鍋裏,嘴裏罵道:“真應該把他們扔到油鍋 裏,受油煎火烤的懲罰。”燒餅老闆一聽,更加憤恨,就把剩下的麪糰捏成了人形,全都扔進了油鍋裏。但是很是不解恨,就把倆麪人捏到了一起,意思是說出餿主意的秦檜老婆也該如此。

倆人邊做邊吆喝:“油炸燴了,油炸燴了。”路過的百姓一聽,好奇的聚了過來,知道其中的寓意之後都拍手叫好。後來爲了簡單,人們就把麪糰做成了條狀,由此油條就流傳開來。

秦檜與油條的民間故事

南宋年間,賣國宰相秦檜和他和老婆王氏,在東窗定下了毒計,把精忠報國的嶽元帥活活被燒死在風波亭裏。消息傳開來,老百姓個個不服氣,酒樓茶館,街頭巷尾,都在討論這件事。。

那時,在衆安橋河下,貼隔壁有兩個吃食攤;一家賣芝麻蔥燒餅,一家賣油炸糯米糰,這一天,剛剛散了早市,做燒餅的王二能通通火爐,理好竈上賣剩的一迭蔥燒餅,看看沒有買主,就坐在條凳上休息。這時,做糯米糰的李四,也已收拾好油鍋,蹲在那裏咂旱菸啦。

彼此打招呼,李四便走過來,兩個人對面坐起來談天。一談兩談,不覺又談到秦檜害死岳飛的事情上來了。李四講到氣頭上來,不由得捏起拳頭在條板上用勁一敲:“賣國賊!我恨不得把你……”王二聽了嘻嘻笑,說:“李四哥別性急,你看我來收拾他們!”說着,從條板上摘了兩個疙瘩,捏捏團團,團團捏捏,捏成兩個麪人;一個吊眉大漢,一個歪嘴女人。他抓起切面刀,往那吊眉大漢的頸項上打橫一刀,又往那歪嘴女人的肚皮上豎着一刀,對李四說:“你看怎麼樣?”

李四點點頭,說:“不過,這還便宜了他們!”說完,他跑回自己攤子去,把油鍋端到王二烤燒餅的爐子上來,又將那兩個斬斷切開了的麪人重新捏好,背對背地粘在一起,丟進滾油鍋裏去炸。一面炸麪人,一面叫着,“大家來看油炸檜羅!大家來看油炸檜羅!”

過往行人聽見“油炸檜”,覺得好新鮮,都圍攏來。大家看着油鍋裏有這樣兩個人,被滾油炸得吱吱響,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他們心裏很痛快,都跟着叫起來;“看呀看呀,油炸檜羅!看呀看呀,油炸檜羅!”

就在這時候,只聽一陣鑼聲響,正巧,秦檜坐着八擡大轎,從皇宮裏退朝回府,經過從安橋。秦檜在轎子裏聽見吵雜的喊聲,覺得這聲音不對,就叫停下轎子,立刻派出親兵去抓人。親兵擠進人羣,把王二和李四抓來,連那油鍋也端到轎前,秦檜看見油鍋裏炸得焦黑了的麪人,氣得一根根絡腮鬍子都朝上,走出轎來大吼道:“好大的膽子!你們想要造反?”

王二裝作沒事人似的,笑嘻嘻地回答說:“我們是做小生意的。哪裏造得了反呢?”

秦檜說:“既然如此,怎敢亂用本官的名諱?”

王二說:“啊呀,宰相大人,你是木旁的‘檜’,我是火旁的‘燴’哩!“

這時,大家都叫起來,“對呀,對呀,音同字不同!”秦檜無話可說。他看看油鍋裏浮起的那兩個麪人,喝道:“不要羅唆!這炸成黑炭一樣的東西,如何吃得!分明是兩個刁民,聚衆生事,欺矇官府!”

聽秦檜這麼一說,人羣中立刻站出兩個人來,說:“就要這樣炸,就要這樣炸!”一面把油鍋裏的麪人撈起來。還連聲說:“好吃,好吃!我越吃牙齒越癢,恨不得一口把它吞下去哩!”這一來,弄得秦檜哭笑不得,他只好瞪瞪眼睛,就往大轎裏一鑽,灰溜溜地走了。

堂堂的宰相當衆吃癟,這件事情一下鬨動了臨安城。人們紛紛趕到衆安橋來,都想吃一吃“油炸檜”。李四索性不做糯米糰了,把油鍋搬了過來,和王二並做一攤,合夥做“油炸檜”賣。

原先,“油炸檜”是背對背的兩個人。但麪人要一個一個捏起來,做一個“油炸檜”得花不少工夫,實在很費事。後來,王二和李四想出了一個簡便的法子,他們把一個大面團揉勻攤開,用切面刀切成許多小條條,拿兩根來,一根算是秦檜,一根算是王氏,用棒兒一壓,扭在一起,放到油鍋裏去炸,仍舊叫它“油炸檜”。這樣,做起來就方便多了。

老百姓當初吃“油炸檜”是爲了消消恨的。但一吃味道不錯,價錢也便宜,所以吃的人越來越多。一時間臨安城裏城外所有和燒餅攤,都學着做起來。以後,就傳遍了全國各地。

從此 ,“油炸檜”便成爲一種人人愛吃的食品。後來人們看看“油炸檜”是根長條條,就叫它“油條”。因爲油條最早是在燒餅攤上做出來的,所以直到現在,各地都還保留着原來的習慣,燒餅和油條總是合在一個攤子上做。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