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宮體詩

本文已影響 1.66W人 

導語:宮體詩是南北朝時期出現的一種詩風華麗的詩歌,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宮體詩的介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宮體詩

宮體詩--指以南朝梁簡文帝蕭綱爲太子時的東宮,以及陳後主、隋煬帝、唐太宗等幾個宮廷爲中心的詩歌。“宮體”既指一種描寫宮廷生活的詩體,又指在宮廷所形成的一種詩風,始於簡文帝蕭綱。蕭綱爲太子時,常與文人墨客在東宮相互唱和。其內容多是宮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則追求詞藻靡麗,時稱“宮體”。後來因稱豔情詩爲宮體詩。

宮體詩是指產生於宮廷的以描寫宮廷生活爲基本內容的詩歌,風格通常流於浮靡輕豔。也就是說,宮體詩是一種有特定內容和風格的宮廷文學。宮體詩最早緣起於人們對徐摛詩體的稱呼,以其流行於太子的東宮而得名,這類詩歌的共同藝術特點是:注重辭藻、對偶、聲律。代表人物爲簡文帝蕭綱等

宮體詩就是宮廷的,或以宮廷爲中心的豔情詩,它是個有歷史性的名詞,所以嚴格地講,宮體詩又當指以梁簡文帝爲太子時的東宮,及陳後主、隋煬帝、唐太宗等幾個宮廷爲中心的豔情詩。

所謂南朝宮體詩,是指南朝梁後期和陳後主時期所流行的一種詩歌流派。主要的作家是蕭樑皇族及其文學侍從,大多描寫女性之美,形式工巧,聲律嚴整,形成了樑陳時期詩歌的一道奇特風景線。同時這種詩體也因流行於當時蕭綱太子宮的學士們中間,而被稱之爲宮體詩。

另外解釋:是指一種以寫宮廷生活閨閣情懷爲主要內容的重聲律,詞采麗靡輕豔的文風。它發端於齊樑之際,到蕭綱及其周圍文人時達到全盛。

“宮體”之名,始見於《梁書·簡文帝紀》對蕭綱的評語:“然傷於輕豔,當時號曰宮體”。但這種風格的詩歌,自梁武帝及吳均、何遜、劉孝綽已開其端。宮體詩的主要作者就是蕭綱、蕭繹以及聚集於他們周圍的一些文人如徐幹、庾肩吾、徐陵等,陳後主陳叔寶及其侍從文人也可歸入此類。歷來對宮體詩的批評,多以爲其中有不少以寫婦女生活及體態爲內容,其實宮體詩內容並非限於婦女生活,也有一些抒情詠物之作,即使寫婦女生活的.作品,格調低下的也只佔少數。總的來說,宮體詩的情調流於輕豔,詩風比較柔靡緩弱。至於被稱爲宮體詩人的蕭綱、蕭繹等人,也寫過不少清麗可讀之作,至於庾肩吾、徐陵等,更有一些比較優秀的詩篇。

宮體詩產生於六朝樑代大通年間,其名起於簡文帝蕭綱:“(簡文帝)弘納文學之士,賞接無倦…雅

好賦詩,其自序雲七歲有詩癖,長而不倦,然帝文傷於輕靡,時號‘宮體’”。

但是宮體詩的形成並不是從蕭綱纔開始,劉師培在《中國中古文學史》中指出,“宮體之名,雖始於樑,然側豔之詞,起源自晉,晉宋樂府,如《桃葉歌》、《碧玉歌》、均以淫豔哀音被於江左,迄於蕭齊,流風益盛,其以此體施於五言詩者,亦始晉、宋之間,後有鮑照,前有惠休,特至於樑代,其體尤昌。”

兩晉文學以玄言詩和擬樂府爲主,齊樑時,玄言詩爲山水詩所代,擬樂府爲文人新樂府所代,對人生歌功頌德的讚美轉變爲對山水形色與世俗生活的追求,都不可避免的促成了宮體詩的出現。其具體表現在於對民歌的擬作和對形式美的追求上。

宮體詩的形成發展自有其因,單就文學方面而言,它是六朝文學由雅趨俗趨勢下的新產物,由玄言而山水再到詠物詩,“力漸柔而採漸縟”文學漸入性情聲色,形式愈加流暢優美。再加上六朝樂舞發達,民歌盛傳至上層社會,引起士人紛紛仿習,宮體漸成。但這些詩作僅着力於對女子形容服飾的描繪,多冰涼冷漠,這與其作者深受佛教影響有關。

宮體詩在齊樑時發展成爲一種新的詩歌體裁,其內容多爲吟詠女性,風格綺蔓,而感情蒼白,一直以來被視爲統治階級生活浮靡的表現而加以批判。

但這種風格的詩歌,自梁武帝及吳均、何遜、劉孝綽已開其端。宮體詩的主要作者就是蕭綱、蕭繹以及聚集於他們周圍的一些文人如徐摛、庾肩吾、徐陵等,陳後主陳叔寶及其侍從文人也可歸入此類。

蕭綱等人以佛法化俗,作宮體詩以仿習佛經,借對聲色的描繪批判來教世人看破紅塵,而佛經翻譯的進步也從形式聲律上影響了宮體詩,使之愈加華麗,流傳至後竟成靡靡之音,卻也是其首倡者始料未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