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之蒙學國學常識

長孫皇后的故事

本文已影響 2.27W人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站着一個偉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極一時,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妻子長孫皇后的輔佐是分不開的。

長孫皇后的故事

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其名於史無載。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女,母親爲漢族,出生於洛陽。八歲喪父,由舅父高士廉撫養,13歲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冊封秦 王妃。武德末年竭力爭取李淵後宮對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門之變當天親自勉慰諸將士。之後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冊封爲皇后。在後位時,善於借古喻今, 匡正李世民爲政的失誤,並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後爲皇帝誕下三子四女。貞觀十年崩。諡號文德皇后。上元元年,加諡號爲文德聖皇后。李世民譽之爲“嘉偶” “良佐”並築層觀望陵懷念。嘗着有《女則》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僅存《春遊曲》一首。幼子即唐高宗李治。

長孫皇后生性節儉,她所使用的一切物品,都以夠用爲限,從不鋪張。唐太宗知道她深明大義,因此,下朝以後經常都要和她談起國家大事。但她卻很鄭重地說:“牝雞司晨,惟家之索。我是婦道人家,怎能隨意議論國家大事?”太宗不聽,還是對她說得滔滔不絕,但她始終卻沉默不語。

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和唐太宗爲布衣之交,又在唐朝建立前後和玄武門之變中立有大功,因此,太宗把他視爲知己,打算任他爲宰相,執掌朝政。皇后聽說後,就對太宗說:“妾既被立爲皇后,尊貴已極,我實在不想讓兄弟子侄佈列朝廷。漢朝的呂后、霍光之家,可爲前車之鑑。所以,我請您千萬不要把兄長任爲宰相。”在長孫皇后的再三阻擋下,唐太宗只給長孫無忌加開府儀同三司這樣的虛銜。

長孫皇后所生的長樂公主,被唐太宗視爲掌上明珠。因此,在公主出嫁之時,唐太宗賞賜的物品要比唐高祖的女兒出嫁的物品多出一倍有餘。爲此,魏徵當面向唐太宗提出異議。下朝後,唐太宗把魏徵的不同意見,轉告皇后,長孫氏當即便深有感觸地說:“我以前聽說陛下對魏徵很器重,但並不瞭解其中緣故。今天我聽了他的諫言之後,才真正明白他是一位十分正直的社稷之臣。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請陛下深思這個道理,那就是天下的最大幸運了。”

觀八年(634),長孫皇后同唐太宗一起去九成宮(在今陝西麟遊)避暑時,身染疾病,且愈來愈重,服用了很多藥物,但病情卻並未緩解。這時,在身邊服侍的太子李承幹就向母親提請用赦免囚徙和度人入道等方法,乞求保佑,但卻遭到皇后的堅決拒絕。她說:“大赦是國家的大事,佛、道二教也自有教規。如果可以隨便就赦免囚徒和度人入道,就必定會有損於國家的政體,而且也是你父皇所不願意的。我豈能以一婦人而亂天下之法。”太子聽罷,便不敢向太宗奏告,只是把他母親的話告訴了房玄齡,房玄齡又轉告給了太宗。太宗聽後,感動得涕淚交流,泣不成聲。

貞觀十年(636)六月,長孫皇后彌留之際,與唐太宗最後訣別。她用盡氣力對太宗說:“我的家族並無甚麼大的功勳、德行,只是有緣與皇上結爲姻親,才身價百倍。要想永久保持這個家族的'名譽、聲望,我請求陛下今後不要讓我的任何一個親屬擔任朝廷要職,這是我對陛下最大的期望。我活着的時候對國家並沒有絲毫功績,所以死後也千萬不要厚葬,僅因山而葬,不起墳墓,不用棺槨,所須器物,都用木、瓦製作,儉薄送終。如能這樣,就是陛下對我的最大紀念。”說完不久,就死在後宮立政殿。同年十一月,葬於昭陵。

唐太宗並沒有完全遵照長孫皇后的意思辦理後事,他下令建築了昭陵,氣勢十分雄偉宏大,並在墓園中特意修了一座樓臺,以便皇后的英魂隨時憑高遠眺。這位聖明的皇帝想以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妻子的懷念。

長孫皇后以她的賢淑的品性贏得了唐太宗及宮內外的敬仰,到了高宗時,尊號她爲“文心順聖皇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