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精選25篇)

本文已影響 1.04W人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餘華《第七天》讀後感(精選2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精選25篇)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1

真的非常佩服餘華的才華,用七天的故事敘寫了一本書。語言也是像往常的風格一樣,平素但又有力量。讀餘華的書真的能夠了解很多以前從未接觸過的人情事故,懂很多的痛苦和體會生活的酸甜苦辣。

《第七天》這本書也有很多的不同點在於講一個死者因爲沒有墓地等問題重遊故地,回憶起很多的以前的時光。因爲看到前妻死亡的消息,所以在火災中沒有逃出來。回憶起她的前妻,父親,鄰居,親生父母親等等一切與他相關的人事。

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感觸是一切都太有緣分了,在現實生活中不能相遇的人,在死後的日子裏能夠相遇,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那麼幸運。楊飛死前不能找到自己的父親,死後通過種種人的介紹,尋找,最終找到自己的父親;楊飛死前沒有見到李青,死後在尋找回憶的路上,來到他們共同生活的地方見到了李青等等有緣分的事情。這所以的一切都是像命運安排那樣的隨其自然。

我想我能夠明白餘華寫這本書的寓意,從這些死的人看出社會的動盪不安,人們的死亡都很委屈,但是這是無法改變的命運。金錢和權力是多麼的重要無論是在現實的'生活還是在死後的生活。有錢死後可以有更好的歸宿,不怕屍體被腐爛,不怕靈魂沒有歸宿。雖然沒有錢死後生活的條件也沒有很差,但是隨時間的流逝,屍體日月腐爛,最終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最終的歸宿。

一切的一切都是緣分,希望能夠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享受生活,享受身邊的愛,但同時不要怕給予別人你的愛。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2

餘華作品不是晦澀難懂,而是在現實的敘述中注入適度的現代意識,以簡潔的筆觸和飽滿的情感儘可能地獲得讀者最廣泛的共鳴。與語言優美詞藻華麗的其他作家相比,我更鐘愛的是文字中透露着黑暗的餘華。

童話是留給小孩子看的,成熟的人或許更適合風雨後的返璞歸真。於筆者而言,這社會上的荒謬事件數不勝數,每每看到手機上的推送,都不忍打開。這大概是源於內心那顆最純正的.心,封存已久。我一直小心翼翼地捧着它。直至如今,這社會的真面目在一個又一個荒謬後被揭露被戳穿,渾渾噩噩過了十六年,如今頂着“中國青年”的稱號,被迫接受現實。

我問她:“這是什麼地方?”

她說:“這裏叫死無葬身之地。”

在這裏,墓地可有可無,自由最重要;在塵世,尊嚴可有可無,利益最重要。活時將自由禁錮,死後盡全力挽回,爲何要這樣欺瞞自己?難道你想過這樣行屍走肉般的生活嗎?

餘華曾坦言:“我覺得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實。我的這個真實,不是生活裏的那種真實。我覺得生活實際上是不真實的,生活是一種真假參半、魚目混珠的事物。”

此書集荒唐、暗黑、腐朽於一體。社會上怎麼會有這樣的事情呢?大多數讀者都會對此感到質疑。興許是在社會上大肆宣揚正義的大背景下,人們對黑暗的理解已模糊不清,但筆者想表達的是,一個社會是否真正和諧美好,看得不僅僅是治安不僅僅是宣傳工作是否到位,還要看人們的內心。

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社會上“在外女學生被奸和殺”“北大學子弒母”等事件層出不窮,面對諸如此類的新聞,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輕輕劃過罷了,可是又有誰真正的關心在乎過呢?想必都是人類的內心在作秀。

“我想塗去一切不幸/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顧城的短短几句詩,訴說出許多人的心聲,我想,我們都是任性的孩子。

我們都是第一次來到這世上,沒有人知道死後的世界會是怎樣,也鮮有人爲自由而活發聲。都說人生而平等,我們力所能及的便是善良與真心。“有時候,人類的美德可以終結悲劇”在這喧囂的塵世間,若人人都能對其抱以真心,太陽的力量或許會更大些。

董卿說:“其實當我們有一天,在回憶過往遇到的這些萍水相逢的人,如果我們能夠想起來的更多的是一份單純、友好和善良,這就是我們的幸運。”黑暗中的曙光,是由千千萬萬個我們,發自內心的善良組成的,每個人都在經歷着他人不知的戰鬥,請心存善意,直至永遠。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3

又讀完了一本餘華的作品,在讀餘華的作品的時候總是習慣性的憋着一口氣,不敢放鬆。每讀幾頁都要沒有目的地站起來走動一會兒,可能是書裏的內容顯得壓抑,需要緩一緩才能繼續。餘華的作品體量不大,讀得快一點,一個下午就能讀完一個故事。

讀完了《第七天》,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第二天講了一個愛情。很佩服餘華的細膩,將楊飛這樣的.人寫得這麼真實,文字的力量真是偉大。自卑就像一條看不見的尾巴,明明看不見,卻怎麼也擺脫不掉。第三天講了一個親情,楊金彪是個好人,楊飛遇到楊金彪很幸運。我認爲這兩天是全書中最精彩的兩天,字字句句都值得反覆體味。

書中還提了一些很敏感的話題,“市長蹊蹺的死因”、“強拆事件”、“領導檢查不到的柏油馬路”、“公安的、消防的、衛生的、工商的、稅務的”、“醫療垃圾事件”、“李月珍死亡真相”、“計劃生育是國策”等等中國人心照不宣的事情。

每次都很慶幸自己花了幾個小時讀了一個很好的故事,之前看過一句話,“生活這麼累,爲什麼還要讀書,因爲我們還有理想。”越到這個年紀,越覺得理想遙遠。學生時代談過的那些理想,被我們選擇性地遺忘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想和現實共同組成了一個沙漏,理想佔一頭,現實佔一頭,中間的細沙是我們。隨着成長,我們慢慢地向着現實靠攏,一點一點。這麼比喻似乎又不太貼切,因爲在生活中談理想往往意味着誇誇其談,空談誤國;現實才是實踐,實幹才能興邦。

誇誇其談的理想讓理想不是理想了,值錢的現實讓現實成爲了現實。人人都開始談錢了,還談什麼理想,理想又不值錢。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4

“濃霧瀰漫之時,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虛混沌的城市裏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叫殯儀館,這是它現在的名字,它過去的名字叫火葬場。我得到一個通知,讓我早晨九點之前趕到殯儀館,我的火化時間預約在九點半。”

這是餘華最新長篇小說《第七天》的開篇,給讀者留下了足夠大的懸念,一個走向殯儀館,將被火化的人,在死亡之後還能留給讀者什麼呢?這次餘華用荒誕的筆觸和意象講述了一個比《活着》更絕望、比《兄弟》更荒誕的故事,讓讀者體會到一種寒冬臘月被囚禁於積年冰川裏的寒冷,一種劇烈拉鋸式切膚的疼痛和虐心,一種茫茫荒野身心俱疲後無着無落的絕望。

無意間發現餘華出了新書,打開看到了如上介紹,對餘華的欣賞讓我決定讀了這本書。不巧的是打折季剛過,圖書館的那本也借出去了尚未歸還,於是在網上搜了電子版,放在手機裏把它讀完了。原本餘華的書我一般是不做摘抄的,也就沒在意書籤的問題,直到遇到想摘抄的,才發現UC瀏覽器看書不能加書籤(沒錯我一定要吐槽一下),只能先暫停閱讀,想着寫了讀書筆記,抄下再繼續看。結果下一次打開時,卻已經不知道當時想摘抄的是哪句,又想寫些什麼感慨了。果然看書的連貫性很重要,書籤很重要,還是喜歡直接看紙質書啊。現在的結果就是忘了要摘抄啥,讀書當時的心情,卻又欲言又止。

書中的主線是“我”死後的七天裏(頭七?),去過很多地方,尋找以前的回憶,碰到了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整部小說由一個又一個“死無葬身之地”的人的故事組成,每一個都讓人感到“絕望”。

於我來說,也許是餘華的書看得多了看的習慣了,也可能是我本身就是個悲觀主義者,也可能是有些人說的“對此麻木不仁才更令人絕望”,總之,只是靜靜地讀完,靜靜地寫讀書筆記,有些麻木,沒有痛哭的衝動,又或許是最深的絕望了吧。

關於這本書,不想寫小說概述了,那種在網上隨意能搜到的東西,不寫也罷。印象更深的`,也就是我曾說的餘華的書總是能從絕望中讀出溫暖的力量,只是看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而已。無論是父親收養“我”的善良,父子相處的溫情,還是“我”尋找父親的急切,父子之情溢於言表。

李青死後懺悔,承認丈夫只有楊飛一人;鼠妹的男友伍超雖然最後死於賣器官,但他並未爲了物慾而是希望圓滿真愛;鄭家夫婦無辜,不過他們有個最堅強懂事的女兒;飯店老闆譚家鑫生前善良體貼,至死也沒有奪走他快樂的希望,“一家人能在一起,到哪裏都是好”;說到最曲折離奇的李姓男子被掃黃警察張剛踢爆生殖器官而尋仇殺人的恩怨,兩人死後也一笑泯恩仇,成了最好的棋友。

而且,“死無葬身之地”的人們的生活也並不像想象中一樣悽慘,“孤苦伶仃”的自我悼念者也並沒有多麼孤獨,“就像一片樹葉匯入森林,一滴水匯入大海”。除了感慨世間不平事無窮無盡外,也給絕望者以安慰。

第七天,回到“死無葬身之地”,新生活開始了。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5

我與大部分讀者的觀點不太相同,我不認爲這是一本非常優秀的書,只是一部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書。

事實上,是大家對餘華這部小說的期望值過高。通篇環境是在光怪陸離的死後世界,一如餘華往日的荒誕,只是這次的荒誕,實在是讓人提不起來探究的興趣,基本上是社會負面新聞的縮影雜糅,敘事也平淡無奇,尤其是第五日的內容,索然無味,幾乎是硬着頭皮讀下去,但餘華將幾個故事之間的聯繫安排的很巧妙,這是值得稱讚的地方。

餘華本就屬於大師,而這篇作品幾乎讓讀者覺得爲了悲觀而悲觀,經常也有讀者跳出來捂着胸口,我好悲,我好悲。然而,我覺得是一種無病呻吟,強行賦愁,對於很多悲劇,也沒有給出合理的應對方法。

先鋒文學的最大特點就是用敘述話語本身言說敘事本身,但本篇作品多處敘述重複多餘,多處雪霧的象徵性描寫也刻意重複,倒是顯得做作。

文章的主題大體上是對愛的追尋和歌頌:楊飛與楊金彪的父子情,楊飛與李青的愛情,張李二人整日吵鬧的'友情,鼠妹與伍超的愛情等等。社會一定存在很多黑暗和不公,但是我們依舊要相信,這些愛情親情友情還是可以信任,還是需要窮其一生去追尋。

正是站在死者以後的視角去寫作品,才更能讓我們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珍惜相遇的每一個人,認真對待每一個選擇;也正是那些喜悅,哭泣,悲傷,無奈,痛苦,後悔,才真正構成我們鮮活的人生。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6

“那是什麼地方?”“死無葬身之地。”—題記

合上書,淡淡的月光穿過了雲翳,躲着人羣,灑在了純黑的封皮上,“第七天”三個字閃着微微熒光,像是那浩渺羣星。我擡頭望向遠處江邊的點點燈火,仍沉浸於那曲折離奇的故事中。

這是個玄乎又現實的故事,卻幾度令人哽咽失聲。主角楊飛離世後,放棄了到殯儀館火化,魂魄在空虛混沌的城市中游走,意外地遇見了自己前妻李青,短暫相聚片刻後再度分別,楊飛繼續遊蕩在生與死的邊境線上。又見到了自己的出生情境,走進了那生前記憶。他重觀了一遍自己的一生,楊金彪、李月珍、親生父母、郝強生、還有鼠妹伍超等等諸人,冷漠或溫暖,熟悉或漠生者,都像粒粒石子般在生命的潭水中激起了點點漣漪,或大或小,或輕或重。最後的最後,楊飛在鼠妹的帶領來到另一個世界——死無葬身之地,這裏人人平等,美好清澈。“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恨……那裏人人死而平等。”楊飛就此有了歸宿。故事合上了帷幕。

一個複雜又簡單,溫暖又冷漠的故事往往令人回味悠久。全書中最令我嗟嘆的便是楊金彪與楊飛之間那份父子之情。楊飛是楊金彪撿來的孩子,但就是爲了這樣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人,楊金彪爲其放棄了一切,活着的時候,他爲了照顧楊飛,放棄了兩情相悅的姑娘,而選擇繼續陪着“兒子”長大。他愛楊飛,但卻在楊飛生母找到他懇求把兒子歸還她時,他選擇了同意。因爲他知道,自己能給楊飛的僅僅只有溫飽,而楊飛的生父母卻是北方的兩位官員,能給予自己的兒子更好的物質條件。而在楊金彪逝世之後,他的魂魄選擇了在殯儀館工作,只爲了能再見到自己的兒子一面,十年,二十年,五十年……

我想,這便是愛吧。是無言又深沉的愛。楊金彪與楊飛互相依偎取暖,給予彼此真心,也許日子很苦,精打細算間忙忙碌碌度過歲歲又年年,兩個幸運又不幸的父子平平淡淡地過着自己的生活,縱有生老病死,縱有事態炎涼,然,得一份真心,抵世間疾苦。“這溫吞世俗人間煙火,只有你是我的江河湖泊。”楊金彪,這個沒有錢沒有文化沒有固定住所的“三無”男人,卻擁有着那高高在上自以爲是上層官員沒有的東西——真心。說來可笑,真心這東西,在餘華的書中鮮少才能見到。從殯儀館火化的三六九等到二十七個生命被醫生稱爲“醫療垃圾”,從李月珍的超度都分國產與進口到她的遺體失蹤而醫院拿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我清晰的看見了餘華筆下那些醫生等人胸膛中跳動的不是心,而是被腐朽填滿的空殼,流淌的並非鮮血而是粘稠的灰黃液體。而楊金彪這個樸實忠厚的父親,卻真正擁有着心。

活着的人不一定活着,死了的.人也不一定死了。

那些活着的人或許行同傀儡,那些死了的或許仍舊鮮活。我想,這種境況在過去,亦在現在。也許世態污穢,也許人情寒涼,但不管怎樣,都要努力成爲一個像星星一樣的人,乾淨透澈。

要站在有光的地方啊,有云淡風輕,有微微晨光,雨水沾過樹葉透着溼潤的光澤,長街燈火點點車輛川流不息,挨家挨戶的人漸漸進入夢鄉。心間愛的力量奔騰不息,流淌着,向着光閃耀。

我們都活着,活在清風明月的當下。晴天、陰天、太陽、月亮、黑色、白色,期待初春第一朵早櫻,期待仲夏第一縷晚風,期待深秋第一聲雁鳴,期待冬日第一抹潔白。

《第七天》中死無葬身之地是人死後的歸宿,是平等的烏托邦,是溫暖的依靠處,但,卻別忘了忽視一點,那是些死了的人。縱然那兒有鳥語花香,有汩汩清泉,有暖陽明月,可他們卻再無法回到活着的時候,無法和所愛的親人擁抱,無法享受陽光的沐浴。

來人間一趟,不努力把每天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怎麼行。

“得以份真心,抵世間疾苦。我們都活着,活在明媚似陽光的當下。”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7

內容簡介:“濃霧瀰漫之時,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虛混沌的城市裏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殯儀館,這是它現在的名字,它過去的名字叫火葬場。我得到一個通知,讓我早晨九點之前趕到殯儀館,我的火化時間預約在九點半。”《第七天》選擇一個剛剛去世的死者“我”(即楊飛)作爲第一人稱敘事者,由“我”講述死後七天裏的所遇、所見、所聞之事與往事,“我”力所不及的一些故事或故事片段則蟬蛻給與“我”相關的他者,由他者以第一人稱講述自己所遇、所見、所聞之事與往事。

主人公楊飛是主環,這一主環分別連套一些不同的次環,次環又連套次次環,從而形成多重連環式結構模式。分別是楊飛——李青——李青的'後夫,楊飛——楊金彪——生父生母一家,楊飛——楊金彪——養父兄弟姊妹,楊飛——鼠妹與伍超——肖慶,楊飛——李月珍夫婦——楊金彪,楊飛——李月珍夫婦——二十七個嬰兒等均構成一個個三連環結構。三連環結構涉及第一人稱蟬蛻敘事。所謂第一人稱蟬蛻敘事是指由第一人稱敘事者“我”蟬蛻到下一個以第一人稱敘事的敘事者的敘事方式。楊飛到“死無葬生之地”後不久,遇到“我”出租屋的鄰居“鼠妹”,她認出新到的防空洞地下室的鼠族鄰居肖慶,肖慶爲大家帶來了“鼠妹”的男朋友伍超在陽界的消息。於是,故事的講述者就由楊飛蟬蛻到“肖慶”,然後“肖慶”以第一人稱爲大家講述“鼠妹”到“死無葬生之地”後大家所不知道的關於伍超的故事。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8

相信很多人都是看過這本書的,而我最近也用三個小時的時間把這本書給讀完了。但是在讀完以後,我的心是久久不能平靜的。

因爲裏面的故事實在是太讓我壓抑了,甚至現在都沒有緩過來,但是不可否認這本書是一本好書,是值得每一個人去深思的書。

這本書在人去世以後揭示了人的幸福生活和不幸的生活,揭露了這個世界的殘酷,很人與人之間的無情和貪婪。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依靠的只有自己的`親人。

但是在這本書中也會讓我感動的時候,比如說父愛的偉大,友誼的美好都是讓我感動的。或許是因爲在作者的筆下這個世界是那麼的殘酷,所以這些在我們平時生活中不太注意的東西現在卻那麼的立體吧。

這本書給我的感觸真的是太大了,讓我去感動,讓我去流淚,讓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在這本書中最讓我深刻的就是一個小女孩的故事,她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了不幸的事情,她想要用死亡來解決自己的一生。

在這個時候她是有多麼的無助,多麼希望別人去幫忙。但是並沒有一個人去阻止,甚至有的人給她想出了各種死亡的方式。

而他們的做法讓我想到了鍵盤俠,他們有的時候在網上隨便的打打字就可以讓一個人失去自己寶貴的生命,這種做法真的是太可惡了。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9

一個人死後的七天裏,就像重新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一般,每個曾在生命裏出現的人像是設計好一般一個個陸續登場,一個人的社交圈子也不過就是個小社會,不論在哪個社會裏,生前或者死後,貧富的差距、小人物的心酸、現實的殘酷都是會存在的,然而結局告訴了我們有一個美好的地方,那兒沒有貧富貴賤,沒有悲傷疼痛,沒有仇與恨,人人生活的如同在世外桃源一般,但人人也死而平等,那個地方叫——死無葬身之地。

看到結局反而會輕笑出聲,這該是一種什麼樣的諷刺?幽默?反諷?細想起來怎麼會覺得無比正確呢?餘華的文字很寫實,在我看來有些文字可以說是流水賬也不爲過,但就是這些描述一個個故事的流水賬,反而更會有一種:“啊對啊我們身邊就是有這種現象啊”的強烈同感,文中的許多情節是作者虛構的,但銜接的也挺自然,在多個諷刺現實的故事中,反而那些暖心的情節更能引人注目,如楊飛的養父爲了撫養他終生未娶卻因爲有過一次想要拋棄他的念頭一生心裏愧疚;鼠妹和伍超這對情侶一起吃苦打拼好幾年不離不棄,結局卻令人唏噓,鼠妹自殺伍超錯過了見她的'機會,而在伍超死了來找鼠妹的那一天鼠妹去往墓地火化安息了,兩人一直在生與死的邊界擦肩而過。

書中的主人公都是小人物,從小視角去看這個社會能看到更多的黑暗面,故事的主人公們大部分都是本本分分生活的小市民,不論是偶然的正義挺身還是想維護自身的利益都沒落得個好下場。這個故事往小了說有親情、愛情、友情的生活情感,往大了說也有社會現實、生存與死亡的深刻思想,而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有墓地的得到安息,沒墓地的得到永生,到底哪個更好呢?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10

昨天晚上一口氣讀完了《第七天》。看完了心裏有點憋得慌。

想知道一本小說講什麼,不能不瞭解作者。餘華祖籍山東,浙江長大,做過牙醫,後棄醫從文,北京生活過十幾年。擅長構建奇異、怪誕的框架。但他認爲這是極力接近真實。

《第七天》也是他構建的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亡者的。裏面有人們生前的回憶,有墓地者得安息,無墓地者可以永生。有點類似墨西哥電影《尋夢環遊記》裏亡靈的世界。裏面的'情節也很緊湊,每個故事靠着巧合的時間串聯起來,不至於太突兀,但是連起來看又讓人覺得悲涼。

前天十月初一,約等於北方人的清明節。這一天裏,人們會到逝去親人的墳頭畫個圈,燒些紙錢,讓親人在另一個世界過的好些,也希望親人能保佑這個世界的人生活順利些。

下班的時候,看見十字路口,好多人都在燒紙錢。大約是新北京人吧,老家的墳頭太遠,回不去,只好在路口燒些錢,表達一下思念。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11

我真的被《第七天》感動了。

雖然是在一片爭議甚至是罵聲中開始閱讀的,但之前的所有想象和假設並沒有霸佔我的感受。從開篇第一段話開始,我就被那種冷澈絕望的憂傷,緊緊地攫住了。但止於此的閱讀感受,成爲作品遭詬病的重點,有人說這次的餘華除了給讀者帶來淺表的感傷以外,都是新聞事件疊加起來的串燒,“餘華的工作無非是把這些素材原封不動地照搬到了自己名下,卻並沒有提供什麼比新聞報道更高明的說法”。更有甚者說,“這是餘華作品中最爛的一部”。

平心而論,我覺得這種說法是不公平的。因爲評價總有個標準和範圍,是把餘華放在文壇中評價,還是放在有些讀者建造的神壇上來評價?是按照真實的餘華評價,還是按照讀者、公衆眼中的餘華評價?如果在前者中,《第七天》是目前長篇創作中依舊保持了作家水準的小說;但如果按後者來看,就失去了標準,因爲神無所不能,餘華的能力遙不可及。但這個神壇,也許並不是餘華自己心甘情願站上去的,他被公衆推上了神壇。

在這個神壇上,公衆們期望餘華寫出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力作。而用這樣的標準,《第七天》欠缺的太多,所以罵聲四起。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其實是標準錯了,餘華只是他自己。

對於一部作品,除了語言結構等基本功以外,我們經常使用的“好小說的標準”是:打動人的內心和作家的社會意識。用這樣的`標準衡量,《第七天》算是一部好小說。

感傷悲苦是這部小說的根本,楊飛這樣一個孤苦無依的魂魄,生前努力地存在,死後努力地尋找。在一個強勢紛雜的外部世界中,小人物的掙扎努力無疑是令人同情的。作品營造的“死無葬身之地”裏熙熙攘攘的無處安息的靈魂,更是給人荒涼之感。活在世上的小人物,生命是最終的底線,也是最慷慨的代價,任何一個看似偶然的小的變動,就能要了他們的命。突然被砸死的自己,自殺的前妻,因爲一個山寨手機跳樓的鼠妹,車禍喪生的年輕人,被喚作醫療垃圾的二十七個嬰兒……反倒是父親,因爲癌症而死,稍微給這些死亡增添了一些倫常的必然。

對個體命運的關注,是餘華一貫的堅持。《活着》是零度寫歷史,是個體在歷史中的掙扎;《第七天》是零距離地寫現實,是個體在社會中的掙扎。只是這一次,他站到現實中間來了。也許是因爲太近了,滿篇都是現實發生過的激烈事件,人們纔會說他“用新聞串燒來彌補素材不足”。

在我看來卻是作家在用他自己的方式,解讀現實。當然,我們不能評價這部作品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力作,也不能將餘華比肩於托爾斯泰、巴爾扎克,他不是那種可以用氣勢磅礴的宏大敘事來批判現實的作家,但他是餘華,是用《活着》的藝術靈感來創作《第七天》的餘華。他曾說:“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實。我的這個真實,不是生活裏的那種真實。我覺得生活實際上是不真實的,生活是一種真假參半、魚目混珠的事物。”

靈魂的訴說和新聞事件的密集,也許恰是對現實的一種荒誕表達。以前的生活和時代都樸素而單一,現實往往沒有作家想象出來的生活更新鮮精彩。但是近幾年,社會的鉅變讓我們驚歎:生活早就超越了想象。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生活中處處都是突如其來的荒誕。

再說題材,小人物在現實中的掙扎,雖然並不新鮮,但卻是傳統寫作最爲關注、也是最容易上手的題材。同樣的掙扎,在前幾年的作品中,多少能讓人看到些希望,比如福貴,雖然遭受了所有的災難,他還活着。到了《第七天》,這些掙扎的盡頭,都是絕望。楊飛,這個生不逢時、死亦不逢時的魂靈,在橫向的社會層面遭遇、見證了所有極端的苦難。他遇到的所有人,都是草根,都生活在惶恐中。

小說中最無爭議的部分,是作者對父子感情的建構,這不僅是作品最大的情感支撐,也是被各方聲音肯定的亮點。淋漓盡致地寫父子情深,在歷來的作品中,除了朱自清的《背影》,就數這對父子了。如果楊飛的生活中還有一點亮色,那就是父親對他的愛。小說裏滿是對父子情深的各種描述,不經意間觸動內心。“我乘坐的火車駛離車站時,他站在那裏看着離去的火車揮手,雖然站臺上有很多人在來去,可是我覺得他是孤單一人站在那裏。”“第二天我父親不辭而別,他走得無聲無息,連一張紙條也沒有留下,拖着自己所剩無幾的生命離我遠去。”

從對父子關係的建構上,也能看出餘華不再是當年那個先鋒派的旗手了,因爲當年先鋒創作中很重要的母題是:殺死父親。如今幾十年過去,父子講和了。這些都顯示了餘華創作中溫暖的內核,雖然滿目瘡痍,但堅信人性良善或者說是希望還在。

讀《第七天》,讓我總忍不住想到方方的《塗自強的個人悲傷》,作品瀰漫的也是同樣的悲傷、壓抑而絕望。小說結尾處寫着:塗自強從未鬆懈,卻也從未得到。這句話不只點了方方自己小說的題,也點了《第七天》的題,更點中了這個時代小人物命運的題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12

真的非常佩服餘華的才華,用七天的故事敘寫了一本書。語言也是像往常的風格一樣,平素但又有力量。讀餘華的書真的能夠了解很多以前從未接觸過的人情事故,懂很多的痛苦和體會生活的酸甜苦辣。

《第七天》這本書也有很多的不同點在於講一個死者因爲沒有墓地等問題重遊故地,回憶起很多的以前的時光。因爲看到前妻死亡的消息,所以在火災中沒有逃出來。回憶起她的前妻,父親,鄰居,親生父母親等等一切與他相關的人事。

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感觸是一切都太有緣分了,在現實生活中不能相遇的人,在死後的日子裏能夠相遇,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那麼幸運。楊飛死前不能找到自己的.父親,死後通過種種人的介紹,尋找,最終找到自己的父親;楊飛死前沒有見到李青,死後在尋找回憶的路上,來到他們共同生活的地方見到了李青等等有緣分的事情。這所以的一切都是像命運安排那樣的隨其自然。

我想我能夠明白餘華寫這本書的寓意,從這些死的人看出社會的動盪不安,人們的死亡都很委屈,但是這是無法改變的命運。金錢和權力是多麼的重要無論是在現實的生活還是在死後的生活。有錢死後可以有更好的歸宿,不怕屍體被腐爛,不怕靈魂沒有歸宿。雖然沒有錢死後生活的條件也沒有很差,但是隨時間的流逝,屍體日月腐爛,最終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找不到最終的歸宿。

一切的一切都是緣分,希望能夠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享受生活,享受身邊的愛,但同時不要怕給予別人你的愛。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13

《第七天》是當代著名作家餘華於2013年初出版的一部小說。小說以時間爲線索,記錄了主人公楊飛在七天內的所見所感,寫出了我們現在這個社會的一些現象,有房屋強制拆遷,對官僚主義的批判等等,大多數還是發生在我們這個社會中一些很細微的事情,並從這些末梢中提煉出了很多東西,有愛情,親情,社會情,當然,還包括一些很曖昧的,我們都說不清的東西,比如我們這個社會價值觀的變化。還有很多,下面請我一一道來。

以前我一直在尋找可以全面闡釋21世紀社會的作品,現在,我找到了。 並且不負所望,這部小說使我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所以從我讀完這部作品,到現在,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我都在思考,我在想,我們社會的這些變化,還有相對應的我們個人的變化。我個人認爲,餘華的這部小說,闡釋了三大主題:親情,愛情和社會情。

小說的開篇就是一個已經死去的人,面對一個霧氣朦朧的世界。身邊每天都發生着各種各樣的事情,有人出了車禍,有商場發生火災,還有人跳了樓……然而,在這一片混沌之中,主人公楊飛回憶了他的養父楊金彪——一個樸實善良的鐵路維修工人。他的生母在火車上意外產下了他,並從廁所掉了下去,而單身漢楊金彪撿到了他,從此他就養着這個孩子。把這個孩子放在自己胸前的肚兜裏,給他餵奶粉,喂水,甚至於織毛衣。讓我最感動的是其養父爲了他放棄自己的愛情和婚姻,這個善良的人不忍心把楊飛丟在河畔街,所以當他看見這個小小的人兒用樹葉把自己全身都蓋住,用來保護自己的時候,他反悔了,自責了。這種對良心的檢驗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禁受的了的,可以說,這種品質,是彌足珍貴的。這種愛,是大愛。是隻有親情的'力量纔可以創造出來的愛。

主人公還回憶了自己生前的愛情。李青是他的妻子,確切的說,是前妻。他們曾經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李青是他們公司最善良最有氣質的女孩。楊飛靠着自己的誠實,善良,正直的品質博得了李青的芳心,二人在一居室的房子裏度過了一段很美好的,如曇花一現的生活。但李青終於爲了自己的夢想離開了這個家,也離開了她唯一的愛情,跟一個美國留學回來的博士結了婚,她開始創業,開始變得大紅大紫,可最後的最後,她同樣死於自己的夢想。在死後與楊飛見面的時候,她說,我一生結過兩次婚,丈夫只有一個,那就是你。可以說,李青代表了這樣一種人,他們爲夢想而生,爲夢想而死。但我卻反倒覺得李青一生最幸福的時候是擁有愛情的日子。你們覺得呢?所以,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思考一下:我們所謂的夢想,對我們和這個社會而言,到底有沒有價值,或者狹窄的說,是不是我們最值得珍惜的東西,它值不值得我們捨棄一切去追求?或許到最後我們才發現,不是生活太難,是我們太過貪婪,忽視了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導致生活的不幸福。

小說還寫了一種愛情,鼠妹(劉梅)和伍超的愛情。伍超在一家理髮館門口看見了劉梅,那種感覺,用小說的話就是“我再也見不到比她更好看的人了”,所以伍超也去了理髮店做了一名洗頭工。他們二人都是生活在社會特別底層的一些人,沒有固定的工作,沒有固定的住所,沒有福利和保險,每天爲了生存拼搏。這樣兩個男女相愛了,一起帶着他們對生活更美好的嚮往,努力工作着,生活着。他們也是有夢想的。伍超在洗頭之餘還學習理髮,夢想成爲技師,這樣收入會更多一點,生活就會更好一點。可還沒等到那一天,夢想就破滅了。他們一起帶着生活的尊嚴開飯了一家餐館打工,這時,他們有了新的夢想——等伍超學會炒菜以後,他們就自己開一家小餐館,幸福和睦的過日子。可之後的一件事,讓他們的這個夢想也破碎了。顧客對鼠妹動手動腳,伍超出氣不成反被打的滿臉是血,這一次,是爲了做人的尊嚴。就這樣,夢想不斷被打破,可他們沒有屈服,即使要飯他們一樣堅強的活着,這個時候感情是他們活下去唯一的支撐,當這個支撐破碎的時候,鼠妹就跳樓自殺了。原因是伍超騙了他,欺騙終於讓他承受不了這樣無望的生活。後來,伍超從老家回來後,爲了給鼠妹買棺材,賣了腎,得病死了,去了什麼地方呢,去了一個地方叫做死無葬身之地。

伍超說:“她對我太好了,跟了我三年,過了三年苦日子,我們太窮,經常吵架,我經常發火,罵過她打過她,想起這些太難受了。我不該發火,不該罵她打她。再窮再苦她也不會說離開我,我罵她打她了,她才哭着說離開我,哭過之後她還是跟我在一起。”這就是鼠妹和伍超的故事。

小說還提到了一種情——社會情。小說在看似無望的社會裏,給我們提煉了這樣一種價值觀。比如主人公的養父楊金飈,生前兢兢業業,勤奮,努力的工作在鐵路一線上,不求更多的回報,樸實地做人,做事。並且,在他死後,他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所以他自覺地當起了侯燒廳的工作人員,這時候,他感到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了實現,所以,最後他是幸福的,是滿意的。還有李月珍夫婦,也都是非常善良的人。李月珍奮力給二十七個嬰兒尋找真相,她死後終於和這二十七個孩子生活到了一起。我覺得,這也是一種社會價值的體現。

讀完這部小說,我們會思考,小說中每個人物都有夢想,楊金飈的樸實工作的夢想,鼠妹和伍超好好過日子的夢想,李青的夢想,譚家鑫夫婦的夢想,這些人的夢想在生前的社會都得不到實現,或者說,即使實現了,對他們個人而言也是不幸福的,是沒有價值的。在他們死後,到了死無葬身之地的時候,他們的夢想全部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實現。我們通過這些內容,應該思考一下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爲什麼,看起來很容易實現的夢想,在現實生活中就這麼難?到底是我們這個社會的過錯,還是個人的追求有偏頗?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14

懷着好奇的心理,我閱讀下載了一度銷量排行第一的《第七天》。在閱讀下載的過程中,我被作者餘華所講述的故事情節震撼到了,故事內容的荒誕和絕望是我沒有預料到的,這些故事又都似曾相識,很多來自於曾引起媒體和網絡廣泛關注的新聞,只是作者通過以這樣虛幻的手法集中編排出來,還是讓我一下子感覺透不過氣來。

和餘華的《活着》相比較,從故事的取材上來說,《活着》寫的是歷史,《第七天》寫的是現在,人對當下的絕望肯定要比已經過去的更深。《活着》裏面死去的人都還有個地方安息,而《第七天》裏面卻是“死無葬身之地“。

看過這本書的人不會不熟悉,這些悲劇時時刻刻發生在網上和周圍,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猜忌、貪婪和慾望造就了社會的殘酷。悲劇有的是純突發自社會:被強拆致死的鄭氏夫婦,車禍身亡的李月珍,有的是因爲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聯:李青因爲楊飛的貧窮出走但陷入騙局自殺,鼠妹的爲情自殺,伍超爲鼠妹的墓地籌錢而死,張李二人的兇殺以及張剛父母的挾兒子以令警察局等等。死後的世界同樣是分等級的。在殯儀館裏,有錢有權者享受vip待遇,普通人只能耐心等待,讓領導先燒。沒有墓地的亡靈們只能去往“死無葬身之地“。來到“死無葬身之地“的亡靈們都帶着悔恨或是遺憾,但在這裏卻拋開了這些,獲得了真正的平和安寧,就連生前針鋒相對的仇家也在這裏結成了不離不棄的夥伴。這個地方讓這部小說有了一些溫暖的色彩。雖然是一部描寫死亡的'小說,我卻覺得它是餘華作品中最溫暖的一部。作者似乎想借“死無葬身之地“告慰枉死者們的靈魂,

但如果只是講這些,那就是社會新聞雜集了,咋能成著作呢?是的,餘華讓善良和真情在這些沉重醜陋的現實掩埋中伸出了一雙手,楊金彪與楊飛的父子情是本書中最大的亮點:雖然楊飛是撿來的,但楊金彪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這位養子。楊飛與李青的愛情,也因爲一個是“永遠愛“,一個是“仍然愛“,而被隔絕在美好的未來想象之外,當一個漂亮姑娘想要去看世界的時候,再好的男人也擋不住。即便如此,兩人之間還是有愛有掛念,這也許就足夠了。鼠妹的感情雖然幼稚,但餘華還是給予了很大的憐憫和同情,讓她在死後瞭解到真相,淨身並第一個離開了“死無葬身之地“,也可以說是一個祝福。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裏都一樣。“這是譚家鑫對女兒的寬慰,還有張李二人的吵鬧作伴,以及鼠妹與嬰兒們的歌唱。通過這些,作者想要表述的可能就是,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裏,去信任親情、友情與美好,是我們生命仍然存在的依靠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15

這是一個比《活着》更艱難的故事,一個比《兄弟》更絕望的故事。

一開始獲悉餘華新書的名字叫《第七天》的時候,我想到的是聖經裏面的創世七天,看完整本書後,才發現這個名字企圖在吻合中國傳統的“頭七”,雖然書的前面寫着了《舊約創世紀》的句子。書的內容看似很荒誕:寫的是一個死去的靈魂在七天裏的見聞和回憶。

《第七天》仍然是小人物的故事,溫馨又揪心的愛情,分等級的殯儀館,養父子感人至深的親情,劉梅等鼠族的辛酸,冤假錯案……楊飛的這些經歷在就像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我們周圍最常見的人或事,還有每天被新聞包裹的世界和那些可見的與不可見的生活。餘華用一種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穿梭於生和死這兩個極致的世界,批判審視着現實,給讀者最殘酷和最溫暖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活着》是八十年代父輩們的`生活,那《第七天》就是這個年代正在奮鬥着的一代人的世界。楊飛等人是這個時代最具代表的面孔,與世無爭隨遇而安,兢兢業業買房結婚然後相濡以沫努力過着平凡人的生活……

小說文風很緊湊,快速有力,不點綴不渲染,有一種死亡般的寒冷和壓抑,把人逼到角落裏,堵着喘不出氣。活着的世界裏充滿了艱辛,死亡卻只是絕望的開始。殯儀館裏,沙發坐的貴賓區穿的都是工藝極致的蠶絲壽衣,每個都在兩萬元以上;骨灰盒都是大葉紫檀,每個都在六萬元以上,刻着富麗堂皇的圖案。而塑料椅子的普通區,卻會有人因爲在同一家店買同樣的壽衣比別人貴了50塊而唉聲嘆氣。當然,還有沒有壽衣沒有骨灰盒沒有淨身沒有化妝的人……

然而作者意圖並不在這裏,餘華喜歡在絕望中給人留着希望,這本書也是。死去的世界裏,有這樣一個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樹木茂盛,樹枝上結滿了有核的果子,樹葉都是心臟的模樣,它們抖動時也是心臟跳動的節奏。很多的人,很多隻剩下骨骼的人,還有一些有肉體的人,在那裏走來走去。這就是死無葬生之地,在這裏樹葉會向你招手,石頭會向你微笑,河水會向你問候。這裏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很……這裏人人死而平等。

在冰冷的世界裏構建出來的暖巢,於殘酷現實裏流露真實的人性溫暖。“死無葬身之地”爲現實中的卑微小人物建立了一個烏托邦,用荒誕的變形記演繹出一種底層世界的冷暖人生。

說一些題外話。

餘華被譽爲當代最具苦難意識的作家,其實不管是《活着》、《兄弟》,還是《第七天》,都很好地踐行着這一點。看到有人批判餘華,說這三本書是在走下坡路,我不敢苟同。一個作家的風格總是在改變嘛,我看書從來不刻意去把它和其他的進行比較。喜歡一個人,就會爲他改變,比如我喜歡韓寒,喜歡他青澀懵懂的《三重門》,也喜歡他現在放蕩不羈的批判。另外,感覺這種苦難的書看起來好艱難,網上看到有人看的飆淚,我發現我很難做到,可能看一些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什麼的還有可能,但是這些苦難的,真心是沒有經歷多少,理解起來總是有種情感上的隔閡,只能將自己進行各種不透徹的代入。我也不知道現在這種狀態對不對,不是以一種近乎病態的苦難悲觀來看待問題,就是以一種異常天真格格不入的不在乎心態來對待。不管是哪種,似乎都是不適合我這個年齡的。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16

“他問那是什麼地方,我說死無葬身之地。”這是餘華在《第七天》一書中的最後收尾,字裏行間透露出了嘲諷與悲哀。《第七天》是一篇比《活着》更艱難的文章,是一個比《兄弟》更絕望的故事,它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符號都像是在挑釁社會的底線,餘華用他最銳利的武器——筆,再加上毫不掩飾的嘲諷,劃開了當下那些看似光鮮實則腐爛的皮囊。

《第七天》是餘華最新的長篇小說,他用荒誕的筆觸和意象講述了一個普通人死後的七日見聞:暴力拆遷,災禍後瞞報死亡人數,醫院將死嬰做垃圾處理,冤假錯案,刑訊逼供等等,講述了現實的'真實與荒誕,講述了生命的幸福與苦難,講述了眼淚的豐富與寬廣,講述了比恨更絕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渾身發冷,也許是被作者冷峻的筆觸所感染,以至於合上書時,還是久久不能自己。我不知道餘華在寫這本書時是不是也懷着這種情感。大都人都說《第七天》太過黑暗,把社會剖析的太過透徹,但這正是小說的意義啊,用最簡單的文字寫出最深刻的文章。有人說餘華給這本書取名爲《第七天》參照的是中國人死後的頭七,他的這本書和其它的幾部經典長篇小說相比,不足之處顯而易見,但我卻認爲,這本書裏說發生的故事卻最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大部分事件我們甚至見怪不怪。

生不所致,死所長思。這本書連接了生前和死後的世界,我們用生前的視角去寫死後的世界,死後的世界裏依然有金錢權力的劃分,但從中也有喜悅的分享,爲尋見親人永聚而喜,爲死後世界清明和善不再污濁而喜,爲得知真相不再誤解懵懂而喜。也許社會有種種不公,種種不如意,但生活中總會有陽光溫暖我們。

文章用楊飛在人間最後七天的經歷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加入了太多太多有政治暗喻的事件,但如果餘華只是寫這些事件就結束,那餘華便不是餘華了,除了這些事件以外,他還寫出了這本書得到的提升的關鍵——人性。而這本書最出彩的地方,便是它讓我們看到了這個荒誕不經,冷酷殘忍世界裏存在的希望——愛。“我”是父親在鐵路上撿到的棄嬰,卻讓父親爲了“我”而拋棄婚姻和自己的後半輩子去扶養“我”長大,“我”的妻子在現實世界裏棄“我”而去,卻在死後只承認“我”是她的唯一的丈夫,洗髮妹並不是真的想要跳樓,她的男友爲了給她一個好的墓地而去賣了自己的腎,小餐館的老闆聽說了“我”父親的故事而每次點餐時都多送一個果盤。這一個個的故事,都寫出了我們的良心,所以這社會並不是只有黑暗,還有溫暖和愛。

《第七天》展示了一個弱肉強食不公平的七天,也寫出了烏托邦式的嚮往生活的七天,餘華用大半本書構造了一個人道和平歡樂美滿的世界。書很容易看完,合上書,我們開始嚮往另一個世界,那裏人人死而平等——那是死無葬身之地。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17

韓寒說過,所謂的正書,乃是過了七月份就沒用的書,所謂閒書,乃是一輩子都受用的書。我雖不能爲這句話送去鮮花掌聲,因爲我畢竟是學生,爲了吸取正書裏的知識而活,但在心裏還是頗爲贊同。正書是教書育人的,是讓我們在學校混得開的;閒書是雜七雜八的,是讓我們在社會混得開的,兩者雖然都是書,作用卻不太相同。

我是個學生,這是我的職業,我生活在學校到家往返的途中。我自然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領略我生活圈子外的世界,閒書在這個時候就成爲了我步入社會的第一老師。

——這本餘華的《第七天》就讓我深深體會到了社會上的喜與悲。

這本書名氣很大,字數卻顯得吝嗇,讓人有種讀不過癮的感覺,那些入書的讀者恨不得抓住餘華的'脖領讓他寫出《第二百天》,而不是區區七天。讀罷此書,回看題目,深感不解。爲何作者寫了七天題目卻是第七天?按照一貫思維,第七天應該是一天,這點想必讓語文老師們深感困惑。

有些學校會讓學生每天看半小時新聞,用來彌補走向社會卻被學校佔領的時間,當然,僅限於小學。在初中生活讓我們焦頭爛額的季節,哪裏還有人會放下方程、語法而去欣賞兩國爭紛,還是多想想自己和別人家那誰誰誰的爭分吧。這本書卻是填補了些我對生活的迷惘,看完後,我就不再難過了,因爲與主人公相比,我的矛盾彷彿是壓死駱駝的一根稻草,亦或是餓極時吃的第一個包子,根本沒太大作用。

在這本書中,我看到了許多社會悲哀,僅僅是我眼裏的社會悲哀。因爲每當我想反駁“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的至理名言時,爸爸就會告訴我:“你的世界觀還沒有形成,對任何事不要輕易地下對與錯。”至此之後,我就明白了什麼叫做沉默是金。我眼裏的美好生活是每個人吃得飽,穿得暖,想要什麼有什麼,想幹什麼幹什麼。我所體驗的生活僅限於此,我知道那些乞討的人很可憐,但我從未深入瞭解過他們的生活,我知道報紙上出現的富豪很有錢,但我亦從未體驗過紙醉金迷、養尊處優的樂趣。

生亦何歡死亦何哀。文章充分地展現了一個人在現實中無法得到的,便到幻想中、死亡後去實現。人永遠不會知足,所以多少人最後的結局都是“抱憾而終”。當看到作者描寫那一片和諧、綠色的草地時,連我這個從未吃過苦、受過累的孩子都有些心動,因爲在那裏,我不會有學習的壓力,我不會爲了幾個數字而浪費生命。幸虧現在免費的圖書館太少了,而生活水平低下的人民羣衆也不會想到精神生活,否則若他們看到這本書被書中所描述景象而迷住那自殺率就會大大提高了。

餘華說現實荒謬,我們追逐狗血韓劇是因爲我們沒有過那樣大起大落的生活,其實我們並不知道,我們的生活比起他們絲毫不遜色。我們每個人都活得有血有淚,我們都與身邊的三兩個人共同歡笑、哭泣,我們沒有什麼不同。曲婉婷的歌曲裏有一句臺詞,我覺得很對:“雖然沒有天生一樣的,但在地球上我們是一樣的。”《第七天》裏連焚燒都要分貴賓席,可見當前社會的黑暗。不管再苦再難,只要有愛你的人在一起就好,何必追求物質。

天黑時我們仰望同一片星空。

只要我們享受生活,學會知足,我們過得一樣可以很好,一樣可以快樂、幸福。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18

昨晚我讀《第七天》的時候,長期快餐式的閱讀方式讓我幾度無法適應讀它。期間我甚至想放下書,等自己靜下來再拿起它,可是我害怕這又變成漫漫無期的浮躁和等待,並且現在的我在這山上,天時地利人和都告訴我我該去履行心中的想法了。於是,我逆風一樣讀完了它,《第七天》。

我深知自己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沒有說去解析或者剖析它的資格,所以我只是表達一下我讀過它以後拙劣以致膚淺的感受和看法。

《第七天》以另一種角度來把書中人物的故事娓娓道來,即便他們都是不幸死去和非正常死亡,但這種方式卻讓原本悲哀悲傷的故事似乎不知不覺中變得平淡,最後竟給我溫暖美好的感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刻畫的是那樣的鮮活飽滿,卻又讓我覺得他們獨立起來,因爲他們是那樣的溫柔善良!如同腦海中的海市蜃樓一般,真實美好卻只能遠遠看着不能觸摸,他們影響着你卻不會決定你。一個又個故事,一個又一個人,在同一條路上,慢慢遇見甚至擁抱,他們孤獨的來,來了之後卻不再孤獨。後世對前人的誤解或者美化,在這條路上被平淡的講述,卻不再讓他們產生波動。對現實的黑暗,冷漠,殘酷,以及艱難也都是點到爲止,沒有深究。如同蜻蜓點水一樣,輕盈淺淡卻不失深刻的給我希望。

他們所有人,好像都失敗在了現實裏,但在這條路上那都不重要,我只要找到他,等到他,遇見她美好就會盛開。現實讓我們孤獨,我們依舊有對抗孤獨的方式,是把你放在心上,這也是我們打敗現實的唯一方式和最強力量。其實和《活着》一樣,福貴的故事是那樣讓人絕望可是讀完過後,我的.心裏除了沉重以外還有一種力量,不畏現實的力量,勇往直前直面困難的力量。至於《第七天》,它對現實依然有暗喻和諷刺,甚至每一個人都好像被現實殘忍的碾壓,政局,社會,人生百態,我們往往看不到真相,甚至不敢看也不敢說出真相。他們蒙上我們的眼睛,然後把刀架在我們的脖子前,往前一步靠近真相也接近死亡,往後一步從衆如流麻木異常。然而讀完以後留在我心裏的,不是那些早已有準備的黑暗或者更黑暗現實現象的認識。而是不期而遇木椅青石的倚靠,是千山萬水的艱難等待和尋找,是毫不猶豫的在懷裏無微不至的哺乳,是27個嬰兒夜鶯一樣的歌聲,是無數空蕩骨架用樹葉爲她淨身的點滴河水,是無休止的悔棋的爭吵和陪伴,是自奠的黑色袖帶,是死無葬身之地……

“走過去吧,那裏樹葉會向你招手,石頭會向你微笑,河水會向你問候。那裏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恨……那裏人人死而平等。”

我們也許不是無處可去,是忘了要去何處。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19

寫這篇讀後感之前,我想說說自己對於“死”的看法。以前的我是一個對死趨之若鶩的叛逆孩子,可以這麼說,我認爲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他們叛逆期的時候多少會有過死的念頭,當時的我也是,因爲家庭以及學校的種種原因,我自殺的想法已經不知道有過幾次了,我甚至寫信給我當時的班主任,告訴他我活得很不快樂,很想死。

其實我現在打出“死”這個字的時候,會有害怕的感覺,在經歷過那麼多的事情,以及看到過身邊熟悉的人們相繼離開所帶來的痛苦後,我慢慢發現活着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我們尚且還得一口氣,尚且苟活於這世間,這件事本身,就已經很幸運了。後來的'我也漸漸發現其實自己是一個很膽小的人,害怕各種黑的地方,之前走過一條光線很暗的街道,街道邊的小臺階投下了一小段深黑的陰影,那時候覺得踩上去就會被黑暗吞沒,在我看來,陰影裏藏了可能會隨時冒出來的黑色鬼怪。連這麼常見的事物都害怕的我,竟然會有過死這個想法,以至於現在認爲那會不會是我的幻覺,只是個一觸即破的噩夢罷了。

我是在初二的時候看的餘華的《活着》,當時也處於叛逆後期,剛看完的時候覺得心裏的大鐘好像被狠狠地撞了一下,有某種不一樣的東西突然從四面八方涌進胸口,讓那時候的我被震撼到了,爲此我還特地寫了一篇讀後感。現在重新再去讀,發現那時候看到的事物的本質也不過是停在表面而已,我也只不過是結合了書的內容做了一個概括,寫了寫大衆們對書的理解,覺得很是幼稚。但那時候的我也對餘華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這是一個能寫出衝擊我心靈的文字的作家。

《第七天》這本書講的是一個死去的人在死後的七天時間裏每日的所見所聞所感。就像是一個虛渺的夢境,活着的時候,你沒有很有力的證據去證明你活着,作爲一個人存在於這世間,同樣,死了以後,你也不能抹滅自己曾經的存在,作爲魂靈或是死屍的存在。

那沒有屬於自己墓地的人會歸屬於哪裏呢?他們回去到一個鳥語花香,樹葉向你招手,石頭對你微笑,河水向你問候,一個沒有貧窮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恨,人人死而平等的地方,那個地方叫做“死無葬身之地”。

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着。”活着或者死去,真的會有明確的界限嗎?不過是一場不知道從何時入睡何時醒過來的夢境罷了。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20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把《第七天》這本書看完,就讓人想起狄更斯的那句名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合上書,才發現那封面上的字“書中描寫的荒誕比起現實的荒誕”……也許世界就是這樣。

放下手中的書,轉身望向窗戶,放鬆一下緊繃的思維,解放自己的自由,烈日將大地照得刺眼,樹在無意中留下晃動的陰影。我面對着太陽,在思索我的世界—對自己靈魂的問詢,不經意想起山坡上的小墳堆,那裏埋葬着我的親人,它的渺小,讓人不會去注意,只有幾塊紅磚砌成的小屋,冥冥中,告訴我們她在這裏安息,我在那裏曾徘徊過,在這片樹林中曾穿行過,我獨自在墳堆前駐足,在這裏忘卻了夥伴的約定這是兩個靈魂駐足的地方,但只有一個靈魂永遠在這裏停留。

又回頭琢磨,覺得有一種死亡般的寒冷和壓抑,把人逼到角落裏,堵着喘不出氣。活着的世界裏充滿了艱辛,死亡卻只是絕望的開始。但死去的世界裏,也有這樣一個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樹木茂盛,樹枝上結滿了有核的果子,樹葉都是心臟的模樣,它們抖動時也是心臟跳動的節奏。很多的人,很多隻剩下骨骼的人,還有一些有肉體的人,在那裏走來走去,這裏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很……這裏人人死而平等。無論外面的世界怎樣,這裏永遠是春天。也許熱和寒只是一線之差,生和死也只是一界相隔,我低下頭摸索般的打開窗戶,又被外面的烏煙瘴氣,被迫般的

關上了。再次打量桌上的書,這才悟得書中的世界—我們在一棟棟拔地而起的摩天大廈間迷失了自己,我們的目光也在形形色色的.玻璃幕牆中,變得乾澀、貧乏,內心是繚亂的,濃霧鎖住了這個城市的容貌,這個城市失去了白晝和黑夜,失去了早晨和晚上。但我們永遠嚮往着幸福,在這裏謀生,苦盡甘來。驅逐,去了那片“死無葬身之地”……在那裏,去等待下一次的“重生”,去逃離那黑暗的時代。

一個人的靈魂孤獨的安息在這兒,它眺望着遠處的美好—那個在冰冷的世界構建的暖巢—死無葬身之地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21

《第七天》講的是一個人死後的事,描述了一個死後世界的世外桃源:死無葬身之地。諷刺的是,“死無葬身之地”這個現實中用於詛咒人的一個詞,在書中變成了一個人死後的庇佑所。這個地方是死後沒有墓碑、孤苦無依的人的唯一去處。它芳草鮮美,鮮花盛開,樹木茂盛,溪流潺潺,是一塊理想之地。這兒的人相親相愛,不分親疏,哪怕是生前的死對頭,來到這兒也相處地其樂融融。與冷冰冰的現實相比,生前困頓窘迫的人在這兒找到了家人,找到了棲身之所。

雖然書裏講的是死後的事,但實際上還是用濃重的筆墨講述了主人公楊飛活着時的事,以及對於他來說最爲重要的一些人。這裏面有他的前妻,他的養父,以及他的“媽媽”,還有他死前與他有過交集的人。看的時候我感動於書中出現的各種情感。首先是楊飛與自己前妻李青之間的感情。雖然兩個人分開了,卻還愛着彼此。因爲兩個人的追求不同,所以在相處了一段短暫的時間後,兩個人還是離婚了。妻子因爲遇到了一個有着好的創業想法並很欣賞她的留學歸來的博士,離開了自己愛着的另一半。但是他們死後相遇時,她說,我結了兩次婚,但是我只有一個丈夫(指楊飛)。其次是楊飛與自己的養父楊金彪之間的深厚感情。二十一歲的楊金彪在鐵軌上見到剛出生臍帶還沒掉的.楊飛,從此以後把他當成自己的兒子來養,並因此一輩子沒有結婚。楊飛的“媽媽”李月珍(楊金彪的鄰居)對於楊飛的照顧和關愛,也讓人看到了人與人之間最真誠的情感。楊飛生前在出租屋的鄰居,鼠妹李梅和她的男朋友伍超之間的愛情,也令人唏噓不已。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中,如此真摯的感情卻在現實的重壓下而以悲劇結尾。書中有兩對深深相愛着的情侶:楊飛與李青,鼠妹與伍超。在現實的誘惑下,楊飛與李青的感情走向了終結。而另一對,鼠妹與伍超雖然爭吵不斷,卻並沒有分開。然而,無論是選擇分開的,還是堅持在一起的,他們最終的結局都是悲劇的。楊飛踏實真誠,但在現實中卻缺乏一點上進的勇氣,李青覺得自己和他在一起只會庸庸碌碌過完一生,所以當一個更閃亮的人出現時,她選擇了離開。但是再婚後她發現,那個看起來才華橫溢的留學生,並不像她想的那樣。她最終淪爲一個官員的情人,在這名官員東窗事發後選擇了在浴缸自殺。而楊飛爲了給養父治病,賣掉了房子,辭掉了工作,最終在飯店吃飯的時候因爲飯店起火爆炸而身亡。而鼠妹與伍超,更是因爲現實的蠅營狗苟爭吵不斷。在繁華的城市裏,他們做着最低賤的工作,雖然想要改變,卻總被現實拖住手腳。最終因爲一個買來的山寨手機,鼠妹選擇了自殺。她在意的不是山寨手機,而是伍超騙了她。而伍超,在得知鼠妹的死訊後,悲痛不已,選擇賣掉一個腎來給鼠妹買一塊墓地。這也使得鼠妹成了死無葬身之地唯一的一個選擇安息的人。而伍超,也因爲賣身後的感染身亡。這些悲劇的結尾是對現實的沉默控訴,它把這個世界的遮羞面紗一把扯下,把它的殘酷赤裸裸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就像餘華說的一樣,“與現實的荒誕相比,小說的荒誕真是小巫見大巫。”《第七天》揭露了赤裸裸的現實:強拆、物慾、貧富差距、人與人之間的虛僞冷漠、官僚主義等等。同時,它也褒揚了一些東西: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感情,人的善良,人的堅守。當然,揭露不是爲了批判,而是爲了更好地改善。希望書中描述的理想之地,有一天不再只是一個虛構的世界,而是觸手可及的現實。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22

有些話一旦說出口就會被認定爲憤青,沒多少人願意去聽,可餘華把他裝飾成亡靈的交談,俗套中別具魅力。

其實這本書最打動我的不是人間辛酸,而是死人也有一個世界。活着對我們來說很好,辛酸也好,痛苦也罷,都有一份獨特的味覺,和值得我們珍惜並擁有的幸福。可死人的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的,我們身邊逝去的親人他們在冥界過着怎樣的日子,這不得而知。當第七天到來,楊飛終於無話可說,他的見聞到此結束,最終向命運屈服。這預示着,即使死後,也不一定就是生命的解脫,沒有哪個算命先生真的看過豬跑。

作品從親近到疏遠,從模糊到清晰的描述,環環相扣,詳略搭配,在這個讓你想丟下書本又好奇後面發展的故事裏,時刻都用快要來臨掩蓋不會來臨的真相,形成了棄之可惜的獨特風味。寫這本書就跟周星馳喜劇一樣,給人鋌而走險的感覺,但俗套中卻將要表達的哲理淋漓盡致的展現了出來,正是作者筆力的最好體現。當雕刻的世界凋零,死無葬身之地還是憤青的歸宿,堅持原則的人似乎就該被潛規則破壞,而他們的子子孫孫似乎又隨着墳墓,迎來正義的譴責。儘管作品只有烏雲,卻預示着一場暴風雨。

看完第四天,我就知道後面餘華會講什麼,可我還是去看。因爲他敘事和蓄勢都很好,新奇帶着些沉重的幽默,靜悄悄的世界總爲醞釀轟動埋下伏筆,看完第七天我才發現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遲早會走。至於我爲何要深夜嘗試寫讀後感,我想大概是怕明天會忘記。

作爲一個不諳世故卻整天幻想連篇的都市寫手,我認爲我寫玄幻更好,在架空的`世界總能有更懸念和入心的情節,如果我想告訴世人些悲劇不妨給他們講個笑話,如果我想捅破些黑暗,不妨模仿水滸傳。人內心都是內斂的,委婉的,說話做事都一樣。因爲每個人都有殘酷一面。不要說你開放我直接,開放和直接遲早有底線,而羞澀和避諱將會在那裏對侵犯者體無完膚的否決。爲了更好的做個問心無愧,而又始終如一的人,儘量不得罪大多數人,我們就要學會講寓言故事,說另有深意的話,也要學會聽寓言故事和深意的話。否則,行走世間不是踽踽獨立就是臭名遠揚。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23

看完餘華的小說《第七天》,我由衷佩服。記得上一次看他的作品,是《活着》——他描寫的是在特定的環境下人的孤獨。他把“慘”寫到了極致,簡直不給主人公一點活路。但這樣過於絕對的不幸,反而是一種幸運,因爲你知道,在現實生活中絕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那麼主人公他可能算是最慘時代中最慘的遇難者了。

而《第七天》同樣也是寫“慘”,卻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首先,寫作風格之新,其創意讓我覺得魅力非凡,是我讀過最有畫面感的文章之一。與其說是在讀一篇小說,還不如說是在看一部電影。相比《活着》,《第七天》最大的突破並不侷限於主人公本身,沒有濃墨重彩地寫主人公如何如何不幸,主人公彷彿只是過客,只起到了線索的作用,而是由他穿插了許許多多不幸的人的不幸的故事。

在這些人當中,沒有一個是有竇娥冤一般的冤屈,不是一種悽悽慘慘慼戚的大悲哀。卻也正因如此顯得更加真實,彷彿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故事一般。但如果僅限於如此,可能就只會限於優秀,而不是卓越。我認爲全書最大的亮點在於他的寫作角度。本書第一頁主人公就已經去世,然而卻不是簡簡單單的倒敘,並沒有畫面一轉,轉而講述他的生平,而是以他亡魂的視角來展開整個故事。

這裏簡短地介紹一下故事的背景。在本書中,人死後並不會真正死去,而是會以另一種形態活着,但這種形態虛無縹緲,亦真亦假,就彷彿在夢境之中一般。這樣一個簡單卻十分新穎的背景,創造出一種迷霧一般的氛圍,周圍的世界還是那樣的世界,但是主人公卻被生與死的界限阻擋了。

在讀這本書時,你並不是像在讀一本書,你好像死去了,也透過一層陰魂不散的`濃霧,窺探書裏的世界。你睜大雙眼,只看到茫茫一片,以及隱匿其中的模糊輪廓。這種描寫手法,無疑暗暗增加了孤獨之感,因爲你好像也被世界孤立,正在生的那一頭,以前的世界已成爲過往煙雲。

所以本書真正的意義並不在描寫刻畫一個比以往都更加悲慘的故事,而是讓讀者體會到一種近乎永久的孤獨。你雖然似乎還活着,但你心裏清楚,你已經死了,你不可能再像活人那樣活着,就像被流放在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傑克那樣。這樣的一種風格,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經典恐怖電影《寂靜嶺》。我打算先神遊到《寂靜嶺》的世界中,並稍作停留,也算是捎帶爲《寂靜嶺》寫一個觀後感。

我天生便是一個比較膽小的人,並不看什麼恐怖電影。記得有一次看《閃靈》,看了一半便不敢再看了,而且還做了兩三天的噩夢,自此以後便發誓不再看恐怖片。然而我卻看完了《寂靜嶺》的一、二部。因爲說實話,雖然主流上大家都將它當作一部恐怖片,但我卻把它當作是一種抽象的孤獨來看。因爲在電影中寂靜嶺是另一個世界,一個大霧瀰漫的世界,周遭的環境與現實世界一模一樣,只是籠罩在迷霧之中而已。而影片中的各種畸形扭曲的怪物,這可以把它們理解爲現實中的不幸。

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寂靜嶺就彷彿是孤獨人們的內心一般,在那裏有着被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扭曲,與遠古野獸的本能。但更多的,是一種外界,永遠無法知道,無法瞭解,無法進入的孤獨。

《寂靜嶺》結局是主人公從寂靜嶺中逃離,但他並沒有從那個世界逃離,他雖然回到了家,那個家和現實中的家一模一樣。但是每一個人都知道它不是家,它仍是那個地獄,只是披上僞裝後稍微美觀一點的地獄。

回過來說餘華的《第七天》,雖然與恐怖完全沾不上邊,但是卻和這部恐怖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寫到這裏時,我突然又想起另一本書。書名好像叫作《天藍色的彼岸》,可以理解爲給兒童的死亡啓蒙,餘華的《第七天》便是這本書的進階版。因爲《天藍色的彼岸》,結局是主人公成功到了天藍色的彼岸,也就是得以安息了。

而《第七天》的主人公卻死後依然命運多舛,最後到了死無葬身之地。《天藍色的彼岸》更像是安慰兒童,而《第七天》卻直接讓你看到血淋淋的現實,讓你知道悲歡離合總無情。

還有一點就是,關於《第七天》的畫面感的構造,恕我直言,是我迄今爲止看過的小說中數一數二的。它爲電影的翻拍,省了導演不少事(如果將來出現的話)。它的畫面感呼之欲出,就如我之前寫的那樣,與其在看一本書,不如說是在看一部電影,但是很可惜,到目前爲止,中國的導演們還沒有發現這部書的潛力。

這本書真的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因爲它還非常含蓄地隱射了一些現代中國的問題,以及一些熱門話題。它的影射不是寫得微不足道,而是將其誇張化。當然,它的放大也不是無限制的。這種恰到好處的寫法,完全可以轉換成一種新的電影拍攝方法。這裏我再次感嘆沒有人將其翻拍爲電影的不幸,因爲它比現在市面上很多故弄玄虛、胸中無物,卻強求深遂的影視劇強太多。但是卻無人賞識。總而概之這本書,並不是我這樣的凡夫俗子,便足以將其表達清楚的,而且偏向於意會,而不是言傳。

《第七天》,需要在深夜細品。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24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年代的荒誕與不公。字裏行間,滿目蒼涼絕望。但是,我爲故事裏的人和事感到無力和難過的同時,更多的卻是思考我自己存在的意義。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書中描寫的'荒誕更勝現實中的荒誕,書中描寫的真實更勝現實中的真實。每個時代都會有屬於那個時代的偉人,他們或許才華橫溢,名流千古;或許政績斐然,長留青史;或許貢獻卓越,永垂不朽。但是更多的,是普通人。毫無疑問,我也只是個普通人。那麼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到後來,我看了爲了祖國完整,義無反顧的將士們。看到了爲了民族未來,甘願隱姓埋名的科研家們,爲了他人健康,甘願奉獻自己生命的最美逆行者們。作爲當代醫學生,要埋下頭來認真學習,面對各項複雜的工作,都要保持一顆實幹的恆心,苦幹的決心,持久的耐心。時刻牢記使命,牢記爲人民服務的宗旨。

所以沒有人記得又如何,我們存在的意義不需要別人定義。

餘華《第七天》讀後感 篇25

當人死了之後,我們剩下什麼?

楊飛以一個已逝之人的視角看着,死後,人會穿殮衣,需要墓地。而在殯儀館,所有死去的人等着市長的“屍體”先下葬。什麼時候連燒骨灰這種事情也要分等級了?

楊飛度過了死亡的七天,他沒有人給他買墓地,也就意味着他“無法下葬”,他在人間與死亡之間的一片空白之地。他遇見了他曾經的戀人,他去過的麪館夫妻,他救過的`女孩。

漸漸的,他遇見了更早的“無歸人”,他們沒有皮肉,只剩下了一架骨架,他們依舊有着要吃和睡的習慣,但是這裏沒有日月,沒有晝夜。

這裏能死敵化爲朋友,因爲人死了恩怨也消了;這裏擁有愛,一個女人照顧27個孩子,夫妻還是夫妻;這裏人人回憶幸福,懺悔自己的罪行;錢財在這裏無用。這裏是平等之地,但對於一個人,這裏也是孤獨之地。

這裏可以懺悔,卻無法改變事實,有人暗自爲了他人拋棄未來,有人隱瞞事實爲求兒女更好。一切,在死後說清。

這裏有一段話,在這本書的結尾∶我對他說,走過去吧,那裏樹葉會向你招手,石頭會向你微笑,河水會向你問候,那裏沒有貧賤也沒有富貴,沒有悲傷也沒有疼痛,沒有仇也沒有恨……那裏人人死而平等。

他問∶“那是什麼地方?”

我說∶“死無葬身之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