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精選21篇)

本文已影響 3.49W人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我眼中的孔子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精選21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

他身高九尺,氣宇軒昂;他出身於末落貴族,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他周遊列國,卻一生不得重用;他開創私塾,破除門第觀念,有教無類,門下弟子三十。他就是所有中國人的先師孔子,是我最欣賞的人。

我欣賞他的智慧。孔子學識淵博,他的弟子顏淵曾說:“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孔子對禮十分重視,絲毫不馬虎。有一次,子貢想廢除祭祀用的小羊羔,孔子對他說:“你愛這個小羊,我愛這個禮節。”周遊列國時,孔子見到君主,總會在大殿下行一個大禮,有人就會告訴孔子,那是周禮,現在已經不需要行了。孔子卻依舊這樣做,這是孔子對禮的尊重。

孔子對孝有着新的認識,孔子曾對子游:現在的孝者,只是可以養着父母,可是“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提出要尊敬父母,才配得上是孝。

孔子的弟子評價他是“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不徇情枉法,不營私舞弊,正氣凜然,讓我肅然起敬。

我最欣賞的人是孔子,他生前不得志,但雁過留聲。

論語》,歷經兩千多年,仍被世人稱讚;孔子,他的觀念正影響着世界,孔子這個名字會千古詠傳。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2

孔子,活在了歷歷代代中國人的心目中,他的思想影響了兩千多年的中國,別人心中的孔子是天縱之聖,但你想知道我眼中的孔子嗎?

我眼中的孔子,他心懷天下。有一次,途經楚國時,子路向兩個隱士問路。那個隱士說:現在天下亂哄哄,你跑這跑那,還不如學習我們隱居起來呢!孔子聽了,大受刺激,長出一口氣,才慢慢地開口說道:有些人能和鳥獸住在一起,我卻不行,假如天下都太平了,我還跑什麼呢?

孔子不但心懷天下,而且有着遠大的報負。他五十五歲時,在魯國擔任司寇,本可以吃着公糧,樂享清福,可他爲了更好的宣揚仁政,打破教育壟斷,開始周遊列國。十四年間,跑了五六個國家,雖然諸多不順可他依然沒有放棄,將精力用在教育事業上。幾番波折後,回到魯國,更加堅定得專心執教,開創私學先驅。

儘管孔子很偉大,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他同樣有缺點。當他最得意的門生――顏淵死了的時候,顏淵的父親顏路向孔子建議說:孔子,您可以把您的馬車賣了,給顏淵換個好棺材。儘管孔子痛失愛徒,悲拗欲絕,但他仍然不同意,他說:我還列在大夫之後,不可以無車!說明孔子相當看重身份地位和禮節。

孔子雖有缺點,但我們卻不能否認他對教育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這位心懷天下、有抱負的孔聖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3

也許,是孔子被尊稱爲“聖人”的原因,我很少看到評論他的文章。

在漫漫歷史長河裏,儒教——佔據了重要的地位。早期便從周公就開始,到鼎盛時期的春秋,一直到現在都有人在膜拜孔子。

孔子留下的《論語》,稱得上是中華文化的精髓,他創建的儒教教派,和佛、道是中國的主流教派。但是,我們仔細想想:儒教到底給我們留下了什麼?

每個教派都有它的主旨,但儒給我們留下了什麼文化?難道是有差等的仁愛和所謂的官場文化嗎?我想:除了這樣虛僞的思想也沒有別的了吧?

在《論語》裏,有孔子這樣的一句話:唯女子小人難養也。真的是這樣嗎?也許在封建君主紙時代真的對女子有歧視,那麼我要問一句:“孔聖人,你不是講仁愛嗎?這個時候你的仁愛跑哪兒去了?”

歷史上曾出現過明鮮的教派紛爭:及墨子和莊子支持的墨家與孔子和孟子支持的儒家。當儒家剛拿出反對墨家“兼愛”的;理由時,墨家便開始嘲笑儒家有差等的愛。

當我們細讀《論語》,便會發現:這其實並不是給普通百姓讀的,而是給官員讀的。在其中以治國一詞爲中心,講了許多身爲國君的“規則”,並且認爲,一個正人君子,就必須踏進宦海。

我眼中的孔子便是上面我所說的,雖然,大部分人眼中的孔子是一個所謂的“聖人”。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4

從小,我就知道有關孔子小時候許多有趣的故事。知道他是我國的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儒家學說的創始人。

上學後,我從二年級語文書的綜合練習中就能找出孔子寫的《論語》裏的名人名言。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師”;“己所不欲,毋施於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言必信,行必果”。等等。都讓我們看到了一位謙遜,善良,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的偉人。

讀了這個學期語文課本中《孔子和學生》一課,使我更深刻地、生動地瞭解了孔子身上的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孔子從不以家境貧困或富裕;天資聰明或愚笨來選擇學生。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是孔子受到學生敬重的重要原因。孔子也非常謙虛。雖然顏回、子貢、子路、子張、子夏都拜他爲師,孔子卻說自己不及顏回守信、子貢聰明、子路勇敢、子張嚴謹。這些都是孔子善於觀察的結果。他知道門下所有弟子的優點和缺點。

這些名言和故事不僅教育者他的學生,也一代一代的,深深地影響着作爲中華民族、龍的傳人的我們及國外友人。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5

從春秋到現代,孔子精神一直永記在我們心中,他的弟子撰寫了一本《論語》,我們至都在學習其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被世人稱爲至高無上的聖人。

一個人的品德像山一樣高尚,人們便會敬仰他,一個人的行爲像大道一樣光明正大,人們纔會跟他走,而那一個人,無庸置疑就是孔子,然而,天下君王,至於賢人衆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只是一代平民,可他的學說已流傳了十幾代,讀書人都非常尊敬他。

孔子教書不分貧富,只分基礎好與不好,好的多教些,差的少教些,他自稱:吾十有五而志學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縱心所不逾矩。

在我眼中,孔子是一個不慕榮利的人,因爲在以前,讀書是有錢人才能讀的,而孔子卻不分貧富,再進一步說,有多少人教書能夠因人而異,答案10%都不到。

上至天子王侯,中國講六藝的人,都是以孔子的學說作爲標準,可以看出孔子真是個至高無上的聖人啊!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6

在現代中國有許多名人,在古代中國同樣有許多名人。今天,就讓我們打開時光隧道,隨着歷史的長河飛向遙遠的古代,來了解聞名世界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我給大家講個關於孔子的故事。

一天,孔子的馬不小心吃了農夫的莊稼,被農夫扣了下來。因爲孔子覺得子貢口才好,所以就讓他去討回馬。子貢對農夫說:“這可是我們遠近聞名的孔子的馬,你還敢扣下?快還我!”接着還講了一連串的大道理。可是農夫還是不還。孔子又請馬伕去試一試,馬伕對農夫解釋道:“我們的莊稼和你們的莊稼長得一樣,所以馬也分不清了。你能把嗎還給我嗎?”不一會兒,馬伕便牽着馬回來了。子貢問孔子:“我爲什麼不能要回馬?”孔子回答道:“因爲你還缺少智慧。”

從這個故事,我懂得了知識是死的,智慧是活的,知識要活學活用。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7

孔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似乎孔子對人特別有深刻影響。幾千年都過去了,孔子,用現代的話講“教授”,都不再遠去,也不會脫離社會,人們也常常掛在口上“學而時之,不亦曰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來引到孔子。但是,孔子的言論卻從春秋時一直到漢朝,才得以開放。而我眼中的孔子,則好似一個遊山玩水,閒情逸致的老頭兒。這可不是在罵人,話說回來,孔子會彈琴,而且技術很高,要是現在能拿到了一張九級證書。

以前有一篇課文叫《孔子游春》,這裏的孔子那可叫一個“會玩的讀書人。”他遊春時,觀水說水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還善施教化。孔子還讓弟子邊彈琴,自己聽着。結果倒好了,這琴聲聽着聽着,還手舞足蹈起來,真是滑稽。不過,孔子與弟子言行時,旁邊總會有些山山水水,花花草草,要不然那些千古奇句,如“智者樂山,仁者樂水”,又怎麼會讓現代人那麼嚮往。也許,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孔子也不失一個哲學家的稱號。孔子游山玩水,都總能借以領導、教育自己的學生,循循善誘地讀出自己認爲正確的觀點。身臨其境的弟子們從中不僅領略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又接受到教育的薰陶。畢竟孔子到底還是一個教書先生,要是到現在,沒有亮點技巧,還敢妄稱自己的言論呢!孔子言做人,《論語》中他說做人後都加“之乎者也”,要麼就是問號與感嘆號,總是那麼給你一點震撼力與感染力。孔子提出的“仁”主義,在當時雖然屢受挫折,但仍然不屈,宣傳自己的言論!

我眼中的孔子,雖然遊山玩水,但依然創造了很多,他會教書育人,用大自然的語言來譬喻人,循循善誘,教導有方。到今天,衆還關注孔子,學習他的可貴才能與品質。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8

推人道,復周禮,功比三皇五帝;

創儒手,育桃李,才領萬世風騷。

“復八百載先周禮之樂,創五千年華夏之瑰章。”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淵博的知識文化,在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之中,雖經無數風雨洗禮,但仍熠熠生光。

在一個禮樂崩壞,征伐不止的時代,孔子放棄了隱退歸林的消極做法,以一顆赤誠的社會責任心,帶領着他的弟子們,積極用事,推行改革。“明知不可爲,卻偏要爲之”用來形容他或許再恰當不過。

他走在世人的最前列,倡導只有“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方會使百姓“有恥且格”;他奉行以信取天下,認爲“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他憎惡僭越之行徑,痛恨“八侑舞於庭”的大不敬做法;他嚮往燦爛的周文化,堅信“文王既沒,文在茲矣”;他遠離小人,主張“道不同,不相爲謀”;他悔恨“沒世而名不稱”,感傷“鳳鳥不至,河不出圖”。

“攬五美於一身,屏四惡於萬里”,聖人以其高尚的精神品質,爲萬世之楷模。“篤信好學,守死善道”是他堅持真理、永不放棄的品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是他嚴於律己、非理不爲的品質;“正名、順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他正己修身,模範帶頭的品質;推“三年之喪”,行“孝悌”之名,是他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告的品質;“以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是他心繫天下,憂國憂民的品質……“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樣讓人遵循”。孔子以一種孜孜不倦的精神,問心無愧的頑強,一路走來,並將繼續走下去,永遠不停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9

我去過孔子思想,教育子弟的聖地——曲阜。或許由於相隔的時間太久了,我只記得孔府比還高的門檻;孔廟的滿園銀杏樹,孔林的子貢手植樹和旁邊那塊使我流淚的石碑;還有那條在樹蔭下長一華里的,的一邊種了73棵樹,代表孔子享年73歲,另一邊種了72棵樹,代表孔子三千中的72賢人。但是是我難忘的是那一股如煙霧般飄渺的書香,和那一片讓人不的。我現在才明白孔子對人的教育意義絕非只在《論語》之中,還有那種好學勤奮的和氣沉、平靜的氣質。

我曾經十分崇尚墨家思想,因爲我認爲“兼愛、非攻”比孤零零的一個“仁”字更富有血性。我覺得學說太中庸了,有時表現出一種懦弱。隨着我思考能力的提高,我意識到雖然“儒”和“懦”兩個字很相像,但他們的意思卻不可同日而語。我瞭解到,墨家思想是從思想中分離出來的,它們的本質都是爭端,崇尚和平,它們可以融爲一體。其實思想並不難理解,就看你怎麼看它。我以往的看法有些消極,實際上儒學並不是懦弱,而是一種大度和寬容,寬容並不等於懦弱,具體來講就是:不是爭不過,而是不喜歡爭鬥”。

在我的眼中孔子永遠是那個穿着布袍,拄着柺杖,頭頂上有丘的老頭;永遠是那個性格沉穩、天資聰穎、頑強固執的人。但是,他的靈魂卻穿越了亙古的長空,向我們訴說着“是謂大同”的。每次我讀時就會想起柏拉圖的理想國,但孔子與柏拉圖畢竟是不同的。我想引用於丹的一句話:“孔子沒有色彩,只有溫度”。沒有色彩,在我看來就是適合一切的色彩。“天仲尼,如長夜”。你能想象沒有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嗎?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0

春秋末期,有一位聖人。他有着“仁”的思想、“儒”學的精華。他的一言一行,更是通向幸福的指標。雖然離我們有2000多年的距離,但是,這個名字我們終生不忘——孔子。

孔子,是春秋時期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創始者。名丘,字仲尼。剛剛學習的《論語》就是記錄了他和弟子言行的一本古書。書中所講的,關於思想品德修養的內容,讓我受益匪淺!而孔子這位聖人,在我的眼中,更是高大、尊嚴的形象!

孔聖人教導“誠實守信、厚道人意、堅守節操”的思想品德,他所倡導的思想也正是我們如今最需要的。象他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聖人告訴我們學習的方法,道德的修養和心態。讓我們的品德高尚,昇華。也正是這一點,讓孔子,一個平平凡凡的人,成爲了世界聞名的“孔聖人”。在不知不覺當中,我對孔子的話瞭解了一番,對他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更是深切的感悟。這就是我們應有的做人根本!自己不能做的事不能施加給別人。也正是孔子的這一翻令人受益匪淺的話,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順利前行!

我也十分敬佩孔子。因爲孔子對我的幫助則是勝過一切的!我的一切成功都離不開他的幫助。孔聖人不但對我有着莫大的幫助,對整個中國的“現代文明”都有着重大幫助。所以,孔聖人就像是一盞明燈,不僅把我的人生照亮,還把整個中國的歷史照亮,讓我們的文明達到了高點。

在我的眼中,孔子、孔聖人是在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的。他的每句話都是對我的極大的感觸!如果說,秦始皇是對我們國家發展產生了重大貢獻,那孔子就是我們文明發展不可缺少的貢獻人!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1

孔子,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是“至聖”這是人都知道,孔子的身世,基本上是人也知道,孔子的父親叫叔梁紇,母親叫顏徵在,叔梁紇與顏徵在在尼丘山祈來的。

孔子三十歲辦學,那是當時的第一所私塾,當時沒有人敢創私塾這種東西啊,可以說,孔子是非常有創新意識的,正是因爲這樣,中國的文化中就有了私塾一說,如果孔子當時沒有創辦私塾,那很有可能到現在都沒有民辦學校一說。

第二,孔子創辦了儒家學說,儒學是什麼,那就是真正的做人的道理啊。沒有孔子創辦儒家學說,可能在現在,我們國家就是由宗教的國家——道教;也可能是一個父親犯罪,兒子告發的過分法治的社會——法家;當然也有可能是一個只會空口說,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社會——縱橫家。總之,以上三種跟儒家比起來,那是根本不能比的,雖然說以上三種的後兩種在我們國家都有非常良好的“體現”,但是,因爲儒家對我們國家的“傳統教育”,所以,這個現象就沒有想象當中那麼嚴重了。所以說孔子對社會安穩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

第三,孔子對歷史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他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編《春秋》,將在孔子之前的春秋歷史表述給後人,讓後人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沒有《春秋》,就不會有《左傳》,甚至司馬遷的《史記》中都不會把這一段歷史表述得很清楚,《春秋》是載具,將重要的歷史再給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由此可見,孔子,它不僅僅是在道德品行上非常的偉大,甚至是對於歷史的貢獻也非常偉大。沒有孔子,可能我們現在不會是這樣,一個尊重歷史的人也會尊重孔子,尊重孔子爲我們做的一切。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2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論語》及《五經》中。他的思想、學說堪稱精華,他的作品爲中國歷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他的品格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學而不厭和誨人不倦,又何嘗不是高尚的嗎?

我眼中的孔子又是怎樣的呢,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是孔子的作品《論語》,本書是孔子的語錄,也有一些是對孔子弟子言行的記錄,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追記。此書就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它的思想內容、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都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沉澱在我們的生命中,鑄成了我們民族的個性。以“仁”爲核心,隨之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對我們學生很好示範的論點,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對於我們學生更是好的。

再是孔子的教育貢獻。別小看了這貢獻,從中還能知道許多類。是他開了我國曆史上私人講學的先河。文化知識是貴族們的專利的現象,因此孔子把知識移植到民間。而他的教學目的是變化學生氣質,成就他們的人格,提高生命境界,終至成物。也希望他們造就治國、平天下的棟樑之材。更以他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入如慈母般地關懷備至,如嚴父般地導以正道,如朋友般地切磋相長孔子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要助人爲樂,和所有人和睦相處。這樣既學習了先人的好品質,又可以讓社會和睦,更上一層樓!

我是從心中極度喜歡他的,從他的文雅名字和溫順的學說。那些對他不滿之人,歸於"人言可畏"!我相信孔子,不僅生在過去,更後在未來,一定還是永恆的!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3

我去過孔子傳播思想,教育子弟的聖地——曲阜。或許由於相隔的時間太久了,我只記得孔府比皇宮還高的門檻;孔廟的滿園銀杏樹,孔林的子貢手植樹和旁邊那塊使我流淚的石碑;還有那條在樹蔭下長一華里的路,路的一邊種了73棵樹,代表孔子享年73歲,另一邊種了72棵樹,代表孔子三千弟子中的72賢人。但是是我永生難忘的是那一股如煙霧般飄渺的書香,和那一片讓人不忍破壞的寧靜。我現在才明白孔子對人的教育意義絕非只在《論語》之中,還有那種好學勤奮的精神和氣沉丹田、平靜祥和的氣質。

我曾經十分崇尚墨家思想,因爲我認爲“兼愛、非攻”比孤零零的一個“仁”字更富有血性。我覺得儒家學說太中庸了,有時表現出一種懦弱。隨着我理性思考能力的提高,我意識到雖然“儒”和“懦”兩個字很相像,但他們的意思卻不可同日而語。我瞭解到,墨家思想是從儒家思想中分離出來的,它們的本質都是躲避爭端,崇尚和平,它們可以融爲一體。其實儒家思想並不難理解,就看你怎麼看它。我以往的看法有些消極,實際上儒學並不是懦弱,而是一種大度和寬容,寬容並不等於懦弱,具體來講就是:不是爭不過,而是不喜歡爭鬥”。

在我的眼中孔子永遠是那個穿着布袍,拄着柺杖,頭頂上有丘的老頭;永遠是那個性格沉穩、天資聰穎、頑強固執的人。但是,他的靈魂卻穿越了亙古的長空,向我們訴說着“是謂大同”的理念。每次我讀時就會想起柏拉圖的理想國,但孔子與柏拉圖畢竟是不同的。我想引用於丹的一句話:“孔子沒有色彩,只有溫度”。沒有色彩,在我看來就是適合一切的色彩。“天下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你能想象沒有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嗎?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4

孔子,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你真的瞭解孔子嗎?並不吧。接下來就讓我跟你說說關於孔子的生平事蹟吧。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也就是如今山東省曲阜市。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政治家。

孔子的一生都在爲修訂書目而做努力。在與弟子周遊列國的四十年裏,修訂《詩》,《春秋》等名留千史的著作,對後世影響巨大。

別看畫上的孔子矮矮的,看似不經打(這就好像說包公很黑一樣...)。實際上,孔子據說真實身高達九尺三寸,都差不多兩米多了,又怎麼可能是後人所描述的文弱書生。但也怪不得壯如公孫冶,也再也不敢冒犯孔子。當然,這也跟孔子的偉大思想和淵博脫不了干係。

孔子能夠如此淵博也跟他的家世有關。孔子出身貴族,而當時的政策也只給貴族讀書。當然,也幸好他出身貴族,才能夠有書讀,畢竟當時沒有九年義務這種那麼人性的東西。但是,可惜的是,到孔子這一輩的時候,他的家族已經衰落了啊。所以啊,別看以後的孔子有多風光,人傢什麼鄉村歌手,管農場的,管倉庫的等等等等,反正啊,什麼不受人尊敬的職業他都做過了。估計當初嘲笑孔子的人也沒想到,這個窮小子未來的地位不僅高,還名流千古了。

雖然說,孔子當時已經淒涼到這種地步了,但是他心中教育別人的心卻從沒變過啊。在春秋時代該咋辦?做官。然後咱孔子老先生就憑着自己極其出色的外交能力,在好長一段時間裏都受到了國君的禮遇,但是老先生他固執啊,一直堅持的政治思想與當時的“霸道”思想不符啊,所以也得不到重用啊。得不到重用就教不了人該咋辦?孔子急啊,躁啊,就琢磨這在外邊開個補習班,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顏回啊,子路啊,都是從這個補習班裏出來的啊。

所以啊,各位,孔子那麼強大不是沒道理的啊,就人家那麼慘的.環境下都有着那麼遠大的理想,誰還敢做鹹魚啊?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5

小時候就知道孔子,所有見過我的長輩,他們都一味地讚美着這位歷史文化名人。然而在我的記憶中,也只有他的賢明,他的博大,他的多學。聽得多了,我在想,難道一個人的名聲永遠會流播嗎?難道真的有名垂青史的痕跡嗎?今日的我們對他的景仰難道會亙古不變嗎?

世界在我看來是不屑置辯的。過去的"孔聖人"是誰?是誰在置他人於空中?那是過分的推崇,沒有人可扭轉,歷史纔可說明它的存在與永恆。不單單是孔聖人,所有的墨徒都有後人的評說,都有他自身的價值。

儒學是可敬的,它是厚厚的被子,讓我們的5000年都在承襲着。還有那"天朝物產豐盈,無須與外國互通有無"。儒學的"仁慈",相對於當今以及封建的"腐敗",不敢想象,如果我們不推崇儒道,會成什麼模樣。時今,不是有許多國家,也在用孔聖人之思想培植厚土嗎?

那儒學,是孔子。

心中的孔子,是位平和的老人,與世無爭的賢人,到世間普渡衆生。"仁"無可厚非,儒學也有其欠缺,但它不是孔子之過,而是封建意識的缺憾。武器沒有缺陷,然而武士有失誤。

武器匠真是值得同情,比武器匠更可憐的,那時天下民生。

孔子在我們心中難道不是這般嗎?亙古至今,他永恆在學校教育中,成爲一份精神的寄託。爲什麼有如此繁富的精裝《論語》專本呢?難道它是和《漢謨拉比法典》一般,只是一份懷舊的情思?

我是從心中極度喜歡他的,從他的文雅名字和溫順的學說。那些對他不滿之人,歸於"人言可畏"啊!

孔子,不僅在過去,抑或在未來,還是永恆的。

他以他自己獨立着,發展着,沿承着。

他的思想,他的人格,他的人生,都是我們的借鑑。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6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些思想理論在中國是婦孺皆知的。他的思想被概括爲“仁”,即“愛人”,能有這樣的思想,我認爲他不僅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儒者,更是一位善良的人。

而他最令我佩服的是他對自己學說的堅定,他並不會因爲自己的想法與當前一些權貴的想法不同而改變。在他周遊列國的14年裏,我想那或許是他一生中較爲坎坷的一段時光,但他並不屈服於困難,就像他說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學者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認爲:“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我認爲,他是中國最好的老師,因爲他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他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是第一位開創了“有教無類”的教學制度的人,與“學在官府”不同,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在我眼中,孔子是一位博學多聞,沉靜寡慾而堅強固執的人。他的思想之所以能萬古不衰,正是因爲其價值遠遠超越了時代,在教人如何做人,更是將他的一生作爲了我們學習的榜樣。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7

題記: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呼籲全世界“21世紀人類要生存,就必須汲取兩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從小就知道孔子,是個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論語》更是必知的常識,必背的經典。

隨着漸漸長大,對孔子的瞭解也越來越加深。他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後世並尊稱他爲“至聖”(聖人之中的聖人)、“萬世師表”。我心中的孔子被加予了一個有一個榮譽的桂冠,孔子似乎離我越來越遠了。

直到我真正定下心來去讀《論語》,去關注孔子所言,去理解孔子所言之意。

從“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爲之。如不可求, 從吾所好”中,我讀懂了孔子的安貧樂道。

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中我讀懂了孔子的做人準則。

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我讀懂了孔子的謙遜、好學,也是他學術上大成的原因。

孔子的形象在我腦海中越來越鮮明。那一位大學者似乎正撫着他長長的鬍子,帶着他傳世的經典之作,吟着他常說的那幾句話從遠處緩緩走近。

在北京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上2008名演員擊缶而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古琴聲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簡的孔門弟子,齊聲誦讀《論語》,“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禮之用,和爲貴”等儒家經典名句;887塊活字印刷字盤變換出3種不同字體的“和”字,表達了“和而不同”、“和爲貴”的中華人文理念。自此這位文化聖人的思想有一次震驚世界,風靡全球。孔子的形象也將在每個人腦海中鮮明。

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爲“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我想孔子這一道中國文化、世界文化的獨特風景線永遠不會老去,不會消逝。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8

孔子是一個在教育和思想方面有重大作爲的大聖人,留下的儒家學說給了後人帶來很大的影響,我也讀過孔子的一些言論,的確是可令人從中領悟到不少深刻的道理。

在課上,老師讓我們討論一個對於有人說孔子是中國之幸也有人說孔子是中國之不幸的看法。我們當然知道孔子是中國之幸,他爲中國的教育思想上作出了巨大貢獻。

孔子大膽地打破了陳規,創辦私學,主張了“有教無類”,不論貧富貴賤,都樂意收爲學生。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只要你有去學習的意願,即使學費只是一串乾肉也可以。這體現了孔子誨人不倦的精神。而且孔子在生活也十分節儉,他曾誇讚過顏回可以樂在於“一簞食,一瓢水,在陋巷”的生活中。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這種精神讓我十分震撼,可以拋棄物質上的追求而沉浸於學習的樂趣中,是多麼崇高的一種境界呀!

但對於孔子是中國之不幸的說法,卻大都不知。老師給出了答案,孔子之所以被看做是中國之不幸的說法,是因爲中國曆代統治者把他的思想學說變成束縛人民思想的工具。可我依然對老師話的理解,朦朦朧朧……

我帶着這個疑問思考了好幾天,但仍舊弄不明白;查資料我也試過,但沒有頭緒從哪一方面開始查找。但是很巧合也很幸運,學校的歷史課上講了漢武帝推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提高了儒家學派的地位,併成爲歷代王朝的統治思想。這句“併成爲歷代王朝的統治思想”的話,讓我突然想到了這與利用儒家學說的言論也許有關,便下課就去對老師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老師告訴我漢武帝其實是利用了孔子“大一統”的思想,的確是爲了用思想上的統一去維持政治上的統一,對很多不同政見的人士的進行鎮壓。我此時此刻心中泛起波瀾,再偉大神聖的東西,甚至是孔聖人的思想,在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手中也會變成鎮壓人民的沉重枷鎖!

不過這些對孔子的說法並沒有動搖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不論他的學說被用於教誨後人還是思想政治統一,他都是一位聖人,他是中國歷史文化發揚光大的一位代表,使現在的我們學會了“仁”和“禮”的中華美德。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19

孔子的學說以“仁”爲核心,輔之以禮,他的學說歷朝歷代受到儒生們的追捧,但我認爲這裏面有正確的觀念,也有落後了的觀念。

孔子創造了一個完美的形象,那就是“君子”。“君子”包含了一切人所有的美德,是孔子對至仁至義的一種追求,孔子希望人們都能達到“君子”的境界,使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君子”的形象類似於我們現代人所喜愛的“超人”,這類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人不可能變成那樣,但這反映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因此,孔子塑造的“君子”給現代人實現真善美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

孔子十分重視“禮”,他的一言一行都符合“禮”的要求,但某些具體的過程,從現代人的角度去看,孔子的“禮”又是苛刻的。《論語》裏有這樣一段文字“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孔子曾說過“君子食無求飽”,可他又是這麼地挑剔,這也不吃,那也不吃,簡直就是一種浪費。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很多百姓貧苦而吃不上飯,他爲什麼不施“仁義”,把這些物品給老百姓呢?

另外,孔子作爲一名老師,他應當尊重每一名學習,發掘出他們的潛能,補足他們的不足,讓學生全面發展,而不能因自己的喜好而否定學生。子路是孔子的一位學生,他勇敢、直率但也有些急躁。孔子應當發揮子路的“勇”,使他成爲報效國家的將領,讓他成爲有用之才。然而孔子卻瞧不起他的“勇”,他只喜歡懂“禮”的學生,進而對子路存在偏見。孔子沒有盡到一名好老師的義務,他在批評子路的同時卻沒教會子路穩重。

此外,孔子關於交友的言論中,某些思想我也不太贊同。孔子認爲人人都應該與比自己優秀的人交朋友,這樣可以促進自身的發展。可是,發果人人都只想着和比自己優秀的人交朋友,而不與比自己差的人來往,那麼,每個人都不會有真正的朋友。因爲,這樣交朋友是帶有目的性的,而友情應該是純潔的,不含雜質的。況具,如果只和比自己優秀的人交朋友,每個人也都會交不到朋友。

綜上所述,孔子作爲中國人信奉的“聖人”,儘管他的觀點中有很多都是正確的,但也有一部分由於歷史的侷限,必須要“下崗”了。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20

孔子,何人也?他是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開創儒家學派,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修訂“五經”。他創辦私學,打破貴族教育,成爲擁有桃李三千的名師。

記得我第一次接觸到孔子是在小學的時候。同學們搖頭晃腦地讀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念着“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從那時,我腦海中才漸漸有了孔子模糊的身影。

隨着年齡的增長,對古詩文興趣的提高,我對孔子的瞭解也越來越深。

吾觀孔子童年,實乃不幸。高齡父親在他出生不久便撒手人寰,幼年喪父的孔子遭受着太多的磨難,這也成爲了他發憤圖強的根本動力。他的母親也着實偉大,孤兒寡母,那是實實在在的辛苦。在生活的磨練中,孔子的意志變得更加堅定。他聰明好學,博學好禮,絲毫沒被生活的困難所擊倒。其剛強不屈着實使人敬佩。蘇軾曾說過:“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孔子的堅強與博學促使孔子成爲了使萬古兒孫爲之自豪的人。孔子那堅定、博學的身影漸漸映入了我的腦海。

孔子滿腹經綸,胸懷大志,卻生在亂世,無用武之地。他周遊列國,卻不得重用。但他不因仕途坎坷而一蹶不振。他創辦了私學,有教無類,爲窮苦百姓開啓了一扇知識的窗子,爲他們的黑夜點燃了一支紅燭。他將自己的儒家學說傳授給三千弟子。他的言行彙集成《論語》,在歷史的長河中,散發着點點輝光。“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孔子的身影又更添幾分師長的明亮與魅力。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安貧樂道,如蓮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孔子學無常師,學而不厭,他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真不愧是一名君子,“可謂至聖矣”!

孔子不僅成爲了中華兒女的驕傲,更成爲了全世界的自豪。美國詩人、哲學家愛默生認爲“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榮”。現在孔子學院開遍地球,而9月28日孔子誕辰日那天也成爲各地讀書人的節日。

孔子的身影永遠記在我腦海中,永遠映在我的雙眸裏。

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篇21

兩千五百多年過去了,人們提起孔子,還總是感到一種莫名的震撼。因爲,孔子的思想影響了中國,影響了世界,並且滲透到了每個人的心裏。

孔子是中國人不可能繞過的一個人。每個時代,幾乎無可避免地要拿孔子來說事兒。從惶惶周遊列國到確立一家之說,從儒術獨尊,聖人師表,到打倒孔家店,大型祭孔活動,孔子就被裝扮成各色人等登場,或神化或妖魔化。去後種種褒貶熱鬧,與孔子其人究竟何干且放置一邊,單說我對孔子的態度,六個字便可概括:信其道,敬其人。這兩句,爲因果關係,順序不可顛倒。

孔子一生,辦成了三件大事:教書育人、傳播學說、修撰典籍。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即愛人,方法是推己及人,曾子對此有所延伸,他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梁漱溟先生則說:"孔門之學乃爲己之學,而己又是仁以爲己任的己,此所以孔子周遊列國,席不暇暖。"孔子之所以將整整十四年時間都花費於周遊列國,雖悽悽惶惶,席不暇暖,卻執著一念,從未畏難停步,明知難爲而爲之,是想以此創立一個富足和諧、文明有序的理想社會。"童年之苦寒、成長之艱辛、遊說之落魄、晚年之孤寂"構成了孔子的生命色彩。

孔子,無疑是一個失意的理想主義者。然而,落空的理想並未讓孔子放棄宣揚自己的學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孔子的傑出正在身處困境仍能心懷天下。從政理想這扇門被關上了,十四年的努力打了水漂,不過,孔子卻幸運地打開了教書育人這扇窗。

孔子晚年致力於私人講學,有教無類。他主張士人賢者干政,他的很多弟子因此都走上了從政的道路,開戰國時期及秦以後的"布衣卿相"之局,這在中國的教育、政治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郭沫若曾言:孔子是由奴隸社會變成封建社會的那個上行階級中的先驅者。孔子立場順乎時代的潮流,同情人民解放。這樣的見解,是中肯而客觀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