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關於端午節作文集錦五篇

本文已影響 2.44W人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端午節作文集錦五篇

端午節作文 篇1

又是一年端午節,傳來陣陣糉子香,端午節是主要祭奠偉大詩人屈原的,偉大詩人屈原投河,人們爲了不讓魚和蝦踐踏他的身軀,於是就賽龍舟;爲了不讓魚和蝦吃他的身體,於是就向河中頭米糰子。

今天我就吃了一次肉糉子。今天媽媽神神祕祕地說:“寶貝,媽媽今天給你做一個你還沒吃過的`糉子——肉糉子。”我歡呼。開始包糉子了,媽媽先把糯米浸泡,然後再把肉餡切好取兩張糉葉一頭一尾的反方向重疊,放入一小碗米,用食指在米中間輕輕劃一字,放入餡,右手先把外端糉葉往裏摺疊並向後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樣手法完成另一端,綁糉子要先在中間綁一次後才從一端逐一綁向一端以防變形。

綁好後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糉子1cm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裏上下糉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

吃着自己的的糉子,覺得比以往的糉子都好吃!

端午節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節,全國各地都在慶祝端午,紀念屈原!

一大早,奶奶就迫不及待的往菜市場趕去,回來的時候手上提着大袋小袋。我問奶奶這是準備做什麼,奶奶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食餅筒啦!”出於好奇,我就站在旁邊觀看起了奶奶做食餅筒的過程。 奶奶先把粉和上水,接着不停的攪均勻,三五分鐘就成了一個麪糰。揪出一小團的麪糰糊在平底鍋上,就成了一張薄薄的餅皮。餅皮好了之後,接下來當然是做餅筒的`餡料了。首先,奶奶從籃子裏拿出了好幾個雞蛋打在一起,接着就像做餅皮一樣把蛋糊成圓形的,接着放在案板上把蛋切成了長細的條。接下來就是炒麪和土豆絲了。奶奶的手藝特別好,在炒麪的時候我都忍不住流口水。媽媽看見我這麼喜歡,把每個菜都留了一點出來,我吃了個飽肚。就這樣, 奶奶做完這個菜後又開始忙活別的菜,直到中午才吵完所有的菜。

11點半的時候,奶奶終於開始做食餅筒了,從每一盆菜裏都拿出了一點菜來放在餅皮上,把餅皮撐得飽脹飽脹的。奶奶做了很多個,我和爸爸媽媽都很喜歡吃,一下子就解決掉了四五個。

我最喜歡過節日了,既能放假還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我很喜歡吃食餅筒,央求奶奶晚上還繼續做給我吃,奶奶說晚上還有糉子等着大家一起吃呢。 今天不但嚐到了美味的食餅筒,還知道了食餅筒的製作方法。真是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3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逢端午節,孩子們就會唱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端午節的許多習俗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人們還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學者聞一多認爲,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大街上便開始熱鬧起來。

說起端午節,還有一段感人的經歷呢!很久很久以前,才華橫溢的屈原想出了一個富國強兵的辦法,但是被小人告狀,皇帝聽信了,將他放逐出境,屈原一氣之下抱着一塊大石頭,縱身投江自盡,永遠地沉在了江底。漁民看見了,紛紛去打撈屈原的遺體;村民知道了,紛紛往汨羅江投入大桶大桶的黏米,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

隨着年代的推移,撐漁船已變爲了賽龍舟,撒黏米也變成了包糉子。外婆是我們家的“包糉子王”,她拿着艾葉,用筷子挖了一大塊餡,放在艾葉上,然後用多餘的艾葉裹住餡兒,最後用繩子紮緊,一切動作都是那麼流利。包出來的.糉子胖胖的,像一個碧綠的金字塔,香氣撲鼻,令人垂涎欲滴。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打開電視,只見一條長龍一樣的船在水中飛快的疾馳着,二十幾名水手使勁地划着船槳,整齊劃一。鼓手呢?他更是興致高昂,觀衆席上人聲鼎沸,吶喊聲此起彼伏,整個場面鑼鼓喧天,激烈壯觀。

真是一個熱鬧的端午節,令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作文 篇5

今天五月初五,過端午節了。

就是爲了紀念屈原,我們放了三天假,我們這裏有包糉子、插艾草、系五絲線(長命縷)等風俗習慣。

我聽外婆說,“端午”又叫“端五”,早在兩千多年前,五月初五,屈原抱着大石頭跳進了滾滾的汨羅江中。爲了避免魚蝦損害他的屍體,人們包糉子投進江裏,餵飽魚蝦。當地的百姓也划船四處打撈屈原的屍體,演變到現在也就有了吃糉子、划龍舟的習俗了。

我們利津每逢端午,小孩子的手腕與腳裸處都繫上五彩繩(長命縷)。據說,只有這樣才能把孩子拴住。有人說這就是迷信,我看這就是寄託父母對子女深愛的'一種習俗,每個父母都在祈求自己的孩子能長命百歲,健健康康。它代表的是一種美好的意願!

我喜歡端午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