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薦】過小年作文

本文已影響 3.34W人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過小年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薦】過小年作文

過小年作文1

農曆十二月,也稱爲臘月,而臘月二十三也稱爲小年,據說,這一天竈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每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進行賞罰。

這一天的習俗可不少,有掃塵、剪窗花、貼春聯……讓我來給你們說說吧!早上,我和老爸老媽早早地起了牀,吃好早飯後,我們開始“掃塵”了!我們分工合作,我理書桌和我的“祕密基地”,老爸理“吧檯”和書櫃,老媽理客廳和房間。老爸把廢紙扔掉,把一本本書放好;老媽把客廳和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窗明几淨;我把自己的東西分類放好。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我們終於把家裏理乾淨了。吃過晚飯後,我們又開始剪窗花、貼窗花了。我們把剪好的窗花貼上門一看,總覺得怪怪的,於是全家一致決定還是去大潤發買一個“福”字貼到大門上。我們還在門的兩邊貼上了春聯,這樣,就給人一種過大年的氣氛和喜氣洋洋的感覺。

在我外婆的.家鄉——海寧,還有這樣一種習俗:吃“廿三糯米飯”和祭拜“竈王爺”。據說,在這天吃糯米飯,來年會身體健康,財源廣進,萬事如意。而祭拜竈王爺,就是希望竈王爺保佑我們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全家平安。這一天,外婆一早就忙開了,她在桌上準備了兩碗糯米飯和“三葷三素”六個菜,預示了“六六大順”。另外還放了兩盤水果,想讓竈王爺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然後開開心心地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年的“工作”。

我喜歡這一天,因爲這一天不僅僅是小年,而且正好還是我老爸的生日呢。

過小年作文2

今年的小年我並沒有在家過,而是在全腦記憶培訓班過的,我們同樣是吃餃子,可是我和劉樂昕吃的那是津津有味。劉樂昕吃了3碗餃子,我吃了4碗餃子,每碗餃子可能是有5、6個。我們爲什麼吃的`這麼多,那是因爲這些餃子全都是自己做的。

首先我們需要把面搓成條,哎,有些同學可能會提出質疑,怎麼不和麪呢?我可以立即告訴你,是因爲老師先在一樓和好面之後,再拿上來讓我們搓。搓成條以後,分別切出大小差不多相同的小面;然後再搓成圓球,接着往下一摁;之後扔給擀皮的那位大姐姐;最後,再包餃子。

參加我們包餃子活動的全都是一些小女孩兒,沒有一個小男孩兒來包餃子,由於女生加入的很多,所以我們不知不覺的就包完了。我們迫不及待的等着下好的餃子,馬上就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好不容易把包子給盼過來了,我們趕緊去搶,而我是想搶:那碗最多的,而且全都是肉餡兒的包子。沒想到還真的拿到了,我和劉樂昕趕緊坐到椅子上,抓緊時間吃,因爲餃子的數量有限,而在這吃飯的人數又多,所以我們才趕緊吃,怕沒了餃子後,我們還沒有飽。

過了一會兒,我已經吃飽了小學生作文,但是碗裏面還有幾個包子,我不能浪費,我只能再硬撐下去。還不容易吃完了,我拿着撲克牌和她們玩遊戲去。

祝大家馬到成功、馬上有友、馬年大吉!

過小年作文3

今天是過小年,湖南衛視的節目在今天播出。我們全家在電視機旁耐心等待。

終於,春節晚會拉開了序幕,鑼鼓喧天,喜氣洋洋,好一番熱鬧景象。我們專心致志地觀看着每一個節目。有歡快地舞蹈,好聽的歌曲,還有令人捧腹大笑的相聲和小品,更有一些令我們非常敬佩的人今天來到了大家面前。例如,在酒泉發射中心的工作人員,爲了祖國的航天事業,有許多年都沒有回家過年;有二十幾歲的.小夥子經常在戶外工作,皮膚曬黑了,手也粗糙了,卻默默無聞;還有洪戰輝的事蹟讓我們不能忘記,他戰勝貧窮、飢餓,克服一切困難,讓自己成爲一個強者;更有導遊文花枝在車禍發生時不斷鼓勵他人戰勝災難,一心想着別人,最後自己卻殘廢了。這些事都讓我們非常感動……

我想,歡樂的晚會讓我們覺得心裏暖暖的,更有一股力量讓我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我覺得今年的小年過得很快樂,也令人難以忘懷!

過小年作文4

今天是臘月二十四日,中國傳統節日,過小年!

小朋友們一個個都穿着新衣裳,臉上掛滿了笑容跟喜悅,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掛上了紅燈籠,到處都是歡笑聲跟鞭炮聲。

春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在五湖四海工作跟生活的人們千方百計地趕回家跟家人團聚,小姑一家也是從很遠的地方特意趕回來跟我們大家一起過年的。我的.小姑一家住在上海,很難回家一次,我見到我的表哥很開心。吃團圓飯時,奶奶他們給了我跟表哥很大的紅包,我跟表哥很開心。

只是今年過年我爸爸沒有在家跟我們一起團聚。因爲工作爸爸放棄了與表哥一家團聚的機會,去廣東了。我心裏有些不開心,因爲爸爸沒在家,要不然我們將是一個真正的大團圓。我祝福爸爸在那裏過年快樂!

過小年作文5

你們知道小年有哪些習俗嗎?如果不清楚的話,就請往下看吧!

農曆十二月,也稱爲臘月,而臘月二十三也稱爲小年,據說,這一天竈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每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進行賞罰。

這一天的習俗可不少,有掃塵、剪窗花、貼春聯……讓我來給你們說說吧!早上,我和父親母親早早地起了牀,吃好早飯後,我們開始“掃塵”了!我們分工合作,我理書桌和我的“祕密基地”,父親理“吧檯”和書櫃,母親理客廳和房間。父親把廢紙扔掉,把一本本書放好;母親把客廳和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窗明几淨;我把自己的東西分類放好。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我們終於把家裏理乾淨了。吃過晚飯後,我們又開始剪窗花、貼窗花了。我們把剪好的窗花貼上門一看,總覺得怪怪的,於是全家一致決定還是去大潤發買一個“福”字貼到大門上。我們還在門的.兩邊貼上了春聯,這樣,就給人一種過大年的氣氛和喜氣洋洋的感覺。

在我奶奶的家鄉——海寧,還有這樣一種習俗:吃“廿三糯米飯”和祭拜“竈王爺”。據說,在這天吃糯米飯,來年會身體健康,財源廣進,萬事如意。而祭拜竈王爺,就是希望竈王爺保佑我們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全家平安。這一天,奶奶一早就忙開了,她在桌上準備了兩碗糯米飯和“三葷三素”六個菜,預示了“六六大順”。另外還放了兩盤水果,想讓竈王爺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然後開開心心地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年的“工作”。

我喜歡這一天,因爲這一天不僅僅是小年,而且正好還是我父親的生日呢。

過小年作文6

今天是臘月二十四日,中國傳統節日,過小年!

小朋友們一個個都穿着新衣裳,臉上掛滿了笑容和喜悅,家家戶戶都貼上了春聯,掛上了紅燈籠,到處都是歡笑聲和鞭炮聲。

春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在五湖四海工作和生活的`人們千方百計地趕回家和家人團聚,小姑一家也是從很遠的地方特意趕回來和我們大家一起過年的。我的小姑一家住在上海,很難回家一次,我見到我的表哥很開心。吃團圓飯時,奶奶他們給了我和表哥很大的紅包,我和表哥很開心。

只是今年過年我爸爸沒有在家和我們一起團聚。因爲工作爸爸放棄了與表哥一家團聚的機會,去廣東了。我心裏有些不開心,因爲爸爸沒在家,要不然我們將是一個真正的大團圓。我祝福爸爸在那裏過年快樂!

過小年作文7

臘月23日,這天就是小年。

在這天,除了吃點好的,諸如:吃餃子,吃帶肉的菜,打掃院子等以外,就是“送皁王”。

在當時農民的心裏,認爲一年運氣的好壞,都由'皁王爺'來主宰。它是"戶主"。你看,皁王神像的對聯一般都是固定的,上聯:上天言好事;下聯:下界保平安。橫批:一家之主。你看,它的權力有多大。人們對它的寄託有多高。因此,人們對它的侍奉都是畢恭畢敬的,我哥哥,母嫂也都很虔誠。每逢初一,十五,早晚都得給此神像上香,磕頭。我也跟隨照辦。

皁王像,擺放的位置也是固定的,要供在竈口前的牆壁上,說來也很奇怪,它也不怕煙熏火燎,看來當"一家之主"也很不容易!

小年的.這天晚上,約在半夜時分,就要送它上西天。家家戶戶,都要在此時,舉行一個送別儀式。

那時,都由我哥當主持人,他先跪在皁王像前,我和大侄,在他的左右分別下跪,上完香,哥哥念告別詞,大意是:皁王老君上西天,好事多說,不好的事少說,要說就給你粘上(當時,在上供時,都備些粘糖羔,即用黃米制成的一種粘糖,用它來堵住皁君的嘴。說起來,老百姓對神仙也不客氣。)。隨後取下舊皁王的神像,點火燒掉。最後,我們一起連續扣頭作揖三次。了事。

等到年三十,再換一張新神像,請它繼續來"執政"。

過小年作文8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千盼萬盼,終於迎來了小年。聽大人說過小年,是象徵着已經快到了年三十。這讓我也感受到了深厚的過年氣氛。

“這是什麼?”我問。

爺爺說:“這是竈糖,也叫芝麻糖,傳說竈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的神仙,在它上天的時候,人們供它竈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說好話,讓人間事事如意。不過,也有人說祭竈用竈糖,不僅僅粘住竈爺的嘴,不讓竈爺上天打小報告,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閒話的竈君奶奶的嘴。”“芝麻糖不光是當祭品,人們也要食用竈糖和火燒等祭竈食品,有的地方還要吃糖糕、油餅,喝豆腐湯。”

“快點過來幫忙!”媽媽叫道。

我急忙跑過去,一會兒擇菜,一會兒洗碗,一會兒擺餐具……把我累壞了。不過辛苦沒有白費,晚上爸爸做了一桌子好吃的.美味佳餚。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得很開心!

春節的序幕已經拉開,年味漸濃,過小年真希望快到年三十。

過小年作文9

今天是臘月23,而第12個月,23一天也被稱爲“小年”。

在這一天,當廚神和廚神的祖母,負責每個廚房,回到她母親的房子,他們不會回來,直到新年前夕。在這一天,每個家庭都會有薄餅送給竈神和竈神的祖母,在這段時間裏,每個家庭的廚房都會是獨立的。從今天開始,每個家庭都要忙着爲新年做準備。聽爺爺奶奶說,過去十二月二十四號要打掃房子,二十五個人要磨豆腐過春節,二十六號,我們都要趕着買肉,二十七號,我們要爲新年做準備,二十八號,二十九號,我們要做新年的饅頭,三十個人要熬夜等新年的'到來,當然,這一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槍和吃餃子。

好吧,你寫到這裏,我會去祭拜竈神的,當然,我希望大家都度過了一個快樂的“小年”。

過小年作文10

“君辭三,民辭四,今天是臘月二十四,意思是指民間都習慣於把二十四定爲辭竈的日子,也就是被人們稱作傳統的小年,這天,是要請竈王爺的,提前準備好一些香火,紙錢,晚飯時分擺弄好辭竈用的糖果之類的供品、紙錢,燃上三柱香,把去年的竈王爺年畫換下,再貼上新,被換下的舊竈王爺年畫要拿到院子裏和紙錢一起被燒掉,讓嫋嫋菸灰升上天,去多言好事庇佑人間平安吉祥。於是,竈王爺的`年畫都有一幅對聯,上聯:上天言好事,下聯:回宅降吉祥,橫批:一家之主。可見辭竈這個節日尤爲重要,心要虔誠馬虎不得。這了辭竈節日就開始除舊佈新,忙裏忙外,採購年貨,準備壓歲錢……於是年就來了!”姥姥今年在舅舅家過年,這是都她告訴我的,媽媽對這些民俗都不知道。

晚上按姥姥說的準備供品,有獼猴桃幹、開心果、花生、糖果、柿餅,軟棗,擺放在竈爺前,燒紙燒香的時候還在竈爺前瞌了三個頭,保佑我們全家平平安安。

吃飯前,爸爸放了花響炮和閃光雷,然後我們一大家子圍着桌子開開心心的吃着“小年飯”。

過小年作文11

就要到臘月二十三了,家家都準備好要燃放的鞭炮。買好春聯,準備好年貨,歡天喜地的迎接新的小年的到來。

大街上燈籠高高掛起。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市民們紛紛進入賣場購買自己想要的年貨,到處可見迎接新年的標語。回到家全家人躺在沙發上看着電視聊着天真的好溫馨啊!夜幕降臨,天空中的'煙花綻放地像花兒一樣,有的像黃色的花心,綠色和紅色的火焰形成交替的花瓣,東邊的那一個像一條黃龍,在天空中飛翔,悠悠的上了高空最後消失了。

過小年祭竈和包餃子已形成了傳統。傳說竈王爺都要上天稟報這家人的善惡,因此送竈時,人們想竈王供奉糖果·清水·料豆、還有一點必須注意民間有一種傳統男不拜月,女不拜竈的習俗。一次祭拜的只有男人,餃子下鍋煮熟,大家吃着自己情人包的餃子真是幸福極了。

跟家裏人在一起過年真的很美好,在這個以物質爲硬性標準的社會裏,家人之間的情感已經是彌足珍貴了。我希望我的家人可以永保安康,不求大富大貴,因爲人生一些得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家人在一起的人那種幸福的感覺。

過小年作文12

傳說農曆臘月二十三晚竈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的善惡疾苦,臘月二十四日再回到凡界。因此,這兩天家家都要向竈王爺獻上飯菜或糕點、酒食,形成了傳統的“祭竈日”。

祭竈日起於何時,難以細考。從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竈詩》可知當時祭竈活動的`場面非常隆重。“古傳臘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鬆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酌酒燒錢竈君喜。”這樣認真對待竈王爺只是有錢人家的事,窮苦老百姓吃穿都十分困難,只得湊合着對付,獻上簡單的糖果、茶點,正象古代民謠所說:“竈糖一盤茶一盞,打發竈君上青天。天宮見了玉帝面,不當說的且莫言。”這句話正好應了竈神兩旁的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當然這是老百姓嚮往美好生活、祈求平安富裕的一種期盼。在一些文人學士眼裏,早已看穿祭竈只不過老百姓因期盼而產生的良苦用心。他們寫詩或以嘲諷,或以感嘆。元代詩人程文海有一首祭竈詩:“何年呼得竈爲君?鼻是煙囪耳是鐺。深府乞靈餘不會,但令分我膠牙餳。”直接嘲諷竈王爺只不過是一座竈臺。宋代詩人呂蒙正也有一首祭竈詩:“一碗清湯詩一篇,竈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亂世文章不值錢。”全詩真有一種“把酒問青天”的感慨氣味,也留下了“亂世文章不值錢”的名句。

古時祭竈與撣掃同時進行,故有“張王李趙,二十三日祭竈。”“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之說。撣塵,即有“掃塵”(去陳)之意,也有迎歸竈王爺“下地降吉祥”之意。今日帶有迷信色彩的祭竈現象已不多見,而春節前灑掃庭院、撣拂塵垢、拆洗衣被的優良傳統已被現代的清洗手段和衛生習慣所代替。

寫於xx年臘月二十三日

過小年作文13

今天是小年,終於可以放鞭炮了,我心裏很高興。

今年我很開心,媽媽給我買了帥氣的衣服,下午爸爸出差回來就帶去買我最愛的鞭炮了,爸爸說這是獎勵我考雙百的禮物,我心裏那個美啊,買回來就和爸爸一起放了好幾個漂亮的煙花。

放假好幾天了,今天我纔開始寫寒假作業,媽媽自己給我佈置了不少作業,我今天很認真地完成了,還讀了一篇課文。媽媽要我這個假期把四大名著的《西遊記〉讀完,我覺得媽媽給我佈置的作業好難啊,可是媽媽說天天下班回來要檢查我讀課外書的情況,沒有辦法,我只有認真地一點一點的讀了。

開始放假的幾天我很愛玩電腦,媽媽很生氣,怕對我的.眼睛不好。說了我幾次我都沒聽,可是我想起老師說的話,老師說不要多玩電腦,所以我這幾天就少玩了幾次,媽媽說我只聽老師的話不聽她的話!

今天晚上奶奶包了很好吃的餃子,小年的傳統是要吃餃子,我們全家開開心心地圍坐在一起吃餃子,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小年快樂!我要玩去嘍。

過小年作文14

一到了農曆臘月二十三,就是小年了。你知道嗎,過小年還有一些有趣的風俗呢!

在農村,差不多家家都有“竈王爺”的神位。傳說它可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呢!他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爲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竈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以來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日,竈王爺便要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送竈神的儀式被稱爲“送竈”或“辭竈”。玉皇大帝就根據竈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到那竈王爺手中,所以,對這一家人來說,竈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

要想讓竈王爺上天說好話,得在竈王爺的嘴上塗上糖,讓他說的話甜一點,就行了。民謠中有“二十三,糖瓜粘”的說法,就是用糖瓜粘住竈王爺的嘴,讓他不說壞話。每到要送竈王爺的時候,人們就會念叨:“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竈王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帝進好言。”

雖然我不住在農村,沒能見到送竈的情景,但我知道,過小年的時候,街上賣麥芽糖的特別多!只要你把麥芽糖瓜放進嘴裏,它就會粘住你的牙,讓你吐不出來、張不開嘴,可好吃了!

過小年可真有趣,不僅可以吃到香甜的麥芽糖,還能看到送竈的情景。

過小年作文15

昨天是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我老家有個傳說,說:昨天是“竈王爺”上天去彙報一年的事情。爲了讓“竈王爺”只言好事,我們老家這一天要吃餃子和玉米糖。因爲餃子需要包,就等於把“竈王爺”的嘴封上,只讓他上天說好事不說壞事。吃玉米糖是因爲想讓他嘴變得甜一點,其實還是讓他說好事。

昨天我和媽媽上天虹超市去買包餃子的面和包餃子的餡。我們買了角瓜和雞蛋,因爲我要吃素餡的。最後還買了一袋麪粉。

回到家,我媽媽把面和好了,又把面用刀切一小塊一小塊的讓我按麪餅。我一按,好軟啊!於是我問媽媽:“爲什麼面這麼軟?”“記住,軟麪餃子,硬麪條。餃子的'面就是要和得軟一點。”媽媽說。我按完了麪餅,媽媽又把麪餅擀了擀,麪餅變得薄薄的,然後媽媽教我包餃子。因爲我第一次包餃子,所以媽媽讓我少放點餡,然後把麪皮中間對摺捏好,再把麪皮其它部位捏緊,不要露餡,一個餃子就完成了。我包的幾個都是“瘦瘦長長”的,而媽媽包的全是是短短胖胖的。我問媽媽:“爲什麼我包的又瘦又長,沒你包的好看?”“每個人不是天生就會幹什麼事情而且能幹好的,你多包幾次就包的漂亮了。”

包完餃子,我們拿去煮。“開飯嘍!”媽媽說。我們把餃子端上來,吃了起來。味道真的不錯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覺更“好吃”啊!昨天真是好快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