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有關中國世界遺產1000字範文示範

本文已影響 2.33W人 

 範文一

有關中國世界遺產1000字範文示範

  世界遺產——開平

今年“五一”節,李老師組織同學們到江門一帶旅遊,我們非常高興!

上午八點鐘,雖然天公不作美,一直在下大暴雨,可是,這場大雨絲毫沒有降低我們快樂的情緒。當我們到達學校門口時,大多數同學都在那裏,一號車也在那裏等着。

我們上車後便開始了開心的旅程。在車上,我們各個都表演節目,有時讓人笑得合不攏嘴吧,有時我們神態莊重,讓我們在車上也充滿無比的喜悅!到了上午十點多,我們經過虎門大橋,全班同學都趴在窗戶前看大橋、珠江和炮臺,只有我和媽媽沒有(我們去番禺時每次都要進過這裏,我那時能看個夠!)。到了十二點,我們到達了開平的名村——舉人村,我們在那裏吃完午飯後,開始參觀。

舉人村,樣子像馬,裏面有女人巷、八大旗杆、勵志園等,明朝清朝培育出670多位成功人士,其中監生、貢生和舉人285人,九品至二品430多人,樑元桂擔任清檯灣府知府的提督學政。

在裏面參觀時,我們非常細心地聽着,我們還進了女人巷、勵志園和孔子的廟裏,在那裏,我們見識了他們爲什麼這麼努力讀書的原因:凡是村中考上秀以上功名者,每年獎勵學谷24籮(每籮相當30公斤),相當於1.44噸!這讓我們大爲震驚,難怪這裏的人那麼勤奮,原來就爲了這些學谷啊!

到了十三點多,我們坐車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了世界最美的村落——馬降龍碉樓羣。碉樓是爲了防土匪和居住還有放哨用的,在明朝後期,大家爲了躲避土匪,便興建升峯、錦江、瑞石等三座古城堡碉樓。我們在導遊的後面,緊緊地跟着導遊。而且,我們還上了兩座保存比較完好的碉樓。看着這些威武的碉樓,我發現一個很奇怪地方,就是碉樓的窗戶有很多,導遊說那是對付土匪的。後來我第一個爬上了屋頂,頓時,清香嫋嫋的景象浮現在我的眼裏,後面有一座沒有被污染的山,往下望,是一片樹葉的海洋,在陽光下,沒有一點雜色,我們還在碉樓上發現了“小小鳥天堂”(我們自己編的),二號車的同學和家長就往那裏走。我們下樓後,發現一隻溫順的母狗,這隻母狗很奇怪,不吃肉的,只吃雞蛋,只要誰手上有雞蛋,它就會一直看着雞蛋,只要你吃一口,它就會做出可憐的表情,我們就會分蛋給它吃。突然,我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狗一直在保衛雞,可是雞蛋一煮熟,它們就吃,難道他們守衛雞就爲了雞蛋嗎?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立園。立園是謝維立先生歷時十年建成。首先,我們看了謝維立的別墅,那裏在那個年代非常豪華,單單衛生間就建了六個,而且那裏還有自來水,非常豪華(那個年代),隨後,我們參觀了他的四位夫人的別墅,也是非常豪華的,一個人有四層樓,非常爽!

最後,我們到了小鳥天堂,那是個有三大奇蹟的地方:一樹成林、百鳥歸巢、百鳥覓食,我們那時只看到一個奇蹟,然後坐船圍着那棵大榕樹轉,一路上,我們看見了許多的鴨子和一些白鷺,而且,我看見大榕樹的地面是鳥糞,直接看進去,根本不像一棵樹,只像成千上萬的小榕樹。

下午四點半,我們乘着旅遊巴回深圳,這次旅行我得到了許多收穫,讓我覺得跟同學一起旅遊比自己旅遊好多了。

 範文二

  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

 一號坑簡介

一號坑爲東西向的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四周各有五個門道。坑東西兩端有長廊,南北兩側各有一邊廊,中間爲九條東西向過洞,過洞之間以夯土牆間隔。這個坑以車兵爲主體,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軍陣主體面向東,在南、北、西邊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擔任護翼和後衛;東面三排武士爲先鋒。九個過洞內排列着戰車與步兵的龐大主體軍陣,每個過洞內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戰袍,有的着鎧甲,中間配有戰車,每輛戰車後有馭手一名,車士兩名。

二號坑面積約6000平方米,由車兵、步兵和騎兵組成曲尺形軍陣。

二號坑簡介

軍陣分爲四個部分:曲尺形的東端:四邊周廊內有172名立射武士,中間四條過洞內有160名跪射武士,爲弩兵陣。曲尺形南半部,八條過洞內並排着八列戰車,每列八乘,每乘車後有2~4名車士,無徒兵,爲戰車方陣。曲尺形中部:三條過洞內排三列戰車,每列六乘,車後排列有徒兵和騎兵,是車、步、騎的混合軍陣。曲尺形北部:共有三條過洞,每條過洞內有兩乘戰車,其後爲八隊騎兵,每隊四列,爲騎兵陣。二號坑的四個部分既相對獨立,又彼此密切聯繫,集各軍兵種於一個陣列中。二號坑預計可出土各種武士俑1300餘件,戰車89乘,車馬356匹,鞍馬100餘件。

 三號坑簡介

三號坑面積520平方米,呈“凸”字形狀。出土戰車一乘,馬俑四件,武士俑68件。坑內陶俑以夾道式排列,它是秦軍陣的指揮中心。

 秦陵銅車馬

秦陵銅車馬出土於秦始皇陵西側20M處,1980年局部試掘銅車馬坑時,在一木槨內出土一前一後縱置的兩輛大型銅車馬,出土時已殘破,經修復後恢復原狀。

銅車馬主體爲青銅所鑄,一些零部件爲金銀飾品。各個部件分別鑄造,然後用嵌鑄、焊接、粘接、鉚接、子母扣、紐環扣接、銷釘連接等多種機械連接工藝,將衆多的部件組裝爲一體。通體彩繪,馬爲白色,彩繪時所用顏料均爲用膠調和的礦物顏料,利用膠的濃度塑造出立體線條。車、馬和俑的大小約相當於真車、真馬、真人的二分之一。它完全仿實物精心製作,真實地再現了秦始皇帝車駕的風采。

秦代的金屬加工技術有了輝煌的成就,在秦陵銅車馬的製造上集中體現出來。秦陵銅車馬共有三千多個零件,秦代工匠巧妙地運用了鑄造、焊接、鑲嵌、銷接、活鉸連接、子母扣連接、轉軸連接等各種工藝技術,將此結合爲一個整體,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特別是一、二號車的傘蓋,其厚度僅0.1~0.4釐米,而面積分別爲1.12和2.3平方米,整體用渾鑄法一次鑄出,即使在今天,要鑄成這麼大而薄、均勻呈穹窿形的銅件也非易事。

至今,銅車馬上的各種鏈條仍轉動靈活,門、窗開閉自如,牽動轅衡,仍能載輿行使。秦陵銅車馬被譽爲中國古代的“青銅之冠” 。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