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我最愛的鋼琴曲作文

本文已影響 2.65W人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最愛的鋼琴曲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最愛的鋼琴曲作文

我最愛的鋼琴曲作文1

我最愛的鋼琴曲,它既不似莫扎特的《小步舞曲》那麼歡快明朗,也不似理查德·克萊德曼《夢中的婚禮》那麼浪漫溫馨,更不似班得瑞樂團《藍色天際》那般悽美悲涼,它一唱三嘆,循環往復,更像是梅香踩着浪花逶迤而至,是陽光透過深林留下的一段心路歷程。它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雨的印記》。

《雨的印記》是韓國鋼琴家李潤珉聽着窗外小雨有感而作的,雖然同樣是聽雨,但不同的人聽雨便有不同的感受。《詩經》裏的“昔我往矣,雨雪霏霏;今我來時,楊柳依依”,略有傷感怨懟的情緒;《春曉》的“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就透出幾絲哀婉憐憫的意思;《虞美人》的“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是一種深沉的悲慟與無奈的感情。大概正像明代的張潮在《幽夢影》中所說的那樣:“雨之爲物,能令晝短,能令夜長。”《雨的印記》就是這樣一首能令晝更短、夜更長的曲子。

我第一次聽它,就被開頭那一串清脆、靈動、從容、悅耳的音符打動了。接下來的幾個音符好似空谷的迴音,每句末尾的音延長2拍,低迴往復,引人遐想。彷彿窗外有雨,晶瑩剔透 、珠圓玉潤,滴落人間,像天使的眼淚,像純潔的精靈,在青石、葉片、葦草和屋瓦上彈跳。但就在這些音符之後,氣勢再度增長,有如高臺上的悲風吹得更久、更遠,像角樓上的風鈴響了一遍又一遍,似山上海上的月光,反覆地來,反覆地去。然後在一段悠長而又深情的傾訴之後,旋律又重新回到初始,變成舒緩而又輕柔的曲調,與方纔的氣勢形成鮮明的對比。

一會兒,氣勢再度增強,每一個音符都像是一聲嘆息,不知是嘆息自然的美麗,還是嘆息自身的哀婉。這時的雨聲已不像剛來時那麼清脆可辨,倒像是“梅子黃時雨”那般下了幾個晝夜。旋律裏滿帶着雨的氤氳與水汽,急而密的雨點,細線一般,形成薄薄的一層雨簾,掛在無邊無際的天幕裏。到了最後,在經過幾次的往復、加強之後,旋律以一個輕微的和旋結束。整首音樂既舒緩柔和,又不乏清脆明朗,雲縫裏有幾縷金色的陽光,始終想要鑽出來,忽隱忽現,忽明忽暗,耐人尋味。

人生不正像這首《雨的印記》嗎?低迴往復,一唱三嘆,起起伏伏,變化無窮。正如梅香和陽光,寒梅有多麼香、陽光有多麼炫目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在踏着浪花、穿過深林時經歷了什麼,感悟了什麼,又留下了什麼。

我最愛的鋼琴曲作文2

貝多芬曾說過:“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音樂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輕柔的曲子能使人的心變得平靜,激越的曲子能使人振奮起來……每首樂曲都有它獨特的味道,聽音樂也是我日常生活中最喜歡做的事情。

鋼琴曲《致愛麗絲》是德國作家貝多芬1810年所作,也是我最喜愛的一首鋼琴曲。樂曲以迴旋曲式寫成,一開始出現的音調純樸親切,像是在刻畫一個溫柔美麗、單純活潑的少女。後來畫風突變,聲音沉悶如雷,給人以莊重嚴肅之感,最後,聲音漸行漸遠,逐漸消失在視線中,只留餘音引人回味……聽着動人的音樂,我的眼前不禁浮現出這樣的畫面:

那是1791年的一個聖誕夜,21歲的貝多芬窮困潦倒,什麼也沒有。在大教堂門口的樓梯上,貝多芬遇到了一個正在哭泣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愛麗絲。原來愛麗絲是個孤兒,一直照顧她的是一位鄰居老人,老人一直希望能去看森林和大海,愛麗絲去求神父們,但神父們不肯幫他,還把愛麗絲趕了出來。貝多芬被小姑娘的孝心打動了,拿起牆角的舊鋼琴,當手指觸到琴的.時候,人們彷彿看到了森林和大海。老人很感激貝多芬,貝多芬也很感謝愛麗絲,把曲譜記錄下來後離開了。

鋼琴曲繼續在耳畔流淌,樂曲抑揚頓挫,快時如流水奔涌而來,慢時好似寂靜的夜空灑下淡淡的輝光,月亮是靜靜的,星星是靜靜的,遠處的高樓建築也是靜靜的。聽着聽着,我的心裏涌起了陣陣感動。雖然貝多芬的一生都很貧窮,也經歷了許多痛苦,但是他卻能把幸福帶給他身邊的人,給予他人幫助和溫暖。他不僅樂於助人,而且還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嚮往,樂曲中有時歡快,有時悲傷,就像自己的生活會取得成就,也會遇到挫折,但他卻從不向自己的命運低頭,擁有着寬廣的胸懷。

一曲完畢,餘音繞樑,我的心還久久地沉浸在美妙的樂曲中……

精彩點評:聽懂一首歌不難,但是能品味歌詞背後的故事卻是非常難得的。我們的小作者不僅聽出音調的抑揚頓挫,還能聽出曲中的感人故事,悟出人生哲理,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專業的曲評人。若是雨璇在敘述故事時,多用典雅的書面語言文章會更打動人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