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關於文化的話題作文範文

本文已影響 1.55W人 

一個個的小家庭組成的一個大家那是國,關於文化的話題作文。那什麼是家呢?就是由一個一個成員而組成。所以,一個國家中人最重要。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關於文化的話題作文範文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菸”、“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爲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爲有這些不文明行爲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爲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爲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三年前中央電視臺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莊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爲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爲。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尤其是星期六、日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爲: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爲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爲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爲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爲,將影響到我們自身的素質,而文明的行爲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素質。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纔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爲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

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和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怎樣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同學們,我們每播下一個動作,將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將收穫一個品格,讓我們把文明禮儀放在心上,時時刻刻與文明交談,用它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爲習慣看作小事,作文素材《關於文化的話題作文》。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鬥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

名人、名牌、名著

日子過到了今天,什麼都講究效益是極爲正常的事,因爲我們的社會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文明程度。而在這包羅萬象、名目繁多的效益中,名人效益的重視有時候是大大地過當了。

名人效益有名人撐着,那麼什麼是名人呢?用一般的世俗觀念看:身後總有絡繹不絕的人羣手執筆記本(高級點兒的則是專用簽名簿),隨身帶有簽名筆,替認識的不認識的人,替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籤一個誰也看不懂,但很有個性的名字,或許可稱之爲名人;一次出場費(或邀請費)高達數萬元,甚至可達幾十萬、幾百萬的人,也許可稱之爲名人;身到何處(包括住宿、吃飯、遊玩等等)總是星級,總有馬蜂似的記者們的提問,興許也可稱之爲名人。名人就是這樣,他們一是有衆人捧着;二是有金錢堆着;三是有新聞說着。他們隨時有這麼多理不清揮不去的麻煩,但他們樂此不疲。爲了什麼?千萬種的理由似乎都可說,但說自了就不好,也許這也是名人的“名”處之一。

名人帶來名人的效益,但又豈止對名人本身,有時也可肥了非名人,如名牌的擁有者。你瞧,某某名人代言了一種火腿腸,這火腿腸顯然就身價百倍了。某某名人天天晚上在熒屏上踢一腳足球后,喊一聲“雙鹿”,這“雙鹿”就是名牌了。雖然這位名人與雙鹿好像並沒有什麼必然聯繫,可他現在就這麼一點也不客氣地做了,是雙鹿廠需要,還是他的無奈,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條是明顯的,即這位名人更紅了,再讓他出面來推銷冰箱,這冰箱就絕對是正宗的上品了。

於是乎,不名牌的變成了名牌,本來是名牌的就更加名牌。於是乎,名人效益就產生了。衆人跟着名人走,這一“走”,鈔票就大把大把地出手。於是乎,不少的財富流入到了笑呵呵的老闆袋中。名人呢?我不知,但名人自己肯定是知道的。

名牌由於名人蓋住了熒屏,把住了衆人的從“名”心理,銷售之勢如驚濤駭浪般席捲神州大地。這可喜但也夾着某一種可悲,因爲在這如浪的涌動中,人們忘卻了一樣最寶貴的財富——名著。

現在,人們不願買名著了,偶爾買“之”也大多是去裝點門面的。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說不清托爾斯泰是幹什麼的?巴金是何許人?最近讀作家肖復興的觚獨的普希金》時,這種感嘆是越發多了。我們的人在不知道這些真正名人的同時,也不知道《紅與黑》,不曉得《子夜》 《悲慘世界》,所以《九三年》我在幹啥,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冶金書,這些不該出現的笑話也就出現了。

名著的價值遠非火腿腸、雙鹿所及,這是大家的共識,但大家識而未睹。我們這樣說不是講吃、用的東西不要。問題是我們對吃、用的嚮往有“逐日”之精力(“夸父追日”的執著勁),爲什麼不對名著也顧一眼呢?我總想:有些名人是不“名”的,有些名牌也是不“名”的。要說真“名”人和真名牌,讀些名著倒是很有必要的,因爲書讀多了,能夠真正地認識些名人和名牌。從這個意義看名著的閱讀應該成爲我們良好的時尚,至於對名著的宣傳,有關部門應該將其列入議事日程。

點評

這篇文章有兩個特點:一是針對性強。作者思想敏銳善於抓住目前社會上注重名人效應、忽視名著的文學價值的不良傾向進行論述,對名人效益重視過當、名著被冷落的現象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二是具有較強的說服力。文章由名人談到名牌,由名人、名牌之間的關係進而聯想到名著,層層道來,環環相扣,讓人感到有一種內在的邏輯性。用例簡明,說理透徹,令人信服。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