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朱家角古鎮作文

本文已影響 2.02W人 

導語:朱家角俗稱“角里”,隸屬於上海市青浦區,是離上海最近的江南水鄉古鎮。鎮內小橋流水,古意盎然,展現出江南水鄉的縮影。在朱家角最出名的地方是放生橋,建於明萬曆年間,是上海地區最大的一座五孔聯拱石橋。下面由小編爲您整理出的朱家角古鎮作文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朱家角古鎮作文

  朱家角古鎮作文1

朱家角的水之秀,橋之美,民風之淳樸真是讓我流連忘返。

在皎潔的月光下,在濛濛的細雨中,走在泛着油光的石路板上追尋思古之幽情。我覺得,人生的樂趣也就莫過於此了!在來朱家角之前就聽別人說,朱家角有3個最明顯的特點:1.朱家角是古老的;早在1700年前已形成村落,明朝萬曆年正式建鎮,至今還不斷有5000年前史前人類生活遺址和器皿的考古發現。2.朱家角是繁華的;它以布業而興,曾衣被天下;日進5~7件石,至今還留有衆多繁華的痕跡:大清郵局,電燈廠古老的房地產等。3.朱家角是水上的;城鎮河港縱橫,九條長街沿河而伸,千棟明清建築依水而立,三十六座石橋古風猶存。聽完這些,我還不以爲然。心想:以前去過的灕江纔是最美的古城,朱家角這個小古鎮算什麼呀。但是,在我去過朱家角之後才發現,我的想法是錯的。雖然,灕江和朱家角都是古城,但它們兩個在風格上卻截然不同。灕江很大,景點很多,景色很美而且給人的感覺就是山清水秀,顯然是江南小鎮的味道。而朱家角雖然比灕江小,景色也只有9個,景色很柔和。但它那淳樸的民風、清秀的橋樑給我的,是另一種不同的感覺。

朱家角只有9個景點,但這9個景點都有各自的風格。

1.課植園,又名馬家花園。建於1912年,園主馬文卿耗銀三十餘萬兩,歷史15年,始得建成。充分體現了“課讀之餘不忘耕植”的田園文化。

2.上海全華藝術館。由海派水彩畫家,陳希旦先生任館長。有很多著名水彩畫大師的工作室,“水鄉”和“水彩”在這兒完美結合。

3.阿婆茶樓。江爺爺也親臨阿婆茶樓。在那裏品茗交談,真是趣味盎然。

4.朱家角工藝展示館。集上海各地工藝美術大師的經典作品,是北大街工藝店鋪旗艦店。

5.園津禪院。當地佛教聖地,至今已有600年曆史。正殿內供奉觀音菩薩,因此當地人又稱之爲“娘娘廟”。6.城隍廟。城隍廟屬於中國的本土教——道教。朱家角城隍廟有三寶:戲臺、算盤、銀杏樹。

7.大清郵局。是清代上海地區13家主要的通郵站之一。它是目前華東地區唯一存留的清朝郵局遺址,也是近代中國郵政歷史的縮影。

8.童天和藥號。童天和藥號秉承童氏百年傳統採辦、地道藥材、造用歷史驗方傳承至今,可謂店老百年濟世多。

9.延藝堂。內設有“珍品展覽”、“作品陳列”、“觀衆互動”、“禮品展示”等區域,是一個集觀賞、表演、娛樂、許願、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藝術館。

別看朱家角小,但這以船代步、景景相連是它獨特的風格。真令我流連忘返呀!

  朱家角古鎮作文2

上月曾跟團遊覽了水鄉名鎮“烏鎮”。然而,天時、人和皆不合時宜:烈日當頭,曬得地冒油;在水鄉遊走,與繁華都市無異,真可謂摩肩接踵,步履艱難,又一次體會了數人頭的感覺。匆匆忙忙地隨人流走了一圈,竟搜尋不到絲毫水鄉的味道。

那次旅遊歸來,渴望品味心中水鄉的慾望日漸強烈。終於,在昨日午睡後和朋友相約,前往朱家角。

來到朱家角已是下午5點,天陰濛濛的,太陽早已不知躲藏到哪裏。下車行至不遠處,即見左邊一排灰頂白牆似的建築,很有韻味。急步走近,只見一排古鎮建築佇立兩旁,有賣小飾品的.,有賣小食品的,中間是狹長的青石板路面,一眼望不到邊。路上行人很少,只有寥寥數個遊客。我的心告訴我,應該就是這裏了。

閒庭信步,踩踏在青石板上,發出清脆的“啪啪”聲。不知不覺已來到了放生橋。沿石階而上,古鎮的景象立刻跳入眼簾。放眼遠眺,小橋、流水、人家,盡收眼底,加上灰濛濛的天,一陣清風徐來,岸邊的楊柳水風輕拂,感覺自己已經走進畫中。

下了小橋,來到一家“原滋原味”的小吃店,要了一杯雙皮奶在岸邊的藤椅上坐下,這個小店門面不大,卻裝飾得很有特色,屋頂的四個角懸掛着四個用紅布包裹成四方形狀的燈,中間又用紅布包裹,卻只懸掛着四個角,讓中間垂下,形成一個漂亮的弧度,很有韻味。低頭俯視着河水,有小的浮游生物泛起一個個小水花。忽然,水面蕩起了波紋,原來是載客的遊船由遠而至。舀一小勺雙皮奶,放入口中,有果凍的絲滑,牛奶的清香,加上紅豆沙的甘甜,美味之極。

在木製智力玩具的小店中,體驗一下智力玩具的神奇;在原生態的小店中欣賞一下牛皮製品的各種筆記本;在搞怪小店中欣賞一下印有“不想當廚子的司機不是好裁縫”、“不要迷戀姐,姐只會讓你吐血”的四、五十年代的瓷缸子;懸掛着“某某宅 清末”、“某某宅 民國”的房屋;精緻的香樟木木雕掛飾;柔美的絲繡裝裱山水畫……無一不透漏出古鎮的特色。

在不知不覺中,夜幕已悄然而至,河上的遊船掛起了紅紅的燈籠,有三三兩兩的遊客在船上品嚐美食,好不愜意。已有一些門面關門上鎖,一些小飯店也掛上了燈籠,映照着青石路面,映照着白色的粉牆,映照着灰色屋脊,映照着棕紅色的木門,更加增添了古鎮的味道,讓人彷彿遠離喧囂的都市,置身事外桃園。

沿着狹長的街道走出古鎮,眼前又是一片高樓林立,腳下又是平坦的水泥地面,心一下又回到現實。只一牆之隔,彷彿兩重天。身雖離開古鎮,然而心彷彿已留在了那裏。

  朱家角古鎮作文3

嗬!兩排村莊中間有一條河流緩緩流過,這是什麼地方?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水鄉古鎮--朱家角?我們帶着疑惑來到了這裏。

下了大巴車,走了一小會兒,就來到了朱家角的村口。哇!真的有一條小河呀!碧綠碧綠的河水就像一條綠色的長長的綢緞彎彎曲伸向了古鎮盡頭。順着小河往前走,地上鋪的磚塊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變成了古老而清爽的青石板。路的兩旁是美麗、婀娜多姿的垂柳,旁邊是古香古色的木屋,垂柳外面就是小河了,小河上漂浮着小木船。河裏一羣羣小魚在自由自在地嬉戲。眼前,一座古老的石橋橫在河面上,美麗而清秀的水鄉古鎮猶如一副潑墨的中國畫。

我們的隊伍上了石橋,我撫摸着涼涼的橋頭雕刻着的石獅子,心中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興奮。隊伍在一處散開了,大家三三兩兩的在一起遊玩。這時,一股臭臭的味道撲鼻而來,嘿!不用說,那絕對是聞着臭,吃着香的朱家角臭豆腐。我與李宇航不由分說,直衝臭豆腐攤。只見攤位上文雅豎着一個廣告招牌“吃了本店的臭豆腐,三日不知肉味!”嗬!口氣挺大啊!今天,我們一定要嘗一嘗!雖說就那幾塊臭豆腐就要十塊錢,但是爲了解饞,我們二話不說,毫不猶豫地買了一盒,自行放了調料。辣椒醬放了五六勺(吃臭豆腐一定要多放辣椒才爽)鮮紅的辣椒醬均勻滴抹在每一塊臭豆腐上。鮮辣的顏色與臭臭的味道交織在一起,我早就垂涎欲滴了。我迫不及待地用籤子紮了一塊被辣椒醬裹着的臭豆腐,一口吞進嘴裏。那感覺,先是感覺辣辣的,咬一口,又有一種發酵後酸酸的味道,然後一種香香的味道直沁我的肺腑。啊!好香啊!絕對的正宗!不是電視上那種用不正當的方法醃製的。我狼吞虎嚥地大吃特吃起來,恩——那感覺,辣!爽!臭!又香!不一會,一盒臭豆腐就被我消滅了,我吃得滿頭大汗,背後的衣服都溼透了。現在回想起來,感覺嘴裏還是辣辣的。那味道真是如商家的廣告所說三天不知肉味啊!

朱家角真不虧是風景優美,小吃飄香的水鄉古鎮,有空你也一定要去那裏轉一轉。

  朱家角古鎮作文4

仲夏時節,我披一身揉碎的陽光而來,來到了“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的千年古鎮朱家角。

既然是古鎮,自然少不了古韻。一踏入那扇陳舊的小鎮木門,便瞧見片片黛瓦白牆親暱地挨在一起,靜靜地枕河而居,似乎在悠閒欣賞着槳櫓輕吻水面,吻出一圈圈兒漣漪。那最原始、最樸素的兩種顏色映滿了你的眼睛,或許有些單調,但一顆心也登時靜了,好像那些一旦天色微暗便閃起刺眼燈光的摩天大樓被拋去了另一個世界。

往裏走去,發現連牆都是斑駁的——斑駁着時光的痕跡,潮溼、綠油油的青苔點綴其間,多了生機。那路邊歷史悠久的老茶館,木樑木樁灰青小瓦,犄角旮旯裏還堆着蜂窩煤,我一走進裏頭便聞到一股淡雅的茶香,心便靜了,人也彷彿化作一張宣紙,洇上了墨水,淡淡的,暈開了。

古鎮也是淳樸的,讓人感覺在家中一般,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倒更親切了。漫步在小巷子裏,那些鏽跡斑斑的木格窗是專讓菜香流溢的,弄得我鼻子都癢癢了;那家家戶戶門口的小板凳是專讓老太太們拉呱的,都是些家長裏短,聽了叫人舒心得很……暖暖的陽光傾瀉,細小的塵埃在陽光下躁動不安着,哪怕再渺小的灰塵,也是有聲有色,空氣裏都流淌着醇厚的生活氣息,溫馨祥和。

這就是我眼中的朱家角古鎮,她沒有華麗的建築、譁衆的行動,只有素淨親切的黛瓦白牆和淳樸溫馨的風俗人情,她能將簡單平凡的生活釀得有滋有味,也流連成我心中的“桃花源”。

如今,都市裏的人爭名於朝、爭利於市,卻忘記了生活的真諦,人們最需要的,其實不正是這種平安喜樂、寧靜溫和的生活方式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