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少年維特之煩惱 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29W人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是德國近代傑出的詩人、作家、學者和思想家,是近代泛神論宗教一個偉大的代表。他表現了西方文明自強不息的精神,又同時具有東方樂知天命、寧靜致遠的智慧。恩格斯稱他爲“最偉大的德國人”、“偉大的德國詩人”、“真正的奧林帕斯山上的宙斯”。而使其一舉成名的就是他的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

少年維特之煩惱 讀後感

《少年維特之煩惱》問世以後,幾乎立刻在歐洲掀起了一股強勁的“維特熱潮”,徹底改變了德國被視爲“沒有文學的野蠻國度”的可悲狀態。小說中的主人公維特成爲當時年輕人競相模仿的對象,他不幸的戀愛經歷,讓無數的人爲之動容,爲之落淚。美麗而憂傷的故事,獨特的藝術風格,激起了主人公與廣大讀者心與心的碰撞。

歌德把自己的喜好和苦惱,用詩一樣的語言呈現於故事之中,抒發自己的情感,讓自己躁動不安的內心歸於寧靜,同時又賦予了故事的主人公更鮮明的性格變化。起初的維特是一個純潔多情、天真可愛的少年,他以無限溫柔的愛,籠罩着自然與人類的全部。他愛天然,愛自由,愛真性情,愛美麗的幻想。他的心情,像一個春天的早晨,清朗而新鮮,愉快而純潔,使我們讀者也感覺心花怒放,感到一種青春光明的人生樂事

(1)自然之樂:在風景如畫的五月,滿懷光明的維特來到了一個新鮮的客地——瓦爾海姆。他完全沉浸於大自然的生命中,就像一隻蝴蝶,在香海里遨遊。這春意盎然的小鎮,這美麗的山丘,清幽的峽谷和涓涓的溪流都令維特感到心曠神怡。這段時期,維特開朗而樂觀着,歡樂而幸福着。

(2)愛情之樂:從五月到六月,維特在一個舞會上認識了綠蒂,而他全部的靈魂,一下子就墜入情網。他漂浮在戀愛的愉快中,絲毫不顧綠蒂已然訂婚。綠蒂的家庭與小孩兒們都歡迎維特,他就無日不去陪伴她。他崇拜綠蒂如天人,一切與她接觸過的,帶着她的氛圍氣息的,對維特來說都是神聖的。維特越來越無法抑制內心的熱情,這顆年輕的心因爲愛情而熱血澎湃。這是他最光明、最愉快的日子,自然界也以晴光暖翠掩映於他們的愛情中。

維特在瓦爾海姆快樂地生活着,他在如詩如畫的景色中迷醉,在對綠蒂的濃濃愛意中迷惘。他像所有多情的男子一樣,在對所戀之人的朝思暮想中,逐漸迷失了自我。然而,到了七月份,綠蒂的未婚夫來了,維特從甜美的夢中驚醒。他認識了自己矛盾的現狀,卻沒有力量超脫,只有望着黑暗的未來流淚,流淌着人生之悲。

(1)失戀之悲:愛情改變了一切。他的心中只有綠蒂,而綠蒂的心中,卻深愛着她的未婚夫。他以前純真的天趣,也漸失了。心胸開始矛盾了,情感與理智開始衝突了。面對依舊美麗的景色,維特毫無欣賞的興致。之前,大自然是個無盡生命新鮮活躍的場所,現在卻變成了一座無邊慘淡的無底墳墓。他在寫給威廉的信中說:“我看,這痛苦的終局,只有墳墓。”

(2)職場之悲:維特離開了綠蒂,回到了城裏,在公使館當了辦事員。他盡力去適應這份工作,然而官僚的作風,壓抑的氣氛,加上本就不快樂的心情,他越來越覺得寂寞,與周邊的人羣越來越格格不入。貴族社會裏的淺薄、傲慢的階級觀念,使他難堪。終於在一次自尊心受挫後,他向公使館提出了辭職,前途十分渺茫。

此時的維特,完全陷入了悲傷的情緒,無法自拔。他越來越感覺無望。他無力改變自己,逐漸走向無法逆轉的憂傷。心靈的枯死,預示着肉體的自殺。在維特看來,自殺是解脫肉體唯一出路。他完全失去了自制力,失望到了極點,最終選擇了毀滅自己。

縱觀維特整條線的內在性格,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從樂觀逐步走向悲觀的心理變化過程,從自然、愛情之樂轉向失戀、職場之悲,直至絕望自盡的過程。所以,對於《少年維特之煩惱》,作者歌德最終展現給我們讀者的是一部人生的內在悲劇,它不是一部普通的戀愛小說,它的影響和價值,就基於此。樂觀也好,悲觀也罷,同屬人生觀的兩種體現。據美學大師宗白華先生的解釋,樂觀之輩,視宇宙如天堂,人生皆樂境,春秋佳日,山水名區,無往而非行樂之地;悲觀者,視人生爲苦海,三界如火宅,生物競存,水深火烈,擾擾生事,莫非煩惱。公務員是一個重要而特殊的職業羣體,從事着公共管理的決策和執行,是國家經濟社會各項行政事務的直接管理者,在公共管理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但我們要承受更多來自於單位體制、行政機制、工作任務、家庭期望、自身人格等方面的挑戰,並被要求不斷掌握新知識、新技能。如果無法正確處理好矛盾、及時化解壓力,就會產生心理問題,甚至發展成心理疾病,導致急性心理障礙、抑鬱症、焦慮症、社交恐怖症等。相信我們每一位在成爲公務員的那一神聖時刻,都是像起初的維特那樣嶄然如新,光明純潔,絕不會與以上的這些症狀聯繫在一起。所以,爲了避免這維特式的悲劇人生,就要求我們公務員始終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保持樂觀的積極心態,樂生之意,曠達爲懷,具體體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

(1)保持積極穩定的情緒。運用公共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爲公共權力的執行者要善於從表面現象的背後找到事物的規律和本質,減少感情因素的干擾,做出正確的決策。公務員要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突發事件前沉着冷靜,不會驚慌失措。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不喜怒無常。保持較高的心理穩定性,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很快調適。要合理宣泄情緒,適時打開心理閘門進行宣泄,有效緩解心理壓力。要增加情緒體驗,任何事物都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若能從積極的角度看問題,就會使人增強信心,振奮鬥志,產生樂觀、積極的情緒,如果從消極的角度看問題,就會使人產生悲觀、 消極的情緒,因此在面臨心理壓力時,可以改變思維方式,從積極的角度分析問題,增加積極情緒體驗,從而把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

(2)培養諧性樂羣的性格。公務員要對自己有較充分的瞭解,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優缺點能做出客觀的評價。同時正確瞭解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樂於與人交往,用真誠、信任、 寬容和理解的態度與人相處,樂交善處,以誠相待,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網絡。要客觀評價他人,善於運用角色心理換位法考慮問題,以發展的觀點看待他人,防止產生認知偏差。開朗樂觀樂羣的性格可以開闊心胸,舒緩心理壓力。

(3)具有堅定靈活的意志。意志對公務員的心理和行爲具有重要的調節功能。堅定不移地走向既定目標是管理的基本要求,頑強的意志是公務員順利、有效地開展工作的關鍵因素,有了堅強的意志,才能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百折不撓。自信是相信自己能夠勝任所擔負的工作和相信集體具有實現既定目標的能力。公務員的工作環境充滿了衆多不確定的因素,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困難,會遭受這樣那樣的挫折,要積極主動地適應和改造現實,切實有效地處理困難與挫折,對自己充滿信心。

作者:張歡

  篇二:

一本好書需要一個懂書的人來欣賞。書是人類的朋友,書是所有知識的源泉,書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有幸讀到一本好書《少年維特的煩惱》,真讓我受意非淺,終身難忘呀!

《少年維特的煩惱》記敘的是:維特隻身一人來到瓦爾海姆,認識了天使般美麗純潔的少女夏綠帝,並對她一件傾心。可綠帝已經與阿爾伯特定了婚。維特他很矛盾,於是便去了很遠的地方。回來時,綠帝很開心,可維特依然放不下這段感情,最後舉槍自殺。

少年維特的經歷是坎坷的,可他也遇到了自己愛的人,我不禁爲他而感動。同時,維特也是一個重情意的好人,他不想讓綠帝難過,有不想失去一段來之不易的友情,最後他居然捨棄自己,成全他人。維特太偉大了,因爲只有這樣,才能情義兩全,才能解脫痛苦。

其實,作爲一個人,一個高級動物,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不應該成爲冷血動物。認的心是熱的,都是有感覺的。遇到困難的人應該伸手解救他們,不能鄙視他們,擡高自己。就像維特一樣捨己爲人,可維特也不應該想不開,因爲世界是奇妙的,在這個地方失去的,也許會在另一個地方得到。請那些在絕望與痛苦的人們打開心結,不要想不開,應該感受大自然的奧妙,跟別人交朋友。

這就是我的感受,我對這本書的理解。我知道這本書是在記敘一個人痛苦、坎坷的人生道路。不過,即使我遇到困難,我也決不妥協,即使前面是高山峻嶺,我也要翻過去,看到豔陽滿晴天。

《少年維特之煩惱》作爲歌德最重要的一部代表作,爲我們述說了一個悽婉動人的愛情故事。這部以歌德的親身經歷爲素材,在短短的四周之內就創作出來的書信體小說所產生的社會影響是難以估量的。在書中,歌德塑造了一個純樸、善良、憂鬱富有詩人氣質的少年形象,從維特身上我們也不難發現我們年青時的影子,書中有些話對今天的我們依然有很多指導意義。

“唉,這人啊真是一種慣會自怨自責的怪物!而我,親愛的朋友,我向你保證,我一定改弦更張,絕不再像已往那樣,總把命運加給我們的一點兒痛苦拿來反覆咀嚼回味;而要享受眼前,過去了的就讓它過去。是的,好朋友,誠如你所說:人們要是不這麼沒完沒了地運用想象力去喚昔日痛苦的回憶----上帝才知道爲什麼把人造成這個樣子----,而是多考慮考慮如何捱過眼前的話,人間的痛苦本來就會少一些的。”這一段揭示了人性的一些方面的本質。人很容易自怨自責,喜歡咀嚼痛苦。人生是個經歷的過程,也是個積累的過程。如果以經歷生活的態度去生活,人生就會輕鬆許多。成功是經歷,失敗也經歷,賺錢是經歷,賠錢也是經歷,興高采烈是經歷,垂死掙扎也是經歷,家庭和睦是經歷,衆叛親離也是經歷。每個人只能有自己的經歷,誰也不能替代誰。但生活同時也是積累的過程,今天的你是過去的積累。人們都喜歡快樂,都不喜歡痛苦。然而快樂就像酒一樣,容易揮發,而痛苦就像水一樣,不容易揮發。

爲什麼快樂容易過去而痛苦會伴隨人很長的時間呢?這就要看人爲什麼會快樂,人爲什麼會痛苦。人得到能滿足自己願望的東西或碰上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時會快樂。找到滿意的對象、得到錢物、得到職位、吃到美味、欣賞到美妙的音樂等都會使人快樂。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快樂的基本特性是得到。人們失去或者得不到能滿足自己願望的東西或者碰上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時會痛苦。失去錢物、與人爭吵、受人誤解、考試失敗、身體不適等都會使人痛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痛苦是與失去和得不到緊密相連的。人們得到之後就會習慣於東西和財物帶來的便利,會很快地變得麻木。從心理上來講,人們會將獲得歸因於他們的努力,因此心理很平衡。而失去會給人原來習慣的生活帶來不便。當你擁有某樣東西時,你可以選擇不用,比如我們有很多東西,但使用得很少,因此你有選擇,因此你不會痛苦。當想使用某樣東西而你沒有它時,你就會痛苦。

很多人生活在過去,咀嚼失去的愛,回憶當日的輝煌,悔恨過去的錯誤,另一些人則憧憬未來的美好或擔心未來的不確定性。對於人來講,真正有意義的就是現在,也就是歌德所說的眼前。人永遠只能和現在一起流失。過去的永遠失去,未來的變化無常,如果要想把握生活,要想提高你的幸福指數,歌德的建議是:多考慮考慮如何捱過眼前。

我同情維特,但並不讚揚維特,維特愛上已經訂婚的綠蒂,他痛不欲生,原來一切讓他熱愛激動,欣喜若狂的事情再也不能賜給他激情和快樂,當他下決心離開綠蒂後,他到社會上供職,聰明才智卻得不到施展,社會上那些拘泥刻板的庸人個個精神貧乏,空虛無聊,虛僞奸詐,爾虞我詐,一心追逐地位,維特很傷心和失望,他又回到了綠蒂身邊,當受到綠蒂的拒絕後,他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想維特的煩惱不只是維特自己的煩惱,也不只是如評論家所說是十八世紀德國的現狀,維特的煩惱是人性的體現,人不論貧富,不論地位的高低,不論哪個時代,人的煩惱都是一樣的,放眼看去,社會上齷齪重生,道德淪喪,人之惡又何時隨着社會的推進,年輪的增長而改進,每一個年青人,純潔善良的心在成長過程中必遭傷害,有的人受到傷害後流於庸俗,有的人寧折不彎,有的人避世獨立等等,回顧一下自己的青年時代,自己都會啞然失笑,年青時的自己是多麼稚嫩,對事情是多麼較真,對的絕不允許說錯,眼裏揉不下沙子,因爲這受過多少委屈,吃過多少苦頭,留下過多少眼淚?現在我崇尚陶淵明,我認爲道不同不相爲謀,話不投機半句多,對於一些醜惡厭煩的事,我就拋開去,不給他們發揮的市場,我去做我喜歡的事情,世界之大,自然之美,文化之深蘊,處處有我寄託情思之處,何必糾纏於醜惡世俗之中?人生苦短,維特如果能如歌德一樣把煩惱傾瀉於寫作,歌德就是重生後的維特了!

本書從多處反映出作者對貴族階級和庸俗的市民的厭惡,對自由人性的追求,帶有強烈的時代精神,這也是啓蒙運動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但這些放在如此強烈的愛情邊上,就像明月旁邊的星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這是隻有青年纔有的愛情,無所顧忌的愛情。如果說夏綠蒂一開始還帶着一絲理智,妄圖拒絕維特的攻擊的話,那麼最後當她聽到維特瘋狂的傾訴時,她簡直對來勢洶涌的愛情毫無招架之力,她徹底陷落了。從另一意義上來說,維特的死也是一種無可避免的結果。因爲即使沒有禮教等這麼許多方面的阻撓,這麼猛烈的愛情,經過時間的沖洗,也難保周全。所以維特的死,也是一朵嬌豔的玫瑰凋零,只有經過採製,香氣才能久存不散。歌德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把這段愛情在最美麗的時候定格成了永恆,這纔有了這部書的不朽。這也是這部書吸引我之處。在這部書裏,歌德用詩一樣的語言譜寫了一首不可能存在的愛情嘆歌。書的體裁也具有十分鮮明的特點,書信體讀來更有真實感,更利於感情的宣泄。故事時間跨度不大,但情感跨度卻非常大,這是作者獨到之處。其中涵蓋了主人公從傾慕到陷入熱戀再到以死殉情的全部心理歷程。這本書帶着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從表現形式來看,這部小說受了一度在德國很流行的英國理查生的小說和盧梭的《新愛洛綺絲》的影響;但從氣勢上來說,不免輸於《悲慘世界》等宏篇鉅製。精彩的語言描述,華麗的修辭運用,緊湊的故事情節很快彌補了不足之處,使整本書煥發出迷人的光彩。?這是一部激情澎湃的愛情長詩,讓你爲之心動,爲之陶醉,雖然人世間還存在欺騙與罪惡,但歌德爲我們帶來了一個純淨的愛的世界,一片未被開發的土地。合上書,心中久久無法平靜,作者創造了“維特”,引起了我的共鳴,這是表達年輕人心聲的一部偉大作品,希望也有一個人能夠爲我指引前進的方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