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散文:黃海邊的兩個傳奇

本文已影響 9.51K人 

知青與麋鹿,在江蘇大豐縣是傳奇。上海知青的精神與文化,早已滲在大豐的大地上;麋鹿的神奇故事,也早已名揚四海。

散文:黃海邊的兩個傳奇

40多年前的一天,8萬多上海知青,揹着簡單的行李,在鑼鼓喧天的海邊碼頭上船,到了大豐縣,即刻在一片荒涼的鹽鹼灘上,蓋起簡易房子,掛起農場牌子,開始了開墾荒田的創業生活。黃海邊的灘塗,曾經連鳥兒也不願棲息,因爲它地鹹、水鹹、風鹹。在這鹼鹹透了的白茫茫的地方,知青們要創造神話。但在這無垠的鹼鹹海邊,生活的咸和苦,是他們不曾想到的。

8萬多上海知青,每人都有的經歷和刻骨銘心的感受。一位叫陳玉蘭的老人,是那時的女知青,她說她在這裏嚐到了由鹹到苦的滋味,也享受到了由鹹苦到甘甜的喜悅。那時她與年輕的姑娘小夥們,在鹽鹼灘上搭起了茅屋,也是寢室。每屋要擠25個知青,那真是肩挨肩睡覺,肩並肩開墾,面對面和背靠背生活。最難的還不是這些,是缺洗涮的水,每人每天憑票在隊裏的“老虎竈”打一暖瓶開水。那一瓶水真是金貴啊,洗臉、洗腳、喝茶、漱口全靠它。至於洗澡,那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待,十天半個月才能洗上一次。如若“老虎竈”壞了,幾天沒熱水,只能喝冷水、洗冷水臉。陳玉蘭說,這些苦也不算什麼,最苦的是開墾的勞累與艱辛,手上血泡破了又起,腳上的血泡變成老繭……

陳玉蘭與當年8萬多上海知青,硬是在這死寂的鹽鹼灘上,在這鹹風鹹雨鹹土的海邊,用熱血滋潤沃土,把汗水化作甘霖,開墾了數十萬畝良田,澆灌出了數十萬畝莊稼。荒原變成了糧倉,鹽鹼灘變成了大上海的菜園子,變成了瓜果飄香的“上海飛地”。“飛地”不僅呈現豐厚果實,還出了一批傑出人物,也留下了獨特的知青精神文化。這精神和文化,與田野七彩果實一道,成爲美麗海邊的彩虹。

今天大豐縣豐收在望的田野,是當年知青的傑作,它已成優質農作物的現代農業園。四季的新鮮蔬菜從這塊“飛地”源源不斷運到上海,大多數上海人知道大豐縣的“飛地”,也記着那塊地上上海知青的血與汗水。

與上海知青同時到大豐鹽鹼灘上落戶的是一批麋鹿。麋鹿也同樣抗鹹苦、抗風沙、抗勞苦。它們由少到多,逐漸繁衍成世界最大的麋鹿羣。大豐人把麋鹿和知青,看作是大豐鹽鹼灘上的奇蹟和驕傲。麋鹿溫情而優雅,被古人稱爲“神獸”和“吉祥之物”。它是中國獨有的珍禽異獸。三千年前有上億頭,而到清朝初年,僅剩二三百頭。大豐雖是麋鹿的故鄉,而大豐早已無了麋鹿的蹤影,看到的只是麋鹿化石。僅存的幾十頭,那是在京城供皇上太后賞玩的皇家花園裏,後來它隨清朝的滅亡而迅速消失,只倖存18頭。這是世界上僅存的`麋鹿了,卻偏偏落在了火燒圓明園的“八國聯軍”侵略者手裏。在即將成爲強盜腹中食時,心懷善良的英國公爵貝福特,從強盜手裏重金購買了這世上僅有的麋鹿,精心飼養在他的莊園裏,幸運得以繁殖。

在麋鹿流離故鄉85年後,當年的18頭麋鹿,在貝福特公爵和他子孫的呵護下,已生兒育女39頭。麋鹿的後代雖已不知家鄉何處,而它家鄉的人卻時時想着麋鹿。它強大而繁榮的國家,通過外交友好方式,從倫敦把它們接了回來,讓它們回了大豐老家。麋鹿在故鄉的土地上,接通了血脈的根,也得到了大豐人的呵護。故鄉是樂土,幾十年過去,39頭麋鹿在這溫潤的溼地上繁衍後代兩千多頭。這是中國的驕傲,也是大豐的驕傲。麋鹿的命運是悲苦的,大豐麋鹿悲苦而曲折的故事裏,折射着中華民族的艱辛與崛起。

大豐已成麋鹿王國,這個王國裏每年演繹着美的故事。大豐人從上海知青精神和麋鹿美的故事中感受一種光芒,並折射進了大豐文化的精神天空,在大豐升騰起了創造奇蹟的精神與力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