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抓住人生的七分之三散文

本文已影響 9.12K人 

很慶幸現在有目標的90後看到這篇文章,可以讓我們走的更遠!

抓住人生的七分之三散文

我們永遠不可能停滯在迷茫,恐懼,自欺欺人的圈子中!當我們這批有目標的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目標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讓自己更加不一樣!

有一次我跟一位朋友說人生最重要的12年,有很多事我們必須爭取,也必須得到,那就是車子,房子,妻子,孩子,還有最重要的面子!(詳情請看本人文章《男人要的就是五子登科》)

而這人生的12年從20歲開始,32歲結束

後來我的朋友跟我說,那32歲之後呢,32歲之後去幹嘛?

我突然不知道怎麼回答他了!

他說:人生最重要的上半部分是這12年,但人最終開始脫胎換骨卻是在這之後,比如: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等等,可以說他們在32歲之前都完成了車子,房子,妻子,孩子,還有面子!

但讓他們改頭換面的卻是32歲之後!

我突然發現,原來人不斷的往上走,絕對會遇到思想層次更高的人!

就像有的人在爭取找到工作,有的人爭取高薪,有的人爭取企業上市一樣,大家都有着不同的思想層次!

我朋友的這個問題讓我久久不能釋懷,甚至是記在了我的記事簿裏!

直到我昨晚看到一篇哈佛的.調查報告,才明白我朋友說的32歲之後真正的含義!

在這篇報告中提到:人生平均有7次決定自己走向何處的機會,兩次相隔時間爲7年,第一次大概在25歲的時候出現,75歲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所以整體來說,人的一生7次機會會在25歲-75歲這50年之間表現出來!

但在報告中也提到,第一次不容易抓到,25歲還太年輕,最後一次也抓不到,75歲太老,這樣就還有5次,而5次機會有2次會不小心錯過,所以實際上只有3次機會!

不過我們經常會說,只要給我一次機會就行了,一次我就能成功!

我們並不是沒有抓住機會,只是我們經常會把失敗不當做機會!

這篇報告完全對上了我朋友的那句話,25歲抓不到機會,7年之後也就是32歲之後會有一次機會!

其實作爲我們90後,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去尋找我們自己的機會!

姑且不說馬雲在九十年代就能拿出50萬來創業,我想就是他當年沒有錢,一樣也會幹出一番事業,機會往往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機會不是喊出來的,數據終歸只是數據,或許哈佛的這篇報告不準確,但思維層次在那裏,用事實證明,機會是平等的,只是看你有沒有準備而已!

我很看重文中提到的32歲之後的機會,馬雲35歲創立阿里巴巴,劉強東好像也是30歲之後纔將京東搬上臺面,其他有成就之人更是到了30而立之年纔不一樣!

而這32歲之後的機會,是我們在20歲-32歲這12年中埋下的伏筆,這12年裏我們做了多少,積累了多少,看到了多少,吸收了多少,最終會在32歲之後放大數倍,甚至是百倍!

抓住人生的七分之三或許太遙遠,甚至是七分之三的第一位對我們90後來說都還有數年之隔,但這同樣也是給我敲了一個警鐘,那就是比去年我想要的五子登科的目標更上了一個臺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