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我的初中八班散文

本文已影響 2.02W人 

丙申年十月二十三日中午,我的初中同學在河北衡水聚會,歡聚一堂,十分熱鬧,好不親熱。雖然我近在北京,但因公務在事,脫身不得,只有注目和羨慕的份。聚會結束後,張曉梅同學還專門在微信羣裏發了聚會時的照片。照片中的初中同學們,有的認識,有的已全然陌生。我不得不感慨時間的可怕,如風,似雨,更象刀,把一切消滅的竟然是那麼幹淨,沒有一點痕跡。

我的初中八班散文

我上初中的時間,是一九八一年九月至一九八四年七月的事,在河北冀縣西王鄉中。小學畢業時,我曾經去碼頭李中學考冀中,住的是我村令強哥的宿舍,因爲差了五分,就沒有能夠到縣裏讀初中,就來到了西王鄉中讀書。當時我們那一屆一個年級有兩個班,分別爲八班和九班,每個班大約有五十來人。我在八班,就是學校第一排的西側,是一幢新瓦房。第一排的東側是九班,好象是一幢舊的平頂房。

學校在西王鎮的最東邊,地處在新集至新河縣國道的西側。學校的西邊有一個水沆,平時水也不算很多,水沆卻很深,水沆的南端是一口水井,我們初中吃的水就是從這口水井中打出來的。在這個水沆西北側有一個小房子,我村的金龍曾經在那個屋裏自己學習。學校的南邊好象是一個畜牧站,我路過好多次,卻從來沒去進去過。學校的東邊是西王中學,和我們學校只有一牆之隔,好象我們曾經在裏邊考過試。學校的北邊是一片空地,再往後,好象就是農田了。

當時學校的設施十分簡陋,和一般的鄉村中學沒有什麼兩樣,也就是三排冬冷夏熱的紅磚瓦房。教室裏沒有電燈,上晚自習時用的是氣燈。點氣燈不僅是一個力氣活,還是一個技術活,逍遙村的解丙信同學是個中高手,氣燈對於他來講,簡直就是手到擒來。如果氣燈壞了,就只能點着煤油燈上晚自習了。條件好的同學,就點蠟燭。好象杜家莊的張曉梅同學點的就是蠟燭,比我們用的煉油燈要亮多了。

當時的學校教室裏沒有課桌和椅子,桌子、椅子都是同學從自家搬來的,因此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新新舊舊不一,顯得很不整齊。學校裏有食堂,但是乾糧都是學生從家裏帶來的,平時就掛在教室的牆壁上,吃飯時就用網兜一兜,把在大籠上去蒸一下。學校裏也沒有學生宿舍,都是學生自己去西王村裏找住的地方,有親的投親,有友的.靠友。我是住在西王村的閆慶文同學家,一住就是三年。離西王近的同學,就可以天天回自己家裏睡覺,不用住在西王。

我當時感覺橋北店、巨先莊、杜莊和前韓家莊的同學最幸福,因爲從西王到他們家通着柏油路,騎着自行車轉眼就到西王,十二分的方便。吉會臺、東羅口、逍遙村的同學也很不錯,雖然是土路,但是離西王的距離很近。最慘的就是我們村了,離西王的路程最遠不說,還都是土路,一遇下雨天,深一腳,淺一腳的,一路走下來,簡直慘不忍睹,除了一身水,還是一身泥。

當時我們班學習最好的是東羅口的閆勇和劉春譜同學,他倆在第一排,是同桌,我們背地裏叫他倆“哼哈二將”,十分了得;好象還有一個吉會臺的女生學習也不錯,就坐有我的後邊,可惜我現在記不起那個女同學的名字了,只記得她胖胖的;最能侃的是西羅口的孫德勝同學,寫就一手龍飛鳳舞的字,走路一顛一顛的,後來去石家莊接他父親的班了,從此再無音訊。

當時我最羨慕的同學是杜莊的張曉梅同學,因爲她是吃商品糧的,不象我們,都是農民的子弟;最愛笑的是西羅口的文玉伏同學,一笑臉上還有兩個酒窩,樣子十分甜美;最淘氣的好象是“大眼”王根茂,後來也去太原接他父親的班了,也沒有了聯繫;班裏個頭最高的是西羅口的文春峯同學,好象是文玉伏的堂哥吧,比我高出足足一個頭;最會下象棋的是西羅口的一個男同學,平時話很少,和我倒聊得來,名字也忘記了。

西王村的閆慶文同學,爲人十分憨厚,特別重感情。有一年回老家,我去看他,發現他幾乎沒有變化,也就是那年,他女兒正在承德讀書。還有巨先莊的喬慶崗喬老爺、王景堯同學。巨先莊還有一個專門學英語的男同學,名字忘了,後來他退學了,沒有讀完初中。還有橋北店的王虎泉、王紅梅同學。我曾同王虎泉在學校西邊的水沆邊聊到半夜,至今難忘。王紅梅同學是各方面都特別出色的一位同學,教我們歷史的王鴻鵠老師經常表揚她。

忘不了寬厚如姐的武秀柳同學,也忘不了憨厚如哥的閆棟良同學;忘不了睿智如高僧的閆運良同學,也忘不了聰明調皮的曹瑞夫同學,忘不了如潑辣無比的張建房同學,也忘不了溫柔似水的王紅梅同學......不好意思,我現在也只能記得起這些初中八班同學的名字了。雖然我遠在天涯海角,心中卻一時一刻也不曾忘記他們,因爲他們和我一起度過了曾經的歲月,因爲那裏面有我的年輕、我的天真和我的執著。

剛上初中時,我們的班主任是教數學的趙孝遷老師,一個標準的帥哥。後來趙考遷老師當了九班的班主任,在學生中很有人氣。在此期間,趙老師教會了我們唱兩首歌,一首是《鄉間的小路》,一首好象是《壟上行》,歌詞好象還是我抄在黑板上的;前幾年回老家,在縣城酒桌上偶遇門莊書記,還和趙老師通了一會兒電話,感覺特別親切。這麼多年了,趙老師竟然還記得我,實在令我感動。

後來我們的班主任換成了橋北店的王運嬋老師,她教語文。王老師的腿腳好象不太好,脾氣挺大的,動不動就訓學生,好象我們都很怕她。過了沒多久,她就調走了,調去哪裏,也不知道。後來我們班的班主任換成了“萬金油”陳玉玖老師。陳老師簡直是全才,語文、數學、地理、歷史、音樂、畫畫全都可以教,真是多才多藝。

初中最後一任的班主任是曹玲俊老師,一個既嚴厲,又重感情的好老師,一直陪我們到初中畢業。當時,曹老師的小孩子很小,丈夫在瀋陽工作,十分辛苦。再後來,曹老師也調去了瀋陽。我曾經在網上查到了曹老師獲得遼寧優秀教師的表彰,只是沒有機會再見到曹老師了。如果哪一天能夠再見到曹老師,該是多麼幸福呀。

在整個初中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老師是教歷史的王鴻鵠老師,不僅教會了我讀書,更教會了我做人。我至今還記得,他的辦公室裏那滿滿一書櫃的書,實在是我的楷模。還有,王老師對學生還特別關心,課間去他辦公室喝水的同學最多,王老師還專門爲我們這些學生準備好了白開水。初中畢業後,我曾多去去橋北店他家裏去看望過他多次。在我上大學期間,我和王老師還通了好多書信,有一封信竟然長達幾十頁之多。只可惜,由於搬家等原因,我沒有把這些書信保存下來,成爲我的終身憾事。

在整個初中生活中,我都特別低調,低調到我認爲可能初中同學們都把我這個人忘掉了。可是,通過聊天,我發現初中同學們竟然沒有忘記我,還清清楚楚地記得我這個人,這真使我感動。和初中同學們聊起天來,好象時光倒流三十多年,我彷彿又一下子年輕起來,又回到了當年的西王鄉中,又回到了那個永遠的八班。

初中生活給我留下了太深太深的印象,只要閉上眼睛,初中生活就會象放電影一樣地在我的眼前不停地閃現。高中、大學和工作後的生活雖然也很豐富多彩,卻遠遠沒有我的初中生活給我的印象深刻。因爲,雖然初中生活清貧,但精神富裕,雖然初中條件艱苦,但意志頑強,雖然初中只有三年,但卻讓我足足回憶一輩子。

多少初中夢裏事,盡隨秋雨入懷來。教室雖破能勵志,飯菜難吃尚可塞。夜半冷風瑟縮起,天明蚊蟻飛撞快。回首恍若戲一場,幾番思緒任徘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