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死亡是活着的另一種方式散文

本文已影響 1.62W人 

心中,一直在找尋令自己信服的答案,可在隱隱約約的模糊情境中,沒有答案可尋,更沒有一種可以讓自己心靈爲之信服的理由來詮釋這一種感覺。或者,這種感覺本來就是看不見摸不着的,如果可以看得見摸得着,會不會就失去了探尋的意義呢?

死亡是活着的另一種方式散文

之於哲學,深知自己的淺薄與無知。只是一味的喜歡哲學的思辨所給自己帶來的感覺與心靈上的衝擊,並在一種有形或無形的自我思忖中囿於某一段話或某一句子給自己帶來的深思,並深陷其中,找不到信服的答案,就只能像默然地走在一條獨木橋上,看逝水匆匆流淌,而自己,只是一個曾經駐足橋上的過客而已。

“死亡是活着的另一種方式”。

如果死亡是另一種無形的存在,以一種我們無法預見無法感知的方式存在,那麼,作爲根本已經不存在的死亡來說,活着的意義又是什麼呢?也許世界上能夠永恆的東西不是萬物星辰,而是我們生命的消亡,永遠的不存在。叔本華說,死亡的困擾是每一種哲學的源頭。而海德格爾卻認爲,死作爲一種可能性,它是存在不可能的可能性。也許,對於哲學領域上的生死,不會像我們常人所想的那樣純粹自然而簡單。生死是一種輪迴,是一種自然的規律,誰也避免不了從生至死的`最終宿命。但哲學作爲一種深刻於思想的存在,它的理解與主導思想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卻有着不同的悲觀與積極的意義。也許面對死亡,每個人心中都會有着不同的臆想與揣測,但實際上這種思想並不能主導着我們的生活,它只是以一種模糊卻清晰的概念而存在。或許誰也不會知道死亡是一種何樣的形式去存在?但卻深信,死亡實際上就是永遠停止了思想停止呼吸停止所有的一切關乎生命的活動。你死了,世界依舊多姿多彩,活着的人仍舊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生活依舊如常。而死亡的深刻的意義就是,對於你的生命的終結,就是一個劃上了句號的永遠完結。

明白死亡終究是每一個生命都無法逃避的話題,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去領悟死亡是活着的另一種方式呢?有句話說得好,有些人活着,他卻死了。有些人死了,他卻永遠活着。一直認同這句話並給自己帶來的深刻思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死亡是活着的另一種方式,它的暗喻其實就是,有些人的肉體雖然不存在了,但他們的思想與靈魂卻永遠像一團燃燒的火焰,照亮着我們的心房並將永不熄滅。縱觀歷史,追溯千年遠去的足跡,也許滄海桑田裏再也無法探尋思想家們曾經走過的足跡,但那些偉大的思想家的字字珠璣不正是象牙塔上的不死靈魂嗎?!無論他們的肉體消亡幾千幾萬年或者更遠更遠,但他們的思想卻永遠活在了我們的心靈與記憶當中,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哲思他們的靈魂輝芒將與日月同在。勿庸置疑,這,就是活着的另一種方式,這就是詮釋死亡是活着的另一種方式的生命的至高境界所在。

而在叔本華的悲觀主義裏,他認爲人生既然是本質上的虛無,就應該摒棄生命中所有的痛苦與歡樂。而尼采卻認爲,儘管生命的本質是虛無,卻依然可以藉助藝術的美化作用去獲得人生的價值。也許自己的淺薄與無知永遠無法去真正領悟並詮釋人生與虛無的本質在於何處,並將如何去摒棄這些加之於我們思想深處的困擾。但相信,活着,就是生命的存在,而存在的價值,就是讓我們在虛無的本質中去創造去挖掘自己的思想與潛力,沒有本質的存在就永遠不會有虛無的可能性。或者,在順應自然的世界裏,我們不但可以讓跳動的心房去領悟世界,更應該在有限的生命裏去開拓屬於自己的未竟天地。

認識自我,改變自我,超越自我。在活着的另一種方式裏,去感悟生命的終極意義,並在死亡是活着的另一種情境中,去領悟生命一次的痛苦與歡樂,以一種堅忍,淡然,明朗的心態在感悟生命的過程完成思想的蛻變,並在探尋的過程中不斷的實現自己。以生的姿態活着,以一種創造的方式活着,思想之弦永遠撩撥於感覺之上,而這種感覺便是我們的生命存在的本質所在。

深信死亡是活着的另一種方式。穿越時光千年的漠漠長河,彷彿耳邊又迴響起了孔子的一句話:逝者如斯,不捨晝夜。

此時此刻,是否也可以這麼說:孔子雖然死了,但他的思想光芒卻永遠地照耀在我們的心中,並將世代傳承不息,永不泯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