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心遠地自偏散文隨筆

本文已影響 3.18W人 

我很喜歡陶淵明詩中的這幾句“結廬在人境,而我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我們做爲羣居性的人,都在人境中結蘆。但是能做到而無車馬喧的地步就很難了。就更不要說頗具禪意的心遠地自偏了。

心遠地自偏散文隨筆

而無車馬喧,它不是從車水馬龍到門庭冷落的反差寫照,而是一種心靈平和裏的寧靜。對於很多人而言,有時厭倦了喧囂,卻又害怕獨對寂寞。但我們又無法在兩者間找到一種臨界的境界。於是我們只能在這兩種極端裏來不斷變化的調劑我們的生活。因爲我們達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也領略不了“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的心境。

在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裏,他把人生分爲三層境界,第一層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層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層是:“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一種境界,一種人生。我不知道自己該位列那種境界,因爲我和大多數人一樣,怕喧囂,又懼怕寂寞。

在城市裏待久了,聞不到田間的花香,整日映入眼簾的,不是高樓大廈,就是如潮的車流。匆忙的身影,只在公交車的上下間,只是爲了生計忙碌着。偶爾有暇去公園,或與妻小坐片刻,或與好友盤腿而坐論古談今,於是積蓄多日的勞頓得以釋放。然而浮躁的內心,並不曾因爲這偶時的釋放而歡快、平和。我知道這並不是解壓和釋放自我的最佳方式。然而逛書店卻是我的另一種喜好。那是因爲我喜歡讀書,喜歡買書。

有一天閒暇,去圖書館,走進大廳,清淡而高雅的民樂飄落耳朵。去向不同的人們,在那不同的樓層、不同的區域裏攜書而出、帶書而進。我進了文學區,書架井然有序的排放着,每個書架上面醒目的貼着文學史、散文、詩歌、小說、戲曲、評論等字樣。找書的男女老少,在書架與書架間的過道上小心的避讓着,或者在長桌短凳上看着、寫着,或者在某個角落裏席地而坐。每個人都在尋找着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一羣人,就這樣在安靜中翻閱着書頁,品讀着文字。這時候,你不用擔心誰會大聲驚嚇你,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

這兒的肅靜是神聖的,這兒的安寧也是自然的。因爲這浩瀚的知識海洋可以滿足我們求知的慾望,因爲這浩瀚的知識海洋足以洗掉我們靈魂深處的喧囂、疲憊和污垢。

我喜歡這人們自然本真的面目,我更喜歡這兒的安寧,也許安寧有時候就是對勞頓的一種洗禮。因爲這是我們在浮躁間的避風港,也是我們修養身心的王道樂土。我喜歡這兒的謐靜,因爲那一城的喧囂,被一牆劃開。

我更渴望這兒的知識,因爲那一卷書香讓我們的心沉醉,讓我們的目光更廣闊,讓我們的思想更聰慧。人在這是善意的,人在這也是純樸的,人在這更是美麗的。我們因爲無欺而善意,我們因爲單一而純樸,我們又因爲求知而美麗。時間在這裏是短暫的,我們常因爲投入而忘我。讀書需要平和的心態,讀書更需要一種無需言傳的氛圍。

在圖書館讀書是一種享受,儘管有些書可以買回去去讀,可以借回去取讀,甚至這些書還可以在網上讀,在電子書上看,但是感覺不一樣。這就象看電影一樣,網上可以看,電視上也可以看。但是我們在電影院裏,感覺不一樣。也許我們看得不是影片的本身內容,而是我們自身的心靈中的愜意。更或者象寫信,我們可以在網上發郵寄,也可以在手機中發信息,但是卻永遠沒有稿子上的墨香傳給我們的感覺深刻,因爲那是一種很親切的感覺。

對於世界而言,不是什麼事都可以走捷徑。也許有些事情的處理方式雖然過時,但是它往往帶給我們的視野震撼力卻是巨大的,甚至處理的結果比那些憑藉先進手法而捷足先登的結果更符合人的情理。這就象動物繁衍後代那樣,我們不能因爲有了人工受精的出現,就去隨意的改變動物的生理天性。保持自然而然的態勢,也許是我們人類在試用科技手法後的一種自然迴歸。

我們有時候,可以改變自身的習慣,但是我們未必可以改變人的自然本性。我們在人境中結廬,素養使然,境界使然。我們達不到心遠地自偏的境界,只能在勞頓中去逃避喧囂,在片刻的寧靜中享受那“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性”的書中趣味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