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我的2017散文

本文已影響 2.36W人 

春風散了,夏花凋了,秋葉枯了,而冬雪,還沒有趕來。季節,就這樣急着丟掉舊衣衫,踮起腳尖要與新的歲月擁抱。

我的2017散文

歲月之美,在於四季的必然輪迴。大可不必訝異,也不必矯情地感喟。畢竟,早已過了矯情的年齡。只是,我的心,依然有些小悸動。也許,恰是這樣的小悸動,讓我的心在歷經歲月蹉跎層層的殼裏,還存有那麼一處溫柔與純真。

365個日子,365里路,雲與月交相輝映,晝與夜輪迴更替,推門見天,反手鎖月。日子,就在反反覆覆中得以延續,生活,也在瑣瑣碎碎中輾轉。

一張新的日曆,悠忽之間,就把時光隔成了岸。岸的那邊,是昔日風景,岸的這邊,是新的啓程。流年啊,就在一啓一合間,有些人就成了昨日故事,有些時光,就成了舊光景。

人到中年,總覺得啊,這日子,是那草原的馬,跑得又快又野,怎麼追都追不上。如此,心,多少有些慼慼然。

一呼一吸之間,就從年初走到了年尾。走過的是路,未知的是行程。每一次作別,都難免帶着一種難言的情感。而人生,有太多種作別。作別歲月,作別友人,甚至作別自己,都很難瀟灑。

站在2018的天空,回首2017,很難用一種心緒來詮釋。2017,是怎樣的一個開始,也許,是從一張張圖紙吧。

因爲城市規劃,父母棲身的地方,要被拆除。當這個消息最終以紅頭文件張貼在體委大院大門口時,該棟樓的所有住戶,都不得不認真考慮何去何從:是臨時租房等待賠償房,還是另找地方重新買房?

這棟房子,是在2000年以後才修建完工的,還不到二十年時間,房間的結構佈局,面積大小,都足以與時代合拍。老百姓,有幾個敢任性,經得起幾次買房裝房的折騰呢?想來所有的住戶,當初決定在這裏安居時,多數也是抱定在這裏養老的吧,家家戶戶的房,都是精心設計,堂皇裝修的。

那一張紅頭文件,以佈告的形式貼在那,赫然醒目。雖說可以等待賠償房,但誰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政府說話不算數的事情好像也不少呢。父母年齡已大,我無法想像他們居無定所。輾轉反側甚至徹夜無眠N個晚上(早在得知政府要規劃時,我就開始思考),於微信住宅公園公衆號上,查看了好幾十幅戶形圖:平層的,多層的;英式的,歐式的;田園的,現代的;輕鋼的,磚混的;一遍遍向公衆號上的工程師諮詢,又與本地設計所的專業人員交流,待到腦子裏一個成熟的計劃瞭然於胸時,慎重地聚齊家人,決定回到老宅子去。

老宅,說是鄉下,其實就在城區邊上,與縣城一河之隔。早些年因爲隔着一條河流,確實有諸多不方便,而如今,城市規劃建設中,那裏是新的高端樓區,兩座跨河大橋橫空而出,各項工程建設如火如塗,高速公路門前過,服務區就在旁邊。

老宅,就在那青山綠水間,六七分鐘車子就開了到家門口。父母自90年代末入住城裏後,老宅就一直空着。空蕩蕩的房屋,哪經得起經年累月的風吹雨蝕,早已蛛網密佈,鼠洞縱橫,破敗不堪得讓人心寒。而周圍荒草漫延,雜樹叢生,幾乎要覆沒了老宅。

雖說人走屋空,但是,地基在那裏,那裏依然是我們的。重建老宅,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不僅很快能夠給父母一個安家的地方,也能讓父母重新回到那個熟悉的地方。那裏,一草一木,一溝一坎,一鄉一鄰,都是他們美好而溫暖的回憶。而且,老宅重建,是輝耀門楣,更是百年基業。無論歲月如何變更,那裏,都可以讓我們後世子女心有所安,情有所牽。

時不待人,說幹就幹。年初,一輛挖掘機,三下五除二,就把原本破敗的老屋夷爲平地。接下來,風水先生測量定位,畫線,拉材料,挖地基,層層壘牆,水電工佈線,澆灌混泥土,安裝門窗,直至六月份主體工程全部完工,等等等等。

我把這一段歲月,稱爲築夢,因爲,這就是夢。夢裏的老宅,夢裏的綠水青山,夢裏的田園風光,夢裏的祥和安暖,都在這裏。這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所有純真的歲月在這裏漫延成縱橫阡陌,所有無邪的笑容在這裏棲上雲朵掛在綠枝頭。以至於,多年來,無數次夢裏魂牽繞山繞水,都會繞到這裏來。這不是夢,是什麼?

自接到政府最後通牒,全體住戶必須在七月份全部搬出,父母就搬回了與老宅一路之隔的二爸家暫住。應該是因爲年關歲末,老人更願意有個自己的安居之地,畢竟心理上誰也不願意寄居別人屋檐。於是在歲末時節,父母搬進了煥然一新的'家,一棟三層樓面的家,落地窗,陽光房,露臺,還有寬敞的壩子。雖說家是搬得急了點,只做了一樓的簡裝(因爲新建房不宜急着裝修,後期整體裝修的工作正在跟進)。但畢竟是自己的窩,開門就是湛藍的天,清新的空氣,滿耳的鳥鳴,以及熟悉的鄉鄰,這樣的感覺,是城市給不了的。

我是一個不太積極的人,尤其是對於考職進升的事。一直對自己要不要進高級職稱,很是漠視。我的骨子裏,有太多的隨性隨意,不喜歡被拘束被模式化。對於職場的很多事,能漠視則漠視。實在是覺得,人生一世,有太多的被規則化模式化,如若可以,我更願意按自己的意願做自己喜歡的事,大可不必去在意職場上的很多事。

別人升也好,遷也好,成就也罷,達貴也罷,與我何干?人生滄海,不能夠什麼都抓在手裏,對嗎?縱然你有翻雲覆雨的本領,八面玲瓏的人際關係,還是會有不盡人意的事時常發生,是吧。苦短的人生,爭來爭去,誰能是那個最後的贏家?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你有你的職場悲喜,我有我的山水自由。你有你的名利雙收,我有我的怡然自得。漫漫人生,我更願意,在適可的範圍內,做自己願意做的事,看自己喜歡的風景,賞自己悅心的人。

不勉強自己,更不責難自己,但我也不敢輕易認輸。還是年初,他說,你要不要試試,高級職稱考試正在報名,四月份考試。他知道我的個性,所以他說試試。我說你幫我報吧,至於怎麼報名註冊,我全然不知,就那樣報了名。既然要考試,且決定了,就必須當一件事情來做。一直就那樣,要麼不做,要麼就力求做最好,憑什麼試試?從來不對任何事報以僥倖的心理,尤其是考試這樣的事。

於是,上網購買複習資料,在本來就忙得日夜顛覆的日子裏,收心,夜夜勤耕簡讀。太多人有過高職進升考試的經歷,知道那不是兒戲。因爲不是戲,所以玩不起,所以必須全力以赴。但是,每次考試下來,都有很多人當場就焉了,還有一些人惴惴不安,也有那少數幾個是志在必得,我是那惴惴不安之一。是命運的眷顧,還是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總之,六月份成績出來,皆大歡喜,穩穩地通過了。

昏頭昏腦的2017,快馬加鞭的2017,自勉自勵的2017,實實在在的2017,我依然不忘,那詩與遠方。沒辦法,我這個人就這麼矯情,就這麼小情小調,圍着柴米油鹽,也念念不忘遠方有風景。世界這麼大,必須去看看。

詩與遠方,不再是新鮮詞。放眼出去,滿世界的人,都在向遠方走過去,這是生活態度,也是自我放逐,更是靈魂救贖。我的大中國,太多太多的名勝古蹟,奇山秀水。文明華夏,千古璀璨,誰不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我的工作是輪休制,纔不管什麼節假日。多年來,早已習慣了這樣的休假制度,慢慢地也就淡漠了節假日期。說真的,工作幾十年沒有正正經經地休過節假期。2017,也許是老天決意要厚愛我一回吧,4月的清明節,5月的勞動節,我的輪休休假與節點相撞,就那麼巧。

春末初夏,那是一個多麼誘惑的季節,山川大地,哪裏哪裏都是景,隨便走幾步,都能賞心悅目怡情怡性。假期時間雖說短了點,來個周邊遊,還是可以的。

四月的劍門關,遊人如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劍門關,看過千軍萬馬的奔騰,有過血與火的激戰,書過卷卷詩篇的瑰麗。古老的蜀道,從三國一直走到現在,絕壁、關隘、古柏羣、棧道,雄風偉岸不減當年,一個個神話般的故事娓娓而來。

九寨,神山與聖水相依相守的地方。都說,那裏是人間的天堂。九寨的魅力,只有親自來過,才能深刻體會。五月的九寨,剛剛從冬的沉睡中醒來不久,一切都那麼鮮嫩碧綠,一切都那麼生機盎然,充滿了靈性與靈動。九寨,四季都是天堂的國度,美得如詩如畫,如夢如幻。來了,不想走,走了,會想念。

2017,真的,好想說:運氣不錯。十月金秋,秋高氣爽,又一次趕上休假。長長的假期,足以讓我把自己送到大漠邊關。臨黃河,穿戈壁,訪遺址。站在黃河大橋上,看黃河水旖旎繞過蘭州城。面壁莫高窟,虔誠禮拜千年佛光華夏瑰寶。走進雅丹城,震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陷在日光傾城的鳴沙山月牙泉,看蒼天的鏡子,沙漠的眼。大西北,曠古的荒涼曠古的雄渾,美得那般深沉,那般率真。“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值得你千山萬水走來。

2017,即將退到舊時光。2017,我想說:謝謝!謝謝所有陪我一起走過的人。無論是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還是隔着一張網的天南海北的友人。我都要由衷地說聲:謝謝!謝謝你們!因爲你們,我的2017,才如此真實豐滿地走過。也許也有不愉快,也有小情緒,還有疏遠與怠慢,但是,這些都不足以影響我感恩的心情。

2017,江山又一次爲簽約作者送上大禮,免費出書。花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整理好了我的詩歌集《夢如飛花悄悄然》。自2014年出版了個人25萬字左右的散文集《素語素馨》後,一直希望有機會出自己的詩歌集,相信很快我的詩歌集就可以看到樣本了。江山,摸得着的遠方。

生活很瑣碎,很現實,而我希望,任何時候,我都可以摸得着我的靈魂。

在漸行漸遠的路上,漸行漸深的歲月裏,我希望,我始終能夠以一身輕盈之羽,腳踏實地地前行。不僅要走向目的地,還要不忘了順便看風景,不忘了爲什麼前行。長風浩蕩的歲月,酸辣苦甜的流年,百味雜陳的日子,只有用心品,方能知其味。

放歌歲月,人詩意地棲居,其實並不遙遠。人生如夢,夢似人生,恰似那飛花,悄悄然,稍不留意就消彌於天際。我只是,悄悄收集了歲月的點點滴滴,匯成記憶的海,可以容我在日漸蒼老的光華里,永持一顆雋永而淡泊的心,閒看花開花謝,也看風起雲涌。

2017,365個日子,365里路,沒有八千里雲和月,只是真真實實地走過,詩意盎然地走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