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以後的以後抒情散文

本文已影響 2.34W人 

以後的以後抒情散文1

我是個文字愛好者,沒事而且有想法的時候喜歡發發文字打發時間,相信文章網看過我文章的夥伴們有目共睹。

以後的以後抒情散文

曾經的曾經,自從喜歡上了文字,喜歡上了小說,也想過以後的以後是否可以成爲一名作家。只是,這也是想想而已。

以後的以後,究竟是什麼樣子,我們都不能預測。有人說過,比未知更可怕的是預知,說真的我現在都不太明白這句話的內在含義,也只能嘗試着去估摸估摸。

當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我們的心裏應該是很輕鬆的,不需要爲了什麼而去做好心理準備,不需要背一個什麼包袱。我們不用去肯定,未來會發生什麼好事還是壞事,只要簡簡單單開開心心的過好每一天就夠了。

當我們已經知道了未來發生了什麼事情,也許我們就需要爲了那件即將會發生的事情提前做好準備。一天的時間,幾乎有一部分是用在了準備預防那件事情的發生上去了,這樣活着有點累。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所以,今天的事情當然是今天就要做好。不過,以後的事情,就以後再說吧!畢竟,如果可以簡單的過好一天,也是一件讓人值得開心的事情。

說真的,我只是一個文字愛好者,要成爲一個著名的作者,我的資歷是不夠深。

以後的以後,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我也不想去猜測會發生什麼。

以後的以後,等到以後再來說吧!

以後的以後抒情散文2

說高中是友誼最純潔的時候,說大學是友誼交往最多的時候,才發現,原來不合羣的我,走到哪裏,都不適合擁有友誼。大概擁有最多的是那自娛自樂、自導自演、自欺欺人,其實也沒有所謂的太悲觀,也許這就是最真實的我,雖然擁有自己也討厭的性格,卻是也可以儘量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也許有人是真心祝福我的吧,希望我能安好吧,只是沒有表達吧!畢竟同學一場,做不成真心朋友,應該,給個祝願也不是過分的要求。

我們總有一天要長成成熟的樣子,可以一個人獨當一面,可以一個人做自己堅強的後盾,可以一個人更加努力奔跑。也許形式不重要,內容也不重要,自己領悟清楚了最重要,纔不至於庸人自擾這些。

那些來來往往的伴,總是在趕着各自的火車,艱辛苦難,冷暖自知。然後被形式給包裝,表現一副永遠熱淚盈眶的模樣,絮叨着從前,薄發於以後。

我們不欠彼此一句最後最好的表達,因爲來日方長,也許有一天都可以豁達。

以後的以後抒情散文3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偶然翻得余光中先生的《鄉愁》一詩,突然無限感慨。也許,詩的言語與我的景狀無任何相符,但那裏頭那濃濃的戀鄉情節確是如實相映。於是,我想改掉詩的後兩節,改成“後來啊,鄉愁是一棟矮矮的房子,父母在裏頭,我在外頭;而現在,鄉愁是一座座山,我在這頭,家鄉那頭。”

一個人,無論走多遠、多久,那深到骨子裏的鄉戀時刻都在,並一直伴隨着我們的工作生活。這是家的依戀,這是愛的牽掛。

小的時候,我們總是圍繞在父母身旁,吵得他們又是歡喜又是惱怒的。記得那時,我們的小學語文的題目總是有諸如“我的____”,我們首選要寫的人和事,始終是關於父母的。

漸漸地我們開始長大,這時父母也漸漸老了,而我們大多進入到封閉式的學校裏學習,最多是一個星期有一兩天呆在父母身邊。我們已不再他們身邊歡笑,更多地是在電話中就會惹他們生氣

如今我們終於長大成人,逐漸成熟,開始懂得他們、理解他們的時候,我們卻已遠在外地,一年中就只有過年那麼幾天呆在他們身邊。我們會很掛念他們,但是不會再有“我的——”這樣的作文題目,也不會再在文章之中提及他們,更多地是說我們要怎樣努力工作,或者寫自己的`心情。

並非他們,已就此被我們遺忘,而是被我們深深掛念於心。

每一次的法定假日之前的一個星期,我總是會接到父母的電話,問我是否回家。而我總是在工作繁雜之餘說“看看再說”,到了假期又因其他事情終是沒有回去,有時甚至連答覆一聲都沒有。想想,來這邊工作已經一年多時間了,然而在家呆的日子就只有去年春節的十幾天。

我的父母是地道的農民,家裏除了一棟下雨就漏水的破瓦房和兩畝田地以外,什麼都沒有了。因爲這多年供我和弟弟讀書,所以沒有任何資金來修繕這破敗的房子。他們就一直住在這房子裏,守着那兩畝田地,供讀出我們村裏兩個唯一的大學生。

爲了要保障我們的學業順利完成,他們去過廣東東莞打過一年的工,去過浙江。更多時候是我的母親在家種田,父親到鎮上的一座由丹東搬來的工廠裏上夜班。我的父親,每天四點從家步行兩小時到工廠上班,然後第二天早上七點下班後又步行兩小時回到家幫我的母親幹些農活。他這一走,從我讀初中二年級一直到大學四年級,從不惑之年走到知天命之年。

也因爲我們兄弟兩個學業,家裏被掏空一切,窮得讓村寨裏的人看不起。用父母的話來說,走在路上看到人,別人都會遠遠地避開我的父母,深怕要與他們借錢。記得大學畢業那年還沒找到工作,我回到家時,因爲沒有鑰匙開門在家門口坐了一天,村寨裏的所謂“鄉親”走來走去,甚至在我面前談話歡笑,都沒有人過問我一聲。然而在我的記憶當中,我還在讀初中的時候,他們都會蜂擁般來到我家,在我家喝酒到半夜的。

我並非那種記恩記仇的人,只是心裏有些不快,更多的是體會到了我遠在在外地讀書父母在家的這些年,那些人情冷暖。所以當我來到凱里,工作穩定的時候,村寨裏的人問我在哪工作,我都會直言相告,目的是讓這些曾經給我父母冷眼的人以嘲諷。我也知道,有些人他就是心裏不舒服,但那是我管不着的,因爲這是事實——我的父母,還有我,沒有這些人的幫助也能熬到頭。

我的家鄉,遠在獨山最南端臨近廣西省南丹縣一個叫着堯棒的地方,是一個座落在大山深處、只有三十戶人家的村莊。也許,對於知道這凱里和獨山兩個地方的人來說,這段距離並不算遠,甚至有些人會說也不過是一天就能趕到的距離而已。但是這樣的距離對於我來說,卻是相當遙遠的。因爲身在外地,我又是剛工作,沒有車,沒有房。而且,我要從凱里趕回家,早上八點準時坐車西行,再南下,經過四五次轉車以後;再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步行,總共要花上六七個小時纔到家。而往往,我都是前一天的下午趕三個小時的車回到縣城獨山,第二天一早再轉車南下的。

因爲工作繁忙,加之路程較遠來回不便,工作以後我是很少回家的。往往都是在放暑假或者寒假的時候纔回去的。但是今年的暑假,由於學校安排,我一行十人遠赴重慶西南大學學習了半個多月;再回來時,因爲職責原因,又繼續加班到開學以後。

雖然六月份的時候,我家四人曾聚在過縣城獨山,但是牽掛父母的心情那是何等濃烈。這種濃烈就算是在重慶時,想念妻子的那種感覺都無法比的。而且這兩種牽掛又是沒有可比性的,因爲它們會同時存在,還並不矛盾的。

六月份聚在縣城,是因爲要去看望生病中的堂姐。當看到父母的時候,發現他們真的老了,雖然他們身體依然健碩,但在風雨中他們的背影卻是單薄而落寞的。那一刻,我的腦中晃過我小時候他們的樣子,我想哭。那一刻,我的心底被這世上最柔軟而無形的東西擊中,我感動,我感激,我悔恨。

曾經,我與妻子討論:人的一生是爲了什麼?她說沒有意思,我說就是爲了結婚有個家。什麼才叫有個家呢,就是要有孩子,爲孩子操勞一輩子,在他們長成的時候會心一笑。我想這一刻,我是理解了我父母,體會到了他們這些年來的心酸和歡樂。而我也會將這種無言的愛給予我的孩子,給予他們。

特別是我的父親,他愛抽菸喝酒,這些我都能理解的。因爲這多年的心裏的話沒有人說,這些年裏的情緒沒有誰體諒。所以,每一次和他通電話,我都在不厭其煩地強調:你少喝點酒,注意身體。若是想喝了,那就忍着點等我們回來,我買好的來陪你喝,在自己家喝,你醉了我照顧你。

也許對於男孩來說,小的時候父親很愛他;他漸漸長大的時候,父親很囉嗦,是又愛又恨於他的;他長大以後,父親依然愛他,只是變得言語少了,而他開始變囉嗦,開始很愛他的父親了。若要問我這是爲何,我也不清楚,但現在我是很掛念我的父親。而對於我的母親,我是不那麼擔心的,但並非不掛念。

半個月前,趁着國慶的閒暇,我回到家,陪父母坐了兩天,在那個已有太多人外出打工漸變荒涼的村寨裏。我走的那天,父母不讓走,挽留了兩個小時。但我還是走了,並非我捨得,只是平白無故多了些自己的人情事故。是母親送我走一個小時的山路,到鎮裏坐車的。一路上歡聲笑語,但我上車車開走的時候,她在後邊跟着跑,然後大喊:“錢我放在你背的包的最裏層!”

車後沒再出現她跑動的身影,許久,我轉過頭來打開包,包裏靜靜地放着我給他們的五百塊錢。那一刻,我流淚了,然後耳邊迴盪着他們的話——“你現在剛工作,要多存錢買房,我們不要,我們自己種的糧食買點就夠用了”。

這就是我的父母,這就是我的父母愛他的孩子的方式。

也許這篇文章的言語過於普通,結構過於雜亂,並不比得之前的文章。但這也正好說明了身在外地的我,對於我的父母的掛念,對於他們的愛。他們只是希望他們的孩子能過上比他們好的生活,那麼我會爭取過上好的生活,然後在他們有生之年常回家看看,孝敬他們。其實,我倒是希望把他們接過來,與我在一起的。我想,因爲有他們,所以我能走到如今,來到城市裏,而且生活得很好。

今天是重陽節,每每這個時間家裏總是要“隆重”地慶祝一下,但今天我身在外地。那麼,就讓文字到此吧,給我的父母,給天下父母心。因爲我要去打一個電話,給我的父親母親。

那麼,你呢,你在做什麼?

——二0一二年十月二十三日重陽節於凱里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