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遠去的村莊短篇散文欣賞

本文已影響 1.59W人 

我離村莊而去,村莊與我越來越遠。

遠去的村莊短篇散文欣賞

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和壯年都在村莊裏渡過,我的大部分年華就在村莊裏流逝了,村莊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也留下了辛酸的往事。

村莊裏的日子是漫長的。

村莊裏的人們淳樸厚道,熱情祥和,淳樸之中夾雜着愚昧和野蠻。

記憶中老家村子裏的山水川窪,溝壑崖坎,是美好的,樹林,水溝,草坡,泉眼,是伴我生長的驛站。

童年是美好的,故鄉是美麗的,但只能在回憶中,就像童年不能復返一樣,故鄉也不能返回,實際上誰也不想回到逝去的歲月中,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你還想過那種愚昧的鄉村生活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就想改變村子裏的思想面貌,但這談何容易,根深蒂固的舊思想,不經過好長時間的改革,怎麼會一下子變好呢?

我想逃避,對現實生活不滿,就選擇逃避,離開這個充滿無知的羣體,走向一個文明的社會羣體中,但絕對文明的社會生活在哪裏呢?慢慢的我明白了:你得立足現實,你不能去找世外桃源,歷史上的好多人都想去過世外桃源的生活,但沒有一個人成功找到,說明那不是現實,是想象。你要過上現代文明的生活,你就得改變現實,首先要改變自己,然後改變家人,然後改變周圍的人,然後改變村子的思想面貌,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你得下大工夫多年去奮鬥,於是我就選擇了教師職業,只有普及文化知識,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素質,才能改變村子的思想面貌。

父親給我的教育是深刻的,殘酷的。

父親是舊社會接受宗教思想教育的知識分子,有一段時間得到村民的尊崇,小小的村子裏,他的話很頂用,人們對他的那種崇拜讓人難以接受,父親信口開河講話,民衆也信服的簡直五體投地,但我認爲,父親並沒有多少學識,只是學會了一點點宗教入門知識而已,況且修養不算高,我對民衆的這種盲目崇拜有點反感。後來村民開始反對父親,原因是他要進行宗教改革,改變了原先的宗教禮儀,某些具體化的細節。基督教的歷史是教派鬥爭的歷史,伊斯蘭的歷史是血腥內鬥的歷史,沒有相當的羣衆工作經驗,容易引起衝突流血,教派鬥爭激烈化。

父親單槍匹馬,成了村子裏的衆人攻擊的對象,家庭走向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少數人指控,盲目的羣衆跟隨,憑着人多勢衆多次舉行羣衆性的壓制活動,村子裏不讓父親用電,不讓吃井水,那些以往與父親有恩怨的村民藉機製造事端,引起內訌,從盲目崇拜到盲目鬥爭,顯示了村民的愚昧無知,簡直無聊極致,可笑透頂。

村莊改變了,村莊裏的文化知識普及了,老一輩的人都去世了,新一代的人都是有點文化知識,出過門,見過外面世界的人,思想比較開闊,不再爭教內鬥,不再爲那些無聊的事情糾纏不休。

很慶幸村子裏出了幾個大學生,尤其是女大學生馬梅,從一個貧苦的家庭出身,由於學習優秀曾得到縣鄉幹部的捐助,遠處昆明求學,學業圓滿歸鄉,考上國家公務員,她是村子裏的'嬌嬌者,婦女知識分子的代表。她是村子裏的明燈。

馬香是我的學生,初中剛畢業的她,和村子裏的其他姑娘的命運一樣,經不住說媒者的腳步絡繹不絕,父母只好就答應了一門親事,彩禮部分已經送到,選定日子就要出嫁,這個姑娘就拒絕婚事,她要繼續求學,這是村子裏的首列,這樣的事情山溝裏很少發生。

後來馬香去鄉中學補習,然後考上中專,然後鄉衛生院做護理通過自學拿上大學文憑,現在爲事業單位工作人員。

沒有特別的事情很少去村子裏,去年因家務裏有事情,必要我去一趟,原因是這樣的:父子因姑娘的出嫁意見不合而吵架,然後父子衝突,父親拒絕回家。父親的意見,姑娘不能出嫁,因爲學習很好,就讀高中,然後考大學。兒子的意見,出了個好婆婆家,家庭條件很不錯,尤其是姊妹親,面子下不去,姑娘家遲早要給人,還不如早給完事。我應該向誰說話呢?這個理由評給誰呢?

這個父親是國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曾爲某縣人民醫院院長,是六十年代村子裏最高的知識分子,已退休多年,養病在家。這個兒子是回族最尊重的宗教知識分子——阿訇,曾本村清真寺開學。

姑娘的事情大多數由父母做主,最後姑娘出嫁了,就是當爺爺的不參加婚禮也罷,婚姻照常舉行了。

村子裏的故事很多,就像村口的小河流水一樣,天天流淌,那些故事很少存在人們的心中,大多都已被忘了。

很嚮往村莊裏的山山溝溝,再去趕一羣羊當,挖個土鍋竈燒洋芋,但村子裏已經沒有了羊羣。

那個村莊老了,快要消失,新的村莊逐漸在產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