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情感散文:生活,不如詩

本文已影響 2.55W人 

“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湄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情感散文:生活,不如詩

我想大多數喜歡這闕詞的,大概都是因了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吧。只可惜,“清歡”難覓,或者說,“清歡”難遇。在這燈紅酒綠的繁華人間,清歡大概是可遇不可求了。

林清玄說這清歡,是“清淡的歡愉”,這種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的簡樸的生活的一種熱愛。當一個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一個人在路邊的石頭裏看出了比鑽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個人聽林間鳥鳴的'聲音感受到比提籠遛鳥更感動,或者甚至於體會了靜靜品一壺烏龍茶比起在喧鬧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靈……這些就是"清歡"。

如果說大丈夫志在四方,那麼真實的我必定是該遭人唾棄的小男人。我記得出門來上海時,父親給我的話,就是那一句所有鼓舞着萬千青年的至理名言: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既然選擇了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可惜他永遠不會知道,不是我選擇了遠方,是他們爲我選擇了遠方。我沒有夢想,如果非要說一個,那我想,留在故鄉,守着家人,躬耕隴畝,享受清歡。

而今,我卻隻身在上海——這個離家千里的陌生城市。心有不甘,卻仍然身赴上海。此刻,聽着宋冬野《平靜生活裏的刺》裏滄桑的歌聲,“生活是這樣子啊,不如詩啊,轉身撞到現實,也只能如是。”是的,就是不如詩啊。

記得高中第一次考試榜上無名時,面對着老師、父母的壓力,我對父親說:“這輩子我最後悔的事,就是小學第一次考試拿的一百分。這個滿分,讓我背上了好學生的美稱,然後欲罷不能。從此,上學,上好學變成了我唯一的路。”父親不解,他說他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在家裏幾個姐姐都輟學而他還有機會上初中的時候,卻沒有好好珍惜。他不希望我走他的老路。卻從來沒問過我,想走什麼路。他們沒問,我也沒說,也不想說,也不能說。因爲生活,不如詩。所以今天,我在這裏,這個沒有歸屬感的地方,並且還將待下去。蘇軾說,“此心安處是吾鄉”。我沒能有這份灑脫,我的牽掛,在千里之外,如何心安?

我想“清歡”只能屬於那些無慾無求的人吧。若內心有了欲求,若對物質有了渴望,若戀上了豪宅名車,愛上了鑽石名錶,便只能徘徊於生活的一出出戲,流連於商海的一幕幕局,便不能有清歡,大概也不需要這有味的清歡了。

我自認無慾無求了。農家出身,給我一方土地,便是自給自足也無所謂。想來小時候在讀書之外,最大的樂趣便是在那一小畝菜園中勞作。只可惜如今家鄉崛起,土地的價值,不再是種植,而是買賣。我能聽到它在泣訴,卻無人問津。

但我仍無清歡。因爲“清歡”也只屬於無牽無掛的人。

常聽人談起唐玄宗,李煜等君主“一晌貪歡”的亡國之恨。我想,如果他們不是一朝之君,不是一國之主,那麼這“貪歡”,或許在霓裳羽衣曲問世,在李煜才華得以展示時,也會是一方佳話,也會是他們人生中的一抹清歡。

我想起了順治皇帝的一首御詩:“我本西方一衲子,爲何生在帝王家”,這是多麼痛的感慨。如果不是有所牽掛,如果不是帝王重擔壓身,他也想“衣鉢處處任僧餐”的清歡。

再有宋微宗趙佶,瘦金體流芳百世,卻因他是帝王,被認作是“貪歡”而遭人詬病。他若是一介草民,貪得書寫之歡,寫得一手好字,想來也是傳世佳話吧?

重擔在身,如何清歡?

一如我,前輩們的夢想,一家人生活的希望,全部都落在我肩上。《平靜生活裏的刺》裏接着唱到:他卻依然對現實放肆,等着美麗的故事被腐蝕。最後的好夢,漸漸的消失。放下玩具、舉起雙手,都沒有微辭。他的幼稚,我的固執,都成爲歷史。

所以我在這裏,因爲我有牽掛。我還將繼續着父輩們的夢,還將扛起這個家,扛起未來自己的家。在這裏,我不快樂,但我幸福。因我對得起生我養我以及愛我的人。

再套用宋冬野《董小姐》裏的一句歌詞:愛上一匹野馬,但我的家裏沒有草原。

清歡,就是我愛上的那匹野馬。但是,生活是這樣子,不如詩。等有一天我回到故鄉,撐起這個家,就算苦,我也會快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