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泰山天井灣看雙瀑散文

本文已影響 2.67W人 

泰山後山天井灣的雙冰瀑在濟南戶外羣體中頗有點名氣,大凡愛好戶外運動的驢友沒看過天井灣冰瀑的人並不多。我去年冬天曾經到過天井灣,在觀賞冰瀑的同時,又在冰瀑跟下的冰潭上溜溜冰,真是件十分開心的事情。我那時就想,夏天天井灣的雙瀑布又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泰山天井灣看雙瀑散文

七月下旬的一天上午,我們一夥二十幾位驢友租車來到了天井灣附近的天龍水庫。我們準備去天井灣看雙瀑。

出乎意外的是,我們在水庫北岸剛下車,就被水庫大壩的瀑布發出的巨大轟鳴聲給吸引住了。我們站在水庫大壩北岸的路上,俯瞰大壩,只見一道七八十米長的瀑布呈外弧狀珠簾似的掛在幾十米高的大壩上,又像一面巨大的白絲綢似的懸在大壩上,景象極其壯觀。瀑布跌落在壩下面的石頭上,發出的轟轟聲,震耳欲聾,以致我們驢友之間說話必須大聲才能聽得見。

水庫就像一大面碧綠的鏡子似的,鑲嵌在峽谷裏。山崖上的綠樹倒影在水中,水庫一大片水面更加碧綠了。不過,天龍水庫也好,大瀑布也罷,再漂亮也不過是人造的美景。要想看自然的瀑布美景,還得去天井灣。

到了前面一家農家樂跟前,當地村民告訴我們,泰山檢查站這一時期查得很嚴,從山谷裏不一定過得去。我知道,如果沿着山谷去天井灣並不算遠,最多一個小時就到了。領隊說,覺得走山谷不過癮的就從右面爬山,到山頂拐個大彎兒,再下山谷;不願意爬山的就從谷底走,我們在天井灣會合吧。

我們七八個願意爬山的驢友就此上了右面的山坡,越過了一道鐵絲網,爬了半個多小時的山,終於到了山頂。這時,我渾身已經被汗水溼透了,額頭上汗如雨下。大家在山頂林陰裏休息了一會兒,補充了水,看看周圍的景色,也很舒心。帶隊用對講機跟那部分走谷底的驢友取得了聯繫,得知他們已經順利通過了檢查站,正在前往天井灣的道上。我們沿着山脊又爬了一會兒山,也沒登上最頂峯,而是拐個彎兒沿着山坡開始下山。帶隊說,我們已經繞過檢查站了,從這裏下山就可以了。

我們沿着一條亂石遍地的山溝下山,山溝里根本就沒有路,十分難走。好在山溝裏樹木比較多,在林陰裏攀爬行走還比較清爽一些。我們下到了山谷,聽見了山溪淙淙的聲音,心裏頓時一陣子高興。一條來自天井灣方向的小溪清澈碧透,十分惹人喜愛。我奔到溪流跟前,趕緊洗把臉,頓時覺得清爽無比。我們跨過了谷底上的溪流,到了南岸,沿着谷頂崎嶇不平的山路繼續前行。忽然想起去年冬天,我們一夥驢友來到天井灣賞冰瀑的情景。記得我們也是從這谷底到對面山崖上去的。那時,這山谷、山崖到處都是雪,山谷裏幾乎被大雪完全覆蓋起來了,只有一些巨石突兀着,露着中間半截子身子在外面。谷崖上的路也完全被雪抹平了,看不出半點坑窪。因爲走得人多了,雪都被踩得很硬實。現在走在這路上,高高低低,坎坷不平,我竟然有點不認得了。

這時,瀑布的嘩嘩聲遠遠地就傳入我們的耳朵裏,我知道天井灣就要到了。隨着瀑布的轟響聲越來越大,我們不一會就站到了天井灣東邊的山崖上了。在這裏居高臨下,天井灣風光盡收眼底,我不覺就醉了。

天井灣的地理構成比較奇特,是大自然的精美傑作。兩條來自不同方向的山谷到了天井灣這裏呈“丫”狀相交,並神奇地一同下陷了二十多米深,三面環圍的山崖形成了一個朝東北敞口的.“U”字井壁。兩條山谷裏的山溪奔流到了“井”壁跟前,傾瀉而下,形成兩道壯觀的瀑布美景。只見,天井灣西北面來自賣飯棚的瀑布有七八米寬,水流被岩石切割成大大小小的兩三綹,從山崖石壁上跌落到下面的水潭裏,發出轟轟的聲音,非常震撼。下面的水潭裏水花翻滾,像開鍋的熱水一般沸騰不止。也有瀑布跌落在山崖中間凸起的嶙峋岩石上,瀑布被撕扯成若干綹,然後四迸亂射,但水流卻大致方向不改,直落下水潭。

與西北面那道瀑布相距不過十幾米遠,來自窯子溝的溪流到了天井灣跟前的一塊大石坪上迅速收緊了布幅,卻也足有兩米寬,像一道白練,毫不猶豫地縱身躍下了天井灣,氣勢一點也不比緊鄰的那道瀑布弱多少。

構成天井灣的三面石壁各有特色。窯子溝方向的爲大青石石壁,比較規整,巨石上有幾道泰山石特有的白色花紋點綴,給人堅如磐石的印象。賣飯棚方向的石壁與窯子溝方向的石壁雖然咫尺相隔,色澤卻截然不同,它的崖壁爲褐紅色,石壁碎裂的大大小小,比較零碎,像是堆壘起來的一道大牆似的;崖壁上的石縫內生長着一些綠油油的灌木和草叢,襯托的瀑布更爲秀美壯觀。東面的崖壁比較緩和一些,半壁以上爲土質,生滿了灌木和草棵,也有松樹等別的雜樹。只有東北面像是特意留下的一個大豁口,瀑布沿着這道豁口流入山谷,往東拐個彎兒,就奔流到了天龍水庫去了。天井灣的名稱我以爲就是這樣來的吧。

窯子溝是一條大致南北走向的山谷,也是泰山後山登頂的一條比較緩和的路線。窯子溝到天井灣這一段大致比較緩和,落差也不大,水流還算溫柔一點。來自西北方向賣飯棚的溪流與窯子溝的溪流就大相徑庭了。它沿途經過的坎坷較多,落差也大,溪流一路蹦蹦跳跳的就像匹脫繮的野馬飛奔到了天井灣這裏,在天井灣上方三四十米處又像個調皮的孩子還坐了一道比較緩而長的“滑梯”,似乎還沒緩過神來,又跌跌撞撞地奔到了天井灣邊緣上,然後迫不及待地跳進了深邃的天井灣裏。

我們見瀑布下面的水潭邊上似乎沒人,知道那部分驢友還沒有到達。

來自窯子溝方向的天井灣崖頂有一個巨大的石坪,估計幾百人在這裏開個會一點問題也沒有。石坪略微有點向西傾斜,像一張大席夢思牀似的一般光潔。溪水十分清澈,像一條巨大的白龍在石坪底部緩緩地流淌。我們在石坪上光着腳丫邊濯足戲水,邊欣賞周邊翠綠的峯巒,天上的白雲朵朵,一碧如洗的藍藍天空,心情十分地舒暢。大家玩了一會兒水,帶隊說,咱們再到窯子溝上方看看吧。

沿着窯子溝方向往上走了不遠,谷底下堆滿了巨石,也比較難行。溪水從巨石下嘩嘩地流淌,時而明,時而暗,時而聲音大,時而聲音小,像個調皮的孩子跟大人捉迷藏似的。翻過幾塊谷底的巨石,前面又有一個小瀑布出現在眼前。只是這個瀑布高度僅有一兩米高,不夠氣勢罷了。瀑布下面有個水潭,面積有幾十平方米,水不深,水底下滿布碎石,看的一清二楚。我們隊中的小夥子驢友脫了鞋子又下了水潭戲水。明明看着淺淺的潭水,小夥子剛下潭邊即水深及膝,估計裏面會更深一些吧。小夥子驢友說,水涼颼颼的,真舒服啊。他這麼一說,好像我們也跟着下了水似的,心裏竟然十分受用。水潭北出口處有一棵碗口粗的柳樹,我們幾個驢友坐在樹陰下的巨石上休息。領隊又用對講機跟那部分驢友聯繫,得知他們已經到了天井灣,正在瀑布下面水潭邊戲水呢。我們趕過去與他們會合。到了天井灣東岸山崖邊上,見他們果然都在天井灣底下,有的在潭邊戲水,有的忙着與瀑布合影,也有拍風景照的,玩的不亦樂乎。

我們從東面的崖壁上小心翼翼地下到了“井”底,頓覺一陣涼風直撲面而來,令人暑氣頓消。從“井”底仰望西北面的瀑布,就像是東海龍宮決了口似的,巨大的水流伴隨着轟鳴聲從二十多米高的懸崖上往下傾倒,我們站在離瀑布六七米遠的水潭邊,也感覺到像下小雨似的。瀑布跌落進水潭裏,水潭裏波浪翻滾,騰起一股白色的淡淡的煙霧,如夢幻一般。西南面這個二米多寬的瀑布白練似的直接跌落到下面的一塊巨石上,水星亂迸,然後撒個歡兒就衝到下面的水潭裏去了。瀑布巨大的衝擊力將水潭衝出個很深的坑,水色也像墨玉一般,看不清究竟有多深。

我拍了幾張瀑布的風光照片,還不滿足。也許是被瀑布的美景給感染了吧,我想給自己也拍一張。我雖然戶外驢行一直帶個相機,拍了許多的自然美景,卻很少給自己拍張照片。我請一位驢友以瀑布爲背景爲我拍了一張。領隊說,時間不早了,咱們該去吃午飯了。領隊這一提醒,我的肚子還真有點咕咕叫了。看看手錶,已經十二點半了。領隊來時,已經跟天龍水庫邊上的農家樂定了飯,我們中午過去聚餐。

大家又回到谷頂,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天井灣。天井灣瀑布的響聲由大變小,漸漸地一點也聽不見了。

2013年9月23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