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陪伴兒子散文

本文已影響 3.05W人 

兒子上初中的時候,突然有一天和我在書店翻閱起了哲學,對一本美國哲學家詹姆斯著的《哲學原理》有了興趣,小的時候我一直設想引導好動的兒子讀一點書,希望能改變他好動的習性,改變是比較費力,有時也會覺得這樣下去,會造成孩子的性格更加內斂而顯孤僻,要適應當今社會,就得外向一些,多一些與同學的往來。這樣的性格對他日後走上社會有礙,我放任了他,除了功課外,只強調他閱讀一些名篇,不再強力引導,加碼學習負擔,希望孩子的性格開朗、隨意、大方。作爲父母,孩子成長的第一關就是個子關,個長高了,會使孩子和父母自信的基礎。兒子個高,喜歡籃球,崇拜黑人籃球明星,房子裏的門上、桌前和電腦畫面,都貼滿了籃球天才科比動感彩色的肖像,似乎兒子小小的內心世界只被功課和崇拜的籃球明星支撐着,繁重的功課着實讓孩子夜裏12點前睡覺很少,喜好和朝拜也是一種精神支柱,是一種精神調節和壓力的釋放。偶然發現他偶爾也看哲學書了,做完作業後,突然給電腦裏下載了盧梭的《愛彌兒》讓我閱讀,問我看過嗎?我說早都看過了,兒子一驚,我再閱讀一遍吧!我揣摩着兒子的這些改變和興趣,來自何方?是老師課堂裏的講述,還是同學的交流中得到了啓發,有了閱讀的興趣。

陪伴兒子散文

讓我思考他的喜好方向有所轉移。兒子喜靜的性格,和智慧也許適合哲學,適合理科。高挑的個子,又讓他頻頻衝動着籃球運動,每一週都嚷嚷着要與同學打球,我不知道他體內的某種基因會釋放出什麼樣的力量,心中的籃球明星對他會釋放出什麼樣的光彩,照耀着他,也照耀着一代代學生,樂此不疲地追捧;兒子的理科不錯,英語也很好,這樣堅持下去,考個不錯的高中,應該沒問題。

我們一直陪着孩子車接車送,補給營養,冷暖關懷,外加補課,爲此付出着,兒子也聽話,他的母親發現消息多了,會影響學習,讓孩子把手機進門就放在鞋櫃上,孩子也順從照做。每天下午放學回家,吃罷以肉食居多的晚飯,依舊在他在房間裏關門寫作業,出來衝一杯咖啡、或出來上網查閱資料,洗澡、躺在牀上翻閱一會課外書,叮嚀父母別忘記把網關了,將門反鎖。細緻的心思和舉動裏,有了家庭生活的勞作意識,雖然衣服襪子褲子都是我們洗,但有時候他也會主動地洗一些襪子褲頭的之類的小東西,這是每晚必須進行的程式化流程。

提起定6點20起牀的表鈴時,特意看了看我的手機,以免出錯,看罷,突然給我手機要換牆紙,去掉了我們一起在漢江上照的風景屏,捂着手照了張黑色的像,將此設置爲我的牆紙,我思考着兒子的心理變化,與他的性格喜好有關,哲學意識應該是黑色的,追求客觀、冷靜、務實、深厚。讓我想起了四五歲的兒子一段往事:天真可愛的兒子,要我用手指彈他的額頭,兒子一直忍受着,說不疼,當我逐漸加大了力度,最終兒子的眼眶忍受不住地噙着淚水,終不出聲地哭了起來,我欣賞着兒子的忍耐和堅強,從鼓勵中的堅強男子漢,到受到了完全摧毀的全過程,其中的忍受疼痛和精神的支撐讓我不得不思考,也許這些日常小玩法或遊戲,定會撬動了他的某一些智慧的神經,無意間良好地促進了孩子身心的發育和成熟。我告訴兒子,那時候爸爸的用意在於讓你明白,堅強是有限度的,也會被超出你承受力的另一種力量所摧垮。瞬間讓你屈服,這過程讓你有了自己的思想認識,有了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力度。15歲的今天我重提此事時兒子卻說,他早都有了自己的思想了。在與兒子交流中,我思考觀察着他的一些細節變化,使我驚喜地得到了兒子成長的點點心跡。

一天早晨,我依舊被6點20的鬧鐘叫醒。陽臺上的窗玻璃依舊凝結着白濛濛的霧氣,天依舊乾冷。因爲昨天陪孩子忘帶車鑰匙,心中頗爲不安,希望體會到接送兒子的那份辛苦和溫暖的快樂感。兒子話少,因爲許多觀點和羅嗦與他發生衝撞,時常與我作對,我總是希望邊開車邊和他小聊,希望打開兒子的內心世界,希望看到兒子心中的陽光與風雨,都被他有點生硬的語氣所拒絕。這往往讓我想起我的童年,也是帶着心中盤繞的叛逆語氣與父親說話,看不慣父親的許多做法和說辭,不過那年月不敢超越度,稍有超越,便會遭到父親的嚴加教育、訓斥或有力的巴掌。

無語地望着兒子的所作所爲,似乎清晰地照見了自己童年的影子,也照見了粗暴的父親對我寬厚的關懷和友愛。印證了那句話,當你有了孩子的.時候,你纔會理解你的父親和母親,更加地熱愛他們。這種愛無私而嚴厲,深厚而久遠,會溫暖地陪伴着你的終生。

在路邊等了一輛又一輛出租車,因爲我要趕車回單位上班,我先兒子離開了等車地點,頻頻回首看不到兒子等到出租車的跡象,這一刻的匆忙與焦急急劇心頭。迎面來了一輛空車,我匆匆招停,指給司機,請您在前方50米處,那個正在加熱水的公交車前停下,將我的兒子接走,送往友誼東路的鐵一中學校,孩子急着上學呢!出租車疾馳而去,我望着車子滑過公交車,亮了一下剎車燈,我猜測着兒子已乘車而去。剛走幾步遠,接到兒子的電話,說他已經坐上了車,我猜測着兒子也知道他的父親牽掛着他是否乘上了車,會否遲到的疑慮。

因爲兒子這幾天不適,氣短胸悶,昨晚去給他買了藥,因爲是特效藥,再三督促,晚上還是沒有吃,兒子特意把吃藥時間調在了第二天中午,在“小飯桌”的阿姨家服用。中午妻子電話告訴兒子不要吃,調整在晚上回家在服用,每個時段的選擇,都包含着許多可能出現的風險的思考。藥物不能與食物相悖反,兒子不吃雞蛋,海鮮卻喜歡吃,多少個晚上,我都會給兒子乾煸魷魚卷,讓他吃的心滿意足。晚上妻子多次閱讀了藥物說明書,沒有“海鮮反應”之說,做父母的還是擔心藥物反應,睡覺前兒子服了藥,我一直隱隱地觀察着兒子會否有什麼反應的跡象,感受被子的平穩起伏,聽兒子呼吸的均勻度,所幸一切正常,看了看錶已是夜裏2點30……

如今兒子已經到了高二,學習日趨緊張,卻依舊少不了和同學一起去打球、玩耍、吃火鍋;依舊會每晚寫罷作業會喝一杯咖啡、看一會電視、玩一會遊戲、衝一個熱水澡,緩解緩解學習的壓力帶來的煩躁,每天上學、放學、休息、出出進進、父母只是圍着孩子,做好保障服務和監護工作。

兒子依偎着父母親的身旁,做夢也是踏實的,冥冥中減少了白日裏頻頻的逆反,父親撫着兒子纖長柔嫩的手掌,也倍感幸福親切,感嘆生命成長的神奇和偉大,那個曾經毛茸茸、皺巴巴、粉紅粉紅、黑着稀疏的發的小孩,如今已是身高逼近一米八的個頭,躺在牀上只覺被短腳長。陪伴兒子的日子是城市快樂的日子,是營養、瑣細、嘮叨共同釀製而成的生命成長的美酒。(2010年1月9日—2012年3月24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