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老張的平凡人生散文

本文已影響 1.09W人 

老張是我家鄰居,兄弟姐妹共七個,小時過的也艱辛,老張是老大,吃的苦更多。據他的班主任講,老張讀書不算刻苦,但比較聰明,成績還是前幾名。可家庭困難,初中畢業後就下學回家幫助父母做些事情,不到二十歲,還當選爲生產隊長。記得那時隊裏就開始了選舉,不過沒有選票,沒有票箱,是在候選人的背後放一隻碗,社員在信任的候選人的碗中放一粒豆子,豆子多者當選。因他工作做的好,兩年後被推薦上了中專。這在當時算件稀奇事兒,爲山裏人長了臉,老張家人還在家裏宴請了鄰里鄉親。據老張講,他上中專的那年,院子裏從來只開花不結果柚子樹,不僅開了花,還結了九個柚子。多少有點巧合,可經老張一吹就有點神了。

老張的平凡人生散文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老張中專畢業後分配到縣化肥廠工作,是老家那兒第一個拿月薪制的人,結婚生子,日子過的紅紅火火,可好景不長,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廠裏開始虧損,工廠就動員部分職工下崗再創業,老張第一個報了名,只是讓家裏人擔心了好幾年。老張說,幸虧出來的早,過了五年化肥廠因效益差,污染大就關了門。

老張下崗後在小鎮上、鄉村裏跑了一個多月,選擇了用鐵皮做火爐的項目,由於他做的火爐很接地氣,既可取暖,又可做飯,燒水,燃料既可以用煤,還可以用木柴,加上他技術好,熟人多,收費低,深受鄉親們的歡迎,讓大部分農家火炕退居了二線。

老張請了十幾名工人,大多是化肥廠下崗的一些老夥伴,雖然請了人,但他還是親自動手,每天早上八點按時上班,戴上袖套,繫上皮圍腰,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幹活總是那樣聚精會神,一絲不苟,在他眼裏普通的火爐就像一件價值連城的藝術品,一雙粗糙的大手做起活兒來比女人做針線活兒還要靈巧。每到休閒時,就走村串戶到鄉親們家裏看看他的作品,徵求意見,不斷改進。

老張的小廠不僅做火爐,還負責修火爐,一旦有村民們舊火爐送來補,就會暫時停下手中的活,仔細察看,並商量修補的用料和方法,在和主人家的意見取得一致後,便將收到的爐子依次放在他的廠房裏,修好後用車送到客戶家中。

經過5年的努力,老張就發了,成了當地有名的富戶。兒子大學畢業後也回家和父親一起經營小廠子。一年後老張就讓兒子經營,只是兒子覺得父親做的有點絕,除了給他留下了一些週轉金,沒給他留下多少錢。可老張有他的'理由,給兒子的錢再多也沒用,如果他不動腦筯也會坐吃山空。

六十多歲的老張已是兒孫滿堂,按說是可以休息了,可他是個閒不住的人,不到半年就在老家對面山上買了幾百畝荒山種起了果樹、喂起了山羊。在我的記憶中,他租的那地方山高土簿,不見得有什麼好收穫。今年秋天到他果園裏去玩,真是讓人開了眼界,那仿製的古老吊腳樓,各種水果掛滿了枝頭,走在鋪的青古板小路上,不知名的野花散發着誘人的芳香,美麗的蝴蝶時而在花蕊間駐足,時而翩翩起舞,彷彿是一個世外桃源,有點回到兒時的感覺,來這裏玩的遊人還真不少。只是老張他不像別人種水果,別人是同一種水果種一片,而他是不同水果參雜在一起種。據果樹專家說,老張的這種做法有一定道理,有利於營養互補,還可以減少病蟲害。可能是山裏環境好了,野豬也來湊熱鬧。我問老張,現在還參與圍獵嗎?他笑着說,年紀大了,跑不動,關鍵時刻出不了手,只能當觀衆。

曾經一度清冷的小山村,如今充滿了生機,不僅吸引了不少外來遊客,鄉親們的房子也漂亮起來。曾在外地打工小孫夫婦,也來到老張的果園做事。小孫說,這兒離家近,可照顧老人和小孩,而且老張人品好,不會爲那點工錢發愁。

去年老張家族出了點事,就是三弟得了淋巴瘤,讓三弟家人一聽,感到天就是黑的。老張就借兄弟姐妹看望三弟的機會,號召大家捐錢爲三弟治病,不久三弟終於轉危爲安,當然老張除了在錢方面拿大頭,還做了許多工作。這就驗證了在鄉村“長兄爲父”的那句老話。後來我和老張談起此事,他說,人來到這世上不容易,能成爲一家人更是幸事,誰有困難幫一下,也是盡兄弟姐妹的情分。

老張是山裏人,熟悉那兒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那兒纔是他的天地,在他人生的過往中都是平凡的小故事,卻演繹了不平凡的人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