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散文欣賞:家鄉茶事

本文已影響 2.72W人 

我的家鄉並不產茶,所說的茶事純指飲茶。

散文欣賞:家鄉茶事

家鄉人對茶的鐘愛,一點也不亞於龍井、武夷山、普洱等着名的茶鄉,這裏男女老幼大多喜歡飲茶,尤其是蒙古族羣衆聚居的村落,更有很多嗜茶如命的“飲”君子。衆多鐵桿消費者,興旺了茶市,成全了經銷商,縣城裏專營茶葉的茶莊就有十幾家;附帶經營茶葉的超市、店鋪更是多得無法統計。即使是偏僻山村裏的小食雜店,也會把茶葉擺在顯眼的位置。在鄉親們“開門七件事”裏,茶始終佔據着重要席位,平日不可或缺,備年貨時更是買上幾斤好“葉子”,留着正月待客。

家鄉人喝茶,偏愛的是紅茶。滇紅、祁紅等都是消費者心儀的上榜品牌。喜歡喝綠茶、花茶的人不多,雖經媒體和商家的多方引導、推薦、促銷,綠茶花茶的銷量還是趕不上紅茶的一個小零頭。

少年時讀《紅樓夢》,對妙玉談飲茶的一段話印象頗深:“豈不知,一杯爲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那時私下裏以爲飲茶應該是很文雅、很小資的行爲。後來看慣了家鄉人喝茶,就逐漸顛覆了心中存留的印象:鄉親們喝茶,喝相粗獷,往往是用很大的水壺,倒上滾燙的開水,沏成釅紅的濃茶,“咕嘟嘟”倒滿一大茶碗,龍吸水般地“滋溜溜”一口喝乾;三五碗下肚,全身冒出汗來,頓時看他們露出通體舒泰、渾身輕鬆的表情。

可見,飲茶方式的不同,與飲者生活環境和飲用需求有關,並無雅俗之分。閒適清雅的“妙玉”們,自然有時間和心境、情趣慢慢地品,讓他們端起大碗牛飲會有失大雅、大煞風景;而出力流汗、時間又金貴的勞動者風風火火地喝下幾大碗才覺得痛快,讓他們擎起牛眼小盞,細酌慢品,也會像一雙大腳穿上繡花鞋一樣,顯得不倫不類、忸怩作態了。

習俗沿襲,使飲茶成了很多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常飲紅茶的人,會生出茶“癮”,資深“癮君子”們講:倘若有一頓不喝,就會渾身發緊,沒精打采,幹活也打不起精神來。這些癮君子往往還都“水量”驚人,一位同事曾親口給我講了一段飲茶的“糗事”:正月裏閒暇無事去茶友家串門,茶友高興地放上炕桌擺開茶具,地下爐子裏火旺旺地燒着,水壺裏的水歡快地唱着,倆人興趣盎然地喝着,茶友的愛人滿臉堆笑地爲他們續茶添水。待興盡起身回家,仁兄嚇了一跳,滿滿的一桶水已經見了底。

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到一所農村初中教書。上班前父母“教導”我到了單位要勤快,於是我就在一天的下班後,用了一小時的時間,把辦公室裏的飲水工具統統清洗了一遍,讓那些杯杯盞盞都變得清潔如新。本來我以爲會得到大家的誇獎,可第二天我卻發現好幾位同事臉色很難看。後來一位好心的同事偷偷告訴我,那些“老茶民”的杯盞是不能刷洗的,杯上的茶垢有個專有名詞叫“茶羶”,據說茶羶越厚,杯盞越珍貴,沏上茶越香醇。

仔細研究了當地的地理、歷史,我纔對家鄉人飲茶習俗有了粗略的瞭解:遼西地區十年九旱,乾燥是氣候的主旋律,多是夏秋乾熱,冬春乾冷,而紅茶有潤肺去燥、解暑清熱功效。加上還能去油膩、助消化、興奮神經、緩解疲勞等諸多好處,贏得家鄉人喜愛也在情理之中。而由於這裏鄰近內蒙古,很多原住民又是蒙古族,保留着飲用奶茶的習俗。但畢竟生產方式已由畜牧爲主轉變爲農耕爲主,加上鮮奶的缺乏,就因勢過渡到了飲用紅茶。清朝中期後,開放“蒙禁”,很多山東、山西漢族農民“闖關東”來到這裏,帶來了魯、晉地域的茶文化,促進了飲茶方式的融合,也促進了當地飲茶習俗的嬗變。

改革開放前,我的家鄉很窮,很多家庭買不起高檔一點的茶葉,廉價的茶葉理所當然地成了暢銷品,幾元錢一斤的茶葉末“滇碎”成了很多人無奈的選擇;甚至連被“茶民”們戲稱爲“筢摟”的最劣等的“茶葉”,也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現在,生活富裕了,不僅“滇碎”、“筢摟”們絕跡了,中檔以下的紅茶也不怎麼暢銷了,茶莊裏賣得最好的都是一級、特級的好“葉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