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採一葦詩經裏的草, 贈給你散文

本文已影響 3.23W人 

不去吟“桃之夭夭”,怕被那灼灼的桃花兒晃亂我雙眼;不去細讀采采卷耳,擔心被那總不盈筐的怨灼傷我的心。

採一葦詩經裏的草, 贈給你散文

只想撐一葉小舟,最好頂着濛濛細雨,靜靜的划進那厚重詩篇最美的一章裏尋覓,覓出婉約清新章節裏我早在千年前的一往情深。

娉婷的嬌立在水湄之上,不打傘也不塗抹胭粉,素面如出水芙蓉。懷一份清素靜雅的情懷,捻一瓣不染塵埃的愛戀,還有癡愛你的心兒。輕輕的分開水岸邊的青翠,伸開素手纖纖,採一葦詩經裏最美的一葦草——蒹葭,送給你。

此刻,也許你在遠方,也許你在身旁,咫尺不近,天涯亦不遠;只因你始終如一的在我心底裏。此刻,無論你在白雲藍天之下,也無論你在燦爛星月之處,你始終不移的將我心房最柔軟處統領着。

因此無論你在做着什麼,無論你在何方。只要你思念起我,思念起有一個愛着你的我,你就會滿心歡喜。就如同我在思你念着你等同。

思念起那個我,你就會移步邁進美麗的水域,那是你我共同的家園,是我們的家呀,在那一片水域裏,你我快樂似一尾魚,潛游在碧清水裏,自遊自在,相愛相隨的在一起。

哦,劃開春天的柔波綠水,你望我也如一隻燕子嗎?歡快的`影子映在春天的一池春水上,灑下的春泥點點,似一行行詩句: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清麗感動人間,我是你最美的倩影,一直相印在心底裏。你是我最堅定的等待,一直等你在長滿蒹葭的水岸。

只要思念起你,於是那些日子就會走出來,從遠古的江岸,從我心海底裏走出來,一下就鮮活在日子裏,看呢:

春天的葦草,綠意盈滿水岸,在春天的風裏柔情似水,她日漸蔥蘢,隔着那一叢青菁,在水岸我目睹你的第一眼,眸光閃爍着愛戀的光芒。

就是這春天裏的蘆葦呀,在春花盛開的晨光裏,她搖搖曳曳,深深淺淺的苦飲蒼桑千年萬年,在我遇你的那一瞬間,我的一滴珠淚,可否就是蘆葦滴落下來的青春序曲,一下敲開了春天的門扉,連同你的心扉也就此開啓。

也許她的豐盈,此時正溫暖在肩,滿滿擔負起蒼生濃郁的希望?也許她的水域,此時正風華正茂,熠熠承載起生靈棲息的港灣?也許她就如你的情竇,在萬丈紅塵的岸邊漫溯豐盈。

我與你的相遇,可否是上天按排?可否又是今生的註定,此時此刻已取次春叢懶回顧,只想與你靜靜的相守,靜靜的相戀相愛一場,不惹起塵埃,不與世俗有任何之爭。

風兒輕輕的吹,在耳邊,在雲端,在水岸,將一叢叢蘆葦吹的腰枝不再嫩柔,由嫩綠到青翠,雖然姿態依然漫妙,但夏天的水岸已將一葦情愛回溯到了我眉頭心上。

不會總是立在水岸等待,不會總是立在岸邊癡等,這一季的夏風將蘆葦吹的似笛一樣悠然。我會勇敢如一尾愛你的魚,遊向深深的海江,一無返顧的追隨着你。

在生滿蘆葦岸邊的水裏,順流而下,逆流而上,追尋着你,我的愛人,我不會再有什麼猶疑,不會再懼怕風吹雨打,不會恐懼惡浪濤天,更不會拒絕千難萬險。

經過一個夏季的烈日爆烤,經過一個夏季的風雨飄搖,再次來到水岸,我伸開我如蓮的纖美手兒,再次撥開秋日的蘆葦,採起一朵濃縮秋日的蘆花,可也零落了多少相思?

蒹葭蒼芒,白露迷離,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是我嗎?你呢?我等了你好久好久嗎?還是你一直就在我身旁?

秋風將那一葦葦蘆葦吹白,閃亮的羽白在秋陽裏熠熠閃耀,似你我的白首不相離的誓言,在秋風蘆白的水岸,又一次踐行着愛情的山盟海誓。

立在秋水岸邊的你我,此刻才知我們其實愛了一世又一世,思念了一季又一季。其實我們的愛始終不渝的真實的存在人間,早已將愛過進了平白日子裏。

今夜月光真好,似你眸裏的約期,我想掬一捧硯磨,我想繪一繪你的容顏。許是我繪畫太用心,許是我繪工欠火候,在那紙箋上兀自生出了一片片蒹葭,在秋風裏有水鳥聲聲,有你的雙眼迷離。

愛情也許真的想不起來,何時誤入水塘深處。珍藏進了詩經裏,這一誤入這一珍藏就是幾生幾世,再也難走出。讓人們想起愛情總是深情的想起你——美麗的兼葭,一葦詩經裏的草,採給你,我最愛的人兒呀。

好似沒有留神,天氣就轉冷,秋天也已遠了,在雪花飄飄的水岸邊,我與你再次看那一葦葦的蘆葦,在雪壓蘆葦的岸邊,一蕭聲響起,那是爲你我奏響的古老悠遠的愛情吧。

其實愛情很近,近的就似我身邊的蘆葦,其實愛情又很遠,遠的就似天邊的蕭聲;又其時愛情很平白,平白的就似一葦草,一直生長在你我身邊,在日子裏,在最美麗的《詩經》裏。我只想去《詩經》裏採一葦草,贈給你,親愛,我要你記牢,你我的愛情永不會老,不信你就再次讀一下: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每一次詠讀,每一次的愛就在遞近,每一次歌詠,每一次的情就在濃厚;你我的愛情早早播進了詩行,早在詩經裏繁植,幾千幾萬年,那愛情就似的一葦葦蘆葦,根深蒂固,遍佈大江南北,綿延無絕期。

你我的愛亦如那一葦蘆葦,不斷在生活裏吟詠着愛情的地久天長。願我爲你採起的一葦葦蘆葦伴陪着你我到天老地荒,給愛情獻上你我最美的一章,就如那《蒹葭》,讓世人千萬年詠唱不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