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消遣之外的弦外之音散文

本文已影響 2.05W人 

“夾谷山人”的指間散文《讀書之樂》,講的是讀書之樂,不在於“學而優則仕”,在乎純屬的“消遣”。而消遣的最佳方式,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半倚在牀頭,靜靜地捧着一本書”,並“感受到對方血管裏有一種物質滋滋作響”。“夾谷山人”先生將一個喜歡讀書的知識分子刻畫的惟妙惟肖。一下子,彷彿那個嗜書如命的儒者形象就立在眼前,倚在牀頭,正輕擺着頭顱,津津有味地念着經文呢。真可謂極其傳神!

消遣之外的弦外之音散文

文章的開頭,拋磚引玉,說“儘量搞明白我所讀的'書裏說了些什麼”,並與陶公比較。其實,不管是文章的本身,還是讀者。第一要義,就是文章要讓讀者知其所以然,而讀者也得讀出說了什麼。這是讀書的開端,也是讀書的基礎。否則,你就不要繼續下去了。

人固然有許多的愛好,而讀書的人,莫過於將書讀懂。從而達到“夾谷山人”的紙堆裏尋找的樂趣,即“消遣”之說。

但是,我個人認爲,在消遣之餘,還得讀出作品的意境。從而,真正達到消化的借鑑意義。否則就只達其表,而未及其質了。消遣固然是好,好在享受讀書的樂趣,好在享受生活的原汁原味。但百尺竿頭,更上一層不是更妙嗎?

消遣的盡頭,就是讀書的弦外之音。我們先來看一首李煜的詞《又》: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這首詞淺顯易懂,接近於白話。無非寫的是一種無法排遣的離愁,其間還夾雜着深深的寂寞與萬般的無奈。從文字的表象,就不難看出“別是一般滋味”不就是悲秋的離愁嗎?但宋人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在此詞調名下題注:“此詞最悽婉,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

爲什麼會有這麼一題注呢?

首先,我們還得簡單地瞭解一下李煜的身世。李煜,李璟第六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稱南唐後主。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國亡,李煜肉袒降宋,受封違命侯,後改封隴西郡公,過了三年如同囚犯的屈辱生活,太平興國三年卒,相傳爲宋太宗趙光義賜藥毒死。

由此,我們就不難看出“別是一般滋味”不是一般的離愁,也不是一般的離別相思,確可品出“亡國之音”的況味。——實是亡國之怨不便明言,而託之於閨怨、離愁。也就我所提及的這首詞的“弦外之音”!

再將詞的意境擴展,許多的詩詞、散文也都是藉助於傷春,悲秋來達到這種不便明言的“弦外之音”。

讀書,不妨在讀懂之餘,將其讀透呢。弦外之音式的“寓學於樂”,不是更具人生樂趣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