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三年級作文

實用的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合集5篇

本文已影響 1.87W人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合集5篇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1

三年級是作文的啓蒙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寫作難,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我體會到:一是要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放開手腳去寫,解決“作文難”的問題;二是引導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寫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培養再現生活的能力,邁好第一步。

一.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節課的時間只有40分鐘,如果教學起點從零開始,學生時時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寫作時不是沒有內容可寫,就是沒有自己的觀點,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比如說,第二單元作文:寫一篇觀察日記,當時是初春時節,我提前佈置學生自己在家裏種向日葵,注意它的顏色、形狀、變化,自己的感受,每天寫好觀察日記。我從中挑選了幾篇語言生動優美的,繪聲繪色讀給同學們聽,隨後,我讓學生把自己寫的進行系統地整理和修改,抄在作文本上。這樣自然而然,一提作文本,學生才意識到這就是寫作文。

二.注意讀寫結合

多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明學生是要"多讀書,讀好書。"在作文教學中提倡學生多讀,可以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讓他們獲得各種知識,加深生活體驗,並積累優美的語言文字。

三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每一單元都體現一個訓練重點,有意識滲透寫作方面的指導,從詞、句、段、篇這四個方面入手,以課文爲依託,相機進行寫作指導,爲每單元的寫作訓練打好基礎,鋪平道路。以學課文的方式感悟領會寫作方法,以文本爲平臺,最大限度挖掘課文內潛藏寫作資源,學以致用。指導仿寫,嚴禁照抄,能寫多少就寫多少。

三.多鼓勵

學生的每一篇習作都付出了一定的辛勤勞動,總希望別人對自己勞動的價值給予肯定與鼓勵。教師應順應學生的心理,做到少改多批,挖掘他們的"閃光點"。更要發現差的習作中情感表達的"閃光點"。我常把學生習作中的妙詞佳句,或別具一格的構思,出在黑板報上,使學生"對自己的進步有滿意的感覺,對求學發生內在的興趣",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即便有欠缺的地方,也要婉轉地提出,留給學生思考的餘地。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激勵不斷進步。

實踐證明,小學階段的作文起步,只要堅持多說、多讀、多寫、多改、多鼓勵,多多點擊,就能使小學三年級學生順利跨進"作文大門"。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2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在這個家裏,父母之愛,一草一木之愛,使我的生活時時充滿着歡快與溫馨,我整天就生活在這愛的氣氛裏。

在這個家裏我很喜歡吃肉,青菜就不怎麼愛吃。就因爲這個爸爸媽媽不知說過我多少次,可是我就是覺得肉好吃,有一次爸爸爲了讓我吃菜故意和我搶菜吃,那天媽媽炒了一個我最愛吃的芹菜炒肉,媽媽把菜放在我面前,我不停地挑着肉片吃,真香啊!爸爸來到桌子旁,將菜放在桌子中間,我急忙把菜碗拉過來,爸爸把菜碗又拉了過去,我們倆就這樣拉來拉去,我生氣了,放下筷子走了,眼看爸爸快要把菜全都吃完了,我就顧不上賭氣了,拿起筷子快搶,不管是肉還是菜都進了我的嘴了,不知爲什麼芹菜也蠻好吃的,從那以後我就開始吃青菜了,我知道爸爸用搶的方法治掉了我不吃青菜的壞毛病,爸爸做的一切都是爲我好。

家庭就好像我們的大樹,我生活在幸福的家裏,爸爸媽媽就好像樹枝讓我快樂地生活着,我就好像一片葉子。我要好好學習,要把這個家庭建設的更好,也就是我要做一片美的葉子,要把大樹裝扮得漂漂亮亮。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3

秋天到了,樹上的葉子黃了,秋風輕輕一吹葉子都落下來了,許許多多的果實成熟了。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着我去爺爺家,這天天是那麼高,那麼藍,不知不覺我們就到爺爺家了。我一目瞭然就看見院子裏那又高又挺拔的蘋果樹了,樹上蘋果又大又圓,就像一個個小燈籠似的。讓我最難忘的就是那黃澄澄的鴨梨了,皮薄,汁多,味甜,吃起來多可口啊!還有那晶瑩剔透的葡萄,就像搭起了個綠色的涼棚。紅裏透青,青裏透亮。

果園旁邊是個金燦燦的田野,田野裏散發出稻穀的氣味,農民伯伯正忙着收割。

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小河兩旁都種了松樹,那一棵棵松樹就像穿了一件綠色的衣服,好像一個個軍人正在秋風裏接受嚴格的訓練。

我喜歡美麗的秋天,更愛秋天裏的景物!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4

要是有人問我:“你最誇誰?”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的語文老師。”

我的語文老師姓韋,他愛好新聞與寫作。至今,他已有20多篇文章在報刊上發表。

韋老師不僅自身寫得好,而且還善於教我們寫作文。

“平時有什麼新鮮事發生,或者遇上給你印象深刻的人,都可以及時寫下來。”這是他經常對我們說的。

20xx年10月29日上午第二節,韋老師正在講課,突然,他的手機鈴聲驟然響起。是我的媽媽打來的,媽媽說,昨天是禮拜天,我回校的時候忘了拿一張數學試卷,媽媽怕數學老師不知道,讓韋老師跟數學老師解釋一下。韋老師說沒事,可以。過了大概一個鐘,韋老師的手機鈴聲又驟然響起,又是我的媽媽打來的,媽媽說,她擔心我學習跟不上人家,所以她把那張數學試卷送過來了,就在學校門衛室,還問,我是否正在上課,方不方便來拿。韋老師說,現在正在上課,但他可以叫我下去拿。我立即“咚咚咚”地跑下樓去……

後來,韋老師找我聊天。他知道了我家在北流,我媽媽從家裏開車到學校起碼要花費一個鐘左右的時間。就一張試卷,在他人眼裏也許是微不足道的,而我的媽媽卻非常着急,及時把那張數學試卷送到學校,送到我的手中。韋老師覺得我的媽媽是一個了不起的母親。韋老師的心好像被某種東西深深地觸動了。於是,他對我說:“媽媽愛不愛你?”

“愛!”我不假思索。

“那你可以把這件事寫成一篇作文啊。”韋老師提出建議。

“行……行。”我囁嚅着說。

“好!老師教你。”韋老師對我提出了寫作的要求,比如題目,文章的開頭與結尾,重點部分怎樣寫等等。並交代我要及時寫,寫好了交給他看一下。

我點了點頭。

第二天,即30日,我把我的習作———《媽媽給我送試卷》交給韋老師看。

韋老師說,我的習作還可以,但很多地方是要修改的。他又對我指指點點。

我會意地點了點頭,立馬修改我的作文去了。

我改完後,韋老師又看了一下我的作文。覺得差不多了,韋老師便叫我用稿紙謄寫了一遍。

31日,我將我的習作《媽媽給我送試卷》投進了學校紅領巾廣播站的投稿箱……

小學語文三年級作文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 24 篇課文, 安排了 6 個單元, 其中 18 篇講讀課文, 6 篇自讀課文。 這些單元與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相結合,圍繞這些主題或情境,通過豐富多彩 的語文實踐活動,以期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材重視圍繞課文和單元主題創設問題情境, 強調習作與閱讀結合, 與活動結合, 與日記結合,引導學生在表達實踐中學會表達。

二、作文教學目標:

在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精彩句段,背誦優秀詩文,逐步開始練習習作。不拘 形式的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 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他人聽, 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三、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大部分學生雖然喜歡語文,上課積極認真,課外閱讀興致也很高。但整體水平低,語文表達能力很弱。這學期要採 取有效的教學措施,加強閱讀,練習寫作,調動每一個孩子的語文興趣,全面提高教 學質量。

四、教學措施:

1.加強詞句訓練。鼓勵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加強語言的積累;重視詞句的運用,加 強與說、寫之間的聯繫。

2.加強口語交際的教學,培養學生交際的能力。教學中要努力創設情境,讓他們在 具體的交際情境中大膽交流,勇於發表觀點、見解,全員參與,共同評價併爲他們的 寫作下鋪墊。

3.重視培養習作興趣,使學生樂於表達,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的聯繫,多給他們提供說的機會,寫的機會,多鼓勵多表揚。

4.重視語文實踐活動,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 合素養。

五、教學進度安排:

(一)、寫一次玩遊戲的經歷

指導目標:

1.介紹自己玩過的遊戲,把遊戲的步驟介紹清楚。

2.通過對遊戲的描述,表達自己愉快的心情。

指導重點: 如何把自己做過的遊戲介紹清楚。

指導難點:

1.有序介紹。

2.如何把遊戲的過程寫清楚。

指導過程: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你們一定會玩很多遊戲吧?都玩過什麼呢?能說一說嗎?(丟手絹、老 鷹捉小雞、切西瓜……)

二、引導審題。

1.學生讀習作要求,抽生說寫什麼。

2.教師小結:本單元是讓我們以“玩兒得真開心”爲主題進行寫作訓練,目的是引 導我們回憶自己曾玩過的遊戲,從而再次體驗遊戲帶給我們的樂趣。

三、組合玩遊戲,同時注意觀察。

1.學生討論:我們要觀察哪些內容? 遊戲前有什麼準備?各自什麼心情? 遊戲過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動作? 說了什麼? 什麼表情? 什麼心理?…… 遊戲結果怎樣? 各自什麼心情?

2.思考:要想把遊戲說好還得把哪些內容說清楚? 遊戲名稱是什麼?遊戲規則是什麼?

四、選擇喜歡的進行小組遊戲。 [切實做到以學生爲主體。肯於把時間給學生去玩、去觀察。加強實踐,在真實 的遊戲中去感受,去發現,去表達。

五、小組交流你看到的情景,注意把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說具體。 板書學生說話時帶出的好詞佳句,反覆誦讀,進行積累,強化合作學習的意識。

六、小組彙報,學生評議,老師點撥。 怎樣寫才能把自己做過的遊戲介紹清楚呢?

1.瞭解遊戲的名稱及遊戲的步驟。 從小到大,我們做過很多有趣的遊戲。在玩的過程中,我們都很開心。選擇一個 自己最喜歡的遊戲或記得最清楚、玩得最開心的一個遊戲來說一說,再寫下來。 在寫的過程中,不但要寫清楚這個遊戲的名稱,還應該瞭解它的遊戲步驟,有哪 些特點,可以提前查找相關的資料。

2.確定好自己要表達的內容是關鍵。 生活中,我們經常和身邊的小夥伴做遊戲。回憶一下最近和誰做過哪些有趣的遊 戲?從中選擇一個新鮮、有趣的遊戲,按照遊戲的先後順序講給自己的小夥伴聽聽, 然後再寫下來。介紹前,先要把時間、地點、事件簡單地說清楚,再搞清楚自己要表 達遊戲的哪一方面特點,這樣有助於立主題,使自己的表達思路更加清晰。

3.想好表達的順序和語言,突出遊戲帶給我們的快樂心情。 提起遊戲,我們都會感到十分親切,因爲它伴隨我們成長。在敘述遊戲的時候, 應該突出一個“趣”字,要把自己玩得開心時的情景和當時的心情寫具體、寫生動。 特別是玩的過程,一定要詳細介紹,要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描述,還要注意語言的 通順連貫。

七、練習把遊戲寫下來。

八、指名讀寫好的`內容,進行評議。

(二)、放假第一天

指導目標:

1.讓學生認真觀察漫畫, 想一想畫中的爸爸和兒子之間發生了什麼事?然後把它寫 下來。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文表達能力。 指導重點: 指導學生看懂四幅圖的意思,把每一幅圖的意思表達清楚。

指導難點:學生能夠把四幅圖的意思連貫地寫下來。

指導過程 :

一、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1.調查瞭解,激發興趣。 你喜歡放暑假嗎?假如明天就開始放假了,你打算怎樣安排明天的生活? 抽生回答。

2.今天吶,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小朋友,明天就是他們放假的第一天了。你們知 道明天這個小朋友想做什麼了嗎?請大家跟着老師一起——走近漫畫《父與子》之放 假第一天吧。相信看完漫畫,你們就會明白了。

二、走近漫畫內容。

1.瞭解漫畫的含義。 什麼是漫畫呢? (以簡單而誇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 一般運用變形、 比擬、象徵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

2.學習漫畫的內容。 今天咱們的任務就是----(板書:看漫畫,說故事。 ) 從課題上,你知道漫畫的主要人物是誰呢?這個小朋友還沒有名字,給他取一個 好聽的名字吧! (抽生) 讓我們走進( )小朋友和他爸爸的故事,來欣賞這一組漫畫。 首先,誰看懂故事發生的時間了?(早上)是的,故事發生在一個早上,但卻在 一個早上的三個不同時間點。 你覺得選擇什麼詞語形容這些圖片? 誰有看懂漫畫中的地點了?(家、路上、 牧場) 你們可以分別用一句話來形容每幅圖片嗎? 老師隨機板書。抽生用填空的方式完成每幅圖片的大意:

(1) (時間) ,爸爸帶着 走進 的房間。

(2)很快,爸爸和 擡着牀 。

(3)地點 ,爸爸開車得到了 的幫助。

(4) (時間) , 醒來,發現自己在 。

三、深入漫畫,探討交流。

1.指導寫好第一、二幅圖片。 請大家看第一幅圖,一天早上,東方剛剛泛白(東方剛露出魚肚白) ,在()的 房間裏,故事開始了。請仔細觀察,然後說一說你看見了什麼? 主要人物第一次出 場,一般可以寫寫他的樣子。 (卜卜還在做着香甜的夢。一位中年人悄悄地推開了 卜卜的房間門,他頭頂禿了,留着兩撇小鬍子,挺着一個大肚子,原來是卜卜的爸爸 帶着保安叔叔進來了。他們躡手躡腳地走近牀邊,小心翼翼地擡起牀) (教師示範動 作,並板書:動作) 接着看第二幅圖, 來到哪裏? (來到門外) 請觀察爸爸的神態, 你發現什麼? (爸爸慈愛地看着熟睡的兒子) (板書:神態)他們把牀結結實實地綁在了爸爸的車上, 儘量不弄出一點聲音來。 學生動筆寫。

2.指導寫好第三幅圖片。 繼續觀察第三幅圖。車子出發了,爸爸會開得怎麼樣?(慢,像蝸牛一樣)他在 路上遇到了什麼? 同桌討論:第三幅圖中的人們在做什麼?他們說什麼了嗎?討論結束後,邀請幾 個孩子來表演。 爸爸在路上只遇到這樣一次麻煩嗎 (只得到這樣一次幫助嗎) ?教學生仿課文 《傾 斜的傘》 :就這樣,每次……總是…… 動筆寫作:車子出發了,……

3.指導學生寫好第四幅圖。 太陽漸漸從天邊升起, ( )小朋友睜開眼來,驚訝地看見一個新奇的世界。引 導按序觀察:天上——地上——動物——植物—— 引導想象( )小朋友看到這一切,會有什麼表情,會怎麼想?爸爸看到卜卜 的神態,又會怎麼想?他們還會說什麼? 動筆寫作:太陽漸漸從天邊升起, ( )睜開眼來,……

四、整理修改。

一個好的故事不僅要按一定的順序,把語句寫通順,還要內容連貫完整。

1.和同桌一起相互說說:故事的起因是什麼,經過是什麼,結果是什麼?

2.讀讀自己寫的故事,在開頭添個起因,文中哪裏不連貫,修改修改。

3.同桌交換讀,爲別人提點意見。

(三)、校園一角

指導目標:

1.仔細觀察校園的一處景物的特點,並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

2.把景物的特點寫具體,語句要通順。 指導重點: 觀察細緻,表達清楚具體。

指導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新課。

1.導入:我們的學校就像一座美麗的大花園,春天,綠草如茵,夏天,樹木蒼翠欲 滴,秋天,樹葉隨風飛舞,冬天,北風呼呼。我們生活在這裏,對它既熟悉又親切, 今天讓我們把它的美麗再回味一次吧!

2.今天我們來學寫作文——校園一角(板書課題)

二、引導審題。

全班默讀岀示百花園三的習作內容和要求,找出本次習作要求。 引導明確寫作要求:選擇校園的一處景物,仔細觀察,按一定順序把它的特點寫 下來;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

三、指導選材,理思路,學寫法。

1.說說你最喜歡哪個地方?(指名提問)

2.我們選擇好了校園的一處景物後,接着該怎麼寫呢? 引導回答:本次寫作是屬於什麼作文?(板書:寫景)寫景作文我們一般可以按 照什麼方法來寫的?(按照總—分—總的結構來寫的)在具體寫作時我們還要注意什 麼呢?(指名回答)(1)要注意按一定順序描寫景物。(2)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點來描寫。 可以寫出景物的靜態、動態,遠看、近看的不同樣子;或者景物在不同季節,不 同天氣、一天不同時段的特點,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都寫出來,同 時還要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象,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把景物描寫出來。(3)要注意情景交融。 在寫景的同時還要描寫人物的活動,做到景、人、情有機融爲一體,這樣寫出來 的文章自然會漂亮!

四、總結寫景作文要點。 寫景四字訣:仔細觀察,把握特點,描寫有序,理清層次,展開聯想,動靜結合, 字裏行間,表達真情。

五、學生習作。

(四)、寫一封邀請信

指導目標:

1.瞭解寫邀請信的用途和書寫格式。

2.學會寫邀請信,並能實際應用。

指導重點:

邀請信的書寫格式。 2.學會寫邀請信,並表述清楚。

指導難點: 邀請信的格式。

指導過程:

一、激情導入,介紹本節課的內容。

二、引導學生審題。

1.讀百花園的習作要求,抽生說本次習作的要求。

2.教師小結本次習作的要求。 本單元是要求我們學會寫“邀請信” 。在生活中,除了口頭邀請之外,我們還可 以給人寫邀請信,通過信件的方式來告知被邀請人一些關鍵信息。邀請信是一種應用 文,在寫邀請信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格外注意其語言和格式。

三、指導寫邀請信。

1.讀書上的邀請信,你明白了什麼? 同桌交流後,教師點撥。

2.邀請信如何寫呢?我們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1)首先要明確邀請別人的目的和具體內容。 邀請信的寫作目的是向別人發出邀請。那麼,在正文當中應該寫清楚邀請的具體 內容,如活動的時間、地點主題等,讓對方對活動有所瞭解。如果需要對方在活動中 發言,也應該提及,好讓對方有所準備。

(2)瞭解邀請信的正確書寫格式。 邀請信一般是由稱謂、正文、敬語、落款、日期幾部分構成。 稱謂是對邀請對象的稱呼, 要頂格寫, 後加冒號, 稱謂前一般會加上敬語, 如 “尊 敬的”等。 正文是邀請函的主體,位置在稱謂下一行,空兩格在正文中要寫清楚舉辦活動的 原因、目的、日程安排、時間、地點,邀請對象以及邀請對象所做的工作等。 敬語,末尾一般要寫常用的邀請慣用語。如“敬請?臨”此致敬禮”等。 落款和日期,署上邀請單位或是個人的名稱以及發出邀請信的日期。

(3)寫邀請信時,一定要語言明瞭、通順,字跡要工整還要做到語言得體,要體現 出書面邀請的正式性和對對方的尊敬。

(4)寫好請信後,一定要讀一讀,看看事情是否說清楚了,語句是否通順,有無錯 別字。

四、學生習作。

(五)、我有一個小竅門

1、指導課教案

指導目標:

1.寫一寫你知道的生活小竅門,比如,用淘米水洗能洗得更乾淨;牙膏可以用來清 洗白色鞋子上的污漬;麪包層可以擦除衣服上的油污……

2.說清楚你是怎樣獲得這些生活小竅門的。

3.說說你用你掌握的這些小竅門解決了什麼。

指導重點: 瞭解生活中的小竅門並表達清楚怎樣爲自己解決難題的。

指導難點: 把利用小竅門解決問題的過程表達清楚,以及解決問題後的感受。

指導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你知道生活中小竅門嗎?說說看。 抽生。

2.教師板書:我有一個小竅門。

二、引導學生審題。

1.讀百花園的習作要求,抽生說說這次作文的內容及要求。

2.教師小結: 本單元要求我們寫生活中的小竅門, 其實就是讓我們去發現生活中一些常見事物的妙 用,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去發現這些常見事物的妙用,並把它 寫下來分享給大家。

三、指導習作。

怎樣才能寫好本次作文呢?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來進行寫作:

1.講清楚你瞭解的小竅門是什麼?有什麼用途?只有把這個小竅門的用途講清楚, 才 能讓別人清楚地瞭解這一事物的用途,並學會使用。這一部分可以略寫,要做到簡單 明瞭,讓人一目瞭然。

2.寫清楚你用它解決了什麼問題。 這一部分內容是寫作的重點,需要詳寫。只有結合自己的的親身經歷來談,才能 讓你的發現具有可信度。所以你如何利用這一小竅門去解決問題經過,就是需要重點 講述的內容。

3.說一說你是怎樣發現這個小竅門的。 作爲補充介紹,我們還可以寫一寫自己是如何發現生活中的小竅門的。常見的發 現途徑有:來自長輩的經驗,網絡査詢,書本知識,以及自我實踐等。

四、學生習作。

(六)、一則成語故事的啓示

指導目標:

1.簡單介紹成語故事的主要內容。

2.寫清楚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一寫它給你的啓示。

指導重點:

1.寫清楚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2.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寫一寫它給你的啓示。

指導難點:

成語故事帶來的啓示。

課前準備:

學生閱讀成語,弄清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指導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你一定讀過許多成語故事。最近你讀過哪些成語 故事? (學生交流。 )

2.這些故事讓你們明白了道理,得到了啓示,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寫一寫一 則成語故事的啓示。

二、引導審題。

1.齊讀百花園裏的習作要求,相互說說本次作文的要求。

2.教師小結: 本單元要求我們根據一則成語故事來進行說話、寫話的訓練,目的是引導我們聯 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感受成語故事中的形象,理解故事內容,讓我們明白成語故事中 包含的深刻道理,從而增強我們學習成語的興趣。 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鍊而形成的固定短語,成語故事則通過有趣短小 的故事,將成語的道理娓娓道來,如我們學過的守株待兔、濫等充數等。那麼,今天 我們就來談一談自己對某一則成語故事的理解,寫寫它帶給我們的啓示。

三、習作指導。

我們可以按以下步驟來進行本次習作:

1.選擇最有感觸的一則成語故事。 注意事項:要選擇自己最有話可說,感觸最深的一則故事來進行寫作,這樣寫出 來的作文才有真情實感。

2.理解成語故事的主要內容 ,選擇好成語故事之後,我們要理解成語故事的主要內容,然後試着用自己的話復 述一下這則成語故事。複述的時候可以從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 結果幾方面來進行概括和歸納。想好之後可以先講給家人或者同學聽一聽,看看別人 是否能聽懂,以使自己的複述更加清楚、準確。

3.認真領悟成語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我們可以先理解成語的字面意思,然後聯繫生活實際感悟成語故事的深刻內涵。

4.結合生活經歷談成語故事對自己的啓示。 談啓示的時候要緊緊扣住成語故事所蘊含的道理來談,最好還能舉出具體的例 子,以使啓示更加深刻、感人。如守株待兔這個故事闡述的道理是:一個人如果不靠 自己勤勤懇懇的勞動,而只想靠碰好運過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圍繞這個道理, 我們可以聯繫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來談, 可以舉正面的事例, 也可以舉反面的事例,可以寫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也可以寫身邊其他人經歷過的事情。注意對事件的講述 要簡潔、集中,啓示要深刻。

四、學生習作。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