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六年級作文

【精品】六年級的作文合集3篇

本文已影響 3.01W人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六年級的作文合集3篇

六年級的作文 篇1

說到傣族,想必大家一定不會陌生,而提到傣族的節日,大家腦子裏一定會浮現出一個詞——潑水節。沒錯,潑水節便是傣族的象徵性節日之一,同時,它也是我今天要寫的文章的主題。

潑水節是傣族最重要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中影響面積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其實也是傣族的春節,在每年公曆4月11日舉行,一般可以持續3至7天呢!大家可能不知道,潑水節是由一個美麗的傳說演變而來的,而這個傳說就讓我娓娓道來吧!

很早以前,有一個無惡不作的魔王佔領了美麗富饒的西雙版納,並搶來七位美麗的姑娘做他的妻子。姑娘們滿懷恨意,準備將魔王殺死。一天晚上,一位姑娘用最好的酒肉把它灌得配酩酊大醉,使魔王吐出了自己的致命弱點。原來,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大魔王,就怕別人用它的頭髮勒下自己的頭。於是,機敏的小姑娘小心翼翼地從熟睡的魔王的頭上拔了一根頭髮,將魔王的頭勒了下來。魔王的頭上着起火來,沒過多久,變成了一個大火球,滾到哪,火勢就蔓延到哪,竹樓被燒燬了。爲了撲滅邪火,其中一個姑娘揪住了魔王的頭,其他六位姑娘便不停地向魔王的頭上潑水,終於,在傣歷的六月把邪火撲滅了,鄉親們又開始了安居樂業的生活。

說了那麼多,也該講講潑水節的習俗了。剛剛上面提到了潑水節就是傣族的新年,而每一天也都是有名字的。第一天叫“麥日”,是送舊的意思。第二天叫“惱日”,“惱”的意思就是“空”,這天不屬於上一年,也不屬於明年,故爲“空日”;第三天就是傣族的元旦,而第四天,則是人們最爲期待的潑水節。

潑水節這天,男女老少都盛裝出行,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再拿着花葉沾水,開始互相潑水,豪放的漢子舉起一盆水,朝空中灑去,立刻,便下起了傾盆大雨。文靜的淑女,則用細柳沾水,輕輕向別人灑去,你潑我,我潑你,一雜雜“鮮花”在空中綻放,它象徵着吉祥幸福和健康。大家互相潑啊潑,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

不過,你可千萬不要因爲被潑到而不高興,潑水節潑水的寓意是希望彼此平安、幸福,被潑到的水越多,就表示你收到的祝福越多,不過活動結束後記得穿衣,不然,你就會感冒……

傣族的潑水節已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沒錯,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社會越來越現代化,但你你回頭想相,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又剩多少呢!

六年級的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窗外傳來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又是端午節了。

每年的端午節,媽媽都會早早地泡好黃米和糯米,給我們包各種各樣的糉子。有的是帶紅棗的,有的是帶葡萄乾的,還有的是帶肉的。我喜歡吃帶紅棗的糉子。每每吃着甜甜的糉子,媽媽都會給我們講吃糉子的來歷。

從前有位楚國人叫屈原,他很愛他的國家。在他被流放到湘、沅等地時,聽到楚國滅亡的消息時,悲憤交加,誓死不做亡國奴,投江自盡。老百姓爲了屈原的屍體不被江中的魚蝦吃咬,就往江中投食物,餵飽小魚小蝦。發展到後來人們就吃糉子繼紀念屈原。

在端午節那天,除了吃糉子,有的地方還舉行賽龍舟、喝雄黃灑等活動。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我愛着這樣一個充滿愛國情懷的節日。

六年級的作文 篇3

在科學課上,老師給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我也想親手實踐一番。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準備起了實驗材料。

我走進廚房,打開了櫥櫃,先拿出了白醋與蘇打粉,再又從碗櫃中拿出了洗潔精放在桌上,最後,又拿出了一個小玻璃杯和小棒。我爲了看得更清楚,白醋更美觀,我拿來了一隻裝有藍墨水的鋼筆。

工具準備齊全了,我便開始了實驗。我從材料中選出了一個玻璃杯,又拿出了白醋瓶。這瓶白醋還是新的,還有包裝。我小心翼翼地在緊緊包住瓶口的塑料上剪出了一個小口子。藉助這個突破口,把包裝撕成了兩半。露出了瓶蓋,我把瓶蓋拔去,把白醋倒入了杯中。小半杯後,我便停止了傾倒,開始滴墨水了。我剛拿出那支鋼筆,我就聞到一股白醋的味道,那味道特別刺鼻,如冬日的北風。冰冷酸澀,比檸檬還要酸上幾倍,雖然檸檬可以酸倒你的牙齒,但它有一種水果的清香。而白醋不同,它不僅沒有水果的清香,還夾雜着酒精的辣味,我薰得睜不開眼。心中想:“白醋這麼酸,這麼難聞,做一個實驗真不容易。”我心中打起了退堂鼓。但我腦中浮現出科學家試驗了一千次終於成功的例子,心中死灰復燃。

我把鋼筆的筆尖擦乾淨,放在杯緣。我屏住呼吸,用手慢慢向下擠着墨囊,擠出了五滴藍墨水。那五滴墨水一個接着一個落下沉入了杯底,靜靜地,如一圈圈藍色的珊瑚礁,我一不小心用手碰了一下杯子,杯子向前移動了一點點,那圈珊瑚礁動了起來,隨着水流的晃動而晃動,搖晃着向上升,又“瀰漫”開來,漸漸溶入了水中,水變得藍藍的,像大海與天空交匯時的淡藍,藍中透着絲灰黑,藍得深沉,藍得遼闊,使人覺得有一種特殊的美感,但我沒有因此停留在這兒,而是開始了下一步。

我擠了幾滴散發着清香的洗潔精,它如同一個個調皮的精靈,從瓶中蹦跳着落下,一路上飄散出淡淡的香檸檬味。一陣清甜頓時充斥了杯子裏,把酸澀的白醋爲也掩蓋住了,在醋與空氣的交界處結了一層清亮的薄膜。我用小棒順時針攪拌着,“叮咚”聲不絕於耳。不一會兒,醋就被泡沫蓋住了,那成千上百顆小泡泡如同珍珠一般,在陽光的照耀下五顏六色,還厚厚的,像鋪了一層碎玻璃渣。透過“玻璃”,可以看見你的人影。我心滿意足的想:這樣攪拌應該好了吧。

接下來就到了最重要的'一步——加入小蘇打。我把袋子中的小蘇****在了一個勺子裏,小蘇打很白,白的像雪。我準備好後,把勺子緩緩舉起,懸在杯口。突然,有一絲絲小蘇打掉入杯中,落入醋裏,發出“滋滋”的聲音,並伴隨着冒出了一些小氣泡,接着,我便把小蘇打一股腦兒地倒了進去,一陣“嘩嘩”的聲音,成塊狀的小蘇打如同從天而降的巨大冰山,落入醋海,以最快速度被吞噬,僅僅過了兩秒鐘,還沒到杯底呢,就化爲了大團的小氣泡,蜂擁而上,很快就把未融化在醋中的小蘇打包圍了,整座冰山就這樣被吞沒了,產生的一團團泡沫如同火山爆發似的急速高漲,似噴泉噴出泉水,從原先的小半杯一直到大半杯。“不過癮,不過癮!”我又倒了些小蘇打,這次小蘇打如飛瀉的瀑布,在泡沫中衝出一個大口子,直衝向白醋。我把木棒伸進去,攪拌了一下。這下子如同捅了馬蜂窩一樣,泡沫直衝而上。我驚訝得不敢眨眼,生怕錯過了什麼。透過杯壁,我看到杯底沉積着的小蘇打在不停地融化、冒泡,泡沫頂着泡沫,已經從瓶口衝了出來,勢不可擋。我眼疾手快,拿出了一個盆把杯子放到盆裏,這夢幻般藍色泡沫,如同一陣迷霧飄進了盆中,久久不散,並擠擠挨挨地把木棒都固定在了中間。“火山爆發”完畢了,泡沫經幾分鐘後退了下去,又恢復了實驗前的寧靜。這蔚爲壯觀的景象,讓人非常震撼同時也很開心--實驗成功了,過了許久,我的內心才平靜下來。

“火山爆發”的祕密是什麼呢?我決定請教“度祕”:白醋與小蘇打反應生成二氧化碳,雖然本身這個反應熱效應幾乎爲0,但二氧化碳增加水的表面積,使水的蒸發速度變快,使其降溫.小蘇達就是碳酸氫鈉,他與醋混合後,會劇烈反應,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我恍然大悟,拿起了筆紙,開始記錄起這次實驗。

這次實驗,不僅充實了我們的科學知識,還讓我們懂得了:只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與一顆勇於探索的心,就能發現生活中的科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