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六年級作文

有關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集錦七篇

本文已影響 1.78W人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集錦七篇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1

清明節作爲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踏青、除塵的好時節,其名字也正是“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的意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於清明節的小詩。祭奠親朋,在這個傳統的日子裏年復一年。

又是一年的清明,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奶奶的墓前爲奶奶掃墓。在奶奶的墳前,獻上鮮花,希望奶奶能夠知道我們的思念,也希望能得到老人祝福。

也有很多人們去烈士墓園祭奠瞻仰那些死去的烈士,以寄託對他們的敬仰和深深的懷念,以此勉勵自己的子女學習他們的精神。還有很多人拿着鐵鍬帶着小樹苗,到指定的地點義務植樹,希望爲自己的生活添枝加綠,更希望能夠爲子孫營造出綠色的生活環境。

清明節其實並非簡單的掃墓,緬懷故人那麼簡單,還有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生命的寓意。清明的節日精神講究“生死並至”,就是說生與死同樣重要。活着的人緬懷故人時,紀念並感恩;親近自然,在春意盎然的欣欣向榮之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清明節的風俗是豐富有趣有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打馬球、插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

好好學習、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珍惜現在的生活,就是對逝去的親人最大的慰藉了!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2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每當我聽到這首歌,都禁不住心潮澎湃。祖國的錦繡河山也隨即從心中浮上眼簾。那滔滔江水,滾滾黃河,連綿不斷的山峯,三川五嶽秀麗的風光等這些都讓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爲之驕傲,自豪。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我們的幸福來自那裏?是祖國!只有國家富裕強大,才能使我們幸福的生活永恆不變!自從鄧爺爺把改革開放的春風引入中國後,二十多年來,在全國勞動人民的辛勤耕耘下,無論軍事、科技、政治、體育,我們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神五神六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後,我國又圓滿地舉辦了奧運會。空前絕後的開幕式閉幕式既體現了我們國家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同時也展現了中國更是一個具有現代化建設的強國。

祖國是東方的明珠,是亞洲騰飛的巨龍,是遠方地平線上初升的太陽,祖國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十三億中國人心中。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3

一年級時,因爲在班裏的表現優異,我被老師選爲了第一批加入少先隊的學生。老師說,紅領巾代表着五星紅旗的一角,少先隊員戴上紅領巾,必須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發揚革命先輩艱苦奮鬥的精神,好好學習,將來爲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從六年級的大哥哥爲我戴上紅領巾的那一刻起,我就暗暗發誓,一定不辜負老師的期望。從此,紅領巾便成爲引領我前進的一面旗幟,更成爲了我的摯友和諍友。

在我放鬆對自我的要求時,紅領巾告誡我要做好自己,遵守規則。我每天都要去泳校參加游泳訓練。一次數學課,老師因爲有一道題講解得十分仔細,延遲了五分鐘下課。當老師說可以放學時,我絲毫不敢耽擱,立刻收拾好書本,拎起我的游泳書包,急忙往泳校飛奔而去。要知道,我們的游泳教練可是個“魔鬼式教練”,不是一般的嚴厲!遲到十分鐘,就要罰五十個上下蹲;遲到十五分鐘,游完三千米後,還得罰跑三千米。我可不想被罰了上下蹲接着還要罰跑步!一邊想着我一邊加快了腳步,還好學校離泳校不遠,跑步前進,五分鐘就可以到達。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當我跑到十字路口時,紅燈不早不遲,居然亮了起來。我不得不緊急剎住我的“11”路車(雙腳)。我緊盯着前面的計時器,天呀,90秒!好漫長的時間啊,好不容易過去了10秒,我覺得簡直等了幾個小時,什麼叫“度秒如年”,今天我真的見識到了。正當我心急如焚時,我看見一個年輕的媽媽帶着她的女兒不顧紅燈,衝向了馬路對面;我回過頭,一位老爺爺也騎着自行車穿過了斑馬線。看見這情景,我又左右瞧了瞧,此時旁邊既沒有交警叔叔,路上又沒有別的車經過,我不如也衝一次紅燈吧!正當我向前跨一步時,風把我胸前的紅領巾吹了起來,紅領巾霎時變成了一個小精靈,它張開雙臂攔住了我,生氣地說:“你不能這樣做。”我辯駁說:“我都要遲到了,況且現在馬路上又沒有車經過,也沒有人看見,不走白不走呢!”小精靈依然攔在我面前:“越是沒有人監督,越要管好自己。而且平時外公接你放學時,你不也是督促外公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嗎?”我聽了後,慚愧地低下了頭,同時也把邁出的那一隻腳收了回來。那天我雖然被教練罰了,但我依然爲自己沒有闖紅燈而感到慶幸和自豪!

我和紅領巾的故事還有很多。在我學習遇到困難時,紅領巾教會我要堅持不懈、百折不撓;在我遇事膽小怯懦時,紅領巾鼓勵我要勇於嘗試;在我做錯事想說謊時,它提醒我一定要誠實……

我也非常愛護自己的紅領巾。每天放學回家,我就會把它脫下來,用手撫平上面的摺痕;有時,摺痕比較深,我就請媽媽幫我燙平整,然後整整齊齊地摺好,放在書包裏。早上,穿好衣服,我第一時間就是戴好紅領巾,這時,平時不臭美的我一定會在鏡子前轉幾個圈,看看衣領後的紅領巾一角是不是在正中的位置……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4

那達慕大會是中國蒙古族人民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形式。

“慕”是蒙語的譯音,意爲“娛樂、遊戲”,以表示豐收的喜悅之情。每年農曆六月初四(多在草綠花紅、馬壯羊肥的陽曆七、八月)開始的那達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傳統盛會。

那達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長期的遊牧生活中,創造和流傳下來的具有獨特民族色彩的競技項目和遊藝、體育項目。

“那達慕”有久遠的歷史。據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載,那達慕起源於蒙古汗國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XX年,成吉思汗被推舉爲蒙古大汗時,他爲檢閱自己的部隊,維護和分配草場,每年7~8月間舉行大聚會,將各個部落的首領召集在一起,爲表示團結友誼和祈慶豐收,都要舉行那達慕。起初只舉行射箭、賽馬或摔跤的'某一項比賽。到元、明時,射箭、賽馬、摔跤比賽結合一起,成爲固定形式。後來蒙古族人亦簡稱此三項運動爲那達慕。

在元朝時,那達慕已經在蒙古草原地區廣泛開展起來,並逐漸成爲軍事體育項目。元朝統治者規定,蒙古族男子必須具備摔跤、騎馬、射箭這三項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達慕逐步變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組織、有目的的遊藝活動,以鄉、旗、盟爲單位,半年、一年或三年舉行一次。此俗沿習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舉行那達慕大會。

過去時那達慕大會期間要進行大規模祭祀活動,喇嘛們要焚香點燈,唸經頌佛,祈求神靈保佑,消災消難。現在,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賽布魯、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項目,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排球、籃球等體育競賽項目。此外,那達慕大會上還有武術、馬球、騎馬、射箭、乘馬斬劈、馬競走、乘馬技巧運動、摩托車等精彩表演。參加馬競走的馬,必須受過特殊訓練,四腳不能同時離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臨,草原上飄蕩着悠揚激昂的馬頭琴聲,篝火旁男女青年輕歌曼舞,人們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之中。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5

如果我身在異國,如果別人問我:“在地圖上長得像金雞的祖國是什麼?這個國家很偉大嗎?”那我將會回答:“是的,這個國家的確很偉大,而且,每個人都擁有梅花的精神,一顆善良的心,一顆聰明的大腦,正是人們擁有這顆充滿智慧的腦袋,所以祖國也有許多偉大的奇蹟”。

比如:清澈的長江三峽,美麗的桂林山水,雄偉的萬里長城,壯觀的秦兵馬俑……

辛勤、聰明的人類,先進的科學發明,他們加起來會讓我們擁有更大的科學發明。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6

它算不上什麼奇珍異寶,沒有華麗的外表,不是世間罕見,但它被我視爲一件珍品,至今收藏——一件小棉襖,小學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或許,你覺得棉襖早已過時的東西了,它已被各式各樣的羽絨服、毛衣所代替,漸漸離開了人們的生活,而在我的記憶裏,它伴着我成長,我對棉襖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記得小時候,過新年的時候,大家都要穿新棉襖。我也哭着鬧着要媽媽買,可媽媽說我衣服太多了,有的只穿了一次就不穿了。因爲我小時候特愛穿漂亮衣服,每件衣服也只穿一兩次,因而我的衣服已經堆得像座小山似的,但是,我就是要買新衣服,並在地上打滾。外婆看見我這樣,便憐惜地說:“孩子,別哭!外婆給你做一件小棉襖讓你過年,一定比買的更暖和更漂亮,好不好?”我一聽到“漂亮”這字眼,便毫不猶豫地點點頭,並停止哭鬧。外婆吃完了中午飯,就去買花布、棉花、帶子、花線等,這些都是外婆親手挑選的。在做之前,她還把布洗過兩三遍才肯用,她說,這樣縫出來的棉襖穿着舒服。

我乖乖地坐在牀邊,看外婆一針一線地縫。她是很講究的,不僅棉花要鋪得多,均勻,待上一會兒,還要用一種糨糊抹在邊上,說這樣做出的棉襖很有棱角,最後上扣時,她也絕不含糊,五個釦子,每個都要用綢帶編成連心結,說是想圖個吉利,保佑我健康成長。做好後,還非要在太陽下曬個兩三天才給我穿,穿起來,果然是蓬鬆舒服。

那時,我真覺得這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了,我總是穿了棉襖連外衣也不穿就上幼兒園,然後等待小夥伴們的羨慕和稱讚。

後來,外婆回家了,回去之後,她一到冬天就經常會打電話來問我還要不要做棉襖,可我因爲衣服太多,每次都說買了,外婆在電話裏也總是開心地說:“買了就好!買了就好!”但是我感到外婆有點失望,六年級作文大全《小學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前些天,我整理衣櫃時,在櫃角里發現外婆小時候給我做的那件小棉襖。頓時,外婆縫製它的情景又一幕幕地展現在我的眼前,在這一針一線裏,有外婆對我的無限關愛,她把愛和希望全部傾注在這件小棉襖上了,這溫暖的愛融化了冬天,呵護我健康成長,爲我鋪就了愛的成長之路!

六年級第二單元作文 篇7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傳統習俗一:掃墓祭祖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傳統習俗二:盪鞦韆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傳統習俗三: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作文。

傳統習俗四: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傳統習俗五: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爲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傳統習俗六: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傳統習俗七: 拔河

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爲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傳統習俗八:踏青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傳統習俗九: 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裏,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爲:他們認爲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傳統習俗十: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的由來和風俗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爲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爲一日。

在墓前祭祖掃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 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爲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見戰國時代掃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詔定寒食掃墓爲當時“五禮” 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皁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

”(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爲社會重要風俗。《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爲常式。”得到官方的認可,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