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六年級作文

【熱門】《春節》六年級作文5篇

本文已影響 1.25W人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六年級作文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春節》六年級作文5篇

《春節》六年級作文 篇1

現在是20xx年的冬春交替之際,也是春節即元旦到來的時候。今天,二月十九號,正好就是春節。春節指的是我們中國華夏民族的元旦,農曆的第一天,正月初一。

春節又稱農曆新年、大年、歲首、正旦,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我們每年都一家團聚的好日子,在這一天中,中國的人們普遍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而這些活動,一般都帶有着濃郁的民族色彩,像:守歲(年夜)、拜年啊、貼春聯、掛年畫啊、祭祖踩歲之類的等等等等,那是一個多姿多彩豐富多樣。

而在春節的這一天,最能都讓我提起興趣,無疑是這炮竹一事了。在吃了頓年味兒十足年夜飯後,我們一家三口便出發了。彎彎繞繞的,來到了一片空曠的空地上,雖說是空地,但地上零零碎碎的撒着許多各類煙花的包裝碎屑、禮花彩紙屑,花花綠綠的,與周圍被精心裝飾的環境相襯相映,頗爲相得益彰。

看着這充滿“元旦氣”的環境,我的心情不由得更加雀躍起來,興致更加高漲了。我先拿了個包裝的有些樸素的小煙花棒,隨後興致勃勃地握緊,鼓起勇氣萬分緊張而又小心翼翼地用打火機點燃了頂端的線頭,然後慌慌張張地撤回了手。

沒過多久,我那根棍狀的細長炮竹就不負衆望的爆發出了獨屬於它的煙花,“砰!……砰!……砰……”一陣又一陣,漂亮而又有着濃厚煙霧氣的火花伴隨着火藥味和巨大的聲響綻開在空中了!五色繽紛的煙花從鞭炮頂端衝出,那陣勢,那色彩,那聲音,都是那麼的令人感到驚豔,配合着其他地方夜空上煙花和炮竹,美極了!

《春節》六年級作文 篇2

“當、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家家戶戶的門上早已貼上了或火紅或金黃的對聯,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樂得合不攏嘴。興奮的孩子們有的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視,品嚐着一年一度的晚會大餐――春節晚會;有的急着給自己的長輩拜年,發短信,打電話,所有新年的祝福話語彷彿怎麼也說不完;調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輩們 “討要”壓歲錢;屋外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炸開了鍋,五彩的煙花更是把這個特殊的夜晚點綴得絢麗多姿。、

正月初一,農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們的喜悅祥和而來。我這個平時最賴牀的懶漢,今天卻起了個大早,因爲我極想穿上我那美麗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我們小孩子走在拜年隊伍的前面,見到長輩們拜個年,說幾句吉利話,就可以收穫一大把的壓歲錢,然後拿到街上去買自己喜愛的東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長好像變了個人似的,對我們的放縱是那麼的寬容,一切都有了!這就是過年的感覺。

“放鞭炮嘍!”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小孩子們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響聲震天,四處飛濺,彷彿要把一個個美好的願望送到千家萬戶。一陣陣炮竹聲接連不斷,熱鬧非凡。 到了吃飯的時候,望着滿桌子平時最愛吃的菜餚,我們小孩子卻一點兒也不覺得餓。大人們在推杯換盞之間,談論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從餐桌上最能說明問題,現在人們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過年!

奔波在走親訪友的路途上,我見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間大地,一條條新修的高速公路縮短了我們的行程,通往鄉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蓋,城市高樓大廈像雨後春筍,一年一個變化……

春節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那就是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是新的!

《春節》六年級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老舍先生筆下的《北京的春節》具有濃濃的京味,而我的家鄉:濰坊,那裏的春節,也具有獨特的魯味。

濰坊的春節從臘月初八開始,這一天,我們得煮臘八粥:用紅米,黑米,薏米等煮成。同時,臘八蒜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剝蒜可不是件容易事兒,不過看到泡好的蒜色如翡翠,一切的付出也就值得了。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年味兒就重了。這一天得祭竈:把各種祭品放在竈臺前,還得有糖,粘住竈王爺的牙齒,免得他上天說壞話。與此同時,這一天還要上墳:把死去的老祖宗帶回來,供起來,天天水果、餃子不得中斷。同時還得點上香燭,讓其和活着的人過個團圓年。

過了二十三,“春運”大移民開始,船票,機票,汽車火車票,往往一有班次,票就被一搶而空——哪怕是站票。俗話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在外邊的人忙着回家,家裏人也不敢怠慢:大掃除,買鞭炮,備年貨,準備打一場“春節攻堅戰”。

除夕到了,人們各歸其所。農村裏,家譜得擺出來,但絕不能讓出嫁的女兒看到,因爲她們要跟丈夫上夫家的譜。正因如此,有時還會拒不讓進門。年夜飯得包餃子,包餃子前得放鞭炮,以示吉祥。那麼餃子是誰發明的呢?帶着疑問,我查了史料——醫聖張仲景在民間時冬天,老百姓由於烽火連天,缺衣少食,染上凍瘡和其他疾病。張仲景見此,下定決心,爲窮人治病,他買來麪粉、羊肉等禦寒食材,包成耳朵狀的“嬌耳”於大年三十子時(二十四點)將其發放給窮人,故又稱“交子”,後演變成餃子……年夜飯吃完後,大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守歲,我可沒這精力,但是剛睡下便被煙花吵醒,只得尋一間隙入睡……

正月初一來了,這一天要由長子帶領男丁,放着鞭炮,繞着老祖宗的墳走上一圈,同時還得相互拜年。

初一完了就是十五,這天晚上天還沒有全黑的時候,燈就早早亮起,看燈前,大家吃頓元宵,以祝團圓。燈火通明,許多展出大型花燈的街道成了“步行街”成千上萬的人來一睹花燈風采……

過了十五,春節也就結束了,不過,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美好的回憶。

《春節》六年級作文 篇4

炮竹響鑼聲連成一片,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大包小包地往家裏提,家家戶戶門前也掛出了紅紅的春聯和福字。大街小巷孩子們有的在放鞭炮,有的在玩耍,街頭巷尾到處都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各家商店也準備開門營業。大家盼望已久的節日——春節。已經來到。

早上,一起牀就被周圍的歡樂氣氛給感染了,媽媽舅媽一羣婦女圍在桌子邊包餃子,有說有笑,好不熱鬧;爸爸他們猛拍大腿,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天,好像有說不完的新鮮事。門外,孩子們聚在一塊,捉迷藏,丟手絹,玩的不亦樂乎。大紅燈籠高高掛在天空,歡聲笑語連成一片,構成了一幅和諧美好的畫面。

晚上,各色各樣的煙花把天空裝扮得花花綠綠的,“禮花”直衝雲霄,“嘭”一聲炸開了,天空頓時變得五彩斑斕,它便像七彩花一樣綻放着。可好戲不長,“禮花”從天空中慢慢變淡,變淡,直至煙消雲散;那邊,一股衝擊般的銀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噴着,噴着。落下的便義無反顧跳出了銀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萬從空中掉落,給人極美的享受;“噼噼啪啪,噼噼啪啪”,這震耳欲聾的響聲一定是鞭炮!那熱鬧的的場面,也足以給20xx增添許許多多的喜慶了。

晚上八點整,我們全家準時打開了電視機,收看“春節聯歡晚會”。悠揚的歌聲,使人陶醉其中;優美的舞姿,讓人讚不絕口;精彩的相聲小品,使人開懷大笑……陣陣歡聲笑語盪漾在客廳上空。

此刻,窗外又響起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這是人們告別舊年的戀戀不捨,也是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憧憬。新的一年一定會更加的美好!

《春節》六年級作文 篇5

春節,有人說她是除舊迎新的一天;有人說她是社會前進的又一步;有人說她是財源進門的象徵。但我們這羣淘氣的男孩們知道,這又是歡樂悄悄降臨的腳步聲。

春節的幾天裏,不論孩子們做多少頑皮搗蛋的事,大人們也是不會怪罪的,在這幾個和諧快樂的日子中,他們也沒有理由破環氣氛吧!這也是我們喜愛春節的緣由之一。於是,我們這羣淘氣的男孩總會聚在一起,到街上溜溜,買點“雙響炮”、“紅蜘蛛”等鞭炮和一些小玩意兒,四處開開玩笑。有時,我們會事先將雞窩留個縫隙,將點燃的鞭炮扔進雞窩,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聽見雞的驚叫聲了;或者,我們會偷偷地跟在膽小的女生身後,假裝漫不經意地朝那些膽小女生丟過幾支鞭炮,而那些膽小女生邊哭邊跑的一幕着實可笑。

春節的膳食並不是美味的。

每當春節來到,新漆過的桌子上擺的總是一些雞鴨魚肉,但那是整鍋的。簡單點說,無非是清掃剩菜罷了,重複的品嚐讓人厭惡。有時桌子上少掉幾個小孩,那肯定是到街上買雜碎吃了。

春節中最吸引孩子眼球的便是那一張張紅彤彤,放在手中輕飄飄的壓歲錢了,就算父母收刮,也會留下幾成墊底呢!還別說,興許一些頑皮的孩子,成天東躲西藏,可能就是怕壓歲錢進了父母的腰包,全歸他們保管嘍!

在家鄉,每逢春節,鎮子上的老人院總會舉辦“猜謎語”活動。那可是算得上盛大的活動了。到那時,鎮子上所有的孩子都會參加,因爲解出謎語的獎勵是香甜的糖果哦!雖然獎勵對孩子來所十分豐厚,但是謎語也是不好猜的,進入老人院,你就會看見一個個孩子的五顏六色的問卷前抓耳撓腮了。當然,身爲孩子的我也禁不住誘惑參加了,一條條謎語就好似一顆顆糖果在我眼中轉圈。在老人院裏坐了一個小時左右,回報也不小,二十幾顆糖果就落到我的肚子裏了!

這,就是我所知道的春節,一個淘氣的男孩們都能聽見快樂悄悄降臨的腳步聲的春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