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九年級作文

品性源自教育大綱

本文已影響 2.73W人 

生活是一幅絢麗多彩的風景畫,品性是畫中每一個獨立的風景,而每一個景物都是由簡單的顏料塗抹而成,教育就像顏料。

品性源自教育

生活是一首旋律優美的歌曲,品性是歌中每一個跳動的音符,而每一個音符都是在樸實的五線譜上描繪而成,教育就像五線譜。

生活是一首滿懷深情的小詩,品性是詩中每一個精緻的詞語,而每一個詞語都是由整齊的方塊字拼湊而成,教育就像方塊字。

1987年,黨在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計,教育爲先”,百年大計首先應從人開始,從人才開始。但人若沒有優良的品行,又何談人才?何談“大計”?百年大計,應從人才開始,人才終於品性,品行源自教育。

品行源自家庭教育。母親,這是一個神聖的名詞,是她給予我們生命。她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啓蒙老師,給了我們最初的教育,就像沈從文在《菜園》中寫道“這種品性同趣味卻全出之於母親的陶冶”。

中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他回憶一生中最後悔的一件事,是跟着母親去賣白菜,多收了買白菜的老人一毛錢。當他放學回家,很少流淚的母親淚流滿面,對他說:“兒子,你讓娘丟了臉”。

當我們還像一張無瑕的白紙的時候,母親以愛的名義,教育我們,在這張白紙上揮畫出一道亮麗的色彩,這道色彩叫做品性。

如果說家庭教育使我們認識到品性,學校教育則讓我們接受品性的薰陶。歐洲有一句古老的格言“太陽最好看的時候是在東昇之際,人的品性最易看得清楚的是在童年”,優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財富,而襯顯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養。學校往往是對人一生影響最大的地方,這裏不僅僅是學生汲取知識、豐富內涵的場所,還是修養身心、陶冶品性的佳地。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聚集巴黎。有人問其中一位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他認爲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白髮蒼蒼的學者回答: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

我們常把老師比作園丁,把孩子比作未來的花朵。那麼,沒有老師的辛勤教育,怎麼會有鮮花綻放,散發出撲鼻的芳香呢?

我們終會長大,離開父母,離開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在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學生,良好的社會教育也會陶冶我們的品性,提高我們的修養。生活中處處有精彩,處處都有榜樣,有老師。而我們往往忽略了他們,往往缺乏發現的眼睛。

XX年7月2日下午,在杭州濱江區的一個社區裏,就有一位老師。一名2歲女童突然從10樓墜落,吳菊萍奮不顧身,衝上去接住了這個生命。小女孩毫髮未損,她卻身受重傷。

吳菊萍原本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母親,有自己的孩子和家庭,但她卻勇敢地詮釋着母愛。這份母愛是無私的,她救起的不僅僅是別人家的孩子,而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一份責任,她也在無形中教育着我們。

如果沒有教育,品性會怎樣?我們會怎樣?

莎士比亞說:“品性是一個人的內在,名譽是一個人的外貌”,品性之花需要在教育這塊沃土上汲取營養。其實,我們每個人時刻在教育的薰陶下,我們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我們的品性源自他人的教育,同樣我們也在教育着其他人。

教育是春風,吹醒了品性;教育是陽光,溫暖着品性。如果沒有了教育,我們將永遠生活在冰窖一樣的世界裏,我們將看不到旭日東昇的希望。

品行源自教育,我們不能沒有品性,我們不能離開教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