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高一作文

高中共同記憶作文福建範文示例

本文已影響 1.34W人 

【作文真題】

高中共同記憶作文福建範文

2017年4月福建省高中語文質檢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不同的交往,會形成不同的“共同記憶”。角色不同,“共同記憶”的意義便不相同。 例如:

張爸爸:共同記憶是親情的紐帶。再忙,我都要多花些時間陪孩子,見證孩子的成長。

沈老師:共同記憶是精神的家園。我要做一名謙謙有愛、修己達人的園丁。

吳市長:共同記憶是城市的根和魂。我們需要高樓大廈,我們更需要文化底蘊。

上述三位長輩關於“共同記憶”的認識,對你有什麼啓發?你對“共同記憶”的意義有怎樣的思考和聯想?請從子女、學生、市民三種角色中任選其一,寫一篇文章。

【題目點評】

衆人矚目的2017年福建省4月質檢作文的話題是“共同記憶”,與省裏以往幾次大考的“傳家寶”、“二十四節氣”,以及2015年高考課標二卷作文題“風采人物”的選題相似,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或民族精神入題,力圖引導學生關注傳統,關注國家,關注優秀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傳遞人羣感情,寫出正能量,體現了福建省質檢命題的一貫的努力和追求。

雖然從整體上對“共同記憶”的反思批判餘地不大,但本題提供了另一個較廣闊的寫作空間,那就是材料所示的“不同的交往”和“不同角色”,以及所產生的“不同的記憶”和“不同的意義”。可以看出本次命題在話題和立意上,加大了對考生的限制和引導,也提供了一定的寫作空間。

這種空間體現在三對不同的關係上。“共同記憶”是唯一的寫作話題,“三對關係”是可選擇的空間。子女對應張爸爸,共同記憶是親情;學生對應沈老師,共同記憶是師生情;市民對應吳市長,共同記憶是城市文化。只要選擇其一即可。實際上也只能選擇其一。因爲三者之間是從不同角度切入的,既然是“沈老師”,就不可能是“吳市長”,也不可能是“張爸爸”,可見無法像以往的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那樣“選擇其一”“呼應其它”。這是本次命題的一大特點。

另外,題目要求從子女、學生、市民三個角度,任選一個角度來寫,“張爸爸”、“沈老師”、“吳市長”僅僅是各自對應的對象,他們的話也僅僅是子女、學生、市民的輔助、點撥和啓發,而不是“共同記憶”話題的全部,否則就難以拓開思路。比如,張爸爸說,共同記憶是親情的紐帶,再忙我也要陪同孩子成長。若從子女的角度,當然可以贊同張爸爸的觀點,但也可以大膽反對,甚至反思批判,挖掘寫作空間,認爲即使無法陪伴,也不會影響親情;或者,過度陪伴,反而會消磨親情;親情與陪伴無必然聯繫,有時雖遠隔千里,但依然相愛;反而有時近在眼前,卻形同陌路。另外兩對關係也同理。

總之,敏銳發現題目的限制,努力拓展寫作的空間,是每一次考試無法迴避的任務。

【優秀範文】

  同城共憶

  作者:林俳羽 學校:福州一中

城市化的進程日益加快,高樓大廈數月峻工已不是神話,而我們對於一座城市獨特文化的共同記憶似乎也隨之漸漸消逝,淡忘在歲月裏,埋藏在童年時,留下的只有鋼鐵森林構築的現實。日復一日的霓虹閃爍、車水馬龍,不免令人心生厭倦。我們只能在記憶深處尋找這座城,這些市民們所珍藏的共同記憶。

城市的共同記憶是具體而微的。幼時常去的老公園,上學路上走過的每一條青石小巷,還有那些見證了城市歷史變遷的老建築……那一點一滴匯聚成鮮明的共同記憶。當然,社會在發展,生活在變化,時代在前進,城市不可能一成不變,永遠保持着同一個樣子。一座城市的共同記憶也恰恰在這變化發展之中慢慢形成、積澱,成爲一座城市的底蘊。作爲市民,我們承續着記憶,也創造着記憶,並在共同記憶中認同一座城市。歷史與現狀交織,市民和城市互相影響,使得城市有了體溫與個性。

現在的問題是,城市發展太快了,快到令人措手不及。公園被翻修了,景觀樹木大量種植,各大商場紛紛入駐,每個現代化的街區都成了同一模樣。我所在的城市,老舊的房屋被“景觀改造”了,從市中心到市郊,灰、白、紅三色構築的模板景觀隨處可見;老街、老建築也沒能擋住翻新和改建的潮流,千篇一律的包漿漆色、青磚黛瓦、檐角飛揚。這些都不是我們的共同記憶,而是他們的。

文化是有邊緣效應的。人們往往不願去品讀前人用生命編著的文化記憶,許多城市的記憶就只能在一代代父母子女口中相傳。方言的失落是無數語言學家心中的痛楚,民俗文化的流失引起老一輩人無聲的慟哭。我們還能在何處尋找它們?在父母、祖父母隻言片語的提及下?在不發達的、偏僻的鄉村田野裏?似乎也只能如此了,在現代化浪潮未曾席捲之處,依稀還能辨識出一座城市獨有的記憶。而年輕的我們,心中關於城市的共同記憶已經是支離破碎的,修復和重新生長的線索,可能只在那些更傳統的“邊緣地區”中了。

拯救、挽回失落的文化和記憶,是我們亟需完成的任務。它是我們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土層,刻印着過去,涵養着現在,映射在未來。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精神之土的涵濡與深耕,正如植物紮根於廣袤的土壤,高樓依託于堅實的地基。

城市的共同記憶應該深埋在每個市民的精神土壤中,城市的魂應蘊藏在每個市民的精神世界裏。文化傳承是它的根基,它與每一個市民共同成長於此,一起記憶於此。

 點評

與其他提供事件或現象的材料相比,本次作文題情境比較複雜,任務設置看似簡單卻內藏玄機,考生一不小心就會迷失題旨。可以說,省質檢作文題所給的話題並沒有太大的新意,但是任務設置的方式卻非常精巧,對考生準確理解並在寫作中貫徹題旨的能力要求較高。

題目要求學生選擇一個角色,思考共同記憶的意義,任務看似很明確,但是有兩個關鍵的問題卻還留待學生去琢磨,其一是和誰的共同記憶即共同記憶的內容,其二是共同記憶對誰的意義即意義的指向。對這兩個問題的提示,自然隱含在材料中三位長輩的話裏,但是這個提示又是模糊的。

張爸爸說:“共同記憶是親情的紐帶。”從中可以體會到,所謂共同記憶在這裏可以指父母子女因共同生活而產生的共同記憶,其意義也指向父母子女的關係。吳市長說:“共同記憶是城市的根和魂。”我們就不能相類似地把這裏的共同記憶理解爲市長與市民因共同經歷而產生的共同記憶,其意義也不是指向市長和市民,而是指向城市。

綜合三位長輩的話,上述兩個問題的答案就比較清楚了:其一,共同記憶可以指父母子女之間的,也可以指家庭的;可以指師生之間的,也可以指校園的;可以指市長與市民之間的,也可以指對城市歷史與文化的。其二,共同記憶的意義,可以是對子女而言的,也可以是對家庭而言的;可以是對學生可言的,也可以是對學校而言的;可以是對市民而言的,也可以是對城市而言的。

如上面所言,這個作文題的任務設置看似簡單,其實不易準確把握。不僅如此,材料中三位長輩的話,各有兩句,前一句是核心,後一句看似重要,其實卻造成干擾。考生立意去闡釋這後一句話,強調父母應該多陪伴子女,強調高樓大廈和底蘊的關係,就是受了誤導,忽視了身份的特點。

面對這樣的題目,只有寫作基礎非常紮實的同學才能“隨機應變”。能夠充分理解題旨,並能言之有物地圍繞中心話題進行闡釋,這樣的文章已算得是佳作。

通常來講,考場佳作有兩種情況:一是高度吻合閱卷老師對本次寫作的期待;二是發人所未發,讓閱卷老師感到耳目一新。那麼,對這次省檢作文,我們期待看到的佳作是什麼樣的呢?就議論文來說,既要有比較深入的闡發,又不失於抽象枯燥;既要有具體鮮活的體驗,又不失於細瑣感性。 譬如,從市民角度立論,應基於具體可感的甚至親身經歷的典型事件,採擷城市的風物、生活習俗、重大事件等,進而就城市的共同記憶的留存與消失、遺忘與珍藏深入思考,既有可讀性,又有思辨性,這樣的文章自然可稱佳作。就記敘文來說,則應該有曲折生動的'故事、貫穿始終的題旨以及自然的昇華。記憶本身是私人的,是感性的,是帶着情感的,而不同的人在一起又自然形成共同的記憶,從而體現出羣體的、理性的、普遍的特點,能夠通過個別的人物與獨特的事件,寫出對家庭父子、校園師生、城市人羣的共同記憶的體悟與感懷,也會很精彩。

俳羽這篇文章能緊扣題旨,內容樸實具體,對共同記憶的理解不空泛,其中還不乏細膩精彩之處,能反映出其閱讀與表達的素養。至於其不足,則主要在不夠大氣,視野稍狹。

 魂系共同記憶,根植文化底蘊

  作者:龔少敏 學校:福州三中

獨行大都市中,高樓拔地而起,車輛川流不息,你是否有一瞬茫然失措?在一座座城市飛速現代化發展之時,作爲市民,我執此念:一座好的城市,理應魂系共同記憶,根植文化底蘊。

何謂“城市的共同記憶”?顧名思義,“城市的共同記憶”即一座城市的市民因交集而形成的相同或相近的印象與回憶。當一座座城市因現代化發展而日趨雷同時,城市的文化底蘊方爲其共同記憶的源頭活水。

然,或有人言:“改革開放以來人口遷徙加劇,經濟發展的需要早已將多地的文化底蘊侵蝕殆盡,談何共同記憶?”誠然,經濟發展的需要與文化底蘊的營造與維護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然而在經濟發展與現代化建設已初具規模的當下,作爲市民的我更主張着力於仍原地踏步的文化底蘊保護之上。畢竟城市的共同記憶只能由文化底蘊形成,而後者,則是城市的,不可或缺。

那麼試問,爲何一座城市不可缺乏文化底蘊?

其因顯然。經濟高速發展,現代化建設持續進行的當下,城市的外觀乃至居住者不斷變化,容易給無論是紮根者抑或是客居者的市民帶來排斥感與陌生感。然而,倘若城市有較濃厚的文化底蘊,其營造出的文化氛圍便能潛移默化地作用於市民,成爲其對城市的共同記憶。同時,不可忽略的是,城市的文化底蘊作用於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文化認同與文化歸屬感。後三者又正反作用於城市的文化底蘊,形成牢不可破的文化命脈,以城市之根的形式,構建了市民的共同記憶。

然而,反觀當下,決策者卻甚少有側重於厚實文化底蘊,以構建城市之共同記憶者。拆古蹟、建辦公樓、取締博物館、建娛樂場所等新聞屢屢見諸報端。著名評論員曹林曾言:“任期不長的政府官員不會去做發展城市文化這麼長遠的事,他們只在意任期滿後政績如何。”文化底蘊的微薄,共同記憶的缺失,不該僅歸咎於體制,有關方面亟需反思與改變。

依我所見,“魂系共同記憶,根治文化底蘊”觀念應存每個市民心間,有關部門更應在此方面有所側重。當今社會的大背景下,將現代化發展與文化底蘊有機融合,在不悖離經濟發展的前提下,構建文化氛圍,創建並維持“共同記憶”,既是決策者的難題,又是我等市民的期許。

魂系共同記憶,根植文化底蘊。相信未來,在文化理念的引領下,城市的面貌會像“母親的面孔”一般讓市民永遠難忘,城市的姿態也變得越來越有魅力。生活其中,人們一定能感受得到四季,看得見鄉愁,擁有可以寄託情感、認同歸屬和棲息心靈的共同記憶。

 點評

這篇考場作文最大的亮點是論證邏輯思路清晰,起承轉合皆有明顯的語言標誌。開篇以一句“作爲市民,我執此念:一座好的城市,理應魂系共同記憶,根植文化底蘊”亮出個人觀點,角色定位明確。接着以 “何謂城市的共同記憶?”“然,或有人言”“ 那麼試問,爲何一座城市不可缺乏文化底蘊?”“其因顯然”“然而,反觀當下”“ 依我所見”等段首句串起全文思路,讓讀者閱讀此文可迅速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在論證說理過程中,也時時不忘“市民”角色。且析理有一定的深度。結尾憧憬未來,點明中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