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錦8篇

本文已影響 1.19W人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集錦8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萌發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瞭解一些小動物過冬的方式,加深對季節特徵的認識

重點難點

重點:萌發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難點:懂得動物生存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初步瞭解一些動物過冬的方式及人們過冬的一些辦法

物質準備:一幅冬季景色圖片,若干種動物卡片(燕子、青蛙、小松鼠、兔子、雞、鴨、蛇等),部分動物頭飾,場地佈置(樹洞、泥洞、雪地、“南方”)

活動過程

一、知道動物怎樣過冬

1.講述故事《小動物過冬》,提問:故事裡的小動物是怎麼過冬的

2.遊戲:給小動物找過冬的地方

①讓幼兒操作動物卡片,在圖片上給這些小動物找過冬的地方。

②引導幼兒總結這些常見動物過冬的方式。(換皮毛、冬眠、儲存糧食、飛往南方等)

3.表演遊戲:小動物過冬

幼兒頭戴動物頭飾(如兔子、青蛙、燕子、雞、鴨等),聽教師訊號,找到場地佈置的過冬的地方:

①誰不怕冷,還在雪地上跑來跑去

②誰冬天躲起來睡大覺

③誰躲在家裡吃東西

④誰飛到南方去過冬

二、關心動物的生存

①我們怎樣關心愛護小動物

②我們是怎樣過冬的

延伸活動

和家長一起收集有關動物過冬的資料。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瞭解動物、認識動物、關心動物、愛護動物是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針對幼兒的年齡和認知特點,通過遊戲讓幼兒主動參與瞭解一些小動物過冬的方式,從而萌發愛護小動物、愛護大自然――小動物的家的.情感。因此,針對這一活動意圖,教師要充當好活動的引導者,讓幼兒輕鬆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

二、效果分析

小動物是幼兒很感興趣的,對它們的過冬方式他們也是滿懷新奇。整個活動幼兒始終處於輕鬆、愉快、自然的活動氛圍中,特別是遊戲活動將幼兒所觀察到的動物過冬現象通過幼兒自身表演再現出來,增加了幼兒的活動興趣,有利於增進幼兒熱愛動物的情感,寓教於樂,符合幼兒學習的特點,取得了好的活動效果。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吃不完的食品不封口會還潮、變質。

2、通過嘗試操作,學習幾種簡單的封口辦法,在實驗中比較發現最好的封口方法,並用標記作記錄。

3、感知科技的進步,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人手一隻已開封的食品包裝袋(如:暑片的包裝袋)保鮮袋,毛線、雙面膠、塑料夾、封口夾、五角星若干。

2、一袋已開袋的餅乾,大記錄表一張。

活動過程:

1、師幼談話匯入。

出示已開袋的'食品,提問:

(1)食品吃不完,就這樣放著,過幾天吃感覺會怎樣呢?

(2)為什麼吃上去不香了?

2、幼兒討論交流。

請大家討論一下,可以怎麼辦讓食品吃上去還是香香的?

3、幼兒實踐交流。

師:剛才你們想了很多辦法,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請你們去試一試。

師:你的袋口封住了嗎?,你是怎樣封住袋口的?

4、實驗比較記錄。

(1)師:小朋友剛才都試了用不同的方法封住袋口,你覺得用什麼辦法最方便,封口封得最牢?我們來做個實驗。

(2)幼兒實驗,將保鮮袋裝滿空氣後封口,看哪種方法不漏氣。

(3)進行記錄,在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法下貼一個五角星。

(4)師小結: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們發明的產品越來越先進,就象這個食品封口夾,夾起來很方便,而且很密封。

5、拓展生活經驗

師:生活中我們除了沒吃完的食品要封口,還有什麼時候塑料袋也要封口?可以怎樣封口?下次,我們小朋友可以幫助爸爸媽媽將塑料袋封口。

四、活動延伸

繼續探索其它為塑料袋封口的方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幼兒園實地探尋螞蟻、觀察螞蟻,對螞蟻的生活環境、蟻穴感興趣。

2、感受尋找螞蟻、觀察螞蟻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事先找到一處螞蟻較多的地方,準備好一點餅乾屑。

2、螞蟻生活環境的圖片。

3、幼兒用書第3冊第4-6頁。

活動過程

(一)螞蟻在哪裡?

教師提議去幼兒園裡尋找螞蟻、

教師:我們的自然角里有一位新朋友小螞蟻,你們知道螞蟻生活在哪裡嗎?(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螞蟻到底生活在哪裡呢?今天,我們一起去幼兒園的空地上,找一找螞蟻的家吧!

(二)螞蟻的足跡

1、實地觀察螞蟻

教師:這附近有許許多多的螞蟻,現在請小朋友和自己的同伴一起來找一找小螞蟻,看一看小螞蟻住在哪裡。老師這裡有一些餅乾屑,等下請小朋友們分組找一塊空地,撒在空地上。過會兒,你就能發現螞蟻,並跟蹤到它們的家在哪裡了。

2、幼兒分自由觀察,教師巡迴指導。

3、提醒幼兒愛護小螞蟻,不要踩到小螞蟻。

(三)我的螞蟻朋友

1、回到教室,討論觀察結果

教師:剛才我們小朋友都發現螞蟻的家了嗎?它們的家到底在哪裡?

2、分組上前介紹自己的觀察結果。(提醒幼兒用完整的句子來講述,並引導幼兒簡單描述螞蟻的生活環境。如:小螞蟻生活在洞裡,洞口是一個拱起的小土士丘,像火山那樣中間有個洞。洞的旁邊都是小草,旁邊的泥土非常乾燥……

3、教師小結:原來,小螞蟻喜歡在地下挖洞築果,它們的家有好聽的名字叫一蟻穴。它們通常把家安在比較幹十燥的土壤中,我可以在樹根草從、在地方找到它們的家。

(四)螞蟻的'家園。

1、 觀察幼兒用用書,進一步認識地下螞蟻王國。

2、 螞蟻在底下的家,到底是麼樣子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6頁,說說蟻穴的內部形狀又如有許多的小房間,鼓勵幼兒大膽猜每個“房間”的不同用途。)

3、小螞蟻在裡到是怎麼引活的呢?這一個個的小“房間分別是什麼用的呢?請小朋友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找答案,下一次我們來分享答案,好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一、活動題目

紙花兒開了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對不同質地紙的觀察和比較,使幼兒感知紙的特徵及吸水性的強弱。

2.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和實驗能力。

三、適用物件

3~5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面巾紙、圖畫紙、包裝紙、手工紙、白紙、報紙、宣紙、糖紙、錫紙、盆、水、沙土。

五、活動過程

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用紙做的紙花能開嗎?

幼兒討論。

(1)不能開,紙花是假花,它不可能開花。

(2)能開,因為我們給花澆水,花就能開了

試一試:紙花在哪裡能開花?

幼兒分別把紙花放在土裡、水裡進行觀察。

(1)把紙花放在土裡。

(2)把紙花放在水裡。

說一說我的發現。

(1)紙花在水裡開了。

(2)小紙花太乾了就不開花;真花在土裡能開,假花在土裡開不了。

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將不同質地的紙花(包裝紙、手工紙、圖畫紙、報紙、面巾紙、宣紙、糖紙、錫紙)放入水中,哪朵開得快?

幼兒討論。

(1)厚的紙花開得快。

(2)報紙、面巾紙、宣紙做的紙花開得快。

試一試:放進去的紙花哪朵開得快?哪朵開得慢?

幼兒把各種材料的紙花同時放入水中並認真觀察。

說一說我的發現。

(1)包裝紙、手工紙、圖畫紙做的花開得慢。

(2)報紙、面巾紙、宣紙做的花開得快。

(3)開得最快的花是用面巾紙做的,包裝紙做的花開得最慢。

(4)糖紙、錫紙做的'花沒有開。

(5)面巾紙吸水最快,包裝紙吸水最慢。

玩一玩,我做的花兒開了。

將不同顏色的紙花放到花叢中,帶領小朋友用噴壺澆花,紙花逐漸開放,體驗花開的快樂。

六、注意事項

1.教師在實驗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2.如幼兒園的條件較好,幼兒可分組進行活動,讓幼兒在充分玩的過程中感知體驗並得出結論,同時它還能便於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指導。

3.活動中最好讓孩子卷好袖子,帶上圍裙,以免弄溼衣服。

七、拓展思路

1.彩色水會不會順著小棒爬上來?

在兩個燒杯中分別放入顏色水(約2釐米高即可),將卷好的紙棒和塑料棒(或玻璃棒)的一端分別放在兩個燒杯的顏色水裡,觀察結果。

2.雨衣、雨傘、窗戶、皮鞋、杯子、毛巾、衣服、抹布等物品中,哪些吸水哪些不吸水,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目標:

1.初步感知磁鐵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特陛。

2.嘗試利用磁鐵的特性,通過控制條形磁鐵讓磁鐵小車動起來。

3.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在玩磁鐵小車時的發現。

準備:

1.將兩根短吸管貼上在一塊條形磁鐵上,分別將兩組車輪其中一邊的輪胎卸下,將連線輪胎的鐵絲穿過吸管後,再將卸下的輪胎重新裝好,製作成磁鐵小車。

2.條形磁鐵若干,裝在筐中。

3.白紙、彩色筆。

玩法說明:

幼兒不用手觸碰磁鐵小車,嘗試用條形磁鐵控制磁鐵小車前行或倒退。

指導要點:

1.創設問題情境,引發探究興趣:“這裡有一種魔法棒(條形磁鐵),不碰到小車就能讓小車動起來,你們想試一試嗎?”

2.觀察幼兒的探索方法。如,幼兒將條形磁鐵與磁鐵小車吸在一起,使小車動起來。如果幼兒長時間只停留於這種玩法,可引導幼兒再試一試其他方法,嘗試不接觸就驅動的“魔法”。又如,當幼兒發現條形磁鐵一靠近小車就動的現象時,可鼓勵幼兒改變磁鐵移動速度,觀察小車行駛速度的變化。再如,一名幼兒通過探索發現兩輛小車前後排列時,移動其中一輛小車,另一輛小車也會跟著移動。只要是圍繞磁鐵特性的探索,教師不必干預,應允許幼兒有自己獨特的探索方式。

3.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現用繪畫的方式進行表徵,幫助幼兒用文字將自己的發現記錄在畫紙上。

4.引導幼兒手持記錄單與同伴進行經驗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延伸活動:

在大型紙盒內用即時貼貼出馬路、停車場的標誌線等,鼓勵幼兒用“魔法棒”控制車的行駛方向,將車停進車位。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一、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時間順序排列圖片,學習用“首先……然後……最後……”講述圖意。

2.認識漢字:羊、狗、袋鼠。

二、準備

圖片三組,漢字卡:羊、狗、袋鼠

三、過程

(一)引起興趣

老師:今天早上我收到了三封好朋友的來信,我們來看看是哪些好朋友。

(二)排圖講述

1.第一個朋友

(1)猜謎:年紀不算大,鬍子一大把;不論見了誰,開口叫媽媽。(幼兒猜出後出示“羊”,讀準“羊”字的後鼻音)

(2)出示三幅圖。老師:“咦,小羊的信裡沒有字,你們來猜猜小羊信裡說了些什麼?”

(3)引導幼兒按時空順序排圖片,並講出為什麼這樣排?(用“先……然後……最後……”講述小羊先撒種子,然後種子發芽了,最後長成三棵大青菜)

2.第二個朋友

(1)猜謎:從小愛啃肉骨頭,長大能把家門守;看見朋友汪汪叫,你來猜猜它是誰。(出示字卡“狗”,讀準字音,並請幼兒組詞。)

(2)出示圖片:幼兒排圖講述。(引導幼兒排順序時注意太陽的變化)

3.第三個朋友

(1)猜謎:有個媽媽真奇怪,胸口有個大口袋;不裝吃的和用的`,生下寶寶隨身帶。

(2)出示字卡“袋鼠”,讀準“鼠”字的翹舌音。

(3)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中小袋鼠身體的變化並進行講述。

(三)強化鞏固

遊戲:“小孩小孩真愛玩”

規則:幼兒按順序摸字,如老師可命令:“請先摸×字,然後摸××字,最後摸××字。”

四、提示與建議

本活動旨在發展幼兒的時空知覺,只有當幼兒理解了各幅圖片的內容,才能正確地按照事情發展先後進行排列,最後用連貫的語言表達出來。因此,在本活動中,理解圖意、口語表達、認識漢字三者是層層遞進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1.學習2、3的相鄰數,感知相鄰數多1少1的關係。

2.能發現相鄰數的規律。

3.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企鵝操作卡、數字卡每人1套。

2.《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在9只企鵝的圖片中找出外形一樣的擺放在一起。

2.幼兒操作,感知相鄰數之間多1少1的關係。

(1)將數字1、2、3與相同數量的企鵝圖片對應擺放。

(2)分別說出3種企鵝的數量,並比較3種企鵝的多少。

(3)按從少到多的順序給3種企鵝排隊。

3.引導幼兒發現相鄰數的規律。

教師小結:數字1、2、3是按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1比2少1,排在最前面;3比2多1 ,排在中間,所以1和3是的2的.好朋友。

4.幼兒嘗試用相鄰數規律,找出3的相鄰數。

5.遊戲:朋友在哪裡。

幼兒每人拿一張數字卡片,聽音樂《找朋友》傳球。音樂停,球傳到誰的手裡,誰就說出自己卡片上的數字,如:“我是2,我的朋友在哪裡?”手裡拿著數字卡片1和3的幼兒舉起卡片回答:“我是1,我是你的小朋友。”“我是3,我是你的大朋友”。全體幼兒一起說“2的好朋友是1和3”。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目標:

1.在撿菜的過程中進行分類比較,瞭解韭菜.大蒜.蔥的不同特徵。

2.在種植過程中,發現根能吸收營養,幫助植物生長。

準備:

1韭菜 .大蒜 .蔥。

2筐若干個(三隻以上)。

3小花盆若干。

過程:

一 .談話

你們在家吃過韭菜 .大蒜 .嗎?那認識它們嗎?

二 .揀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場一早送來許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幾種菜混在了一起,給廚房的廚師帶來了許多麻煩。廚師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把這些菜分開放在各自的筐裡。

2 .幼兒一邊揀菜一邊把菜分別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們來幫廚師把菜分分開,把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討論:為什麼要這樣分開擺放?

好,我們把菜分好了,那想想為什麼要這樣分開 擺放呢?這樣擺放有什麼好處?

4 .引導幼兒說出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徵。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像妹妹

剛才我們說了為什麼要把這三種蔬菜分開,那誰能來說說這三種蔬菜,它們有什麼特徵。如果它們是一家人的話,你說說誰像哥哥,誰像弟弟,誰又像妹妹呢?

5 .師小結。

韭菜妹妹的葉子從上到下都是一樣粗的,葉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葉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寬又扁;蔥弟弟的葉子中間是空的,圓柱形的。

三 .種植韭菜 .大蒜(有根的') .蔥(有根的)。

1 .剛才我們瞭解了這三種蔬菜的不同特徵,現在我們要來種植這三種蔬菜,那該怎麼種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蔥,切下其下半段。

每個小朋友先選其中一樣蔬菜,然後把你選的這樣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還剩下些什麼。

你知道它有什麼作用嗎?

3 .把它們種植在同一花盆裡,比一比誰長的高。

我們把三種蔬菜的下半段種在花盆裡,看看它們誰長的又快又高。

4 .幼兒種植蔬菜

5 .把它們放在自然角中,鼓勵幼兒學著照顧,並觀察其生長情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