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七篇

本文已影響 2.6W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七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認識長方體,知道它由6個面組成(2個正方形,4個長方形)。

通過動手操作活動,發現正方體與長方體的不同,並能區分。

喜歡動手製作幾何體並保持桌面清潔。

活動準備:

教具:一張放大的操作卡片。

學具:人手一張操作卡片,剪刀,膠水。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觀察操作材料。圖上有什麼?(正方形,長方形),有幾個?(2個正方形,4個長方形),一共是幾個?(6個),2個正方形和4個長方形又能做成什麼呢?

操作材料。

介紹製作方法。先把圖形沿黑線剪下,把虛線向上折,最後用透明膠粘住。

介紹形體名稱,區分正方體與長方體的異同。

做出來的像什麼?(積木),手指長方體的一面:這叫什麼?(面),數一數它有幾個面?(6個),6個面一樣嗎?(不一樣),你知道這叫什麼嗎?(長方體),6 個一樣大小的正方體圍成的圖形叫什麼?(正方體),2個正方體和4個長方體圍成的圖形叫什麼?(長方體)活動尋找教師中類似長方體的物品。請你們找一找、想一想教室裡還有哪些東西是長方體呀。

教後感:孩子對長方體都認識,把他們堆在一起,叫他們數孩子就數不清。我想:還是要擺出實物圖,讓孩子理解,這樣效果會好一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主要領域

科學

活動目標

相關領域

社會

萌發探索自然現象的慾望

初步瞭解風的成因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35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瞭解風與人類生活的關係,萌發探索自然現象的慾望

難點:認識風與環境破壞之間的關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掌握初淺的關於空氣的知識

物質準備:風車,汽球,蒲扇,課件,幼兒課前所查閱到的資料,電腦

【活動過程】

一、出示風車,引出“風娃娃”

提問:怎樣讓風車轉起來。

二、出示氣球,瞭解風的基本特徵

1.請幼兒摸一摸,想一想,猜一猜汽球裡有什麼?

2.再把汽球口對著幼兒的臉鬆開,現在你們有什麼感覺?

3.請幼兒相互合作,兩人互相對扇,請幼兒看看、聞聞、摸摸風在哪裡?

小結:風是摸不到、嘗不到、聞不到、看不到的一種氣體。

三、認識風的形成

風是怎樣形成的?(讓幼兒拿出自己課前所查閱有關風的資料,相互討論。)

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

四、瞭解風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請幼兒討論:

1.風娃娃對人的生活有哪些好處?

2.風娃娃給我們人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壞處?

五、感知環境破壞與風沙的關係

通過課件演示,讓幼兒懂得砍伐森林、破壞植被與沙塵暴的關係。

【活動延伸】

請幼兒和家長蒐集治理沙塵暴的有關資料。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幼兒天天都能接觸到的自然現象――風。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果不加以關注,這一自然現象就會被幼兒忽略,更談不上了解風的形成以及和人的關係。本次活動把掌握風的基本特徵以及與人的關係作為重點,圍繞這個重點,從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通過引導幼兒主動蒐集相關資料、參與討論和思考、觀看課件等活動,使幼兒在主動探索過程中瞭解風對環境的影響,從而激發幼兒從小愛護環境的情感。活動以玩風車激發起幼兒的活動興趣,活動的展開包括瞭解風的特徵、風的形成、風與環境的關係這幾個環節,步步深入,環環緊扣。

二、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幼兒體會了風的存在,瞭解風的特徵和成因,以及風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整個活動從上課前先讓幼兒去搜集有關風的資料,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使幼兒對風有了初步的瞭解。第三環節先讓幼兒討論,思考,得出答案後再採用多媒體教學,使幼兒更形象生動地瞭解風與人類的關係。幼兒興趣濃,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高,整個環節層層深入,由易到難,達到較好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培養孩子們的握力和力量調節能力。

2. 讓孩子們觀察力量的變化。.

活動準備

各種零食, 巧克力, 膠水, 搗蒜缸

教學具圖片

■ 活動過程

[匯入]

1. 用猜謎語的形式向孩子們介紹搗蒜缸。

- 它用於搗碎東西。

- 從很久以前我們就開始使用它了,它是什麼呢?[展開]

1. 研究搗蒜缸。

- 它是什麼呢?它是用什麼做的?

- 你們知道它怎麼使用嗎?

- 用搗蒜缸搗碎什麼好呢?

3、在操作過程中鞏固看標記記錄的技能。

活動準備:

1、7的加減算式若干。

2、ppt3、師用操作材料一張,幼兒用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活動過程:

一、要開店師:

我們小朋友即將讀小學一年級,上學時需要各種文具,小猴要開一家文具小超市,你知道哪些文具?開超市首先得去進文具,每種文具進多少呢,小猴請我們小朋友幫他算一算。

老師分別出示各種文具的圖片,和幼兒玩我問你答的遊戲。

師:小猴子,進文具,三角尺,進幾箱?

幼:3+4=7,嘿嘿嘿,三角尺,進7箱。

二、進文具(複習分成和加減)

師:看,這就是文具市場,要答對門上的分和式,文具市場的大門才會開啟。(複習7的組成)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幫助小猴吧。

師:文具市場裡有一個一個的倉庫,每個倉庫裡是一種文具,只有答對門上的題才能進到這種文具。(複習7的加減)三、買文具(教師示範按標記記錄算式並運算)1、師:小猴在小朋友的幫助下進到哪些文具?來看看每種文具的價格是多少?

2、師:有客人來了,看看這個小朋友要買什麼?這兩種文具的價格各是多少,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誰來把這個事說一說。

(買了4元錢的剪刀和3元錢的長尺,一共需要7元錢。)師:用一道算式把購買文具的事情"買了4元錢的剪刀和3元錢的.長尺,一共需要7元錢。"記錄下來。(4+3=7)教師記錄幼兒講述的算式,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思。

3、師:又有客人來了,看看這個小朋友她手裡拿的什麼?要買什麼?價格是多少,算一算買了這種文具後還剩多少錢?誰來把這個事說一說。

(用7元錢買了4元錢的剪刀,還剩下3元錢。)師:用一道算式記錄購買文具的事情"用7元錢買了4元錢的剪刀,還剩下3元錢。"記錄下來。(7-4=3)教師記錄幼兒講述的算式,學習講述算式中數字與符號表示的意思。

4、師:這裡還來了好多的客人,小朋友請你們也來說一說、記一記。出示操作材料,提出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5、講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本次活動中出現的幾個字。

2、通過語言活動,理解、體會到媽媽對自己的愛。

3、能根據具體情境,用語言表達出對媽媽的愛。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5、激發幼兒主動複述故事的慾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重點難點

通過語言活動,進行愛的教育。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 匯入

1、 螢幕顯示課題:小朋友你們認識這幾個字嗎?

2、 看課題匯入。

二、 老師講故事

1、 圖文顯示。

師:小兔子用了什麼動作表示對媽媽的愛?(把手張開,張到不能再張開)

請小朋友做動作。

師:小兔子為什麼要把手張開?

2、 接著講故事(邊做動作邊講)

(1) 剛才小兔子還做了什麼動作?還說了什麼話?媽媽又是怎麼做的?

(2) 請小朋友做動作。

(3) 小兔子還做什麼動作表示對媽媽的愛?(跳)還說了什麼話?

(媽媽,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

小朋友齊讀小兔子說的話。

媽媽又是怎麼做的?

(4) 請兩個小朋友跳,其他小朋友說小兔子的話。誰跳得多高一點?

3、 指導小朋友複述故事。

4、 觀察畫面:小朋友,你看到了什麼?

5、 讓小朋友根據自己所看到的畫面,說一句話表達對媽媽的愛。

三、 圖文顯示

蝴蝶、蛋糕、大海

1、 指導小朋友根據所看到的圖片,說一說對媽媽的愛。

2、 拓展練習:誰可以用蘋果來說一說對媽媽的愛?

四、 拓展延伸

平時在家裡有你們愛的人嗎?你愛誰?在幼兒園有你們愛的人嗎?

教學反思

本節語言活動課,通過老師講小兔子對媽媽的愛這個故事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同時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應用,讓學生形象直觀地根據圖片來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小百科:“愛”在漢語中是一個多義的字。它包含了愛情、母愛、父愛、友情、親情、博愛以及人對所有事物的根本情感。愛在藝術、哲學、美學等科學文化領域,是一個普遍的主題,也是一個永久的主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現在的孩子都很喜歡動手動腦,對於不懂的地方,總喜歡問“為什麼?”為此我常帶領孩子們做些小實驗,來解答他們的問題。有一次,一個孩子問我:“崔老師,紙船為什麼剛開始能漂在水上,過會就會沉下去呢?”通過實驗,孩子們知道了紙吸了水後便重了,所以就沉下水了,因而他們對紙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大家和紙玩了許多小遊戲。

活動目標:

1.紙引發的科學小遊戲產生探究的興趣,體驗發現的樂趣。

2.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及結果。

3.學會尊重同伴的觀點,養成互相學習、共同學習的學習習慣。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初步瞭解其特性。

活動準備:

積木、白紙、玩具若干;報紙、空玻璃杯、一盆水;各色紙、剪刀、繩子、燈;各色紙、膠水、已剪好兩兩拉手的小人若干、大硬板紙、回形針、磁鐵。每組都有玩過自己遊戲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師談話引題,激發幼兒活動願望。

這段時間,小朋友對紙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我們還分成了小組和紙玩了許多有趣的遊戲,今天我們和大家交流一下,好不好?

二、幼兒交流,可一人也可小組進行各種形式的介紹。

1.某某小朋友,你玩的是哪一組?(桔子組)你來介紹一下。來,我們歡迎某某小朋友介紹。

幼:我們玩的是“有力的紙”。幼兒演示:拿一張白紙放在兩個積木的中間架空,上面放一些玩具,紙塌下去了;再拿一張白紙。來回折,放在兩個積木的中間架空,上面放一些玩具,紙沒有塌下去。幼提問:“你們看哪張紙最有力?(幼回答)我的介紹完了,謝謝大家。”師說:“某某小朋友歡迎你們去桔子組玩,你們要想出不同的方法,讓紙變得最有力。”

2.誰玩的蘋果組呀?好,請某某來介紹。

幼:你們看,我的紙娃娃會跳舞。幼兒演示。你們想不想做個和我一樣會跳舞的娃娃?先把剪好的拉手小人用回形針連線成圓,放在大硬板紙上,用一個磁鐵在硬板紙下面來回移動,紙娃娃就跳起舞來。師說:蘋果組裡有跳舞的娃娃,你們想找出裡面的小祕密嗎?

3.還有什麼好玩的遊戲,誰來介紹一下?

幼上來:我介紹的是“不溼的報紙”。幼兒演示:把一張報紙揉成團,放在玻璃杯裡杯口朝下,垂直放進水裡,稍後拿出杯子,拿出報紙,報紙是乾的。師說:哎呀!真奇怪,報紙放在水裡怎麼會不溼呢?等會我們一起去試試。

4.師拿蛇。這是一條紙蛇,但它不會動,上次有個小朋友讓它動起來了。好,請他上來。幼兒演示:把剛才老師拿的紙蛇(在紙上畫螺旋蛇剪下在蛇的尾巴處系一條細繩),吊在熱源處的上方,紙蛇旋轉起來了。

5.(師拍手)真不錯,原來有這麼多好玩的紙遊戲,你們想玩嗎?(想)老師幫你們準備了剛才交流中游戲所需要的材料,讓大家都來嘗試一下吧!玩的時候要多動腦筋,玩出各種好方法,玩好後可以把我們的紙遊戲介紹給別的小朋友聽。

三、幼兒分組活動

幼兒自主選擇進行活動,師巡視幼兒活動,給予必要的幫助。

四、評價活動

你們玩的開心嗎?你們在遊戲中發現了什麼?原來“有力的紙”是由於改變了紙的形狀,增加了紙的承受力;“會跳舞的娃娃”是由於磁鐵的緣故;“不溼的報紙”是因為朝下的空玻璃杯裡有空氣,水進不去的原因;“旋轉的紙蛇”是因為上升的熱空氣使紙蛇旋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對故事感興趣,能理解故事內容。

2、能體會故事中主要角色的情感變化,知道快樂是要靠自己去尋找。(重難點)

教具準備

兔子傷心、高興表情、青蛙、鴨子、小八哥的圖片各一張、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1.小朋友們,今天你們覺得快樂嗎?什麼讓你覺得快樂?(請個別幼兒發言)

2.出示傷心的巴耳兔圖片,請幼兒觀察,它快樂嗎?從哪裡看出來的?引出故事《巴耳兔找快樂》

二、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師生動地、有表情的講故事的前半段,要求幼兒聽後說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幼兒邊聽邊思考:a.哪些人幫助了他?給他出了什麼主意呢?b.巴耳兔的眼睛顏色有幾次變化?怎樣變化的呢?

請幼兒大膽發表發言。(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貼圖)

2.用懸念牽引幼兒聽故事後半段。(後來,他又怎麼做的呢?讓我們繼續聽故事)

幼兒聽後,提出問題:他找到快樂了嗎?是怎樣找到的呢?

請幼兒自由的發言。

師:快樂需要自己去尋找。

3.根據幼兒對故事的掌握情況,結合操作圖片,分段複述故事。

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角色對話,幼兒集體扮演唐老鴨、小青蛙、小八哥,以遊戲口吻練習對話。

4.請幼兒自由結伴上臺表演故事中的角色對話。師加以指導。

三、結束活動

小朋友們,你們想知道老師今天快樂嗎?我今天很快樂,因為你們表現得都很不錯,後面的家長們快樂嗎?讓我們趕緊去問一問他們吧!

教學反思:

今天準備了充分的圖片,幼兒對故事很感興趣。我通過兔子眼睛顏色的變化這跳線索與不同動物的幫助對應,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了故事內容,有了頭飾幼兒表演故事更生動。這個活動效果較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