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儿园教案

有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本文已影响 1.39W人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范文合集八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初步知道圆圆的物体能滚动。

2、 激发幼儿对滚动现象的好奇心。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初步的感知滚动现象.

课前准备:

1、 塑料球、冲气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塑料玩具若干(每人一份);记录纸每人一张(上画有没轮子的汽车);集体记录纸两张

2、 情景表演的幼儿一名(大班);没有轮子的汽车一辆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1、 情景表演,引出问题

C(大班):呜呜呜......,我的汽车......

T:小朋友,你怎么了?

C:(大班)我的汽车的轮子不见了,汽车不能玩了,小朋友,你们帮帮我,什么东西可以象轮子那样滚动呢?

T: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滚动吗?

C:气球可以滚动!

C: 铃鼓可以滚动,圆形的东西可以滚动。

C: 老师,地球也可以滚动的,还有口杯也可以滚动。

C: 奶瓶也能滚动,还有喇叭…………

2、 幼儿设想,老师做集体记录

C(大班):老师老师,你看,我找到了这么多的东西,它们能不能滚动呢

?T:这个?我得试试才知道。小朋友,我们一起想想这些东西谁谁能滚动C:圆形的东西可以滚动的,三角形就不行。

C: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好象也可以滚动的。

C:圆形的就可以滚动。

T:我们一样一样的来想,然后老师把你们的想法记录下来,好吗?如果认为圆形能滚动的小朋友就站到曾老师这边,认为不能滚动就站到马老师那边。(幼儿选择后)咱们来数数曾老师这边有几个人?马老师那边又有几个?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选择同上。

2、 幼儿分组实验,验证想法T:每个小朋友说的都不一样,那咱们试试,看看到底谁能滚动,好吗? 幼儿实验,操作

C:你看,圆形的.可以滚动吧。

C:正方形也可以啊!(这个小朋友在用手不停的翻动着正方形,他就认为这是正方形在滚动)

C:老师,你看,我的三角形也能滚动(他用一只手指轻轻压住三角形的一角,然后用另一只手来弹三角形,三角形就能移动)

3、 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T:你们刚才都试了,谁能滚动啊?那好,咱们把能滚动的形状画到汽车上,给它当轮子,好不好?

4、 交流,讨论幼儿交流,再请每个孩子都上台讲述自己的发现。

T:刚才你实验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也告诉你旁边的小朋友。老师也想听听你们的实验,谁愿意来告诉老师?

C:我发现圆形的东西可以滚动,是这样的(他用两只手在胸前不停的上下前后交替画圈,象开火车那样)

C:我看到圆形的东西能滚动,能做汽车轮子,让汽车动起来,爸爸就可以带我上幼儿园了。

活动延伸

-有趣的圆形

让幼儿回家去寻找圆形的物体,并试试看,它们能不能滚动呢? 课后随想在这次实验活动中,孩子的主动性很高,很乐意去探索。语言表达又有了进步。但是, 活动结束后,我自己觉得在这次活动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次活动用的是汽车贯穿整个活动,可是,好象对孩子的暗示行比较大,因为在孩子的生活经验里汽车的轮子就是圆形的;还有就是,可能滚动这个现象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在活动中总是容易把滚动和移动的现象混为一谈,可是如果解释,我也感觉到不知道改怎样去向小班的孩子解释这个问题。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了解水量的多少产生的声音不同。

2.感受探索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套相同的玻璃瓶子(四个标有红黄蓝绿标记的瓶子、水装的不同)。

2.幼儿人手一根筷子。

3、记录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小朋友,你们发现我们桌上有什么?(瓶子)这些瓶子有什么特别的

地方?(有水)

2.你们再仔细看一下这些水,你们发现了什么?(水不一样多)

3.你们想玩一玩这些瓶子吗?(想)我们怎么玩?(用筷子敲)

4.好的,我们来玩一下这些瓶子,看看你们有没有更多发现,好吗?

5.幼儿自由探索。(师幼个别交流)

6. 你们发现了什么?(声音不一样)你们知道声音为什么会不一样吗?到底秘密在什么地方呢?

二.个别展示探索结果,再次探索并做记录。

1.接下来,我们有一张记录表,你们看,这张记录表上红黄蓝绿四个颜色标记代表了什么?(四个瓶子),这个音量的标记多的就表示声音是高的.脆脆的,就下面两格的表示声音很低沉的,你们再仔细的探索一下,并且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好吗?

2.幼儿再次探索。

3.幼儿个别展示自己的发现和记录表。

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展示)

声音很低沉的瓶子里的水怎么样?(水多)声音脆脆的高的瓶子里的水就怎么样?(试着再敲敲看,验证一下自己得出的结论)

4.教师:瓶子里的水越是多,声音越是低沉;瓶子里的水越是少,声

音越是高。

三.声音不同产生的美妙音乐。

1.瓶子敲击的声音都不一样的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这些瓶子就变成乐

器,现在我就要让这些瓶子发出美妙的音乐。

教师演奏。

2.你们想尝试一下吗?幼儿演奏。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夏天幼儿园的花坛里、果树下、草丛中变成了昆虫的世界。孩子们似乎天生对各种各样的昆虫感到好奇,他们经常睁着自己明亮的眼睛观察那些小动物。基于此,我设计了“毛毛虫变蝴蝶”这一活动。为了帮助幼儿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我还制作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并且通过有趣的故事帮助他们了解蝴蝶生长过程方面的知识。

而《毛毛虫和蝴蝶》这首歌曲,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音乐故事情节充满童趣,音乐形象深受幼儿喜爱。这节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表演歌曲来复习、巩固毛毛虫生长的过程。为了让幼儿欣赏音乐,感受AB段乐曲的不同曲风(缓慢欢快),体验伤心和快乐的两种情绪。在欣赏和感受的同时,让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毛毛虫一伸一缩的动作和蝴蝶飞舞的动作。

活动目标

1.知道蝴蝶的特征,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丰富有关虫卵、幼虫、蛹、蝴蝶等的知识。

2.体验用身体模仿毛毛虫变蝴蝶的喜悦。

3.激发幼儿探索昆虫奥秘的欲望。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转变过程。

难点:激发幼儿探索昆虫奥秘的欲望。

活动准备

《毛毛虫变蝴蝶》的课件、蝴蝶图片蝴蝶生长过程图。

活动过程

一、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蝴蝶

指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一位神秘朋友,请你猜猜它是谁?”

出示谜语:长相俊俏,爱舞爱跳,春花一开,它就来到。

二、出示蝴蝶挂图,让幼儿说说蝴蝶的特征

(一)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蝴蝶的特征。

小结:蝴蝶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它们都有一对翅膀、触角和身体,它们的颜色和花纹等都是不同的。

(二)指导语:“蝴蝶美不美?可是我听小蜜蜂说蝴蝶小时候可难看啦,不信你们看------”

三、用故事结合课件介绍毛毛虫变蝴蝶,帮助幼儿更加形象地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一)教师播放课件并讲述故事。在一个有月光的晚上,树叶上躺着一颗虫卵,第二天从卵里孵出了一只小毛毛虫,毛毛虫爬呀爬,吃了一片树叶,身体长大了一点,又多吃了一大堆叶子,身体变得好长好大啊。毛毛虫爬呀爬,爬到树上结成茧,毛毛虫在茧里睡了两个多星期,然后毛毛虫从茧里钻出来,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蝴蝶从房子里飞出来,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真美丽。

(二)提问:“蝴蝶究竟是由谁变出来的?”“毛毛虫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蝴蝶的呢?”

(三)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出蝴蝶的生长过程。

虫卵——幼虫(毛毛虫)——蛹——蝴蝶。(出示蝴蝶生长过程图)

四、幼儿操作,拼摆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图

(一)教师引导幼儿按顺序摆出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图。

(二)对幼儿操作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五、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引导幼儿通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蝴蝶的转变。

(一)歌曲:毛毛虫呀毛毛虫,结成蛹呀结成蛹,变蝴蝶呀变蝴蝶。

(二)教师带领幼儿简单的动作创编。

(三)教师总结:昆虫世界是非常奇妙的,毛毛虫变蝴蝶是动物世界的一种变异特性,像这种变异的特性在其他动物身上也有发生,比如青蛙是由小蝌蚪变来的。小朋友可以回家找找看还有哪些动物也具有这种变异特性。

教学反思:

本堂活动内容是属于幼儿科学领域的活动课。蝴蝶本是日常生活动中常见的一种昆虫,通过本堂教学活动,幼儿对听故事、看动画片、拼蝴蝶图以及随音乐用姿体表现毛毛虫变蝴蝶过程,总体还是感兴趣的,也初步对蝴蝶蜕变知识有了感知上的认识,整个活动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活动的全部内容,基本实现了教学活动目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实施策略

为了更好的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与价值,幼儿园的研究团队群策群力,归纳总结了幼儿科学活动的优秀的教学方法--"四环教学法"。

第一环:创设情境--激情引趣(从经验入手)

第二环:问题引路--猜想设疑(从问题入手)

第三环:操作实践--探究发现(从操作入手)

第四环:表达交流--解决问题(从生活入手)

本次活动,通过游戏《压不扁的瓶子》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而《杯子出来了》《吹气球》两个小实验,引导幼儿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空气压力这一科学现象,运用从实验中获得的新经验解释生活中的有趣现象,体验空气压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中通过猜想-尝试-分享-再尝试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发现空气压力的存在,了解空气压力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发幼儿探究合理利用空气压力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感知塑料杯吹出及气球吹不起来的原因,了解由空气压力产生的有趣现象。

2.能在实验中主动探究、自主发现空气是有力量的。

3.对科学游戏产生兴趣,简单了解空气压力对生活的帮助。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主动探究空气压力的有趣现象,了解其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纸杯、塑料杯各19个,大饮料瓶、吸管、气球各19个,记录表1张、即时贴若干,磁铁10块,课件及视频

教学过程

(一)由游戏《压不扁的瓶子》导入,引发幼儿对空气压力的兴趣,知道空气有力量。

1.课件:邀请幼儿进入米奇科学之旅,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游戏《压不扁的瓶子》。提问:为什么瓶子压不扁?瓶子里面充满了什么?

小结:盖上瓶盖后,里面的空气出不来,顶住了瓶子,所以使很大的劲也压不扁。得出结论:空气是有力量的。

(二)通过游戏《吹气球》,让幼儿在探究中发现空气是个大力士

1.游戏《吹气球》,提问:米奇妙妙屋里的'科学游戏可真有趣,咱们继续出发,看看米奇又为我们准备了什么?

2.通过吹气球-猜想放到瓶子里的情况---尝试操作---得出结论:放到瓶子里的气球是吹不起来了,因为里面充满了空气,空气真是个大力士。

(三)通过游戏《杯子出来了》,让幼儿了解空气无处不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帮助。

1.教师出示两个杯子(纸杯和塑料杯)。请幼儿猜想:把塑料杯子放到纸杯里,不用手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塑料杯子出来?

2.幼儿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组织幼儿讨论:杯子为什么飞出来了?

小结:空气无处不在,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呼吸,空气的压力还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帮助。

(四)通过分享交流、观看视频,了解空气压力和生活的关系,萌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1.交流:你知道生活中空气压力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帮助?

2.观看视频,教师总结:空气的压力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小朋友们从小学习科学知识,长大可以利用空气的压力的原理,创造出更多帮助人们生活的物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探究、发现各种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会呈现出圆形。

2、在讨论、记录、交流中积累和提升有关转动的经验。

3、乐意针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体验愉快的情绪和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纸片(中心有小孔)、可制作陀螺的塑料小棒、蜡笔等各若干。 2、实物投影仪。

3、猜测记录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1、投影展示各种图形,幼儿观察讲述都有哪些图形和我们玩转陀螺的游戏。

2、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形状的纸片比较适合做陀螺。

二、在做做、玩玩中发现圆形的纸片在转动时也是圆形的

1、提出制作与观察的要求:先选一张圆形的纸片把它做成陀螺玩一玩,看看它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2、幼儿制作、玩耍陀螺,引导幼儿观察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3、请幼儿说一说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三、在猜猜、试试、说说中发现不同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呈现出圆形

1、出示记录表,介绍记录方法:“问号”表示想一想,“小手”表示试一试,把我们的猜想画在问号下面,等一会儿把尝试后的结果画在小手下面。

2、让幼儿猜一猜三角形、椭圆形、正方形的纸片转动起来是什么形状的,并把自己的猜想记录在表格中。

3、个别介绍自己的猜想。

4、实验验证并记录结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不同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是什么形状的,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表达与讲述。一方面请猜想与实验结果一致的幼儿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特意请刚才猜想错误的.幼儿到上面来展示自己的验证结果,从而帮助幼儿自我建构正确的知识。

6、结合幼儿的讲述,教师简单小结。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去活动区试试其他的物体在快速转动时,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2、在纸片上涂上美丽的颜色,在区域中观察、感知陀螺转动后色彩的变化。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2.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发展幼儿大小肌肉动作。

3.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一瓶黄颜色的水。

2)每组三个透明的小玻璃杯,分别装有红、黄、蓝色三种颜料及棉签等。

3)记录材料每组一份,涂色纸若干。

4)水果篮样图人手一张。

2.经验准备:认识颜色、熟悉叶子、橘子、茄子的颜色和气球的画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咱班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猜他是谁?

魔术师扮演者:大家好!很高兴认识你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魔术!想不想看啊?

二、基本部分

(一)魔术展示。

魔术师:“我这有瓶什么颜色的水?”(黄色)

“接下来,请你们跟我一起喊一二三,它的颜色就会改变,好不好?”“一、二、三”“变成什么颜色?”(绿色)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教师揭开谜底,将蓝色和黄色的.颜料混合就会变成绿色。

(二)幼儿动手探索颜色的变化。

1.师:“你们想不想也去变一变呢?”老师为每组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看看你们用这些颜色都能变出什么新颜色?然后把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

当魔术师有个小小要求:不能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3.教师指导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三)总结结论。

1.师:红和黄两种颜色变出了什么颜色?还有哪一组和他们是一样的?红和蓝拉手变出了什么颜色?蓝和黄手拉手变出了什么颜色啦?

2.幼儿说一种,教师就出示一张调色卡。

红+黄=橘黄

黄+蓝=绿

红+蓝=紫

念儿歌:红和黄手拉手,变出橘黄色画橘子;

黄和蓝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

蓝和红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茄子。

3.幼儿用变出的颜色给水果上色。

三、结束部分

1.总结收获,评价幼儿的表现。

2.展示幼儿作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儿对周围物体现象的探索兴趣。

2、初步培养幼儿自己尝试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

2、三块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长方形纸、玩具望远镜、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观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猫图片

请幼儿分别用这三块玻璃片去看小花猫图片。

(3)提问:透过这三块玻璃片看到的图片是不是跟原来的一样大?

(大了、小了、和原来一样)。

2、启发、探索。

(1)为什么透过三块玻璃片看同样的东西,大小不一样呢?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这三块玻璃片是不是一样?

(3)教师示范并告诉幼儿:“先摸玻璃片两面的中间,再摸边缘是不是一样,

然后把玻璃片竖起来用眼睛看。”

3、师幼进一步探讨平、凸、凹玻璃片。

(1)请幼儿取出中间和周围一样厚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平玻璃片”

(2)请幼儿取出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凸玻璃片”

(3)请幼儿取出中间薄、周围厚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凹玻璃片”

4、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平、凹、凸三种玻璃片的作用。

(1)请幼儿分别用平、凹、凸三种玻璃片去看周围的事物,讲讲有什么不同.

(平:—样大;凸:放大;凹:缩小)。

(2)教师小结: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科学家真会动脑筋,他们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尝试制作望远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用玩具望远镜看一看周围事物,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请小朋友动手把长方形纸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纸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纸筒前面,

望远镜就做成了。教师重点指导双面胶的用法。

(3)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再一次看一看周围事物的变化,

进一步了解望远镜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教师提示望远镜的作用。如看文艺演出、看体育比赛、看风景、解放军瞭望。)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玩耍自制望远镜,对周围事物进一步探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规律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规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尝试用符号记录规律。

2、激发幼儿对物体排列规律的兴趣,

活动准备:

斑马图片;条形旗图片(规律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笔、一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1、教师身穿条纹上衣,吸引幼儿注意。

师:“老师的上衣图案是怎么样的.?”

2、出示斑马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纹规律。

3、出示条形旗图片,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二、启发幼儿用符号记录规律。

师:“我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怎么样把它们记录下来呢?”

1、幼儿讨论记录方法。

2、确定简洁的记录方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规律(如:010101、□○□○□○)或用物体的主要特点进行记录(如:蓝白蓝白蓝白)。

3、幼儿尝试用自己的符号记录。

4、幼儿互相交流记录结果的含义。

三、启发幼儿寻找生活中的规律,并尝试进行记录。

四、幼儿相互交流经验。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各种规律事物及规律现象。(如:人行横道、星期的轮回规律、四季的轮回规律等)

中班科学教案:会变的颜色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操作图若干,透明塑料纸若干,调色卡人手一份。

4、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

今天,老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

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老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

③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探索操作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橙色)

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

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

①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调色卡,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

②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③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

6、操作游戏:变色眼镜

师: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本领,所以想考考你们,瞧!小猴戴上蓝色的眼镜看黄色的香蕉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狗戴上红色的眼镜看蓝色的蓝莓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猫戴上黄色的眼镜看红色的苹果会变什么颜色了呢?(边说边出示大操作纸)请个别幼儿讲解。

四、延伸活动: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赶快到教室去用会变的颜色做一条彩色的围巾送给它们吧!(陈皆佳)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小球站稳了(中班科学)。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 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幼儿教案《小球站稳了(中班科学)》。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 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 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

最新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