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五年級作文

又是一年清明時作文800字範文彙總示例

本文已影響 1.07W人 

導語:不知不覺,時光流逝,一個充滿哀愁的節日到來,又是一年清明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又是一年清明時作文800字範文,歡迎大家的閲讀與參考。

又是一年清明時作文800字範文彙總

  又是一年清明時作文800字【1】

又是一年清明時,又是一年櫻開時。

淡粉色的花兒,與往昔一樣,平靜地睡於枝上。風一吹,舞了一下,便又迴歸於靜。茫然地盯着樹枝,有種説不出的酸澀,湧上心頭,爭着從眼眶向外湧,模糊了視線。為什麼。為什麼每年的這一天,我都如此悲傷?

如灌鉛的腳,終於邁開了一步,淚簾中,她的笑,似曾相識……“瑤兒,你不可以哭啊!”她的臉上,掛了一滴淚。我疑惑地問:“姥姥為什麼哭呢?”她勉強抿了一下嘴,“姥姥不開心……”“姥姥為什麼不開心?是瑤兒惹姥姥生氣了嗎?”我的眼中不經意間鋪上一層霧。“不是,不是。你看,姥姥已經不難受了!”她拭去淚珠,故意笑得把牙齒露出來。我的淚立刻散去了,圍着她一蹦一跳。我開心極了。她繼續裝笑着,眼中卻滿是憂傷,稚嫩的我不知道,那天,是她母親的忌日……

時光匆匆,一去六年,她就這樣一點一點老去,給我的映像一點一點變淺。搬上城住後,我幾乎把她給忘了。直到有一天,那個噩耗終究來了:她,走了。聞訊,我怔住片刻。隨即,淚,如雨,止不住。

“別了有5年了吧?”我喃喃自語。那塊落有灰塵的墓碑上,是一張慈祥老人的照片,已經泛黃了。照片旁她的名字,敲擊着我的心。淚水瘋了一般流,過往瘋了一般放映。溪邊,她牽着我的手,摘櫻花給我,告訴我她最愛櫻花。於是,習慣性的,一見櫻花如見她。就連門前的園中,也插了幾棵櫻花樹,彷彿她從沒走遠,一直守在我身旁。陪我笑,陪我樂,陪我流淚。

泉水般的記憶,清澈明亮。我微笑着,在她的墓前撒滿櫻花。就像她曾經最愛收集櫻花,她總在找最美的櫻花。她似乎沒來得及找到,便飛快收好行李,趕上通往天堂的汽車,丟下我一個人獨自找尋。其實,我早就找到了。難道我不是她心中最美的櫻花嗎?

我笑了,我看見她也在笑,一邊笑一邊誇:“我家瑤兒真聰明!”她喜歡用髮卡盤發,再在發中塞入幾朵櫻花。盤完發,又總是坐在鏡子前,扶着頭髮歎息:“老了。這麼多白髮!”我總是笑嘻嘻地説:“姥姥的銀髮才好看呢!”於是,我和姥姥就沒大沒小地在鏡前哈哈大笑。快樂的童年,姥姥一直在。

不記得姥姥何時離去,只記得她走時,在微笑。那一刻,時光停留,她蒼老的臉上,掛着恬靜的笑。還好,她走得很快樂。櫻花盛放,滿數粉紅。風在拂,瞬間,花瓣飛旋,舞生命絕唱,朦朧中,一人花下坐,她是……姥姥。姥姥呀,你還沒走呢,是嗎?你化成了櫻花,回來看我呢,是嗎?姥姥,你看見了吧,你的瑤兒已經長大了,會像你説的那樣“瑤兒不可以哭!”為了姥姥,瑤兒不哭!

我伸手擦去淚花,紅色的眼眶中滿是懷念。就算再怎麼悲傷,也不可以再哭了,再也不哭了。我抬起了頭,天邊已掛一道雲霞,宛若櫻花的粉紅,帶着柔美的傷。時候不在了呢。我起身,拍去塵土,對姥姥道別,然後回家。

風吹櫻舞,又是一年清明時,誰還在哭泣?

  又是一年清明時作文800字【2】

夜裏雨聲,閒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歎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裏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覺間,我們錯過了季節,又錯過了回憶,只剩下一幅對聯,在日長飛絮輕的時光裏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驚蟄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無定日,先秦、漢、魏、晉各代擇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俗稱“春社”。“春社”有官社、民社之分。《禮記。明堂位》有官社的記載:“是故夏勺、秋嘗、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蠟,天子之祭也。”唐詩人張籍、王駕則描繪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今朝社日停針線,起向朱櫻樹下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生於山野鄉村,對土地和時令有特殊的感情,在享受豐盛味美的食物時,我們總是念念不忘“土地公公”的恩德。在綿陽,最隆重的“春社”祈福儀式,莫過於安縣睢水關的“春社踩橋”。這座橋叫“太平橋”,始建於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有200餘年歷史,橋身為20餘米巨型單孔弧架,猶如一道彩虹橫卧水上,素有“漁洞山前懸半月,虎頭巖下見長虹”的美譽。不知從何時開始,當地百姓篤信,在“春社”日這天到這裏來踩橋,可消災免難,祈禱平安。後來,這種習俗被更多的人瞭解,逐漸成了川西北最負盛名的民間春社活動。每到“春社”日,菜花叢中,鞭炮陣陣,潮水般的人流紛紛雲集於此,綿延數十公里,為自己和家人祈福。

與“燕子來時春社”的喧囂相反,“梨花落後清明”就顯得冷清了。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時也叫三月節,有2000多年曆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後雨水增多,萬物由陰轉陽,吐故納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原本歡樂之節,大禹故里北川,歷來有“清明”賀治水成功之説,鄉人奔走相告,共慶天下太平。從唐代起,“清明”漸成春遊踏青的代名詞,且歷代承襲成為習慣,人們在這個時節,紛紛走出户外,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其樂融融。孩子們最鍾情的,則要數放風箏,有的風箏上還裝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説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在現代人眼裏,“清明”與掃墓祭奠的聯繫則更緊密。這是因為,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後來,唐玄宗被這個故事感動,於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為當時“五禮”之一。寒食與清明僅隔一天,為圖方面,人們乾脆決定在清明掃墓,到明清時,清明掃墓更為盛行。新中國成立後,人們也選擇在這天祭掃烈士墓,緬懷革命先輩。

“年年祭掃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綿陽曆來有掃墓的習慣,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後代子孫就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鞭炮等到祖墳墓地,將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將紙錢焚化,鳴炮祈禱,為墳墓培上新土,栽幾株鮮花或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還必須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201X年,“清明”在千呼萬喚中,已成了法定假日。但關於“清明”的解讀,卻仍眾説紛紜。這兩天,著名學者、中國古代韻文專家熊篤又在呼籲,要原清明的“本來面目”。在熊篤看來,按照《禮記》的説法,“仲春之月,令會男女,奔者不禁”,清明節應是提倡男女談情説愛的好時節。”

熊篤説,清明時節,青年男女最適合去水邊休憩、划船遊玩,甚至到野外談情説愛。但是,熊篤沒有説,如我等中老年人該去做什麼?

我想,還是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吧,比如踏青、掃墓、祭祖、省親。

  又是一年清明時作文800字【3】

清明節是人們祭奠親人,緬懷英烈的時節,也是踏青郊遊,返璞歸真的好節氣。

古人道:“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這足以讓人知道清明節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用這句詩來比喻清明時節的天氣和人們的紀念思想,再也是恰當不過了。

而我們正是在這綿綿薄霧,絲絲細雨的天氣中祭奠長眠於地下的長輩們。雨後的山路,泥濘濕滑,鞋底更是抗議這深一步淺一步的山路,鞋底沾上厚厚的一層泥土,失去了摩擦力,腳重重的,走起來就像“太空步”。

好在沒有走多遠,就看現一棟青磚黑瓦,簍窗飛檐明清風格的老屋,屋前桃梨飄香,屋後竹林蒼翠,正門前還有一個池塘,幾隻白鵝在水裏嬉水遊蕩,好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老爺爺的墳就在老屋旁邊的一棵桃樹下,蒼勁的桃樹上綻放着滿樹桃花。這是在世的爺爺年輕時栽種的,是讓它陪伴着老爺爺,也用桃樹粉紅色的笑臉迎接我們每年的到來。

我們上前把墳上的雜草剷除,再壘上幾鍬土,就在墳頭石碑前擺幾朵白菊,依次在老人墳前鞠躬哀思和傾訴自己的願望。

祭掃完所有親人後,我們飽食了一頓豐盛的農家菜餚後,就去踏青。

我帶了一把小鋤頭,提了幾個袋子,獨自來到山中。抬頭向遠處眺望,重重疊疊的山林,穿上春天為它們繡制的衣裳,輕薄的雲霧遮不住羣山婀娜多姿的身段,反而讓她變得更加優美。

山腳泉水叮咚,從指尖滑過,清涼舒適;山上清幽的石板路旁鑲嵌着映山紅、野菖蒲和很多不知名的花兒;厚厚的青苔鋪在山坡上就像一片草坪,在穿過樹林的陽光下閃閃發光。拮一朵映山紅,抽去它的花絲,把花瓣放入嘴中細細品味這酸甜的'滋味,比什麼香茗美酒都醇正,裸露的沉積巖就像一本厚重的書,記載着這裏的發展和變遷。

山腰是片望不見邊的竹林,高大的毛竹鱗次櫛比。竹林被一條小溪劈成了兩半,溪水中怪石嶙峋,水從高處流下,就像一條瀑布,砸在下面的巖石上激起水花和泡沫。

數不清的竹筍,還有一些被野豬刨過的痕跡,彷彿一場春雨後冷不丁的一根幼筍就從你的腳下的泥土中鑽出來。竹林中的鳥兒在唱歌,我也撮着嘴,吹起口哨“唧唧”的學上幾聲。

在一片去年砍伐了樹木,燒過山種上杉樹苗的山脊上,長滿了粗粗壯壯,嫩嫩綠綠的厥,我一下就摘採了滿滿的一袋。

下山時,迎面而來的是一棵像樹一般大的杜鵑花,白色的花上有一點連着一點的紫色色塊,真神奇!他就像神話中的精靈,在這裏守護着山裏的生靈……

農村的田埂、山坡上到處長有一茬一茬的野茭頭和一片一片的雷公菌,將我帶來的袋子全部裝滿了,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悦。

在我們祭掃時,看見還是有人沒有文明祭掃,在墳前燃燒紙錢,引燃了旁邊的一棵棕櫚樹,火沿着棕櫚樹上的纖維燒了起來,幸好早上天下了雨,地上草木都是濕透了的,才沒有引發火災,否則,就會燒燬一片青山,後果不堪設想。

總有些人的守舊思想根深蒂固,但也應該慢慢的改變過來,文明祭掃是對國家,對自然盡了一份責任。

  又是一年清明時作文800字【4】

昨夜春雷轟鳴,驚動了大地,驚醒了鳥蟲。春雨綿綿,潤滑着乾涸的土地,沖刷掉楊柳的灰塵。早上起來,滿眼的青翠令人目不暇接,心情也舒暢無比。

不由想起同事講過的一位家在農村的同學,在一場春雨過後,早上起來做詩的故事,記得第一句就是:“早上起來,推開窗子,眼前一片綠麥。”很是有趣,深感人家那才是真的觸景生情呢!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南方尤其確切,幾乎每年的清明前後都會下雨,這時候的雨,於莊稼是貴如油,於萬物更是催化劑,你看春雨之後,路邊的野草閒花兒貪婪地呼吸着春天的空氣,爭先恐後地拔節、開放,讓你不由自己的要對它們注目。

春天的雷聲好象是從地底滾滾而來,由遠及近至你的腳下轟鳴着,震動着,似乎要驚醒沉睡在地下的先祖們,告訴他們清明節到了,該起來接受子孫的禮物了!

清明祭祖,上墳、燒紙,寄託哀思,懷念故去的先人,是中國的傳統也是文化。自殷商時代起,崇拜祖先就是重要的宗教信仰,對祖先的崇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認為祖先可以和天地的主宰者對話,是與人間聯繫的主要媒介,還肩負着保佑子孫後代的重任。除此之外,殷人還認為人即使身體不存在,靈魂也是存在的這個觀念也一直流傳了下來。

清明懷故人,踏青掃墓的活動涉及到每個家庭,在祭奠祖先的時候,報恩之情也會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護,感激父母的生養之恩,表達個人對親人們的誠敬,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課,使人性深處的道德理性重被喚醒。

這一天,即使遠在海外的遊子,也會遙祝自己的親人們在天堂裏生活得幸福快樂!清明懷故人,踏青掃墓的活動還加強了親友間的聯繫和團結,在共同的先祖和親人墓前,緬懷他們為家族的繁衍壯大作出的一切,繼而學習他們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加強自身的修養,從而與家人親友一起,繼續發揚家族的傳統美德。

清明也被稱為清明節,這一天悲傷的成份並不多,相反節日的氣氛倒是比較濃厚,因為掃墓是與天堂裏的親人的一次聚會,先讓久違的親人們品嚐家鄉的小吃,再乾一杯醇厚的老酒,然後與各路後人相見言歡,互訴衷腸,向他們告知家族的各種悲喜信息,嘮叨嘮叨自己的心思,如此一來,對親人的思念就變得真實了。

我祖先的墓地早已淹沒在渭水河畔,不知我們從遙遠的地方化去的紙錢和敬獻的鮮花他們能否收到?但無論如何,在這一天,我都會遙祝自己的先祖們在地下安靜長眠……

我地下的先祖和所有故去的親人、友人們,請接受我的禮物,那是一串微帶鹹澀的水珠,是用我的思念和淚水穿成,它會帶着我的祝福穿透地層,滋潤你們的心田……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