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再加兩個蘋果(1)

本文已影響 3.71W人 
再加兩個蘋果(1)
一位小學老師對我説起,他怎麼使一班小學生被改造的祕訣。
  他的學生在低年級的時候遇到一個非常嚴格的老師,給學生的作業很多,而給學生的評價卻很低。在這位老師的筆下很少有學生可以得到甲,得到乙已經很不錯,有許多學生拿到丙、丁,使得學生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不諒解,學生對學習也逐漸失去信心了。
  當這班學生升到他的班級的時候,他發現學生的學習情緒很低,每天的功課也只是勉強交差。更糟的是,學生都畏畏縮縮,小小氣氣,一點也沒有小學生那種天真的模樣。
  “我開始把作業的最低分數定為甲下,即使寫得糟的學生都給甲下,當然好一點的就是甲了,再好一些的是甲上。寫得很不錯的,我給他甲上一個蘋果,真的很用心的則給他甲上兩上蘋果。”
  老師所謂的“蘋果”,只是一個刻成“蘋果”的印章蓋在甲上的旁邊。
  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時間就發獎品,只要一個原來甲下的學生連得三個甲就給獎,依此類推。由於評分很寬,在每次發獎品的時候,幾乎統統有獎,最小的獎是一張貼紙,最大的獎是一個鉛筆盒。
  這種畫餅充飢的甲上加上兩個蘋果,使原來拿丙丁的學生帶回去的作業簿也有甲的佳績,學生都變得歡天喜地,家長更是開心得不得了,非常善待那些原來被認為“頑劣的子弟”。
  從此,好像變魔術一樣,學生又有了開朗的笑容,天真的氣色,特別是每次頒獎的時候,教室就像節日盛會一樣,所有的學生全部改頭換面,成為充滿自信、容光煥發的孩子。
  他説:“不管是什麼樣的孩子,愛是最好的教育,而表達愛最好的方法是歡喜、獎勵與讚賞。”
  我聽了老師的話,心裏有很深的感觸。我們大多數的人經歷了人生的波瀾後,往往會變成嚴苛、冷眼的人,在我們的內心形成許多的標準,並以這些標準來評價另一個人的標準。這些標準用來衡量身心成熟的大人,有時都感到難以負荷,何況是對一個稚嫩的孩子呢?我們應該反過來想自己的一些初心,記得我的孩子出生的時候,我緊張地在病房外面等待,那時不知道會生出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於是我雙手合十向菩薩祈求:“只要給我一個身體健康的孩子就好了。”

好不容易等到護士從裏面把孩子抱出來給我看,她先把正面給我看,説:“你看,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腳都有了。”然後她把孩子轉過來給我看背面,説:“屁股,屁眼也都有了,一切正常,母子平安。”
  當時我充滿感恩的心,我們是多麼幸運呀!生了一個四肢健全、身體健康的孩子。
  大多數的父母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也就是我們對孩子的“初心”。可惜的是,等孩子長大了,萬一功課不如人,我們就在心裏對孩子生起嫌厭的心;如果不幸的孩子又進入“放牛班”,我們就感到無望,甚至捨棄了對孩子深刻的愛;等到孩子幾年考不上大學,遊手好閒的時候,簡直是到了深惡痛絕的地步,恨不得孩子在我們眼前消失。
  到了這樣的時候,我們就失去了孩子剛誕生時那種歡喜的“初心”了。
  其實,我們可以把丁提升到甲下,多給孩子甲上加兩個蘋果,使孩子對人生充滿歡喜與熱望。只要一個孩子有善良的心,那麼功課差一點,讀了“放牛班”、考了三年大學又有什麼要緊呢?我們自己也並不是像想象中的那麼傑出、那樣有成就呀!我們是孩子的鏡子,孩子也是我們鏡中的影像,是互為鏡子,互為表裏的。
  我很喜歡《正法眼藏》中記載磐山禪師的故事。磐山久修不悟,非常煩惱,有一天獨自走過街頭,看到一個人在肉攤前買豬肉,對肉攤老闆説:“給我切一斤上好的肉。”
  肉攤老闆聽了,兩手交叉在胸前説:“請問,哪一塊不是上好的肉呢?”磐山禪師聽了當場大悟。
  我們的孩子哪一個不是上好的孩子呢?真正從孩子身上看見生命的至真至美的人會發現,孩子不只配得上甲上加兩個蘋果,每一個孩子都是甲上加10個蘋果的!曾經有一位家長滿臉愁容地來找我,因為他的孩子考試總是全班最後一名。
  我説:“每一個學校的每一班都有最後一名,如果不是我們的孩子,就是別人的孩子。”
  “但是,這孩子怎麼辦呢?”“其實,現在你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你的孩子再也不會往下掉了,從今以後,他只有向上走的一條路。”
  孩子是如此,我們的人生不也一樣嗎?遇到最壞的情況,那也不壞,因為“從”“今天起再也不會比這更壞了,只會再好起來。”

一位小學老師對我説起,他怎麼使一班小學生被改造的祕訣。
  他的學生在低年級的時候遇到一個非常嚴格的老師,給學生的作業很多,而給學生的評價卻很低。在這位老師的筆下很少有學生可以得到甲,得到乙已經很不錯,有許多學生拿到丙、丁,使得學生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不諒解,學生對學習也逐漸失去信心了。
  當這班學生升到他的班級的時候,他發現學生的學習情緒很低,每天的功課也只是勉強交差。更糟的是,學生都畏畏縮縮,小小氣氣,一點也沒有小學生那種天真的模樣。
  “我開始把作業的最低分數定為甲下,即使寫得糟的學生都給甲下,當然好一點的就是甲了,再好一些的是甲上。寫得很不錯的,我給他甲上一個蘋果,真的很用心的則給他甲上兩上蘋果。”
  老師所謂的“蘋果”,只是一個刻成“蘋果”的印章蓋在甲上的旁邊。
  除此之外,每隔一段時間就發獎品,只要一個原來甲下的學生連得三個甲就給獎,依此類推。由於評分很寬,在每次發獎品的時候,幾乎統統有獎,最小的獎是一張貼紙,最大的獎是一個鉛筆盒。
  這種畫餅充飢的甲上加上兩個蘋果,使原來拿丙丁的學生帶回去的作業簿也有甲的佳績,學生都變得歡天喜地,家長更是開心得不得了,非常善待那些原來被認為“頑劣的子弟”。
  從此,好像變魔術一樣,學生又有了開朗的笑容,天真的氣色,特別是每次頒獎的時候,教室就像節日盛會一樣,所有的學生全部改頭換面,成為充滿自信、容光煥發的孩子。
  他説:“不管是什麼樣的孩子,愛是最好的教育,而表達愛最好的方法是歡喜、獎勵與讚賞。”
  我聽了老師的話,心裏有很深的感觸。我們大多數的人經歷了人生的波瀾後,往往會變成嚴苛、冷眼的人,在我們的內心形成許多的標準,並以這些標準來評價另一個人的標準。這些標準用來衡量身心成熟的大人,有時都感到難以負荷,何況是對一個稚嫩的孩子呢?我們應該反過來想自己的一些初心,記得我的孩子出生的時候,我緊張地在病房外面等待,那時不知道會生出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於是我雙手合十向菩薩祈求:“只要給我一個身體健康的孩子就好了。”
1 2 下一頁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