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天下第一陵太昊陵散文

本文已影響 2.74W人 

太昊陵是伏羲氏的陵寢,這處陵廟合一的古建羣,是我國帝一陵廟中大規模宮殿式建築的孤例,它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城北的蔡河之濱,坐北面南,大門正對着碧波盪漾的龍湖。

天下第一陵太昊陵散文

伏羲氏被稱為“人祖”,世傳為中華始祖,史稱“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三皇本紀》稱:“太昊庖犧氏,風姓,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不同的.史書中之所謂太昊、太皞、太皓、伏戲、伏希、庖犧、炮犧、宓羲、慮戲等,説的其實都是伏羲。伏羲氏帶領他的部族逐水草而牧,在草木豐茂的宛丘(今河南淮陽)定居下來,史書記載其“都於宛丘”,開闢了華夏文明的新紀元,奠定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基礎。伏羲氏的功績概括而言有以下幾個方面:結網罟,興漁獵;養犧牲,充庖廚;畫八卦,造書契;作甲歷,定四時;造琴瑟,歌扶徠;正姓氏,制嫁娶;建屋廬,始定居;嘗百藥,制九針;造干戈,飾武功;以龍紀宮,分理海內……故此,《漢書·古今人表》把太皞帝宓羲氏列為“上上聖人”,後人則尊其為“斯文鼻祖”、“亙古一人”。

文獻記載,伏羲死後葬於陳(今河南淮陽),此地在春秋時即有陵,漢以前有了祠。此後帝王對伏羲陵日益重視:唐太宗貞觀四年(630年)頒詔“禁民芻牧”;周世宗顯德元年(954年)“禁民樵採耕犁”;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頒《修陵奉祀詔》置守陵五户,乾德元年(963年)詔三年一饗,以仲春之月牲用太牢;宋開寶、鹹平、景德、祥符等年均有修葺,陵與廟祀也日漸崇隆,並開始有御祭。靖康之後,祀事不修,廟貌漸毀。

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訪求帝王陵寢,太昊陵首列第一。次年正月,他駕幸陳州(今河南淮陽),親自撰寫祭文,並派會同館副使路景賢代自己到太昊陵致祭。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陳州知州張志道奏立寢殿、廊廡、戟門、廚庫、宰牲等房;天順六年(1462年)知州復加修葺,立後殿、鐘鼓樓、齋宿房、具祭器,又作三清觀,並改立前門;成化六年(1470年)又加修葺,並莊嚴帝像,增高鐘鼓樓,彩繪殿宇;嘉靖以降,歷代均有增修。至清乾隆十年(1745年)發帑銀八千兩,大為修葺。至此,內外城垣定下了其規模宏大的格局。

太昊陵廟整個建築羣的佈局和命名均依帝王規制和伏羲氏先天八卦之哲理,分列在七百五十米長的中軸線上,由南至北依次為渡善橋、午朝門、東西天門、玉帶橋、道儀門、先天門、太極門、三才門、五行門、仰觀門、俯察門、鐘鼓二樓、東西廊房、兩儀門、四象門、統天殿、顯仁殿、太始門、八卦壇、太昊伏羲氏之陵、蓍草園等。整個建築羣由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護衞。

歷朝歷代,上至帝王太臣,下到平民百姓,到太昊陵廟拜祭者絡繹不絕,留下了大量碑碣。據2005年統計,現存歷代碑碣285件,其中有歷代皇帝派大臣來祭祀所立的“御祭碑”七通,讚頌太昊伏羲氏的題詞碑10通,記述重修或增修經過的重修碑15通,其餘大多是民眾樂捐的功德碑和進香碑。

伏羲陵高達數丈,周長200米,氣勢雄偉,巍然聳立,素有“羲陵嶽峙”的美譽,有詩讚曰:“孤峻陵如峙,巍巍近接雲。河圖鍾瑞地,古聖有庖墳。碑剝留殘字,鬆高掛晚曛。至今瞻望處,靈氣尚氤氲。”

太昊陵廟內古柏森森,最為奇特的是一株巨大的古柏中間,於上世紀七十年代長出了一棵檀樹,檀樹生長較柏樹迅速,現在檀樹已長成棵大樹,鬱鬱葱葱的,形成了奇異的“柏抱檀”景觀。

自古以來,太昊陵廟就有廟會,有文字記載的説法是始於趙宋以後。廟會的會期是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歷時長達月餘,其中最熱鬧的是初十到二十這十天,尤其是十四至十六這三天。會期時,大路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廟院內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幾無立錐之地,每天人數少則數萬,多者數十萬。廟會上出售的“泥泥狗”和“布老虎”,歷史悠久,據説是圖騰崇拜的遺風,國內外專家稱之為“真圖騰”、“活化石”。

廟會期之外,每逢農曆十五,周圍的道路上也會人如潮湧,其中以女姓居多,都是趕去朝祖進香,求子祈福的。由此一斑,足見伏羲氏在百姓心目中作為華夏始祖不可動搖的崇高地位。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